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7份匍匐型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汪天玲 侯献飞 +6 位作者 施俊杰 孙全喜 贾东海 顾元国 单世华 苗昊翠 李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4,共13页
【目的】分析匍匐型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挖掘花生资源中的有利基因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67份匍匐型花生质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参试材料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在6个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 【目的】分析匍匐型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挖掘花生资源中的有利基因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67份匍匐型花生质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参试材料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在6个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在0.08~1.14,在11个数量性状中,总分枝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为3.55,单株产量和百仁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均为4.20。总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6.40%。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0.30%。将67份供试材料聚为三类,第Ⅰ类群蛋白质、含油量及亚油酸含量处于较高水平,第Ⅱ类群整体性状指标良好,特别是平均单株产量高达77.01g,第Ⅲ类群的油酸含量最高。【结论】67份匍匐型花生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改良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匐型花生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指数 差异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42份匍匐型花生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2
作者 姚庆 施俊杰 +5 位作者 侯献飞 贾东海 顾元国 阿里别里根·哈孜太 苗昊翠 李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42-2452,共11页
【目的】研究42份匍匐型花生品种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变化,为筛选耐盐花生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水培法,在200 mmol/L NaCl胁迫浓度下对参试花生材料幼苗进行胁迫,测定叶片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叶绿素(Chl)、可溶性糖4个生理... 【目的】研究42份匍匐型花生品种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变化,为筛选耐盐花生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水培法,在200 mmol/L NaCl胁迫浓度下对参试花生材料幼苗进行胁迫,测定叶片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叶绿素(Chl)、可溶性糖4个生理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幼苗期花生叶片脯氨酸(Pro)含量全部呈上升趋势;(2)丙二醛(MDA)含量除C095、Z5036、Z5081、C094、C108、C128、C141、C145、C145-2、Z5096、Z5108、Z5123、Z5157、Z5185、Z5230、C108-116个品种上升外,大多呈现下降趋势,表现出较好的耐盐响应;(3)80%的花生品种叶绿素(Chl)含量较CK上升,而C905、Z5036、Z5040、C035、C087、C129、C135、Z5083、Z52259个品种叶绿素含量降低;(4)可溶性糖含量大部分呈现上升趋势,只有Z5035、C001、C087、C128、C135、C141、C145、C145-1、C145-2、Z5028、Z5123、Z5157、Z522513个品种叶绿素含量下降,属于盐敏感品种。【结论】42个匍匐型花生品种分为4类耐盐群体,分别为高耐盐群体、耐盐群体、中等耐盐群体、盐敏感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匐型花生 NACL胁迫 生理指标 综合抗盐能力
下载PDF
匍匐型与气生型双孢蘑菇菌株品比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秉峰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0,共2页
对匍匐型与气生型5个蘑菇菌株进行粪草发酵料室内床式栽培比较试验,经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观察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气生型Ag2号、Ag3号菌株及匍匐型1号菌株品质好、产量较高,分别达11.30 kg.m-2、10.60 kg.m-2、9.80 kg.m-2,适合于甘... 对匍匐型与气生型5个蘑菇菌株进行粪草发酵料室内床式栽培比较试验,经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观察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气生型Ag2号、Ag3号菌株及匍匐型1号菌株品质好、产量较高,分别达11.30 kg.m-2、10.60 kg.m-2、9.80 kg.m-2,适合于甘肃中西部地区栽培生产。而Ag4号、Ag5号菌株产量低、品质差,不适合该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匐型与气生 双孢蘑菇 菌株 品比试验
