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虫抗原B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小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宋传龙 焦红杰 +2 位作者 海力其古丽·努日丁 岳迎宾 严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8-866,共9页
目的:探讨包虫抗原B (HA-B)对小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改善作用,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野生型(WT)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TNFR2)基因敲除(TNFR2^(-/-))的C57/B6小鼠分为WT对照组、WT-ITP模型组、WT-HA-B组、TNFR2^(-/-)对照... 目的:探讨包虫抗原B (HA-B)对小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改善作用,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野生型(WT)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TNFR2)基因敲除(TNFR2^(-/-))的C57/B6小鼠分为WT对照组、WT-ITP模型组、WT-HA-B组、TNFR2^(-/-)对照组、TNFR2^(-/-)ITP模型组和TNFR2^(-/-)HA-B组,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脏器指数和血常规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M2巨噬细胞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精氨酸酶1(Arg1)、白细胞介素10 (IL-10)、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中Arg1、IL-10、iNOS和IL-6表达水平。分别将WT对照组和TNFR2^(-/-)对照组小鼠BMDM诱导为M2巨噬细胞(WT M2组和TNFR2^(-/-)M2组),加入HA-B (WT M2+HA-B组和TNFR2^(-/-)M2+HA-B组),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rg1和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分别与WT对照组和TNFR2^(-/-)对照组比较,WT-ITP模型组和TNFR2^(-/-)ITP模型组小鼠体质量降低(P<0.05),脾脏和胸腺指数升高(P<0.05),血小板和红细胞数量减少(P<0.05),血红蛋白水平降低(P<0.05),白细胞数量增加(P<0.05),凝血时间延长(P<0.05);外周血中M2巨噬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血清中Arg1和IL-10水平降低(P<0.05),iNOS和IL-6水平升高(P<0.05);BMDM中Arg1和IL-10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iNOS和IL-6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WT-ITP模型组比较,WT-HA-B组小鼠体质量增加(P<0.05),脾脏和胸腺指数降低(P<0.05),血小板和红细胞数量增加(P<0.05),血红蛋白水平升高(P<0.05),白细胞数量减少(P<0.05),凝血时间缩短(P<0.05);外周血中M2巨噬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血清中Arg1和IL-10水平升高(P<0.05),iNOS和IL-6水平降低(P<0.05);BMDM中Arg1和IL-1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iNOS和IL-6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WT-HA-B组比较,TNFR2^(-/-)HA-B组小鼠体质量降低(P<0.05),脾脏和胸腺指数升高(P<0.05),血小板和红细胞数量减少(P<0.05),血红蛋白水平降低(P<0.05),白细胞数量增加(P<0.05),凝血时间延长(P<0.05);外周血中M2巨噬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血清中Arg1和IL-10水平降低(P<0.05),iNOS和IL-6水平升高(P<0.05);BMDM中Arg1和IL-10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iNOS和IL-6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WT M2组比较,WT M2+HA-B组M2巨噬细胞中Arg1和IL-1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WT M2+HA-B组比较,TNFR2^(-/-)M2+HA-B组M2巨噬细胞中Arg1和IL-10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HA-B可通过TNFR2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进而发挥治疗IT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抗原B 巨噬细胞M2极化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下载PDF
包虫抗原的免疫亲和层析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苏东明 温博贵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7-19,共3页
包虫(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granulosus,Eg)囊液(CF)为包虫病最常用的免疫诊断抗原。在ELISA试验中,以粗囊液作为抗原,用量少则敏感性差;用量大却非特异反应重,故纯化包虫抗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以包虫病人血清Ig交联的免疫亲和层析法... 包虫(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granulosus,Eg)囊液(CF)为包虫病最常用的免疫诊断抗原。在ELISA试验中,以粗囊液作为抗原,用量少则敏感性差;用量大却非特异反应重,故纯化包虫抗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以包虫病人血清Ig交联的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包虫抗原,经ELISA及免疫印渍法与半饱和硫酸铵盐析纯化的EgCF抗原及粗EgCF抗原作对比,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抗原 纯化 鉴定
原文传递
绵羊肝包虫囊液抗原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3
