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攀枝花地区昔格达组土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异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张成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8-294,共7页
昔格达组在攀枝花地区分布广泛,并成为该区居民的主要集散地和工农业活动区。对昔格达组粘土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分异特征研究的结果表明(1)土壤的粒度、矿物组成及成土作用是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浓度的重要条件;(2)人类工矿开发活动... 昔格达组在攀枝花地区分布广泛,并成为该区居民的主要集散地和工农业活动区。对昔格达组粘土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分异特征研究的结果表明(1)土壤的粒度、矿物组成及成土作用是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浓度的重要条件;(2)人类工矿开发活动是制约土壤中微量元素区域分布形式的重要因素;(3)土壤在不同层位的分异及组合特征既与成土母质有关,也受人为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分异 昔格达组粘土 攀枝花地区
下载PDF
中国白浆土研究——Ⅰ.白浆土机械组成特点及元素地球化学分异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律兆松 徐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74-288,共15页
本文对采自我国白浆土主要分布区的四个典型剖面的机械组成,化学性质及元素地球化学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四个剖面从以>0.002mm的颗粒为基础计算的非粘粒粒径在剖面中的分布、土壤的硅铝率、铝钾镁率以及以非粘粒... 本文对采自我国白浆土主要分布区的四个典型剖面的机械组成,化学性质及元素地球化学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四个剖面从以>0.002mm的颗粒为基础计算的非粘粒粒径在剖面中的分布、土壤的硅铝率、铝钾镁率以及以非粘粒为基础计算的土体TiO_2含量来衡量,母质是同源的;在成土过程中,粘粒由白浆层向淀积层淋淀,形成了两层在机械组成上的“双层性”,而不是母质两次沉积的结果;元素地球化学分异特征是:SiO_2和MnO在白浆层中富集,Fe_2O_3在淀积层中富集,Al_2O_3的富集因成土条件不同而异;Fe_2O_3、MnO、Al_2O_3反TiO_2向粘粒中富集,SiO_2向粗颗粒中富集;白浆土中粘土矿物似有微弱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机械组成 地球化学分异
下载PDF
天山及其邻近地区土壤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异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标 龚子同 顾国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本文在34个土壤剖面181个样品大量元素和36个剖面176个样品的Zn、Ni、Cn、Co、V等微量元素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天山及其邻近地区土壤成土的地球化学过程、这些元素的空间分异。认为天山及其邻近地区土壤的形成... 本文在34个土壤剖面181个样品大量元素和36个剖面176个样品的Zn、Ni、Cn、Co、V等微量元素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天山及其邻近地区土壤成土的地球化学过程、这些元素的空间分异。认为天山及其邻近地区土壤的形成存在着三个主要的成土地球化学过程,即脱盐基过程、镁、钙积过程、钠积过程;随海拔高度的降低,水分减少、温度升高,元素的空间分异表现为:盐基自高山淋溶后,朝着盆地方向,按它们的盐类溶解度大小.分别富集钙、镁、钠等的盐类;微量元素含量自高山至盆地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 土壤 地球化学分异 天山地区
下载PDF
天然文岩渠地区土壤盐渍地球化学分异的遥感分析
4
作者 赵俊琳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8年第2期57-64,共8页
天然文岩渠流域位于黄淮海平原的西南部,历史上黄河在此多次改道决口泛滥,塑造了决口扇形地、古河道、各种洼地、黄河滩地和背河湿地。微地貌影响水流方向和速度及土壤质地。在水平方向上有沙土、壤土和粘土的差别;在同一土壤剖面上还... 天然文岩渠流域位于黄淮海平原的西南部,历史上黄河在此多次改道决口泛滥,塑造了决口扇形地、古河道、各种洼地、黄河滩地和背河湿地。微地貌影响水流方向和速度及土壤质地。在水平方向上有沙土、壤土和粘土的差别;在同一土壤剖面上还有沙、粘、壤等间层。该流域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620mm左右,其中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年蒸发量在1900mm以上,为降水量的3倍,蒸发积盐大于淋溶脱盐。该区降水的明显不均,形成土壤在一年内有季节性积盐和季节性淋盐的两个相反的过程,导致该区的土壤发生表土积盐。我们可分别在淋溶脱盐期和蒸发积盐期进行航空遥感,在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化学分异 天然 积盐 脱盐 航空遥感 地球 季节性 年降水量 微地貌
下载PDF
应用构造地球化学进行成矿与找矿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先兵 池三川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52-54,共3页
