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梆子腔与吹腔关系的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静之 《艺术探索》 1992年第1期1-9,共9页
在当代人看来,梆子腔和吹腔属于两种不同的声腔或腔调的概念、名称。梆子腔,现在指的是板腔体的梆子腔,他不仅是各地梆子剧种的主腔,还是由于各地梆子腔的共性特征而归属为声腔系统的腔系名称;吹腔,现在指的是徽剧、京剧等许多剧种中采... 在当代人看来,梆子腔和吹腔属于两种不同的声腔或腔调的概念、名称。梆子腔,现在指的是板腔体的梆子腔,他不仅是各地梆子剧种的主腔,还是由于各地梆子腔的共性特征而归属为声腔系统的腔系名称;吹腔,现在指的是徽剧、京剧等许多剧种中采用的一种唱腔腔调。我们很习惯于分辨他们,而不会混同为一种腔调。 但是历史上是怎样的呢7是不是我们今人的概念、名称与其内涵呢?情况就复杂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勾腔 石牌 百戏竹枝词 咙咚调 莱芜梆子 严长明 广东汉剧 湖广
下载PDF
云南花灯音乐分类问题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群 《民族艺术研究》 1988年第2期8-17,共10页
分类是云南花灯音乐研究中一个长期令人困惑的问题。由于云南花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衍变、发展的多向性、多层次,使花灯音乐的面貌显得异常庞杂,不易清理出头绪。对花灯音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不仅是当前音乐集成工作的现实需要,对于... 分类是云南花灯音乐研究中一个长期令人困惑的问题。由于云南花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衍变、发展的多向性、多层次,使花灯音乐的面貌显得异常庞杂,不易清理出头绪。对花灯音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不仅是当前音乐集成工作的现实需要,对于认识花灯音乐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乃至于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创新,也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花灯 戏曲声 勾腔 元宵灯节 杂调 曲牌联套体 补缸 变化体 弦管 胡琴
下载PDF
云南花灯音乐的渊源及其衍变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群 《民族艺术研究》 1991年第2期10-17,共8页
花灯作为一种风俗活动和综合性民间艺术,在内地兴起巳有久远的历史。它的发生与发展,与古代的社条和灯节等习俗有密切的关系。 作为一种风俗活动,花灯的源头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社祭。社祭中,除对土地神的祭祀、祈年等仪式活动外,也包含... 花灯作为一种风俗活动和综合性民间艺术,在内地兴起巳有久远的历史。它的发生与发展,与古代的社条和灯节等习俗有密切的关系。 作为一种风俗活动,花灯的源头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社祭。社祭中,除对土地神的祭祀、祈年等仪式活动外,也包含着歌舞、宴饮、男女交游等娱乐活动在内。此种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花灯 勾腔 社祭 仪式活动 元宵灯节 大弦戏 戏曲剧种 土地神 补缸 灯戏
下载PDF
山西蒲剧现代戏研究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云逸 《文化产业》 2021年第34期55-57,共3页
蒲剧,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蒲州梆子,又称大戏、乱弹、勾腔,被称为"山西四大梆子之首",也称为"中国梆子戏鼻祖"。根据地理位置和文化渊源,西北各省称蒲剧为"山西梆子",河南人称之为&q... 蒲剧,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蒲州梆子,又称大戏、乱弹、勾腔,被称为"山西四大梆子之首",也称为"中国梆子戏鼻祖"。根据地理位置和文化渊源,西北各省称蒲剧为"山西梆子",河南人称之为"西戏",在晋中地区则被称为"南路戏",东北、京津一带因分不清陕西、蒲州两地的语言和腔调,将蒲剧称为"秦腔"或"山陕梆子",又因山陕梆子尾音上挑似勾,故也称作"勾腔"。元末明初,发源于运城蒲州(今永济)的蒲剧已显萌芽;明代中期,蒲剧逐渐成熟并红遍京城;清代时期达到鼎盛。蒲剧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影响、衍生了众多的梆子剧种。许多蒲剧班社与当地剧种互相观摩学习,晋商会馆则为山陕梆子演出提供了场所,这些都为扩大蒲剧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州梆子 山陕梆子 蒲剧 勾腔 中国戏曲史 晋商会馆 元末明初 河南人
下载PDF
晋剧的起源及其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流传和演变
5
作者 邓冬丽 《内蒙古艺术》 2016年第1期46-48,共3页
晋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剧种。在山西,称它为中路梆子;在关外长城以北及京津一带称为山西梆子,也有叫太原梆子的。由于近代晋商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经商活动日益频繁以及大量山西移民移入内蒙古,所以晋剧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流传甚广、影响极... 晋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剧种。在山西,称它为中路梆子;在关外长城以北及京津一带称为山西梆子,也有叫太原梆子的。由于近代晋商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经商活动日益频繁以及大量山西移民移入内蒙古,所以晋剧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流传甚广、影响极大,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文将对晋剧的起源及其在内蒙古的流传和演变作一探析。一、晋剧的起源晋剧究竟由何剧种演变而来,至今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地区 戏曲剧种 经商活动 同州梆子 勾腔 蒲州梆子 晋商 外长城 中国戏曲 张玉玺
