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
1
作者 李叶玭 董菲妮 洪志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5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 目的探讨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参照组予以常规消肿治疗法。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患肢周径和、肩功能评分以及干预后水肿上肢周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患肢周径和、肩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肢周径和、肩功能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肢周径和、肩功能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肢缩小率为(8.63±0.59)%,患肢还原率为(86.64±3.42)%,参照组为(2.58±0.37)%、(47.48±2.47)%,试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恢复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可有效改善患肢周径和,提高患者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 针对性护理 乳腺癌 上肢 淋巴水肿 肩功能
下载PDF
基于包扎法的石化乙烯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高洁 张春林 +2 位作者 王伯光 张志娟 龚道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4-701,共8页
装置泄露是石油炼化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源.基于动态吹扫包扎法采样和预浓缩—GC/MS分析方法,对我国南方某石化企业乙烯生产过程中裂解装置的压缩、分离系统及芳烃抽提装置的泄漏组件进行了VOCs排放特征研究.... 装置泄露是石油炼化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源.基于动态吹扫包扎法采样和预浓缩—GC/MS分析方法,对我国南方某石化企业乙烯生产过程中裂解装置的压缩、分离系统及芳烃抽提装置的泄漏组件进行了VOCs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烷烃(49.7%~82.4%)含量最高,其次是烯烃(3.2%~35.7%)和芳香烃(5.5%~14.4%);2-甲基戊烷、甲基环己烷、3-甲基己烷及2,3-二甲基丁烷在整个乙烯生产中都有重要比重.乙烯和反-2-丁烯是裂解装置的重要标志,而苯和甲苯是芳烃抽提装置的重要标志;臭氧生成潜势主要来自于烯烃,尤其是乙烯的贡献率最大,占总烯烃贡献的47.0%~73.0%.参考美国环保局推荐的Method-21,计算了轻液介质阀门的排放速率,获得其泄露排放速率与泄露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为y=3×10^(-7)x^(0.993)(R^2=0.7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动态吹扫包扎法 乙烯装置 臭氧生成潜势 排放速率
下载PDF
自粘性弹力绷带包扎法在微创腋臭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明勇 段雪敬 +5 位作者 张寒 李斌斌 房林 李冰 刘越 金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549-550,共2页
腋臭又称臭汗症,是腋窝部分泌的汗液有特殊难闻的臭味,俗称狐臭。它是由一些细菌分解顶泌汗腺分泌的汗液中有机物质(蛋白质和脂质),产生有明显气味的短链饱和脂肪酸和氨所致。患者因其异味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交往,造成心理压力。临... 腋臭又称臭汗症,是腋窝部分泌的汗液有特殊难闻的臭味,俗称狐臭。它是由一些细菌分解顶泌汗腺分泌的汗液中有机物质(蛋白质和脂质),产生有明显气味的短链饱和脂肪酸和氨所致。患者因其异味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交往,造成心理压力。临床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自2003年,我科采用微创腋臭根治术即小切口皮下修剪结合局部搔刮术治疗腋臭患者,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根治术 绷带包扎法 微创 应用 弹力 粘性 汗腺分泌 临床治疗
下载PDF
烧伤湿润包扎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3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闫军美 李三亮 夏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3-614,共2页
目的探讨烧伤湿润包扎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例先天性皮肤缺损的患儿均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重组生长因子用烧伤湿润包扎法处理创面,同时抗感染,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感... 目的探讨烧伤湿润包扎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例先天性皮肤缺损的患儿均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重组生长因子用烧伤湿润包扎法处理创面,同时抗感染,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感染发生,住院费用低,效果满意。结论烧伤湿润包扎法是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皮肤缺损 湿润包扎法 美宝湿润烧伤膏 重组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加压包扎法治疗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减压侧硬膜下积液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卫东 李深誉 +1 位作者 杨琨 周盾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3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加压包扎法治疗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减压侧硬膜下积液疗效观察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颅脑外伤患者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合并硬膜下积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加压包扎法治疗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减压侧硬膜下积液疗效观察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颅脑外伤患者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合并硬膜下积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加压包扎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包扎,对两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积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积液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积液量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包扎前后颅内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包扎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GOS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压包扎法治疗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减压侧硬膜下积液可有效促进积液的吸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包扎法 去骨瓣减压术 硬膜下积液
