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I·A·瑞恰慈与中西文化交流
被引量:
2
1
作者
葛桂录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9-80,共12页
英国现代文论家、诗人、教育家瑞恰慈倾心于东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思想情有独钟。他试图建立一种以儒家中庸思想为基础的文学观念,提出了"包容诗"的观念。瑞恰慈在华讲学期间撰著《孟子论心:多义性实验》,中国文...
英国现代文论家、诗人、教育家瑞恰慈倾心于东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思想情有独钟。他试图建立一种以儒家中庸思想为基础的文学观念,提出了"包容诗"的观念。瑞恰慈在华讲学期间撰著《孟子论心:多义性实验》,中国文化成为其思想结构的重要因素,他认为西方的清晰逻辑,正需要"语法范畴不明"的中国思想方式加以平衡。其所积极推进的基本英语运动在中国的最终失败,源自于这一运动理念与中国文化现代性身份追求的根本矛盾。作为一个典范的实践批评家,其批评理念及操作方法,有助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瑞恰慈
中西文化交流
包容诗
(孟子论心)
基本英语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套用的哲学观——I.A.瑞恰慈文论中的“中庸”之再考证
被引量:
3
2
作者
郑佳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9,共14页
英国文艺理论家I.A.瑞恰慈通常被认为是在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儒家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注重均衡与和谐的批评观。不过,深入剖析瑞恰慈的批评文著可以发现,尽管他经常引用中国古代文化典故和名言语录佐证其理论观点,但他的"...
英国文艺理论家I.A.瑞恰慈通常被认为是在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儒家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注重均衡与和谐的批评观。不过,深入剖析瑞恰慈的批评文著可以发现,尽管他经常引用中国古代文化典故和名言语录佐证其理论观点,但他的"中庸"思想实际上更多来自西方哲学、文艺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本文将从西方学术视角审视瑞恰慈的批评文论,从他提出的"综感""冲动平衡"和"包容诗"等具有显著中庸色彩的核心概念入手,论述瑞恰慈的"中庸"虽然借鉴了中国文化,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古希腊哲学、英国浪漫主义诗学以及西方现代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融合与重述,进而反观瑞恰慈在中庸问题上"以西释中"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恰慈
中庸
综感
冲动平衡
包容诗
原文传递
题名
I·A·瑞恰慈与中西文化交流
被引量:
2
1
作者
葛桂录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9-80,共12页
基金
福建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中英文学交流史"(2003A02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外文学交流史"(06BZW019)
文摘
英国现代文论家、诗人、教育家瑞恰慈倾心于东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思想情有独钟。他试图建立一种以儒家中庸思想为基础的文学观念,提出了"包容诗"的观念。瑞恰慈在华讲学期间撰著《孟子论心:多义性实验》,中国文化成为其思想结构的重要因素,他认为西方的清晰逻辑,正需要"语法范畴不明"的中国思想方式加以平衡。其所积极推进的基本英语运动在中国的最终失败,源自于这一运动理念与中国文化现代性身份追求的根本矛盾。作为一个典范的实践批评家,其批评理念及操作方法,有助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体系的建构。
关键词
I·A·瑞恰慈
中西文化交流
包容诗
(孟子论心)
基本英语运动
Keywords
I. A. Richards, Sino-West Cultural Exchanges, poetry of the inclusion, Mencius on the Mind : Experiments in Multiple Definition, "Basic English" movement
分类号
I109.5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套用的哲学观——I.A.瑞恰慈文论中的“中庸”之再考证
被引量:
3
2
作者
郑佳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9,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ZDA19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英国文艺理论家I.A.瑞恰慈通常被认为是在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儒家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注重均衡与和谐的批评观。不过,深入剖析瑞恰慈的批评文著可以发现,尽管他经常引用中国古代文化典故和名言语录佐证其理论观点,但他的"中庸"思想实际上更多来自西方哲学、文艺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本文将从西方学术视角审视瑞恰慈的批评文论,从他提出的"综感""冲动平衡"和"包容诗"等具有显著中庸色彩的核心概念入手,论述瑞恰慈的"中庸"虽然借鉴了中国文化,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古希腊哲学、英国浪漫主义诗学以及西方现代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融合与重述,进而反观瑞恰慈在中庸问题上"以西释中"的策略。
关键词
瑞恰慈
中庸
综感
冲动平衡
包容诗
Keywords
Richards
Chung Yung
synaesthesis
equilibrium of impulses
poetry of inclusion
分类号
I561.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I·A·瑞恰慈与中西文化交流
葛桂录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套用的哲学观——I.A.瑞恰慈文论中的“中庸”之再考证
郑佳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