作者 陈华伟 贾爱琪 +3 位作者 郭再宣 郭玉兰 佘海茹 赵国强 《青海医药杂志》 1991年第2期3-4,共2页
本文采用分子筛层析方法,分离、提取了绵羊肝包虫囊液抗原成分,结果表明经葡聚糖凝胶层析试验明确得到四个峰型;同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电泳方法,对层析所得四个洗脱峰型进行抗原成分、活性的鉴定,证明经层析实验所得的第1、2... 本文采用分子筛层析方法,分离、提取了绵羊肝包虫囊液抗原成分,结果表明经葡聚糖凝胶层析试验明确得到四个峰型;同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电泳方法,对层析所得四个洗脱峰型进行抗原成分、活性的鉴定,证明经层析实验所得的第1、2峰具有包虫免疫活性的特异抗原成分。本研究为包虫病免疫学诊断、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包虫疫苗试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液 抗原成分 免疫电泳 特异抗原 包虫抗原 抗体制备 免疫学诊断 免疫活性 免疫诊断学
下载PDF
包虫感染的免疫学新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史大中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感染 免疫学 细胞因子 包虫抗原
下载PDF
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文静 冀林华 +2 位作者 崔森 马婕 李占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105-3108,共4页
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引起,呈全球性分布。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分别引起人类罹患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和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包虫病是世界上最致命性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既往,... 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引起,呈全球性分布。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分别引起人类罹患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和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包虫病是世界上最致命性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既往,我国颁布了一些包虫病的防治措施,但由于文化、民族、宗教、信仰等不同,实施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INOCOCCOSIS 基因工程疫苗 细粒棘球绦 泡型 包虫抗原 棘球属绦 免疫保护 棘球蚴病 疫苗接种
下载PDF
青海省互助县畜间包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文勇 刘宝汉 +2 位作者 解安敏 马元莲 蔡金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9-90,共2页
青海省是全国包虫病的高发省份,在全国和青海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均将包虫病防治列为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为了给今后包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互助县进行了畜间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青海省互助县 流行病学调查 棘球蚴 动物疫病防治 细粒棘球绦 感染强度 调查对象 包虫抗原 基线调查
下载PDF
亚洲带绦虫包虫诊断抗原P-29基因克隆表达
7
作者 周灵贵 戴佳琳 +5 位作者 黄江 廖兴江 胡旭初 余新炳 申萍香 郎书源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识别亚洲带绦虫包虫诊断抗原P-29(Hydatid disease diagnostic antigen P-29)的已知序列并行克隆和蛋白表达及免疫学研究。方法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序列分析后以亚洲带绦虫成虫包虫诊断抗原P-29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 目的识别亚洲带绦虫包虫诊断抗原P-29(Hydatid disease diagnostic antigen P-29)的已知序列并行克隆和蛋白表达及免疫学研究。方法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序列分析后以亚洲带绦虫成虫包虫诊断抗原P-29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重组后的蛋白用His-镍蛋白纯化柱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重组体构建成功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破包涵体纯化蛋白并得到高纯度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可被亚洲带绦虫及牛带绦虫病人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亚洲带绦虫成虫包虫诊断抗原P-29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带绦 诊断抗原P-29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免疫反应性
原文传递
不同品系小鼠对实验性细粒棘球蚴感染情况的比较观察
8
作者 温浩 姚秉礼 +1 位作者 邹培范 杨兴忠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1990年第3期140-141,共2页
Deve 1933年首先建立的实验性继发性包虫病动物模型,是研究包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解新疆人体细粒惊球蚴对不同种系小鼠的易感性,筛选理想的小鼠种系,建立包虫实验动物模型,我们采用该法,对长爪沙鼠、C<sub>57</sub>BL... Deve 1933年首先建立的实验性继发性包虫病动物模型,是研究包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解新疆人体细粒惊球蚴对不同种系小鼠的易感性,筛选理想的小鼠种系,建立包虫实验动物模型,我们采用该法,对长爪沙鼠、C<sub>57</sub>BL/6J、NIH相杂交小鼠4个种系鼠类,进行腹腔接种试验,观察小鼠的包虫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 细粒棘球蚴 长爪沙鼠 动物模型 感染 包虫抗原 腹腔接种 动物试验模型 感染数 鼠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