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戈尔巴乔夫在南斯拉夫:埋葬勃列日涅夫主义?
1
作者 郑华 《国际观察》 1988年第6期19-20,共2页
当莫斯科对其卫星国的控制受到挑战时,戈尔巴乔夫访问南斯拉夫时所发表的声明已引起人们的疑问:今后“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在决定苏联的政策时将如何体现?下面是巴里·霍兰的评论,它将戈尔巴乔夫的南斯拉夫之行和赫鲁晓夫1955年对南... 当莫斯科对其卫星国的控制受到挑战时,戈尔巴乔夫访问南斯拉夫时所发表的声明已引起人们的疑问:今后“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在决定苏联的政策时将如何体现?下面是巴里·霍兰的评论,它将戈尔巴乔夫的南斯拉夫之行和赫鲁晓夫1955年对南斯拉夫的访问相对比,并对戈尔巴乔夫的言论作了一番剖析。1955年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在访问南斯拉夫结束时,发表了一个关于南斯拉夫的联合声明——《贝尔格莱德宣言》,由铁托和布尔加宁作为两国领导人签署。《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尔巴乔夫 南斯拉夫 勃列日涅夫主义 社会主义 赫鲁晓夫 苏联 联合声明 布尔加 访问 国际主义
原文传递
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外交与苏联的兴亡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兴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勃列日涅夫时期 苏联解体 勃列日涅夫主义 社会主义 外交战略 对外政策 霸权主义 全球战略 捷克斯洛伐克 军费开支
下载PDF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评析
3
作者 刘光慧 《北方论丛》 CSSCI 1996年第5期88-93,共6页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评析刘光慧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是苏联历史上继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之后的第四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从1964年10月上台执政到1982年11月病逝,历时18年,执政时间...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评析刘光慧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是苏联历史上继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之后的第四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从1964年10月上台执政到1982年11月病逝,历时18年,执政时间之长,仅次于斯大林,约占十月革命以来苏联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列日涅夫时期 苏联共产党 战略评析 对外战略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大俄罗斯沙文主义 霸权主义 世界革命 勃列日涅夫主义 西欧国家
下载PDF
苏联霸权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析论 被引量:1
4
作者 桂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81-88,共8页
: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斯大林时期的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到赫鲁晓夫时期从大国沙文主义到霸权主义的过渡,直至勃列日涅夫时期完全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 霸权主义 大俄罗斯沙文主义 苏联 社会主义大家庭 大国沙文主义 勃列日涅夫主义 赫鲁晓夫 斯大林 形成和发展 共产国际
下载PDF
“冷战”是否已经结束?
5
作者 布热津斯基 于洪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33-36,48,共5页
今天,无论在欧洲或是美国,都能听到这个至关重大的问题。记者、学者、国务活动家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这个问题。单就这个问题的提出,就已经证明历史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实际上,回答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何况无论多么似是而非。
关键词 “冷战” 勃列日涅夫主义 东西方关系 布列斯特 华约 思想进程 地理政治变迁 世界经济中心 国家人民 美苏关系
下载PDF
关于“大三角”战略概念的探讨
6
作者 吴志宽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20-21,共2页
当前正处在一个国际局势重大转折时期,人们对中、美、苏三角战略关系会有什么变化十分关心。最近苏联、东欧一些舆论认为“大三角”
关键词 战略概念 大三角 战略关系 勃列日涅夫主义 世界力量 对应措施 战略均势 战略目标 斗争形式 基辛格
下载PDF
戈尔巴乔夫执政六年来苏联欧洲政策的调整
7
作者 杨淑珩 《和平与发展》 1991年第2期34-38,共5页
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苏全球战略的重点。苏联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防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进攻、颠覆和渗透,实施纵深防御战略,将东欧作为空间防御的缓冲地带,并通过成立华约控制东欧与北约相抗衡。70年代以来,苏... 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苏全球战略的重点。苏联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防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进攻、颠覆和渗透,实施纵深防御战略,将东欧作为空间防御的缓冲地带,并通过成立华约控制东欧与北约相抗衡。70年代以来,苏为同美争夺军事优势和欧洲霸权地位,竭尽全力,扩充军备,美苏双方在欧洲部署了数以万计的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相互威慑,致使东西方'冷战'局面延续达40年之久。欧洲局势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当选苏共总书记后,提出对外政策'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深防御战略 空间防御 华约 霸权地位 缓冲地带 对外政策 德国统一问题 苏美关系 勃列日涅夫主义 东西方关系
下载PDF
苏联新政治思维与对外政策的调整
8
作者 周春方 《和平与发展》 1988年第11期1-9,共9页
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致力于苏联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此同时也推动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以适应国内改革的需要。早在苏共二十七大召开前,
关键词 苏共二十七大 对外政策 苏共中央总书记 政治思维 苏美关系 谢瓦尔德纳泽 勃列日涅夫主义 外交工作 和平竞赛 军国主义
下载PDF
“苏联新政治思维和对外政策调整学术讨论会”情况简介
9
作者 ■祥娣 《国际研究参考》 1988年第5期18-19,22,共3页