下载PDF
弹性打包包扎法在特殊部位烧伤肉芽创面植皮后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建邦 梁敏华 +4 位作者 李德全 麦慧 黄欣 王琛 滕晓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372-373,共2页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颈、胸腹、大腿根部等特殊部位中小面积感染性创面游离植皮后能有效加压包扎、并能方便换药的包扎方法。方法 :对 2 0例 (观察组 )颈、胸腹、大腿根部等部位烧伤肉芽创面邮票植皮后 ,于创面边缘缝合上若干对连着不锈...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颈、胸腹、大腿根部等特殊部位中小面积感染性创面游离植皮后能有效加压包扎、并能方便换药的包扎方法。方法 :对 2 0例 (观察组 )颈、胸腹、大腿根部等部位烧伤肉芽创面邮票植皮后 ,于创面边缘缝合上若干对连着不锈钢丝搭扣的橡皮筋 ,皮片上盖网眼纱布后填入足够数量的碎纱 ,将相对的两对橡皮筋扣上 ,形成弹性打包包扎 ,同期与 2 2例类似部位肉芽创面邮票植皮后使用绷带加压包扎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包扎效果肯定 ,皮片不容易移位 ,加压效果好 ,可方便地开包换药并重新打包包扎 ,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5 )。结论 :弹性打包包扎法是面颈、胸背、大腿根部等 (中小面积感染性创面植皮后 )用绷带不容易实施有效加压包扎部位的良好包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生打包包扎法 烧伤 肉芽创面 植皮 应用
下载PDF
肩上肢及臀部改良式绷带包扎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智 孟镔 +3 位作者 洪敏 陈兵 郑升 杨光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绷带包扎法 肩上肢 臀部 方法改良
下载PDF
下肢及会阴部改良式绷带包扎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兵 孟镔 +3 位作者 洪敏 郑升 张智 宫绪萌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绷带包扎法 下肢 会阴部 方法改良
下载PDF
敷料改良包扎法在血透Cuff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游畅 廖宇捷 +1 位作者 杨红 朱瑞蓉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敷料改良包扎法在血透cuff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7年3月54例运用颈内静脉留置cuff导管行长期透析患者作为传统组,应用传统敷料包扎法;55例应用颈内静脉留置cuff导管行长期透析患者作为改良组,使用改良法进... 目的探讨敷料改良包扎法在血透cuff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7年3月54例运用颈内静脉留置cuff导管行长期透析患者作为传统组,应用传统敷料包扎法;55例应用颈内静脉留置cuff导管行长期透析患者作为改良组,使用改良法进行包扎,比较两组管路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传统组隧道感染6例,改良组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总满意度70.37%(38/54),改良组96.36%(5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运用改良包扎法时间的增加,患者满意度进行性升高(P<0.05)。结论改良敷料包扎法对应用cuff导管透析的患者是一种理想而安全的护理方法,是一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的改良护理方法,其操作简单容易实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CUFF导管 改良包扎法 感染
下载PDF
包皮环切术后伤口包扎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谋珠 安小芳 侯宁蕊 《护理研究》 2003年第10A期1138-1138,共1页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 术后 伤口包扎法 制作方法 使用方法
下载PDF
上睑下垂术后应用改良眼部包扎法预防并发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乐 马新爱 郁舒妍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第6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上睑下垂术后应用改良眼部包扎法预防并发症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额肌瓣悬吊术的125例上睑下垂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后均给予改良眼部包扎法,观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5例患者中有3例在术后出现... 目的观察上睑下垂术后应用改良眼部包扎法预防并发症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额肌瓣悬吊术的125例上睑下垂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后均给予改良眼部包扎法,观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5例患者中有3例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占所有患者的2.40%,其中2例(1.6%)为继发性额部水肿,1例(0.8%)为角膜上皮缺损。结论上睑下垂术后应用改良眼部包扎法,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包扎法 并发症 上睑下垂
下载PDF
背心式包扎法在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愈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旭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5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起搏器植入术 伤口愈合 伤口包扎法
下载PDF
