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中地区早第三纪沉积岩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多元统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匡友 吴章明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5年第3期168-178,共11页
在冀中地区油气勘探所钻的3口井剖面中,系统选取早第三纪沉积岩岩屑样品。基本上2m取一个样,3口井样品总数约3500个。每个样品用光谱定量分析11种化学元素:Ca、Mg、Ti、Ba、Mn、Zr、V、Cr、Pb、Cu、Ni。应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元分析方... 在冀中地区油气勘探所钻的3口井剖面中,系统选取早第三纪沉积岩岩屑样品。基本上2m取一个样,3口井样品总数约3500个。每个样品用光谱定量分析11种化学元素:Ca、Mg、Ti、Ba、Mn、Zr、V、Cr、Pb、Cu、Ni。应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元分析方法,经过综合研究查明了冀中地区下第三系砂岩、泥岩和不同颜色泥岩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早第三纪各组段地层元素分布不同,其纵向上的变化界线与地质上分层界线基本吻合,是地层划分对比的一个依据。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岩石化学资料。,可以查明元素之间、元素与样品之间以及样品与样品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性。研究表明Ba、Mn、Zr、Pb的关系密切,属于亲碎屑元素;Ti、Cr、V、Ni、Cu的关系密切,属于亲粘土元素;Ca、Mg、Ti的关系密切,属于亲碳酸盐元素。96井主因子F1、F2累计方差达95%,F1、F2主因子主要由Ca、Mg、Ti三元素所决定。F1突出地反映灰质沉积等地球化学作用,F2突出地反映机械沉积作用。主因子F1和F2在纵向上的周期性变化反映了沉积作物的旋回特征,样品在F1-F2因子平面上规律性地展布反映了沉积相特征,96井下第三系地球化学-沉积相图概括了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地区 早第三纪 沉积岩 化学元素分布特征 多元统计 研究
下载PDF
我国有了农业化学元素分布图
2
《河北农业》 2003年第4期4-6,共3页
我国历史上第一份面向农业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地图”,在浙江绘制成功。这份元素“地图”将为农业生产规划、农产品品质研究和农业环境问题提供最新资料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业化学元素分布 农业地质环境调查 浙江 “土地基因普查”
下载PDF
茶秆竹茎秆表皮层的SEM-EDAX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邱玉桂 林鹿 郑志彤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用SEM EDAX法对茶秆竹茎秆表皮层的外表面及表皮层的形态、微细结构、化学元素分布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表皮层中的化学元素分布有较强的规律性 ;表皮层是由多种元素、多种形态结构物组成的复合材料层。
关键词 茶秆 竹茎秆 表皮层 SEM-EDAX法 化学元素分布 微细结构 造纸原料
下载PDF
风水学说新解
4
作者 韩增禄 《今日中国》 1996年第12期50-51,共2页
风水学说新解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化研究所教授韩增禄中国建筑与风水学说之间,有着历史悠久的不解之缘。风水学说的产生,最早与建筑选址的卜地术有关。堪舆、地理、卜地、卜宅、相地、相宅等,都是风水的别称。"风水"一词,一般认为... 风水学说新解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化研究所教授韩增禄中国建筑与风水学说之间,有着历史悠久的不解之缘。风水学说的产生,最早与建筑选址的卜地术有关。堪舆、地理、卜地、卜宅、相地、相宅等,都是风水的别称。"风水"一词,一般认为出自晋代郭璞所传古本《葬经》。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学说 建筑选址 中国古代 环境心理学 建筑工程 住宅建筑 住宅外部空间 《黄帝内经·素问》 室内空气 化学元素分布
下载PDF
元素在不同自然体系的分布:偶数规则之后,还有一个普遍规律——以类地行星为例
5
作者 杨建业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41-2350,共10页
在地球化学、天体化学乃至宇宙化学领域中,有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著名的偶数规则(即Oddo-Harkins规律),该规律认为,元素在太阳系分布中,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丰度通常会比相邻的两个奇数元素丰度值高.通过研究发现,化学元素在宇宙不同自... 在地球化学、天体化学乃至宇宙化学领域中,有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著名的偶数规则(即Oddo-Harkins规律),该规律认为,元素在太阳系分布中,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丰度通常会比相邻的两个奇数元素丰度值高.通过研究发现,化学元素在宇宙不同自然体系中分布与分配,至少对非亲气元素而言,在统计上还呈周期性变化,而这种周期性变化恰好和元素周期律吻合.而偶数规则也和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存在着某种深刻的联系,实际上是同一地球化学现象不同侧面的反映.以地球和金星等自然体系的化学元素质量丰度的比值为例,说明任意两个自然体系,其形成与演化的历程、机制、程度、条件以及物质的来源和化学构成愈是接近,二者之间的元素比值的变化波形就愈符合元素周期律.定量地确定元素在自然体系中分布/分配曲线对元素周期性变化曲线的吻合程度.元素在自然体系分布上的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发现及其量化描述的实现,为更科学地、精确地计算、校验和获取自然体系中化学元素的一些基础数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体系 化学元素分布与分配 元素分布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律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Distribution of Chemical Forms for Co, Cr, Ni and V in Typical Soils of China 被引量:2
6
作者 SHAOXIAO-HOU XINGGUANG-XI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89-298,共10页
Co, Ni, Cr and V in 25 typical soils of China were fractionated into exchangeable, carbonate bound (calcareous soils), Mn oxide bound, organically bound, amorphous Fe oxide bound, crystalline Fe oxide bound and residu... Co, Ni, Cr and V in 25 typical soils of China were fractionated into exchangeable, carbonate bound (calcareous soils), Mn oxide bound, organically bound, amorphous Fe oxide bound, crystalline Fe oxide bound and residual forms using a seven-step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so as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chemical forms of these metal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soil properties on the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soil Co, Ni, Cr and V were present in residual forms, and the distribution ratio averaged 48.2% for Co, 53.0% for Ni, 81.5% for Cr and 68.7% for V. The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he chemistry of elements.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recovery of metal elements by the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was satisfactory, with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m of seven forms and the total content in soils averaging 9.5% for Co, 12.8% for Ni, 6.6% for Cr and 7.2% for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ratio metal element forms sequential extraction SOI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