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味性化味的藏医治疗年壬(瘟疫)用药规律研究
1
作者 索南多杰 仁青加 +1 位作者 夏吾扎西 米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98-1507,共10页
目的挖掘藏医治疗“年壬”(瘟疫)的用药规律。方法对藏医治疗“年壬”的824首方剂利用Apriori,Pos算法、TMIP_Ronuszhurjes_1.1等进行分析。结果824首方剂中涉及组方药材399味,使用频次≥50次的有34味,其中频次最高为麝香;药对关联分析... 目的挖掘藏医治疗“年壬”(瘟疫)的用药规律。方法对藏医治疗“年壬”的824首方剂利用Apriori,Pos算法、TMIP_Ronuszhurjes_1.1等进行分析。结果824首方剂中涉及组方药材399味,使用频次≥50次的有34味,其中频次最高为麝香;药对关联分析发现,设置支持度≥10%,置信度≥60%时共有34对,其中穆库尔没药-麝香等关联最强;对含有高频高关联组方药物34首方剂进行偏序结构分析,发现五味麝香丸组方药物-穆库尔没药共有性最大,而穆库尔没药等组成的消热方剂特异性强,且这些方剂是以具有“苦甘辛-苦化味-凉钝糙重稀-赤巴”为主的药性组合模式。结论藏医防治“年壬”具有“对治年壬、消热”的治则,方剂配伍多以五味麝香丸为核心,麝香、穆库尔没药为主的卡擦配伍方法,以调节赤巴为核心的药性组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 年壬 配伍规律 偏序结构 化味 麝香丸
下载PDF
基于藏药“味性化味”理论探讨拉美丸组方及功效
2
作者 仁青姐 南兴加 +1 位作者 环格措 仁青加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4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藏药拉美丸组方形成及其药用功效。方法:查阅藏医古籍文献,用文献搜索与整理的方法分析拉美丸的配方来源及其组成,应用藏药“味性化味”药性分析系统,分析拉美丸临床功效。结果:拉美丸最早来源于蒂玛丹增彭措的《甘露白玻璃》... 目的:探讨藏药拉美丸组方形成及其药用功效。方法:查阅藏医古籍文献,用文献搜索与整理的方法分析拉美丸的配方来源及其组成,应用藏药“味性化味”药性分析系统,分析拉美丸临床功效。结果:拉美丸最早来源于蒂玛丹增彭措的《甘露白玻璃》,由沉香、肉豆蔻、广枣、石灰华、木香、诃子等24味藏药材组成。药性分析显示,六味以甘、苦为主,三化味以苦化味为主,十七效以凉、钝、重、稀等为主。方剂对治疗赤巴的热性和锐性,以及隆的轻性效果良好。结论:藏药拉美丸对萨滞布病及白脉病疗效良好,可为拉美丸藏药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拉美丸 二十四沉香丸 化味 临床功效
下载PDF
藏药“味性化味”理论阐述——以七味竺黄丸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益西拉姆 嘎务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8期20-25,共6页
“味性化味”理论,是藏药配伍规律最核心、最根本的遵循准则。因此揭示藏医用药规律的科学内涵,仅研究单一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机制远远不够,阐述藏药方剂学核心“味性化味”理论迫在眉睫。通过文献研究方法,查阅以《四部医典》《晶珠本草... “味性化味”理论,是藏药配伍规律最核心、最根本的遵循准则。因此揭示藏医用药规律的科学内涵,仅研究单一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机制远远不够,阐述藏药方剂学核心“味性化味”理论迫在眉睫。通过文献研究方法,查阅以《四部医典》《晶珠本草》为主的百部藏医古籍文献,从理论上阐述药性结构为7药性+3特性的藏药学核心“味性化味”理论的科学内涵;从实践方面,以七味竺黄丸为例,结合统计学方法,阐明“味性化味”理论在实际藏药配伍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从理论实践两种方向全面梳理“味性化味”理论的科学内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藏药配伍规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味 化味 八性及十七效
下载PDF
基于Apriori算法和“味性化味”矢量模型的含石榴子藏药方剂的用药规律及药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切尼项毛 才让吉 +5 位作者 文成当智 任青措 降拥四郎 泽翁拥忠 南卡尖参 德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6-912,共7页
目的:探讨含石榴子藏药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其治疗"三胃火"功能失调致相关疾病的药性特点。方法:以《藏医临床札记》《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等为标准,收集《四部医典》《月王药诊》等医籍中记载的含石榴子的藏药方剂,... 目的:探讨含石榴子藏药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其治疗"三胃火"功能失调致相关疾病的药性特点。方法:以《藏医临床札记》《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等为标准,收集《四部医典》《月王药诊》等医籍中记载的含石榴子的藏药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2.5)统计其主治疾病、药材频次;运用Apriori算法挖掘方剂中的核心药材组合(支持度≥50%、置信度≥90%),并分析其用药规律;应用"味性化味"矢量结构模型分析含石榴子藏药方剂治疗高频疾病的药性,并对十七效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含石榴子的藏药方剂300首,涉及主治疾病104种,频次≥10次的有18种,包括不消症(76次)、木布病(46次)、浮肿(34次)等。涉及药材322味,使用频次≥50次的共21味,包括荜茇(192次)、豆蔻(164次)、红花(134次)等。共得核心药材组合56个,以石榴子-荜茇(192次)、石榴子-豆蔻(164次)、石榴子-红花(134次)为主。治疗不消症含石榴子藏药方剂(13首)的六味以辛、甘、酸为主,具糙、热、干效等药性,归为Ⅰ类;治疗木布病方剂(13首)的六味以苦、甘、辛为主,具凉、钝、重效等药性,归为Ⅱ类;治疗浮肿方剂(11首)的六味以甘、酸、辛为主,具重、钝、润效等药性,归为Ⅲ类。结论:藏药石榴子常与荜茇、豆蔻等温性药材联用,也可见于凉性方剂中,符合藏医治疗注重"三胃火"的用药规律,也体现了藏医药"温中有凉,凉中含温"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石榴子 方剂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APRIORI算法 用药规律 化味 药性
下载PDF
基于“味性化味-网络药理-分子对接”的藏药四味姜黄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预测 被引量:8
5
作者 仁增加 李啟恩 +2 位作者 切羊让忠 彭毛东主 贡却坚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0-646,共7页