改良包扎法对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及患儿家属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桦林 《巴楚医学》 2022年第2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包扎法对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及家属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9年11月138例接受尿道成形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试验组采用改良伤口包扎法,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改良包扎法对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及家属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9年11月138例接受尿道成形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试验组采用改良伤口包扎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包扎法。评估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及患儿家属的焦虑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60.61%vs. 25.00%,P<0.001);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试验组家属无焦虑和轻度焦虑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中重度焦虑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尿道下裂术后采用改良包扎法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康复,减轻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改良包扎法 并发症 焦虑
下载PDF
蜂蜜联合无损伤包扎法对新生儿枕部压力性损伤的疗效
14
作者 陈月燕 王秀玲 许勇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843-846,共4页
目的:观察蜂蜜联合无损伤包扎法对新生儿枕部压力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的仰加圭转诊医院新生儿科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间98例新生儿共116处枕部压力性损伤,采用随机分组进入常规治疗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 目的:观察蜂蜜联合无损伤包扎法对新生儿枕部压力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的仰加圭转诊医院新生儿科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间98例新生儿共116处枕部压力性损伤,采用随机分组进入常规治疗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操作流程为:常规清创后采用0.5%碘伏溶液消毒创面,待干,再无菌生理盐水擦洗创面,待干,后随机进入常规治疗组给予Betadine软膏(含10%聚维酮+1%有效碘)敷料盖于创面;或进入观察组给予蜂蜜涂于创面,然后用无损伤包扎法。两组治疗期间均结合全身综合护理,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压力性损伤愈合量表(PUSH)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前7次换药疼痛评分平均均值[(2.52±0.735)分]低于常规治疗组[(3.04±1.010)分];两组PUSH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比常规治疗组明显;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48/50,96.0%)高于常规治疗组(37/48,77.1%),愈合时间观察组[(13.86±2.499)d]较常规治疗组[(17.58±3.712)d]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蜜联合无损伤包扎法治疗新生儿枕部压力性损伤有效,能促进创面愈合;相比常规Betadine软膏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更高,有效缩短压力性损伤的愈合时间,且经济效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无损伤包扎法 新生儿 压力性损伤 愈合时间 疼痛
下载PDF
绷带螺旋旋转包扎法在下肢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茵华 陈碧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906-1906,共1页
关键词 螺旋施转包扎法 下肢烧伤 护理
下载PDF
骨科四肢术后厚棉垫加压包扎法介绍
16
作者 程显堂 骆文远 《实用骨科杂志》 1998年第1期58-58,共1页
骨科四肢手术,以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和矫形手术最为常用;如果解剖关系清楚,手术入路准确,对手术野软组织的损伤比较小,手术中及手术后的出血量则会较少。四肢手术中,多采用气囊止血带,在使用气囊止血带短暂阻断肢体远端动脉血供时。
关键词 加压包扎法 气囊止血带 四肢手术 手术野 手术入路 矫形手术 内固定 切开复位 肢体远端 手术后
下载PDF
冻干猪皮包扎法治疗早期深Ⅱ度烧伤48例
17
作者 蔡玉娥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3-763,共1页
关键词 冻干猪皮包扎法 烧伤 治疗
下载PDF
头及胸腹部改良式绷带包扎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升 孟镔 +3 位作者 洪敏 陈兵 张智 赵凯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16-116,137,共2页
关键词 绷带包扎法 头部 胸腹部 方法改良
下载PDF
加压包扎法治疗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减压侧硬膜下积液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华朔军 傅小君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7期1488-1489,共2页
硬膜下积液是颅脑外伤开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治疗较为棘手。2012-01-2013-12我院神经外科对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的患者行术区骨窗加压包扎治疗,并与常规治疗者进行了比较,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加压包扎治疗 硬膜下积液 颅脑外伤 减压术后 去骨瓣 加压包扎法 疗效观察 开颅术后
下载PDF
上睑下垂术后应用改良眼部包扎法预防并发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毓 关淑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6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上睑下垂术后应用改良眼部包扎法预防并发症效果观察。方法上睑下垂术后术眼额部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眼部用药眼膏要覆盖整个角膜,包眼时借助胶布拉力将下睑皮肤向眼球方向靠拢,以缩小角膜暴露范围。结果 126例142眼中,术后发... 目的观察上睑下垂术后应用改良眼部包扎法预防并发症效果观察。方法上睑下垂术后术眼额部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眼部用药眼膏要覆盖整个角膜,包眼时借助胶布拉力将下睑皮肤向眼球方向靠拢,以缩小角膜暴露范围。结果 126例142眼中,术后发生并发症为2.1%,继发性额部血肿2例,为患儿碰撞术眼额部所致,角膜上皮缺损1例,为患儿不配合治疗,经常用手按压眼部敷料所致。结论改良眼部包扎法运用于上睑下垂手术后的患者,方法简单,与以往的眼部包扎法相比,可有效防止继发性血肿及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并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包扎法 并发症 上睑下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