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4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1
作者 陈美娟 葛李 +3 位作者 章卓 刘剑 顾立 肖顺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3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化合物h4 MTT法 抗肿瘤 S180 h22 抗肿瘤活性 化合物 活性研究 白血病细胞株K562 细胞株hO-8910 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 肺癌细胞株A549 Colo-320 肿瘤细胞增殖
下载PDF
化合物4h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芳 辛策 +3 位作者 宋梦 辛秉昌 杨弘雯 夏霖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4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化合物4h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经LPS诱导建立炎症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对照组、阳性罗格列酮组(5,10μmol·L^-1)、阳性吲哚美辛组(5,10μmol·L^-1)、4h... 目的:探讨化合物4h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经LPS诱导建立炎症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对照组、阳性罗格列酮组(5,10μmol·L^-1)、阳性吲哚美辛组(5,10μmol·L^-1)、4h组(5,10μmol·L^-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目标化合物4h对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实验分为空白组、对照组、4h组(5,10μmol·L^-1),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测定目标化合物4h对于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PS作用后,对照组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并且随着LPS作用时间的延长,TNF-α含量随之升高。加入化合物处理后,各实验组TNF-α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化合物4h各时间点的TNF-α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升高,炎症因子的含量逐渐下降。化合物4h对TNF-α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两个阳性对照药罗格列酮和吲哚美辛(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LPS作用后对照组RAW 264.7细胞中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LR4、p-NF-κB 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4h作用后实验组RAW 264.7细胞中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LR4、p-NF-κB 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4h通过抑制信号通路TLR4/NF-κB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产生,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4h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细胞炎症 抑制作用 机制研究
下载PDF
新型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喹唑啉酮衍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罗文锋 姚舜 +2 位作者 柳加兵 周贤思 宋航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制备新型离子液体催化剂,用于改进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工艺。方法以低成本开发新型离子液体,用于催化邻氨基苯甲酰胺与系列芳香醛缩合制备2-芳基-2,3-二氢喹唑啉-4(1H)-酮化合物。结果用一锅法合成了苯并噻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 目的制备新型离子液体催化剂,用于改进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工艺。方法以低成本开发新型离子液体,用于催化邻氨基苯甲酰胺与系列芳香醛缩合制备2-芳基-2,3-二氢喹唑啉-4(1H)-酮化合物。结果用一锅法合成了苯并噻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使用该离子液体催化制备2-芳基-2,3-二氢喹唑啉-4(1H)-酮化合物的收率为77%~91%,产物易于分离且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5次以上。结论所开发的离子液体制备成本低、过程环保;以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建立的2-芳基-2,3-二氢喹唑啉-4(1H)-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六氟磷酸盐 离子液体 一锅法 2-芳基-2 3-二氢喹唑啉-4(1h)-酮化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