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匏到卺:合卺之礼的神圣信仰与礼制内涵
1
作者 张露雨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匏爵是中国神话时代的产物,蕴含着以“葫芦崇拜”为核心的原始信仰和祭天祈禳的巫术思维。由匏爵到卺爵的嬗变历程,揭示了周代巫术传统的祛魅与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合卺之礼”的建构则体现了古人倡导“以和为贵”、遵循“九五”天道以... 匏爵是中国神话时代的产物,蕴含着以“葫芦崇拜”为核心的原始信仰和祭天祈禳的巫术思维。由匏爵到卺爵的嬗变历程,揭示了周代巫术传统的祛魅与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合卺之礼”的建构则体现了古人倡导“以和为贵”、遵循“九五”天道以及类比宇宙秩序的礼制内涵,可以此管窥中华礼乐文明的历史渊源及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卺爵 合卺之礼 神圣信仰 礼制内涵
下载PDF
罗亦农《就义诗》和杨匏安《示狱友》考辨
2
作者 张金梅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4年第2期103-111,共9页
据文献记载,罗亦农和杨匏安两位烈士在牺牲前均留有就义诗。罗亦农《就义诗》与杨匏安《示狱友》前四句诗中的三句内容完全一致,二人各自作诗的可能性较低。长期以来,围绕两首就义诗开展研究和宣传的文章似乎总是“互不干涉”,鲜有针对... 据文献记载,罗亦农和杨匏安两位烈士在牺牲前均留有就义诗。罗亦农《就义诗》与杨匏安《示狱友》前四句诗中的三句内容完全一致,二人各自作诗的可能性较低。长期以来,围绕两首就义诗开展研究和宣传的文章似乎总是“互不干涉”,鲜有针对诗文作者的考证文章。近翻检史料,发现多篇尚未引起学界注意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关罗亦农遗书及杨匏安遗诗的文献资料,基本可以证明广为流传的就义诗句出自杨匏安《示狱友》,而罗亦农牺牲前作《就义诗》一事系误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亦农 《示狱友》 《就义诗》
下载PDF
开拓雕塑艺术展示 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以杨匏安雕像为例
3
作者 谢韵明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0期1-4,共4页
杨匏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杰出的革命家,是华南地区最早的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者,中共党内最早的监察干部之一。1918年—1927年曾居住在广州杨家祠并渡过他革命生涯最重要的时期。2019年在杨家祠陈列布展期间,为真实地再现... 杨匏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杰出的革命家,是华南地区最早的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者,中共党内最早的监察干部之一。1918年—1927年曾居住在广州杨家祠并渡过他革命生涯最重要的时期。2019年在杨家祠陈列布展期间,为真实地再现杨匏安的革命风采,特邀请著名国家级艺术家潘鹤先生塑造了杨匏安汉白玉雕像。这是一座镌刻红色信仰、弘扬红色精神,艺术价值极高的雕塑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鹤 雕像 红色文化
下载PDF
山野之韵 壶中寄情——论紫砂艺术作品《匏瓜壶》的造型设计和人文情怀
4
作者 陈清法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7期155-155,共1页
艺术来源于生活,折射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匏瓜壶》,作者把紫砂质朴的肌理和良好的可塑性完美地融为一炉,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田园之乐和读书人寄情于山野之间修身养性,把自... 艺术来源于生活,折射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匏瓜壶》,作者把紫砂质朴的肌理和良好的可塑性完美地融为一炉,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田园之乐和读书人寄情于山野之间修身养性,把自己擅长的诗书画等等绝技发挥发到极致,也让广大的壶友们在小小的一把紫砂壶中,能够感受到传统艺术那种包孕万物的精气神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艺术 瓜壶 造型设计 人文情怀
下载PDF
论紫砂艺术作品《匏尊壶》的经典造型和陶刻装饰
5
作者 李婧怡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9期136-136,共1页
在众多的紫砂器型之中,经典的匏尊壶受到了许多壶友的亲睐和喜爱,也让更多的朋友关注到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实用器,其实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素养。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匏尊壶》,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复刻经典器型时候的那... 在众多的紫砂器型之中,经典的匏尊壶受到了许多壶友的亲睐和喜爱,也让更多的朋友关注到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实用器,其实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素养。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匏尊壶》,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复刻经典器型时候的那种庄严之感,以及通过紫砂陶刻来赋予此壶新的艺术魅力,也让广大的壶友能够在这样一把充满了经典元素的作品之中,体会古人的绘画之美以及美好的吉祥寓意,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艺术 尊壶 造型艺术 陶刻装饰
下载PDF
杨匏安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6
作者 李红梅 郝士艳 《黑龙江史志》 2023年第7期65-67,共3页
在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解放者和斗争先驱,杨匏安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其独特的个人成长经历、严峻的社会形势等多方面因素为杨匏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形式... 在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解放者和斗争先驱,杨匏安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其独特的个人成长经历、严峻的社会形势等多方面因素为杨匏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形式向大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的弘扬与传播,作出了开拓性贡献。而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给当代青年以深刻启示,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力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马克思主义 青年 启示
下载PDF
杨匏安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1927)
7
作者 王迪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7-41,共5页