目的探究藏药四味姜黄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藏药"味性化味"、网络靶点预测以及TCMSP、DAVID、String 11.0、Cytoscape 3.7.1等数据库和可视化方法分析藏药四味姜黄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性和作用机制。结果根... 目的探究藏药四味姜黄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藏药"味性化味"、网络靶点预测以及TCMSP、DAVID、String 11.0、Cytoscape 3.7.1等数据库和可视化方法分析藏药四味姜黄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性和作用机制。结果根据320例临床医案信息,藏药四味姜黄汤主治疾病中,藏医"京尼萨库"病(糖尿病)的频次最高(84次)、其次为腰椎增生(29次)和藏医"查隆"症(24次)。方剂药性分析发现,四味姜黄汤的药性以甘和涩味为主,味以苦化味为主,效以凉、钝、重和润为主,主要针对"赤巴"的热、锐和"隆"的轻、硬、细等特性,主治藏医"赤巴"和"隆"病。网络靶点分析中共筛选得到22个活性分子,与糖尿病肾病匹配后得到68个共同靶点,富集到48个生物功能,注释通路共有45条,其中PI3K-Akt、MAPK、P53等为主要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谷甾醇、豆甾醇、余甘根苷A与VEGFA、CASP3核心蛋白之间以氢键和π-H共轭键等相连接。结论藏药四味姜黄汤通过苦和甘味以及苦化味特有的凉、钝、重、润等药效,以消除热症、调和"隆"因、调节微管和辅助肾功等方式作用于藏医"京尼萨库"病,从而起到治疗"赤巴型京尼萨库"病的目的,其机制可能与调控VEGFA、CASP3、HSP90AA1、ESR1等关键靶点,干预PI3K-Akt、MAPK、AGE-RAGE信号通路有关。味性化味-网络药理-分子对接结果相互吻合,即以清热消炎、改善循环和增强肾功能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线。本研究为四味姜黄汤的临床用药和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汤 糖尿病肾病 化味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味性化味-网络靶点-分子对接”的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真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文成当智 张云森 +6 位作者 仁真旺甲 才让南加 贡保东知 切尼项毛 才让吉 刚焕晨雷 张艺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72,共9页
目的:探讨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真布"病(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四部医典》《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晶珠本草》为依据,搜集五味麝香丸的组方、剂量及显味,构建矢量结构模型,从六味、三化味、十七效等层面... 目的:探讨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真布"病(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四部医典》《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晶珠本草》为依据,搜集五味麝香丸的组方、剂量及显味,构建矢量结构模型,从六味、三化味、十七效等层面分析该方的药性,并利用Gephi 0.9.2复杂网络软件构建其治疗"真布"病的"组方-药性-疾病"网络。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检索五味麝香丸的有效成分,并利用BATMAN-TCM网络药理学研究平台预测有效成分对应的靶标蛋白,借助ETCM数据库检索"真布"病的相关靶标蛋白;在筛选两者共同靶标的基础上,利用DAVID 6.8生物信息学资源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五味麝香丸-"真布"病-靶标-通路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以筛选核心靶标。以Glide score为评价指标,利用Maestro Version 11.1.011软件将上述核心靶标与五味麝香丸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与结论:五味麝香丸含诃子、铁棒锤、木香、藏菖蒲和人工麝香,以诃子剂量最高。该方六味以苦、甘为主,三化味以苦化味为主,十七效以钝、凉、重等为主,主要对治锐、热、轻等二十种特性。"组方-药性-疾病"网络中,十七效与二十种特性之间边权重值较大的为凉效-热性、钝效-锐性、重效-轻性、稀效-臭性(边权重值≥430)等。共得到五味麝香丸有效成分潜在靶标2 306个,"真布"病相关靶标211个;两者共同靶标32个,其对应的有效成分共29种。GO分析共预测到52条相关结果,共同靶标主要位于胞外区、细胞核等部位,以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因子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为主。KEGG富集结果显著的有31条(P<0.05),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癌症途径等信号通路。五味麝香丸-"真布"病-靶标-通路网络中,含有效成分、靶标、通路节点94个、边460条;TNF、自杀相关因子(FAS)、白细胞介素6(IL6)、IL10、自杀相关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6(FASLG)、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IL1B等是该网络中的核心靶标,分别与奎宁酸、百里酚、去氢表雄酮、诺卡酮等有效成分以范德华力、氢键、疏水作用力、Pi-cation键等连接,发挥治疗"真布"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麝香丸 真布 类风湿性关节炎 化味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味性化味”和网络药理学的藏药三热散治疗慢性胃炎的药性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东改措 文成当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4-1531,共8页
藏药三热散是藏医治疗多种寒性疾病的核心方和加减方,也是食疗调节三胃火的常用方,仅在《四部医典》三热散出现频次可达166次,且主要集中在培根、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疾病。本研究基于藏医"味性化味"矢量结构模型和网络药理... 藏药三热散是藏医治疗多种寒性疾病的核心方和加减方,也是食疗调节三胃火的常用方,仅在《四部医典》三热散出现频次可达166次,且主要集中在培根、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疾病。本研究基于藏医"味性化味"矢量结构模型和网络药理学等方法,应用Gephi0.9.2和Cytoscape 3.7.0等可视化软件,研究藏药三热散治疗慢性胃炎的药性和作用机制。根据药性矢量分析得出,三热散具有"辛味;苦化味;热锐动轻效"等药性组合突出,具有生热、助消化、促分解、顺行隆等功效,主要对治凉、钝、稳、重等培根特性,主治三胃火衰弱、培根偏盛、胃寒、消化功能障碍病机。根据网络药理学分析,该方治疗慢性胃炎共有2466个预测靶标,主要与B4GALT1、PRKCD、CDK9、HSP90AA1等关键基因靶标相关,其中GO功能分析中与三磷酸腺苷结合、信号转导、蛋白质磷酸化、线粒体等基因有关。KEGG通路分析中与内分泌系统、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Erb B信号、缝隙连接等通路有关。