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洪深的抗战话剧《包得行》
- 1
-
-
作者
王学振
-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
-
出处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文学稀见题材资料整理与研究"(15BZW154)
-
文摘
《包得行》是洪深于抗战前期创作的一部多幕话剧。该剧是抗战文学中较早出现的兵役题材作品,对役政作了全面、集中的反映,是兵役题材的集大成之作。同时,该剧较早地克服了抗战文学初期作品的公式化、概念化缺陷,塑造出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地方色彩,现实性与艺术性兼具,在抗战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
关键词
洪深
抗战
话剧
《包得行》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洪深与《包得行》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邵迎建
-
机构
日本德岛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26,共6页
-
文摘
洪深(1894-1955年),中国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人,早年留美学戏剧,回国后致力于中国话剧和电影草创活动,在编剧、导演、表演等实践和理论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战时期,投笔从戎,率领演剧二队辗转乡间,宣传抗战。后与郭沫若、田汉配合,担任国家文化官员,组织剧团,配合国策进行宣传。《包得行》是洪深作为国民政府的文化官员,直接为国家征兵宣传创作的一出戏,1939年夏秋,由他本人亲率剧团在四川渝蓉乡间演出,颇受欢迎。以后在城市继续公演多场。然而,在10年后洪深列出的"十部必须阅读的抗战剧本"中却名落孙山,后来,虽然收在《洪深全集》中,但几乎无人谈及,话剧百年精选中更不见其踪影。本文以国仗、混混、女性为关键词探讨文本,并思考为何不能成为经典的原因。
-
关键词
洪深
《包得行》
剧本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抗战时期政治部教导剧团活动考述
- 3
-
-
作者
杨炀
-
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1期52-67,共16页
-
文摘
1939年3月军委会政治部教导剧团开办,成为与孩子剧团、中国万岁剧团相齐名的官办剧团。由于资料限制,目前对于教导剧团的研究资料多来源于当事人回忆文章,因年代久远记忆难免有错讹之处。通过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政治部第三厅相关人物手稿函件的整理,可以为教导剧团的办学制度、办学过程、演出活动提供可靠原始材料,呈现教导剧团戏剧活动较为细致的面貌。同时,教导剧团“巡回教育”的戏剧人才培养模式、在团长洪深的带领下进行的地方戏与民间艺术“演剧实践”也不应当被历史遗忘。
-
关键词
教导剧团
《包得行》
第三厅
洪深
-
分类号
J892.4
[艺术—戏剧戏曲]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我与台湾影剧界人士的交往
- 4
-
-
作者
石曼
-
出处
《红岩春秋》
2006年第6期50-56,共7页
-
-
关键词
孩子剧团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台湾
重庆
剧种
话剧
导演
中国电影制片厂
洪深
包得行
严良堃
《李尔王》
人士
-
分类号
K8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