应用构造地球化学进行成矿与找矿分析陈先兵,池三川(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1构造、地球化学及矿床之间的关系地壳中记录的构造变形(宏、微观构造)和地球化学场(元素迁移聚集)特征正是地壳运动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构... 应用构造地球化学进行成矿与找矿分析陈先兵,池三川(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1构造、地球化学及矿床之间的关系地壳中记录的构造变形(宏、微观构造)和地球化学场(元素迁移聚集)特征正是地壳运动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构造变形的时空演化遵循着变形强度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球化学 构造变形 元素迁移 显微构造 陈先 断裂构造 压溶 化学分异 应力场 构造单元
下载PDF
山东官里庄金矿成矿力致热分形弥散分异—富集机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文化 秦德殿 +2 位作者 杨晋升 张殿龙 王风海 《黄金科学技术》 2011年第3期43-48,共6页
力致热分形弥散化学分异—富集机理是矿床学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以山东官里庄矿化区为例,分别从矿化区地质特证,构造热效应对岩体、脉岩和矿体的控制及一些量值计算,对该区力致热与分形弥散成矿机理半定量—定量的变化关系进行较深入性... 力致热分形弥散化学分异—富集机理是矿床学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以山东官里庄矿化区为例,分别从矿化区地质特证,构造热效应对岩体、脉岩和矿体的控制及一些量值计算,对该区力致热与分形弥散成矿机理半定量—定量的变化关系进行较深入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致热 形弥散 化学分异—富集机理 官里庄金矿 山东省
下载PDF
赤峰南部地区构造地球化学分带、矿产、构造的关系
7
作者 盛民 刘金玉 《西部资源》 2005年第6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构造活动 海西期花岗岩 地球化学分异 成矿元素 古生代 西拉木伦河 中生代 压缩性 成矿带
下载PDF
青海西部尕斯库勒盐湖沉积物中铀和钍地球化学特征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叶传永 王志明 +3 位作者 郝伟林 林效宾 韩军 郑绵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1090,共10页
文章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库勒盐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钻孔沉积物和地表沉积物中铀和钍含量的研究,探讨了盐湖沉积物中铀和钍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钻孔沉积物中铀和钍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横向上,随地表取样点逐渐远... 文章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库勒盐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钻孔沉积物和地表沉积物中铀和钍含量的研究,探讨了盐湖沉积物中铀和钍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钻孔沉积物中铀和钍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横向上,随地表取样点逐渐远离湖表卤水,沉积物中铀和钍的含量先增高后又急剧降低,且受补给水铀含量影响大;在纵向上,同一个晶间卤水层或者碎屑物沉积层内铀含量垂直分异明显,铀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增。就沉积物中铀和钍的赋存形式而言,2/3的铀被黏土质点吸附,1/3的铀夹杂在盐类矿物中;而90%以上的钍被黏土质点吸附,10%以下的钍夹杂在盐类矿物中。干盐滩中毛细蒸发和淋滤等化学沉积分异作用造成盐湖沉积中心的沉积物铀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沉积物 铀和钍 化学沉积作用 尕斯库勒盐湖
下载PDF
冥古宙地球的冷却、分异和构造体制及其比较行星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耘 章清文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84-2295,共12页
冥古宙是地球历史的最初阶段,虽然仅持续不到6亿年,但在此期间发生巨大的物质运移和重新分布,地球的地核、地幔、地壳和大气层等主要圈层框架已基本形成,为地球后续漫长的物质和能量演变奠定了基础.由于关键地质记录缺失、研究手段匮乏... 冥古宙是地球历史的最初阶段,虽然仅持续不到6亿年,但在此期间发生巨大的物质运移和重新分布,地球的地核、地幔、地壳和大气层等主要圈层框架已基本形成,为地球后续漫长的物质和能量演变奠定了基础.由于关键地质记录缺失、研究手段匮乏等原因,当前地球科学界针对冥古宙地球演化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使其成为地球科学最为薄弱的一环.鉴于冥古宙地球存在地质记录匮乏这一“痛点”,以及太阳系类地天体(泛指类地行星、矮行星、卫星和小行星等岩石质天体)在原始物质组成、内部结构、热演化和构造体制演变等方面的相似性,借助比较行星学手段,从太阳系内各类地天体(现今或早期)保存完好的地质记录研究类地天体演化的一般规律,以此弥补早期地球演化认识的空白.这是一种重要且可行的研究手段,也是突破现有地学理论框架(如板块构造理论)、开辟新的地学研究格局的重要契机.本文对早期地球的热演化、内部分异和构造体制等关键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同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古宙地球 热演化 化学分异 构造体制 比较行星学
原文传递
察尔汗开发区资源环境的初步研究(下)
10
作者 胡东生 《青海环境》 1992年第4期183-192,共10页