下载PDF
气生与匍匐型蘑菇菌株比较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钟雪美 王泾贞 马晓萍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6,共1页
为了摸索双孢蘑菇气生型和匍匐型的生物学特性,及适于我省汉中地区栽培的菌株,我们于1991年秋进行了本项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关键词 蘑菇 菌株 气生 匍匐型 品比试验
下载PDF
匍匐型和直立型仙草中仙草胶含量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冯碧香 吴伟萍 +2 位作者 刘嫒姬 张建 潘燕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109-111,共3页
为了解匍匐型和直立型仙草中仙草胶的含量差异情况,采用高压高温提取的方法提取其胶体物质——仙草胶,测定其特性粘度、质构性、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匍匐型仙草和直立型仙草中的胶质含量差异显著,匍匐型仙草胶质含量明显高于直立... 为了解匍匐型和直立型仙草中仙草胶的含量差异情况,采用高压高温提取的方法提取其胶体物质——仙草胶,测定其特性粘度、质构性、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匍匐型仙草和直立型仙草中的胶质含量差异显著,匍匐型仙草胶质含量明显高于直立型仙草,前者凝胶性能也好于后者,说明匍匐型仙草更具有开发价值,同时为质量标准制定以及仙草选育种、仙草胶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草 直立 匍匐型 仙草胶 含量
下载PDF
匍匐型地被菊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静雅 徐素娟 +1 位作者 陈发棣 滕年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86-1697,共12页
为构建有效的地被菊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以匍匐型地被菊雨花落英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苗龄和激素配比对叶盘再生的影响;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基因导入野生型植株中,研究预培养、延迟培养、抗生素浓度等遗传转化条件对转化效率... 为构建有效的地被菊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以匍匐型地被菊雨花落英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苗龄和激素配比对叶盘再生的影响;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基因导入野生型植株中,研究预培养、延迟培养、抗生素浓度等遗传转化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雨花落英叶盘转基因最适再生条件为,以苗龄为30 d的组培苗幼嫩叶片为外植体,设置再生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 5 mg·L-1+NAA 0. 8 mg·L-1,此时再生率高达91. 11%,平均芽数为5. 90;最优遗传转化组合为预培养2 d,侵染5min,共培养2 d,延迟培养5 d,之后进行选择培养。羧苄青霉素在延迟培养阶段最适抑菌浓度为400mg·L-1;潮霉素叶盘筛选的最适选择压为8~10 mg·L-1,生根筛选最适浓度为11 mg·L-1;培养后期加入6-KT可以有效提高抗性芽的再生率;调节6-BA浓度为1. 0 mg·L-1,蔗糖浓度为40 g·L-1,可以将得到的玻璃化苗转化为正常苗。分子鉴定结果表明,15株抗性苗中有10株阳性苗,阳性苗概率为67%;与野生型植株相比,9个株系的CmERF12基因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表达。本研究建立了地被菊雨花落英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为进一步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匐型地被菊 高效再生 遗传转化体系 玻璃化
下载PDF
蘑菇气生型菌株与匍匐型菌株的制种和栽培技术比较
7
作者 张根田 黄建春 《江苏食用菌》 1991年第4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蘑菇 栽培 气生 匍匐型 制种
下载PDF
低矮匍匐型菊花新品种
8
作者 何金儒 袁存权 《中国花卉园艺》 2023年第7期45-45,共1页
菊花是北京市市花之一,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但植株过高易倒伏、开心、抗逆性差、需精细养护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及应用。北京林业大学花卉中心菊花育种团队培育的'伏看晓月''卧看晨雪''伏看繁星'... 菊花是北京市市花之一,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但植株过高易倒伏、开心、抗逆性差、需精细养护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及应用。北京林业大学花卉中心菊花育种团队培育的'伏看晓月''卧看晨雪''伏看繁星''北林秋韵'4个新品种,具有植株低矮匍匐、株型紧凑、分枝性强、着花繁密、覆盖地面和抗倒伏能力强等优良特性,特别是抗寒、抗旱、耐粗放管理等突出特性,可在北京露地正常越冬。近日这4个新品种通过审定,获得了"北京市林木良种证书",在园林绿化、生态修复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倒伏能力 林木良种 粗放管理 园林绿化 匍匐型 分枝性 团队培育 市花
原文传递