杨匏安是“华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社会形势的需要、地理环境的影响、个人的成长经历等对杨匏安传播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刻影响。杨匏安通过发表系列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工人、青年运动,以实践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 杨匏安是“华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社会形势的需要、地理环境的影响、个人的成长经历等对杨匏安传播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刻影响。杨匏安通过发表系列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工人、青年运动,以实践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联合其他力量,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营。杨匏安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传播
下载PDF
杨匏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功绩 被引量:3
8
作者 曹仲彬 杜艳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5-17,共3页
杨匏安是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中国人之一,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过去有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著述中,很少提及杨匏安的名字,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地位尚未得到党史学界的公认。笔者对此发表一些浅... 杨匏安是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中国人之一,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过去有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著述中,很少提及杨匏安的名字,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地位尚未得到党史学界的公认。笔者对此发表一些浅见,以求教于党史学界的同志们。一十月革命后,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继李大钊之后,杨匏安是较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早在1919年11月,他就在《广东中华新报》上发表了《马克斯主义——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这篇文章与1919年11月《新青年》第6卷第6号上发表的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下篇同时问世。在这篇文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 历史功绩 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 传播 历史地位 十月革命 先进中国人
下载PDF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与先秦婚俗 被引量:4
9
作者 金荣权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98-199,共2页
《匏有苦叶》是一个女子对婚姻真谛的理解和对理想情人的热切期盼。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种民俗。诗中的“匏”便是先秦婚礼中“合卺”所用的工具;以济渡比婚恋是当时的民俗习语;诗中的“雁”为当时婚姻“六礼”中最重要而且是必不可... 《匏有苦叶》是一个女子对婚姻真谛的理解和对理想情人的热切期盼。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种民俗。诗中的“匏”便是先秦婚礼中“合卺”所用的工具;以济渡比婚恋是当时的民俗习语;诗中的“雁”为当时婚姻“六礼”中最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聘礼;“士如归妻,迨水未泮”表明了当时的婚嫁时期的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有苦叶 先秦婚俗
下载PDF
一弦琴、独弦匏琴、独弦琴辨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灿 《艺术探索》 2009年第6期43-45,共3页
本文通过查阅史料文献及实地考查,对一弦琴、独弦匏琴及独弦琴的形制、演奏方法及音乐等方面特征进行综合考证,分析比较三者间的异同,以加深对独弦琴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 一弦琴 独弦 独弦琴 辨析
下载PDF
读《杨匏安文集》 被引量:3
11
作者 龚育之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4-86,共3页
今年是杨匏安诞生100周年,牺牲65周年。一本较为完备的《杨匏安文集》,为纪念杨匏安烈士,在今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对于我们党的历史上的这位人物,人们知道他大都是通过《革命烈士诗抄》中收录的他就义前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示... 今年是杨匏安诞生100周年,牺牲65周年。一本较为完备的《杨匏安文集》,为纪念杨匏安烈士,在今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对于我们党的历史上的这位人物,人们知道他大都是通过《革命烈士诗抄》中收录的他就义前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示狱友》:“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投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从兹分手别,对视莫潸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这套大书的首册《伟大的开端》中,对他1919年在《广东中华新报》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也有简单的介绍。现在,读了《文集》中的一些文章,读了李坚写的烈士传略和别的同志的几篇研究论文,才增加了对杨匏安生平和思想的一些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学说 毛泽东 《新青年》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新民主主义 宣传马克思主义 文集
下载PDF
关于杨匏安《马克斯主义》的考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庆榴 《广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杨匏安烈士 1 91 9年 1 1至 1 2月发表的《马克斯主义》一文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一篇颇为引人注目之作。经过对照分析 ,杨文与顾兆熊、李大钊、陈启修稍早发表于《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的三篇文章之间 ,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 杨匏安烈士 1 91 9年 1 1至 1 2月发表的《马克斯主义》一文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一篇颇为引人注目之作。经过对照分析 ,杨文与顾兆熊、李大钊、陈启修稍早发表于《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的三篇文章之间 ,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似是对顾、李、陈三文中的有关内容改写、加工和统编而成的。杨文作为华南第一篇宣传马克思主义文章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 考证