下载PDF
联曲体与板腔体兼备的戏曲艺术——析雁北耍孩儿戏的音乐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钱建华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87,79,共4页
山西雁北耍孩儿戏,历史悠久,表演艺术与音乐风格都很独特。关于它的音乐体制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一认为是联曲体,二认为是板腔体。本文通过分析它的两大特色:不完整的曲牌联套和非纯粹的板腔结构特点,认为它是一种介于朕曲与板腔体之间... 山西雁北耍孩儿戏,历史悠久,表演艺术与音乐风格都很独特。关于它的音乐体制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一认为是联曲体,二认为是板腔体。本文通过分析它的两大特色:不完整的曲牌联套和非纯粹的板腔结构特点,认为它是一种介于朕曲与板腔体之间的音乐过渡形态。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艺术特色,从历史原因来看,与清代青阳腔在山西的盛行有关,尤其是曾在山西雁北一代很流行的古声腔"勾腔"(或称高腔)有关。研究耍孩儿戏的音乐特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耍孩儿戏音乐唱腔特色,而且对于我们了解弦索腔的流布及吹腔的分布都有帮助,从中可以窥见已不独立存在的古声腔勾腔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北耍孩儿 曲牌联套 勾腔
原文传递
清代楚调及汉剧的皮黄腔(下) 被引量:1
7
作者 流沙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0-94,共5页
(三)作为一项独立的戏曲声腔来说,清代的楚调并不等于湖北汉剧的皮黄腔。但是,湖北汉剧汉河派的班底,却和清代的楚调有关,这是值得大家研究的。据湖北汉剧界的人士说,大约成立于三百多年以前的楚班公所,就设在汉口戏子街。这是楚班艺人... (三)作为一项独立的戏曲声腔来说,清代的楚调并不等于湖北汉剧的皮黄腔。但是,湖北汉剧汉河派的班底,却和清代的楚调有关,这是值得大家研究的。据湖北汉剧界的人士说,大约成立于三百多年以前的楚班公所,就设在汉口戏子街。这是楚班艺人共同议事的地方。后来因为汉剧在湖北的兴起,才把楚班公所改为汉剧公会。这件事也可证明,汉剧汉河派最先唱的是楚调,以后才由楚调改为皮黄戏。同时,与汉河派并行的皮黄戏,还有鄂东“黄冈圩”和“兴围河”的路子。不过它们与湖北的楚调,似乎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我们可以这样说,湖北汉剧如果从声腔和剧目上来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声 勾腔 四平调 三眼板 黄冈 反五关 汉调二黄 白罗衫 五台会兄 双下山
原文传递
清代楚调及汉剧的皮黄腔(上)
8
作者 流沙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6-19,共4页
(一) 在清代流传的地方戏曲中,有种名曰“楚调”的声腔,大概是在湖北地方形成的。这种戏曲的活动,早在清初之际就见有文字记载。如康熙六年(1667),江苏太仓人吴伟业《致冒襄书》说。方今大江南北风流儒雅,选新声而歌楚调,执有过我老盟翁... (一) 在清代流传的地方戏曲中,有种名曰“楚调”的声腔,大概是在湖北地方形成的。这种戏曲的活动,早在清初之际就见有文字记载。如康熙六年(1667),江苏太仓人吴伟业《致冒襄书》说。方今大江南北风流儒雅,选新声而歌楚调,执有过我老盟翁乎?……再如上海人倪蜕(本名鹏,字振九),他在康熙五十年(1711)后写的《戏为举业文题词》也说。去年夏,客建宁,见村优演剧,始而憨童娶妇,继而黠女潜逃;或诱于逆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曲 西秦 康熙六年 风流儒雅 西皮调 勾腔 冒襄 弋阳 叶调元 燕兰小谱
原文传递
北路梆子与河北梆子
9
作者 武承仁 《戏曲研究》 1995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1984年,购得马龙文、毛达志著《河北梆子简史》(以下称《简史》)一册,因与山西北路梆子(今亦称雁剧)关系密切,一口气便读完了,感觉颇为良好。正像张庚在《序言》中所说:'它已初步画清了河北梆子来龙去脉的轮廓。
关键词 雁剧 蒲州梆子 勾腔 著名艺人 东路梆子 同州梆子 郭宝臣 元元红 康希圣 侯俊山
原文传递
江苏扬州梆子及其他
10
作者 流沙 《中华艺术论丛》 2007年第1期321-338,共18页
一、扬州梆子及其声腔特征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我国南方戏曲以江苏扬州为中心,呈现出花、雅两部竞争的繁荣局面。此时,在扬州产生的地方戏曲除"扬州乱弹"外,尚有一种名曰"扬州梆子"。这两个剧种只因发展情况... 一、扬州梆子及其声腔特征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我国南方戏曲以江苏扬州为中心,呈现出花、雅两部竞争的繁荣局面。此时,在扬州产生的地方戏曲除"扬州乱弹"外,尚有一种名曰"扬州梆子"。这两个剧种只因发展情况有别,在声腔方面来说,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扬州乱弹吸收了安庆二黄及其他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乱弹 地方戏曲 咙咚调 勾腔 弋阳 江苏扬州 缀白裘 弦索调 打樱桃 曲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