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小传统互证互释:以“三礼”匕箸进食礼仪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启翠 《百色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14,共10页
匕箸是中国从古至今最主要的进食用具,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和进食礼仪的重要物化符号。尽管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报告正式公布的匕、箸实物分别在距今七千年和六千年前,然而由于认知等级和材质易腐性等主客观因素,在钟鸣鼎食器物序列研究... 匕箸是中国从古至今最主要的进食用具,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和进食礼仪的重要物化符号。尽管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报告正式公布的匕、箸实物分别在距今七千年和六千年前,然而由于认知等级和材质易腐性等主客观因素,在钟鸣鼎食器物序列研究中相对薄弱,几千年来匕箸进食礼仪细节究竟如何亦是渺茫无知。考古实物和典籍记载的对读无疑是可行的研究方式之一。文章即通过系统梳理"三礼"文本所载进食礼仪及其用具,参照考古发现,重构早期中国匕箸进食礼仪的细节及其关乎"彝伦攸序"的社会意义,揭示文化大传统和文字书写小传统遥相呼应、互为阐释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礼 进食礼仪 匕箸 大小传统
下载PDF
三国筷箸文化大不同 中日韩共同为筷子申遗
2
作者 李崇寒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1期16-19,共4页
一说到为传统文化申遗,韩国总能先中国一步。2015年初,一则"韩国人打算把‘筷子’拿去联合国申遗"的消息引爆中国社交媒体,招来网友一顿笑骂,幸得记者及时辟谣。大概是意识到为筷子申遗的严峻形势,2015年11月,中日韩三国专家在韩国清... 一说到为传统文化申遗,韩国总能先中国一步。2015年初,一则"韩国人打算把‘筷子’拿去联合国申遗"的消息引爆中国社交媒体,招来网友一顿笑骂,幸得记者及时辟谣。大概是意识到为筷子申遗的严峻形势,2015年11月,中日韩三国专家在韩国清州的"筷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汇聚一堂,共同商讨筷子申遗方案。这一次,中韩两国总算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中韩 野妹子 裴世清 朝鲜半岛 三过家门而不入 匕箸 亿人 去取 《古事记》
下载PDF
剖字术
3
作者 流沙河 彭雄 《天下美食》 2010年第4期160-160,共1页
箸为什么明代以前我们用的筷子叫箸?"箸",上面"竹"字头,表示其意义;下面"者"字底,表示其读音。古时筷子多用竹子做。三国时,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关键词 青梅煮酒论英雄 匕箸 刘玄德 商纣王 使君 犀牛角 王公大臣 玉碗 七宿 倒钩
原文传递
鹤与琴书共一船——舟上读书的古时情状
4
《公共图书馆》 2008年第3期77-77,共1页
船是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尤其是南方的湖泊河网地带,舟船更是须臾不能离开的交通工具。留存至今的江南古镇民宅多是枕河临水,门后的石阶既是民妇淘洗之处,也是出门的船埠头。对于许多地方的读书人来说,其一生中的不少时光是在飘移... 船是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尤其是南方的湖泊河网地带,舟船更是须臾不能离开的交通工具。留存至今的江南古镇民宅多是枕河临水,门后的石阶既是民妇淘洗之处,也是出门的船埠头。对于许多地方的读书人来说,其一生中的不少时光是在飘移的船上度过的,也因此,船上读书便成了其常有的景象乃至习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便自称"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八怪 江南古镇 匕箸 郑板桥 舟上 舟船 船上 舟中 书读 前赤壁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