表明藏药三热散可能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信号转导蛋白、能量代谢以及抑制胃肠道细胞癌变等多方面共同干预实现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这对藏药三热散的临床用药和药性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为阐明藏医治疗慢性胃炎潜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 三热散 慢性胃炎 化味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加味复方生化汤联合缩宫素对产后胎盘胎膜小部分残留患者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及残留物变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方鸿浩 黄楠 陈香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究观察加味复方生化汤联合缩宫素对产后胎盘胎膜小部分残留患者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程度及残留物变化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60例产后胎盘胎膜小部分残留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 目的探究观察加味复方生化汤联合缩宫素对产后胎盘胎膜小部分残留患者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程度及残留物变化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60例产后胎盘胎膜小部分残留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复方生化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记录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程度(子宫三径变化情况)、残留物面积大小的变化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了一定的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子宫三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高;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底下降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宫内残留物面积明显较对照组缩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复方生化汤联合缩宫素对产后胎盘胎膜小部分残留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产后出血量,利于患者子宫复旧和残留物排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生 缩宫素 产后胎盘胎膜小部分残留 子宫复旧 产后出血
下载PDF
九味化斑丸化学成分及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分析
9
作者 隋银海 郝磊 +2 位作者 霍志鹏 王玉 何毅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4期1082-1092,共11页
目的:系统研究九味化斑丸治疗银屑病的关键成分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基于UPLC‐Q‐TOF/MSE对九味化斑丸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与鉴定,利用SwissADME平台和TCMSP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九味化斑丸治疗银... 目的:系统研究九味化斑丸治疗银屑病的关键成分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基于UPLC‐Q‐TOF/MSE对九味化斑丸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与鉴定,利用SwissADME平台和TCMSP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九味化斑丸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关键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活性。结果:从九味化斑丸中共鉴定出75个成分,其中治疗银屑病的活性成分有木犀草素、黄芩素、黄芩苷、芍药苷和栀子苷等35个。30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九味化斑丸主要通过调节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h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中度值排名靠前的活性成分及靶点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初步阐明了九味化斑丸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丸 银屑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UPLC‐Q‐TOF/MSE
下载PDF
经典恒温法在九味化斑丸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隋银海 郝磊 +1 位作者 霍志鹏 何毅 《天津药学》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九味化斑丸(JWHBW)中绿原酸和芍药苷含量的方法,并以绿原酸和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预测JWHBW有效期。方法:绿原酸:色谱柱为Ultimate■Plu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8∶92),检测波长3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九味化斑丸(JWHBW)中绿原酸和芍药苷含量的方法,并以绿原酸和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预测JWHBW有效期。方法:绿原酸:色谱柱为Ultimate■Plu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8∶92),检测波长326 nm;芍药苷:色谱柱为Zafex Acutfex PA-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2∶78),检测波长230 nm;通过经典恒温试验预测JWHBW有效期。结果:①绿原酸和芍药苷线性范围分别为0.0036~0.1152 mg/ml和0.0250~0.8013 m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9%和100.35%,RSD分别为0.93%和1.57%(n=6)。②25℃时绿原酸和芍药苷的分解速度常数k分别为1.78×10^(-5)和8.40×10^(-5),以有效期较短的芍药苷为指标,制剂有效期为3.44年。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JWHBW中绿原酸和芍药苷的测定,通过预测有效期能够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恒温法 丸绿原酸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效期
下载PDF
《四部医典》用药规律——“味性化味”理论的科学内涵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文成当智 贡保东知 +3 位作者 东改措 仁真旺甲 泽翁拥忠 贡却拉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1-207,共7页
"味性化味"(Ro Nus Zhur Jes)理论是藏族药学(简称藏药)的核心内容,可分为"味性能"(Ro Yi Nus Pa)和"本质性能"(Ngo Bovi Nus Pa),而"味性能"又分为六味、三化味、八性、十七效等;"本质性... "味性化味"(Ro Nus Zhur Jes)理论是藏族药学(简称藏药)的核心内容,可分为"味性能"(Ro Yi Nus Pa)和"本质性能"(Ngo Bovi Nus Pa),而"味性能"又分为六味、三化味、八性、十七效等;"本质性能"又分为气味功效、生地功效、颜色功效、同形功效等8种,是藏药从采集到炮制,从配伍到成品的理论依据。藏药"味性化味"理论与疾病的20种特性形成轴承关系,通过"味性化味"的配伍,调节三因的紊乱,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藏药经典方剂都在该理论指导下配伍而成,因此,开展藏药"味性化味"理论研究,可揭示藏医用药规律的科学内涵。但目前藏药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理机制等邻域,很少从藏药"味性化味"理论来研究,脱离了藏药传统理论的指导,很难发现藏药配伍的核心规律。本文基于3 000余函藏医古籍文献,应用历史时间轴方法和Gephi v0. 8. 2可视化软件等梳理藏药"味性化味"理论的传承历史,阐释藏药六味、三化味、十七效等如何作用于三因和20种特性等疾病属性,以期为藏药药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四部医典》 化味 性能 本质性能 化味
