-
题名“义辱”与“势辱”:荀子耻辱观的两种面向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富强
-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7,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文化元典基本概念研究”(项目编号:12AZD08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耻辱感作为一种道德潜能.与人的尊严和人格有着内在关联。它一方面具有否定的谴责性作用,即对不道德行为的羞恶之情,另一方面又具有肯定的解放性建构作用,提撕行为主体以非凡的道德勇气由低层次的价值序列超拔挺进至高层次的价值序列,促就儒家君子式道德人格的养成。荀子将耻辱区分为“义辱”与“势辱”,以“义辱”为标识的耻辱产生于对完善的内在道德人格的侵害,这种耻辱可以通过修身得到清除。“势辱”则是外在的、社会性的不可抗力加之于个人的伤害,没有办法通过个人修养得到清除。耻辱感是以否定的谴责性作用与肯定的建构性作用通向“仁”,荀子的“仁学”为其耻辱观奠定了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
关键词
义辱
势辱
道德形而上学
-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义势两辨 荣辱相分——荀子荣辱观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张薇
肖群忠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3,共3页
-
文摘
荀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论述荣辱观的思想家,他在《正论》篇里提出了著名的“义荣”、“势荣”、“义辱”、“势辱”概念。先秦儒家三大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在荣辱观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荣辱观主要通过荣誉感的激励功能与羞耻感的约束功能发挥其道德评价与选择功能。荀子以先义后利为荣,追求内在的义荣的思想为我们当前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关键词
荀子
义荣
势荣
义辱
势辱
-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荣辱观的道德性与非道德性
- 3
-
-
作者
臧诗成
-
机构
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
-
出处
《乌蒙论坛》
2009年第6期6-11,共6页
-
文摘
从道德视角来划分,荣辱观事实上存在两种类型,一是道德性荣辱观,一是非道德性荣辱观。但当前,许多文章在对荣辱观下定义时。
-
关键词
道德行为
道德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
下定义
势荣
势辱
义辱
自我意识
耻辱感
道德选择
-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