下载PDF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的“渡水”意象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茂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9-82,共4页
《邶风·匏有苦叶》全篇皆写渡水的景象,分析这些意象,可看出其反映了当时人们把渡水看成危险之事以及把渡水与婚恋相比附的意识。这些意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一些文化特点。
关键词 《诗经》 有苦叶 渡水 意象
下载PDF
闻一多《易·泰卦》“匏瓜”说新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思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3年第5期20-22,共3页
闻一多先生1941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以继承、发展、创新的观点全面地研究了《周易》,其成果,便是他遇害后由朱自清先生编入《闻一多全集》中的《周易义证类纂》。闻先生在该文的前言中说: 以钩稽古代社会史料之目的解《周易》,不主象数... 闻一多先生1941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以继承、发展、创新的观点全面地研究了《周易》,其成果,便是他遇害后由朱自清先生编入《闻一多全集》中的《周易义证类纂》。闻先生在该文的前言中说: 以钩稽古代社会史料之目的解《周易》,不主象数,不涉义理,计可补苴旧注者 百数十事。删汰芜杂,仅得九十。即依社会史料性质,分类录出……根据这些原则,他将《周易义证类纂》分成“有关经济事类、有关社会事类、有关心灵事类”三大类。类下又分“器用、服饰、农业、刑法、占候、祭祀、乐舞、道德观念……”等二十一项。仅从他的这种分类上,便不难看出他的研究工作的创造性——把《周易》从“玄境”拉回到“人境”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卦 闻一多 新证 事类 《周易》 社会史料 《榴花梦》 新说 译注
下载PDF
穿匏达本原理在穿斗笙研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莉 《艺术科技》 2019年第21期86-88,共3页
"穿匏达本"是少数民族吹管乐器葫芦笙的结构原理,这种独有的结构是其苗管上下通透穿过笙斗,笙斗上下两面开有相应大小苗孔,一苗能发两个实音和一个滑音的优越功能.将这种结构原理应用到汉族笙的改良上,可使现代广泛使用的汉... "穿匏达本"是少数民族吹管乐器葫芦笙的结构原理,这种独有的结构是其苗管上下通透穿过笙斗,笙斗上下两面开有相应大小苗孔,一苗能发两个实音和一个滑音的优越功能.将这种结构原理应用到汉族笙的改良上,可使现代广泛使用的汉族笙发音结构发生改变,管簧耦合的数据改变使发音功能得到改变,初步改良后能使汉族笙一苗发两个实音,这也就改变了汉族笙原有的一管一音多年来的传统发音方式,使之成为另一种结构形态的改良新笙——穿斗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达本 发音方式 优越功能 改良新笙
下载PDF
杨匏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万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3,共3页
杨匏安在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其同中国实际结合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率先研究和宣传革命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的战略、策略思想。他关于与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理论判断,为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提供了理论... 杨匏安在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其同中国实际结合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率先研究和宣传革命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的战略、策略思想。他关于与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理论判断,为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思想动员。他还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策略思想。他有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贡献
下载PDF
《诗·邶风·匏有苦叶》“浅则揭”释义辨正——与陆忠发先生商榷
17
作者 张青松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09,共3页
《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毛亨训"褰衣也",《尔雅》训"揭衣也","繇膝以下为揭",都是正确的解释。陆忠发将"揭"理解为"脱下裳"或"脱下衣服举于手上&quo... 《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毛亨训"褰衣也",《尔雅》训"揭衣也","繇膝以下为揭",都是正确的解释。陆忠发将"揭"理解为"脱下裳"或"脱下衣服举于手上",既不符合古代的服饰习俗与渡河方式,也不符合古代汉语的词义系统,因而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苦叶 浅则揭 辨正
下载PDF
“瓠”、“匏”、“瓢”考辨
18
作者 李艳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32-34,共3页
《说文解字》所收之"瓠"在上古本为瓠瓜的类属名,得名于"囫囵、浑然一体";"匏"当为瓠的一个变种,得名于"包裹、包藏"义。在文献中,"瓠"也可特指"匏",但并非许多学者所认... 《说文解字》所收之"瓠"在上古本为瓠瓜的类属名,得名于"囫囵、浑然一体";"匏"当为瓠的一个变种,得名于"包裹、包藏"义。在文献中,"瓠"也可特指"匏",但并非许多学者所认为的二者完全等同。大约唐代时,"瓠"才开始专表今天所谓的"瓠子"这一品种。"瓢"为用剖开的匏做成的盛舀容器,并非指葫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考辩
下载PDF
源于北京的动力——《杨匏安传》写作二三事
19
作者 陈善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7-20,共4页
《杨匏安传》的出版发行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杨匏安传》一书的诞生是由各方面因素促成的,最主要是源于北京的动力。其中有时任团中央领导人的胡锦涛等同志的热情帮助,有于光远等老一辈革命家、理论家的殷切期望和悉心指导。
关键词 《杨安传》 北京 胡锦涛 于光远
下载PDF
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杨匏安
20
作者 张秀文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0,共2页
杨匏安是我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革命人士之一,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过深入的研读,并在宣传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等方面作出了极大贡献。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传播 华南 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