直立型与匍匐型川麦冬的综合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江 刘莎 +2 位作者 陈兴福 张树平 邹元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449-245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株型川麦冬农艺性状、HPLC图谱、大类成分含量、氨基酸含量间的差异,为川麦冬资源评价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麦冬农艺性状;以高效液色谱法,用槲皮素作为内标参照物测定其甲醇提取部位HPLC图谱... 目的:比较不同株型川麦冬农艺性状、HPLC图谱、大类成分含量、氨基酸含量间的差异,为川麦冬资源评价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麦冬农艺性状;以高效液色谱法,用槲皮素作为内标参照物测定其甲醇提取部位HPLC图谱;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皂苷、总黄酮、可溶性糖含量;以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含量。结果:不同株型川麦冬多数农艺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块根数、地上部分鲜重与其单株产量的相关性最大;不同株型川麦冬HPLC图谱69个共有峰及23个非共有峰相对峰面积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各大类成分含量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不同株型川麦冬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无明显差异,块根数多、地上部分重的川麦冬,其单株产量较高。生产上宜选择块根数多、地上部分重的匍匐型麦冬作为栽培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麦冬 直立 匍匐型 比较
原文传递
利用远缘杂交培育半匍匐密枝型高产花生新品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振英 单雷 +7 位作者 田海莹 孟静静 郭峰 王兴军 张智猛 丁红 万书波 李新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0-496,共7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为将野生花生的优异基因导入栽培花生,采用远缘杂交方法,将黑花生(A.hypogaeaL.)与野生花生A.monticola进行杂交,获得一个高产株系。该株系平均单株产量为普通花生的4倍,株型由亲本黑花生的直立、疏枝型转变...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为将野生花生的优异基因导入栽培花生,采用远缘杂交方法,将黑花生(A.hypogaeaL.)与野生花生A.monticola进行杂交,获得一个高产株系。该株系平均单株产量为普通花生的4倍,株型由亲本黑花生的直立、疏枝型转变为半匍匐、密枝型。另外,该株系生育期稍长,花量大,花色深,荚果数量多,单枝有效结果范围大约20~25cm。不同株系间荚果果型差异明显,大部分株系果型与黑花生相似。种皮颜色由粉到紫各不相同。种子大小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利用半匍匐密枝株型培育高产花生品系(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花生(A.hypogaea L.) 野生花生(A.monticola) 远缘杂交 直立 匍匐密枝 种皮颜色 高产
下载PDF
白蘑菇气生型与匍匐型菌种的特点及搭配
11
作者 李春燕 陈国卿 《新农业》 1991年第5期40-40,共1页
目前,在沈阳市用于生产的白蘑菇品种主要有气生型和匍匐型两种。它们各有特点,在生产中各有所长,我们应当掌握其特性,在生产上合理搭配,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从产量和质量上看,气生型菌株的子实体组织紧密,肉质厚,菇柄粗短,菇体圆... 目前,在沈阳市用于生产的白蘑菇品种主要有气生型和匍匐型两种。它们各有特点,在生产中各有所长,我们应当掌握其特性,在生产上合理搭配,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从产量和质量上看,气生型菌株的子实体组织紧密,肉质厚,菇柄粗短,菇体圆整饱满,不凹顶,无鳞片,素来以品质上乘而著称,产量略低于匍匐型菌种。而匍匐型菌株子实体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气生 匍匐型 菌种
原文传递
垄上交错种植密度对花生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2
作者 孙日丹 赫思聪 +8 位作者 李美君 赵跃 吕永超 张志民 陈小姝 高华援 李春雨 夏雨宏 杨丹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9-497,共9页
为构建高产花生群体模式,根据花生品种类型调整垄上交错单粒种植模式下的合理种植密度。以半匍匐型花生品种扶余四粒红和直立型花生品种吉花17为材料,研究垄上交错单粒种植密度对花生植株性状、群体结构变化及产量的影响。共设置6个种... 为构建高产花生群体模式,根据花生品种类型调整垄上交错单粒种植模式下的合理种植密度。以半匍匐型花生品种扶余四粒红和直立型花生品种吉花17为材料,研究垄上交错单粒种植密度对花生植株性状、群体结构变化及产量的影响。共设置6个种植密度M1(23.85万株/hm^(2))、M2(20.84万株/hm^(2))、M3(18.52万株/hm^(2))、M4(16.66万株/hm^(2))、M5(13.89万株/hm^(2))、M6(11.91万株/hm^(2)),以双粒播种(23.85万株/hm^(2))为对照(CK)。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各花生品种的植株性状、SPAD值、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性状等进行测定。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两品种主茎高和侧枝长逐渐增高,半匍匐型花生品种四粒红在M6密度下的主茎高和侧枝长最高,直立型花生品种吉花17会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而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M5密度下的主茎高和侧枝长最高。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两品种在结荚期和成熟期的SPAD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四粒红成熟期M4、M5、M6处理的地上和地下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CK。