研究察尔汗盐湖首采区的晶间卤水组分的年度变化规律,即对青钾一期工程1988年采卤过程中水化学变化进行讨论,其中青钾一选厂小渠道抽卤的影响并入总体影响范围之内,不作单独阐述。根据晶间卤水组分年际变化态势,划分为平稳变化区、剧烈... 研究察尔汗盐湖首采区的晶间卤水组分的年度变化规律,即对青钾一期工程1988年采卤过程中水化学变化进行讨论,其中青钾一选厂小渠道抽卤的影响并入总体影响范围之内,不作单独阐述。根据晶间卤水组分年际变化态势,划分为平稳变化区、剧烈变化区以及调整变化区。以表征采卤后的晶间卤水组分变化趋势及采卤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尔汗 变化 采卤 变化趋势 总体影响 高值区 化学分异 年际变化 干盐湖 转换点
下载PDF
大陆岩石圈地震界面性质
11
作者 N.I.Pavlenkova 束沛镒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89年第4期41-52,共12页
科拉半岛的深钻揭示了三类地震界面:(1)分隔不同组分和年龄岩石的岩性界面;(2)归因于断层的构造界面;(3)由不同的孔隙率或裂隙区所控制的机械界面。地震研究表明前两类界面有非常复杂的结构,且是上地壳的特征;在10—15km深度以下,观测... 科拉半岛的深钻揭示了三类地震界面:(1)分隔不同组分和年龄岩石的岩性界面;(2)归因于断层的构造界面;(3)由不同的孔隙率或裂隙区所控制的机械界面。地震研究表明前两类界面有非常复杂的结构,且是上地壳的特征;在10—15km深度以下,观测到岩石圈中有一明显的近水平层构造。在古地台的地壳中部,由于扩容形成了低速、高导的弱化层。在下地壳,25—30km深处,物质分异形成了一个界面,它也许把地壳岩石与基性(幔源岩)岩分离开。莫霍(M)界面的性质明显地呈二元性,即化学的和相变的。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相变成分体现在界面变动之中:它随升温而抬升,随地壳冷却而凹陷。在古地台,M界面限于岩石处于真正塑性状态的深度:这使液体不能透过岩石从而引起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台 地质演化 地盾 科拉半岛 沉积盆地 界面性质 基性 大陆岩石圈 软流层 化学分异
下载PDF
相界上的地震波的不连续性与物性参数效应
12
作者 H.Stiller 韩雨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89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作者讨论了地幔中物相转变层的形状、结构和厚度。这些相界能影响下行地震波的速度,对流板块中相变的动力学效应会产生地幔对流过程中的化学分异。
关键词 物性参数 相界 化学分异 地幔对流 不连续性 地球物理 地球内部结构 平衡方程 超塑性 转换带
下载PDF
水环境中溶解有机质的光谱表征:从流域到深海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卫东 王超 +4 位作者 李炎 瞿理印 郎目晨 邓永彬 梁清隆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3-947,共15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光谱分析逐渐成为表征各种水环境中有色溶解有机质及其荧光组分来源和性质变化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选取跨越了陆—海、陆架—海盆、边缘海—开阔大洋、海洋真光层—无光层等多个界面的福建漳江—漳江河口—东山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光谱分析逐渐成为表征各种水环境中有色溶解有机质及其荧光组分来源和性质变化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选取跨越了陆—海、陆架—海盆、边缘海—开阔大洋、海洋真光层—无光层等多个界面的福建漳江—漳江河口—东山湾—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吕宋海峡—西太平洋黑潮区垂直剖面,从连续载体的视角,通过对各类溶解有机质定性与定量光谱参数沿程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的分析,结合已有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从流域到深海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梯度显著变化的大背景下,有色溶解有机质和荧光组分的各种来源与去除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探讨了不同水环境中溶解有机质定量光谱参数的地球化学分异特征,并对溶解有机质定性光谱指数的示踪能力进行了评析。提出土壤—河流系统的耦合研究、与矿化作用相关联的有色溶解有机质/荧光组分产生的微生物学机制、定量化的地球化学框架体系研究及全球变化的影响应是今后重点关注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溶解有机物 荧光溶解有机物 光谱参数 源汇过程 地球化学分异
原文传递
范式革命:玄武岩记录有喷发时岩石圈厚度的信息,没有地幔潜在温度的记忆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耀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玄武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岩浆岩,人们通过对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来推演地幔的热结构和地幔元素及同位素组成,并探讨局部和整个地球的化学分异过程.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还不清楚地幔是由橄榄岩组成的,其部分熔融产生玄武岩岩... 玄武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岩浆岩,人们通过对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来推演地幔的热结构和地幔元素及同位素组成,并探讨局部和整个地球的化学分异过程.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还不清楚地幔是由橄榄岩组成的,其部分熔融产生玄武岩岩浆.我们今天对地幔及地幔熔融的认识要归功于实验岩石学研究[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分异 同位素组成 橄榄岩 实验岩石学 地幔熔融 岩石圈厚度 熔融 玄武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