原文传递
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标准汤剂的工艺研究
12
作者 易玉柳 陈浩 +5 位作者 刘翔 周丽 易菲 李蕊 刘玉红 温金华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63-66,共4页
目的:规范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的煎煮工艺过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中荷叶碱、银椴苷、橙黄决明素、槲皮素、党参炔苷5个化学成分进行测定。设计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加水倍数3个因素的正交试验,计算各因... 目的:规范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的煎煮工艺过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中荷叶碱、银椴苷、橙黄决明素、槲皮素、党参炔苷5个化学成分进行测定。设计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加水倍数3个因素的正交试验,计算各因素对5个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最佳煎煮条件为荷叶浸泡时加12倍水,而其余药材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统一为7倍水,浸泡时间为60 min,煎煮时间为30 min。结论:通过HPLC实验以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煎煮条件,为下一步药理药效学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湿降脂方 工艺研究 正交试验 HPLC
下载PDF
加味生化汤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稽留流产患者血清HCG水平、临床疗效及手术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燕南 哈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生化汤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稽留流产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临床疗效及手术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及联合组,每组32例。米... 目的探讨加味生化汤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稽留流产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临床疗效及手术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及联合组,每组32例。米索前列醇组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生化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完全流产患者临床指标;对两组完全流产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G、雌二醇(E_(2))水平进行比较;比较两组药流未完全流产及流产失败患者手术情况;对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流产效果明显优于米索前列醇组(P<0.05);完全流产患者中联合组妊娠物排出时间、腹痛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米索前列醇组(P<0.05);完全流产患者中联合组治疗后相比米索前列醇组HCG、E_(2)水平明显降低(P<0.05);未完全流产及流产失败患者中联合组首次清宫术时间明显低于米索前列醇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生化汤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可明显提高流产效果,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性激素水平恢复,缩短清宫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稽留流产 疗效
下载PDF
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配合热敏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翔 周丽 +4 位作者 盛建洋 曾晶晶 易菲 易玉柳 陈浩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配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药灸组、中药组、西药组各30例,中药组予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内服,西药组予二甲双胍口服,药灸组... 目的:观察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配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药灸组、中药组、西药组各30例,中药组予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内服,西药组予二甲双胍口服,药灸组在中药组基础上配合热敏灸。观察三组治疗6周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三组总有效率比较,药灸组(93.33%)高于中药组(86.67%)和西药组(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症状体征积分、体重、BMI、腰围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药灸组指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C、HDL-C均显著改善(P<0.05),且药灸组效果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G、LDL-C改善效果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配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湿降脂方 热敏灸 单纯性肥胖 脾虚湿阻证
下载PDF
八味化瘀合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15