吉花17在生育后期M4处理下的地上和地下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较CK有显著提升,成熟期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55.35%、23.31%。此外,随着密度的降低,四粒红的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单株饱果数、百果质量和单株荚果产量均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千克果数各密度处理低于CK;吉花17的产量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单株饱果数、单株荚果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千克果数各处理均小于CK。垄上交错+单粒播种种植模式相对于双粒种植模式可以增加花生株高、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同时提高了产量。应用垄上交错种植时,应根据花生品种类型选择适宜的播种密度,半匍匐型花生品种以M4密度最佳,直立型花生品种以M2密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垄上交错单粒种植模式 单粒精播 种植密度 直立 匍匐型
下载PDF
密度、遮阴、摘芽控制对紫椴幼苗干型匍匐的影响
13
作者 陈海波 李巍巍 艾志强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第6期4-6,共3页
以紫椴1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密度(高密度,低密度)、遮阴(轻度遮阴,重度遮阴)和摘芽3种处理,连续两年对苗木的苗高、地径、分枝数和分枝角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加大留床密度、轻度遮阴以及摘掉部分苗木侧芽显著减小了紫椴... 以紫椴1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密度(高密度,低密度)、遮阴(轻度遮阴,重度遮阴)和摘芽3种处理,连续两年对苗木的苗高、地径、分枝数和分枝角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加大留床密度、轻度遮阴以及摘掉部分苗木侧芽显著减小了紫椴苗木的分枝数和分枝角,有效控制了紫椴苗期干型匍匐,且不影响苗高和地径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密度 遮阴 摘芽 匍匐
下载PDF
匍匐茎草本植物形态可塑性、整合作用与觅食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4
作者 王艳红 王珂 邢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
综述了匍匐茎型克隆植物在形态可塑性、整合作用及觅食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资源斑块性分布是生境异质性的特征之一 ,适应于异质性生境 ,匍匐茎植物对环境资源表现了一系列可塑性反应。本文着重从匍匐茎植物对光、水、肥的可塑性反应及... 综述了匍匐茎型克隆植物在形态可塑性、整合作用及觅食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资源斑块性分布是生境异质性的特征之一 ,适应于异质性生境 ,匍匐茎植物对环境资源表现了一系列可塑性反应。本文着重从匍匐茎植物对光、水、肥的可塑性反应及其整合作用以及觅食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 ,以期对匍匐茎型克隆植物进行更广泛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匐植物 形态可塑性 整合作用 觅食行为 资源异质性
下载PDF
中国普通野生稻两大生态型特征与生态考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道远 陈成斌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3年第1期6-11,共6页
对来自广西34个县、江西与湖南3个县较典型的普通野生稻353个编号,按全国稻属野生种观察记载标准进行62个项目的形态特征观察记载,探讨中国普通野生稻两个生态型的共性与区别。发现多年生匍匐生态型与倾斜生态型的基本植物学特征相似,... 对来自广西34个县、江西与湖南3个县较典型的普通野生稻353个编号,按全国稻属野生种观察记载标准进行62个项目的形态特征观察记载,探讨中国普通野生稻两个生态型的共性与区别。发现多年生匍匐生态型与倾斜生态型的基本植物学特征相似,同为一个种(O.rufipogon)。其区别之处;①匍匐生态型营养生长期为匍匐生长,穗期株型松散;倾斜生态型营养生长期为倾斜生长习性,穗期株型相对集中。②茎秆长度、秆型性质、叶舌长度、穗长等有明显差别。③匍匐生态型宿根性、耐寒性、再生力较强;倾斜生态型春季再生苗形成时间较早,能随水长高。④匍匐生态型的品种类型较多,倾斜生态型品种类型较少。结合两大生态型原分布地的生态考察,研究了环境因素对生态型形成的作用,提出我国栽培稻起源的近缘祖先来源于普通野生稻多年生倾斜生态型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匍匐生态 倾斜生态
下载PDF
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初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波 唐利民 +1 位作者 熊鹰 姜邻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215-216,共2页
双孢蘑菇菌丝体的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表现出3种类型,即匍匐型,比例为75 5%,与亲株菌丝体长势相似;气生型,比例为17 7%;贴生型,比例为6 8%;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再生菌落表现出多样性。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原生质体 再生菌株 菌丝体 匍匐型 气生 贴生
下载PDF
地被菊雨花勋章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崔新利 陈发棣 陈素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46,共7页
