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铜钢线液固相反向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方晓英 张艳莉 吴法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28,52,共3页
以液固相反向凝固法生产的包铜钢线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差分法分析了铜在钢线芯体上的浸覆过程;得出了特定工艺条件下铜层包覆比的理论变化规律。实验表明,在铜层重熔之前,模拟结果和实验结论基本吻合。这对预测某一实验条件下铜覆层厚... 以液固相反向凝固法生产的包铜钢线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差分法分析了铜在钢线芯体上的浸覆过程;得出了特定工艺条件下铜层包覆比的理论变化规律。实验表明,在铜层重熔之前,模拟结果和实验结论基本吻合。这对预测某一实验条件下铜覆层厚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铜钢线 反向凝固 数值模拟 温度场
下载PDF
包铜钢线热浸镀过程的简化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傅晓 于九明 陈海耿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828-832,共5页
在钢线热镀 Cu实验基础上,建立简化的动态数学模型,模拟反向凝固的工艺过程,研究主要工艺参数影响的规律,以模拟参数的形式描述界面处的接触热阻,合理地反映了铜液和钢芯之间的热交换过程区域的离散采用内接点法,相变潜热的描... 在钢线热镀 Cu实验基础上,建立简化的动态数学模型,模拟反向凝固的工艺过程,研究主要工艺参数影响的规律,以模拟参数的形式描述界面处的接触热阻,合理地反映了铜液和钢芯之间的热交换过程区域的离散采用内接点法,相变潜热的描述采用热焓法,温度和焓的增加都作为求解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凝固 内节点法 模拟参数法 热浸镀 包铜钢线
下载PDF
铜/钢反向凝固复合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于九明 王群骄 +3 位作者 孝云祯 陈金英 闫谷丰 吴法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64-476,共13页
反向凝固复合技术是生产双金属复合材料的一种新方法, 具有高效、低耗、短流程特点。以包铜钢线为研究对象, 介绍了反向凝固复合工艺特点, 系统地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包复比的影响,
关键词 反向凝固 包铜钢线 包复比 复合材料 双金属
下载PDF
铜/钢反向凝固过程数值模拟中接触热阻的处理
4
作者 方晓英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以液固相反向凝固法生产的包铜钢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反向凝固过程中在数值模拟时铜-钢界面处接触热阻的处理模型.在选择合适的热阻参数条件下,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 反向凝固 数值模拟 包铜钢线 温度场 双金属复合线材
下载PDF
主接地网材料的选择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艳鹏 《机械管理开发》 2017年第8期95-96,118,共3页
结合当地土壤地质条件,基于寿阳220 k V及110 k V变电站的大量数据分析,通过对铜接地网、铜覆钢接地网、镀锌扁钢接地网等常用接地材料进行合理性计算和分析。通过计算结果可知,本工程选用-80mm×10 mm镀锌扁钢为主接地网材料,满足... 结合当地土壤地质条件,基于寿阳220 k V及110 k V变电站的大量数据分析,通过对铜接地网、铜覆钢接地网、镀锌扁钢接地网等常用接地材料进行合理性计算和分析。通过计算结果可知,本工程选用-80mm×10 mm镀锌扁钢为主接地网材料,满足腐蚀与热稳定的要求。结合考察在昌吉地区工程中镀锌扁钢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工程最终选用镀锌扁钢为主接地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材料 包铜钢 镀锌扁钢
下载PDF
主接地网材料的选择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俊雄 《机电工程技术》 2017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接地网在变电站、电厂及构建物和用电设备比较密集的场所比较重要,在面对不同土壤地质环境下,对接地材料的选择也尤为重要。结合新疆当地土壤地质条件,对几种常用接地材料进行合理性计算和分析,最终选择既经济又能满足现场使用条件的材料。
关键词 接地材料 包铜钢 镀锌扁钢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of aluminum/copper clad composite fabricated by casting-cold extrusion forming 被引量:6
7
作者 骆俊廷 赵双敬 张春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013-1017,共5页
An aluminum/copper clad composite was fabricated by the casting-cold extrusion forming technology an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produc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It is found that aluminum grains at the interface ar... An aluminum/copper clad composite was fabricated by the casting-cold extrusion forming technology an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produc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It is found that aluminum grains at the interface are refined in the radial profiles of cone-shaped deformation zone,but the grains in the center maintain the original state and the grain size is non-uniform.A clear boundary presents between the refined area and center area.In contrast,the copper grains in the radial profile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refined.In the center area of the copper,the grains are bigger than those at the boundary.On the surface of the deformable body,the grain size is the smallest,but with irregular grain morphology.After the product is entirely extruded,all the copper and aluminum grains are refined with small and uniform morphology.In the center area,the average diameter of aluminum grains is smaller than 5 μm,and the copper grain on the surface is about 10 μm.At the interface,the grain size is very small,with a good combination of copper and aluminum.The thickness of interface is in the range of 10-15 μm.Energy spectrum analysis shows that CuAl3 phase presents at the inte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copper clad composite CASTING cold extrusion MICROSTRUC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