作者 马永明 陈淑萍 刘秋鹤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16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八味化瘀合剂的制备与治疗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痛经、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其治疗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痛经、闭经的的疗效。结果:处方配伍及制备过程合理,治疗观察103例病例,胎盘、胎膜残留... 目的:探讨八味化瘀合剂的制备与治疗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痛经、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其治疗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痛经、闭经的的疗效。结果:处方配伍及制备过程合理,治疗观察103例病例,胎盘、胎膜残留治愈率87.3%,显效98.2%。痛经有效率90.0%,闭经有效率66.6%。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八味化瘀合剂治疗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痛经、闭经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合剂 制备 产后胎盘 胎膜残留 痛经 闭经 临床应用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三味化瘀胶囊中红景天苷的含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峥业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11期180-180,共1页
目的:建立在三味化瘀胶囊成品中以红景天苷为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红景天苷为标准品,选用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确定了三味化瘀胶囊的含... 目的:建立在三味化瘀胶囊成品中以红景天苷为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红景天苷为标准品,选用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确定了三味化瘀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在色谱条件下红景天苷回归方程为:Y=4389X+4853.7(r=0.99995).表明红景天苷在6.25~100.00μg/ml之间和峰面积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结论:该种方法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均良好,能够满足实际质量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红景天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九味化斑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兆辉 王玉 +7 位作者 霍志鹏 黄芝娟 杨东 刘元雪 靳元鹏 康景华 何毅 邱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1期132-135,141,共5页
目的:观察九味化斑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0例,采用九味化斑方治疗,平均治疗时间(86.08±42.55)d,通过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进... 目的:观察九味化斑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0例,采用九味化斑方治疗,平均治疗时间(86.08±42.55)d,通过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0例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改善有显著差异(P<0.01),40例患者中痊愈18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36/40)。结论九味化斑方能显著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方 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研究 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
下载PDF
十味化痔丸治疗痔疮10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兵 王伟涛 +2 位作者 贾彦超 崔文娟 孟长海 《河南中医》 2004年第8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内痔 混合痔 痔丸 槐角丸
下载PDF
化瘀清散汤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曹亚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7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化瘀清散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90例,脱落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化瘀清散汤加味组)和对照组(华佗再造丸组),各43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 目的:观察化瘀清散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90例,脱落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化瘀清散汤加味组)和对照组(华佗再造丸组),各43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及疗效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清散汤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清散汤加 华佗再造丸 急性缺血性中风 疗效
下载PDF
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戴晓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78-180,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来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脑病科就诊的7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37例给予口服布洛芬...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来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脑病科就诊的7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37例给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观察组38例给予口服加味化痰通络汤及配合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Fugl-Meyer关节活动及疼痛评定。结果经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73%,36/38)明显高于对照组(70.27%,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1例便溏,对照组2例恶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增强患者肩手关节活动功能,加速患者患肢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痰通络汤 中风后遗症 中医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