'苏联新政治思维和对外政策调整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4月23~28日在安徽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由苏联东欧学会提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总参三部、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安徽... '苏联新政治思维和对外政策调整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4月23~28日在安徽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由苏联东欧学会提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总参三部、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安徽大学苏联研究所及安徽省外办联合召开的。来自北京、上海、安徽、河南、辽宁等地20个单位的48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政策调整 政治思维 安徽大学 情况简介 勃列日涅夫主义 苏美关系 对美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 军事科学院
下载PDF
霸权主义道路是苏联滑向解体的斜坡路──对苏联镇压“布拉格之春”的历史思考
10
作者 叶书宗 《历史教学问题》 1997年第5期3-9,19,共8页
关键词 “布拉格之春” 杜布切克 勃列日涅夫主义 捷克斯洛伐克 苏联 霸权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行动纲领 斯大林体制 政治局委员
原文传递
如此“发达”
11
作者 辛工 《思想战线》 1975年第2期97-98,共2页
赫鲁晓夫主义刚刚出笼的时候,不明真象的人们仿佛见到了花花绿绿的圣诞树,一时颇觉新鲜,都想看看这个主义能给苏联、给世界带些什么礼物来。据宣布,马上就要奇迹一般地实现共产主义了.人们十分注意地听着、看着,想着、等着。光阴荏苒,... 赫鲁晓夫主义刚刚出笼的时候,不明真象的人们仿佛见到了花花绿绿的圣诞树,一时颇觉新鲜,都想看看这个主义能给苏联、给世界带些什么礼物来。据宣布,马上就要奇迹一般地实现共产主义了.人们十分注意地听着、看着,想着、等着。光阴荏苒,年复一年,等来了些什么呢?等来了遍布全苏的集中营,疯人院,等来了核垄断和在戴维营商定的瓜分世界的预分方案。至于奇迹,自然也是有的,那便是奇迹一般地等来了赫鲁晓夫本人的忽然不知去向,和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冒出土来。勃列日涅夫主义就勃列日涅失主义吧,人们虽然已觉不太新鲜,但还想看看这个主义到底能给苏联,给世界带些什么来。据宣布,暂时又不实现共产主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列日涅夫主义 共产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圣诞树 世界 分方案 经济危机 戴维营 疯人院 集中营
下载PDF
试论冷战结束的一个原因
12
作者 白建才 《历史教学(下半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戈尔巴乔夫 新思维 加速发展战略 勃列日涅夫主义 苏联 冷战结束 民主德国 军备竞赛 对外政策 阿富汗
原文传递
从欧安会看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变化
13
作者 王丽 《历史教学问题》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冷战时期 欧洲安全 美苏关系 勃列日涅夫主义 尼克松 西柏林问题 最后文件 华沙条约 葛罗米柯 越南战争
原文传递
1989年的东欧革命
14
作者 雅克·莱韦克 张玲玲 《冷战国际史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7-25,共19页
苏联对1989年东欧共产主义政权崩溃的容忍,必定被看作是导致冷战结束的最重要事件。它有力地证明了苏联内部正在进行重大调整。直到那时,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改革的重要性仍在很多方面备受质疑,而苏联在1989年... 苏联对1989年东欧共产主义政权崩溃的容忍,必定被看作是导致冷战结束的最重要事件。它有力地证明了苏联内部正在进行重大调整。直到那时,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改革的重要性仍在很多方面备受质疑,而苏联在1989年东欧事件中的表现,成为对其"新思维"外交政策的最佳现实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人 华沙条约组织 雅鲁泽尔斯基 阿达麦茨 华约组织 德国统一问题 勃列日涅夫主义 匈牙利革命
原文传递
从东西方冲突到共同的欧洲大家庭:理论与实践
15
作者 古恩纳迪·沃龙佐夫 谭宝珍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11-118,共8页
1945年以来,我们生活的欧洲虽说分而不合,但它仍保持着某种统一性,其基础是许多互不相同的领域中成千累万的纽带,把我们联结起来。当前,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相互之间的影响愈来愈大,使欧洲文明的整体性以及"共同的欧洲大家庭"的... 1945年以来,我们生活的欧洲虽说分而不合,但它仍保持着某种统一性,其基础是许多互不相同的领域中成千累万的纽带,把我们联结起来。当前,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相互之间的影响愈来愈大,使欧洲文明的整体性以及"共同的欧洲大家庭"的观念突出地呈现出来。这个概念吸收了诸多欧洲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欧洲思想中最优秀的人本主义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战争与革命 利益均衡 睦邻友好关系 北大西洋公约 东西方关系 国际争端 勃列日涅夫主义 自由经济区 军事集团
原文传递
从雅尔塔、赫尔辛基到马耳他——关于苏联对东欧政策的演变
16
作者 荣植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9,共4页
最近,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相继发生剧变,其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为世人所膛目。国际舆论认为,这次变化有可能在本世纪最后十年给欧洲和整个世界的形势带来重大影响。东欧各国局势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联对东欧政策的变化,是诸种原... 最近,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相继发生剧变,其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为世人所膛目。国际舆论认为,这次变化有可能在本世纪最后十年给欧洲和整个世界的形势带来重大影响。东欧各国局势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联对东欧政策的变化,是诸种原因之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的必然结果。1944年秋苏联军队进入罗马尼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东欧政策 雅尔 国际舆论 尼斯河 柏林问题 东西方关系 华沙条约组织 社会主义国家 英三 勃列日涅夫主义
原文传递
读者评议
17
《中国社会科学》 1980年第2期76-,96,共2页
对《国际分工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意见一《中国社会科学》第一期刊载的《国际分工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一文,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过去,我们把"国际分工论"作为勃列日涅夫主义的一个内容来批。苏联打着"国际分工&... 对《国际分工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意见一《中国社会科学》第一期刊载的《国际分工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一文,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过去,我们把"国际分工论"作为勃列日涅夫主义的一个内容来批。苏联打着"国际分工"的旗号搞大国沙文主义是一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分工论 对外经济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 理论问题 勃列日涅夫主义 大国沙文主义 中庸学说 理论基础 历史研究 伦理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