以匍匐型地被菊雨花勋章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其高频再生体系及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激素配比对叶片离体再生影响很大,以MS+1.0mg·L^-16-BA+1.0mg·L^-1NAA的诱导率最高,达91.1%;分化前... 以匍匐型地被菊雨花勋章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其高频再生体系及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激素配比对叶片离体再生影响很大,以MS+1.0mg·L^-16-BA+1.0mg·L^-1NAA的诱导率最高,达91.1%;分化前期一定时间的暗培养可防止愈伤组织褐变,提高再生率。预培养3d,侵染10min,共培养3d,延迟培养3d为最优转化体系;乙酰丁香酮导致外植体褐化加速,不利于转化。叶片对潮霉素十分敏感,叶盘再生筛选以6—8mg·L^-1为宜,生根筛选以7mg·L^-1为宜。羧苄青霉素抑菌质量浓度以250~350mg·L^-1为宜。获得的抗性芽部分株系经PCR检测初步证实外源基因已转入植物基因组DNA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匐型地被菊 再生体系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下载PDF
Architectural Plasticity in Response to Soil Moisture in the Stoloniferous Herb, Duchesnea indica 被引量:17
18
作者 罗学刚 董鸣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1期97-100,共4页
Architectural plasticity of clonal plants may enhance exploitation of soil moisture heterogeneity by the plants. The plasticity of clonal architecture in response to soil moisture in the stoloniferous herb, Duchesne... Architectural plasticity of clonal plants may enhance exploitation of soil moisture heterogeneity by the plants. The plasticity of clonal architecture in response to soil moisture in the stoloniferous herb, Duchesnea indica Focke, was investigated in an 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contents as treatments, i.e. 40%, 60%, 80%, 100% of the maximum moisture content of soil (MMCS). As soil moisture content increased, the spacer length, ramet density, branching intensity and branching angle of D. indica plants changed by quadratic curve. And the optimum habitat for the plants was at 80% of the MMCS. This architectural plasticity in D. indica was simulated through the Dynamic Logistic Model. The imitative effect was statistically satisfactory. Its architectural plasticity observed here may allow the species to show foraging behavior in its habitat where soil moisture is patchily distribu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snea indica clonal plant soil moisture clonal architecture PLASTICITY
下载PDF
双孢菇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巴国超 梁富军 《河南农业》 2022年第22期12-12,共1页
一、优质菌种选择双孢菇种植菌种要保证种性纯正、优质、高产和无病虫害,母种菌丝白色,纤细蓬松,分为气生型和匍匐型菌丝。15天左右长满试管,菌种菌丝灰白色,密集蓬松,呈现细绒状,均匀一致。气生菌丝多,有特有的菇香气味。二、双孢菇菌... 一、优质菌种选择双孢菇种植菌种要保证种性纯正、优质、高产和无病虫害,母种菌丝白色,纤细蓬松,分为气生型和匍匐型菌丝。15天左右长满试管,菌种菌丝灰白色,密集蓬松,呈现细绒状,均匀一致。气生菌丝多,有特有的菇香气味。二、双孢菇菌丝培养期管理技术(一)温度调控双孢菇播种前菇房温度可略微高一些,菇房温度控制在25~26℃为宜。双孢菇播种3天后菌种开始萌发,菇房温度可降为23~25℃,5~7 d菌丝生长进入培养料,菇房温度保持在23~25℃,7~10 d菌丝伸入培养料50%左右时,菇房温度可降为20~23℃,将培养料内的温度控制在22~26℃,最高不能超过28℃。菇房温度高于28℃时,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而发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菌丝培养 菌种选择 温度调控 气生菌丝 匍匐型 培养料 病虫害
下载PDF
巴彦淖尔地区白刺大田容器育苗技术
20
作者 李冬梅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3期40-41,共2页
白刺属蒺藜科白刺属匍匐型小灌木,旱生型阳性植物,别名酸胖、唐古特白刺。分布于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及西藏东北部,生于荒漠和半荒漠的湖盆沙地、河流阶地、山前平原积沙地、有风积沙的黏土地。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 陕西北部 山前平原 唐古特白刺 容器育苗技术 匍匐型 白刺属 河流阶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