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石斛属植物和小叶石仙桃多糖的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22
1
作者 吕洪飞 郭卫东 +3 位作者 罗文姬 沈锦波 周春红 毛灵芝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83,共5页
为对不同年龄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铜皮石斛(D.moniliforme)及石斛伪品-小叶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不同器官中的多糖进行组织化学定位,选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石斛类药用植物和药用部位,确定铁皮石斛的最佳采收期,... 为对不同年龄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铜皮石斛(D.moniliforme)及石斛伪品-小叶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不同器官中的多糖进行组织化学定位,选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石斛类药用植物和药用部位,确定铁皮石斛的最佳采收期,根据多糖的理化性质,材料经冰冻切片,用改良的高碘酸-席夫试剂(PAS)对多糖进行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多糖类物质主要存在茎的薄壁细胞、根的皮层细胞、叶的叶肉细胞中。其总多糖含量有如下顺序:二年生的铁皮石斛茎>铜皮石斛茎≈>小叶石仙桃茎,铁皮石斛根≈铜皮石斛根>小叶石仙桃根,铁皮石斛叶≈小叶石仙桃叶>铜皮石斛叶。另外,在不同的器官中,铜皮石斛的多糖含量呈现“茎≈根>叶”和小叶石仙桃的多糖含量呈现“叶>茎≈>根”的规律,而二年生的铁皮石斛则为“茎>叶>根”。这表明在种间及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不同年龄,其多糖的含量存在差异。而3种兰科植物中,以二年生铁皮石斛茎的多糖含量最高,表明其药用价值也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铜皮石斛D.moniliforme 小叶石仙桃Pholidota chinemis 多糖 组织 化学定位
下载PDF
灵武长枣正常果及裂果中Ca^(2+)的细胞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杨淑娟 郑国琦 +1 位作者 章英才 张颖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采用焦锑酸钾沉淀法,对灵武长枣正常果发育过程中的Ca2+及不同开裂度果实中的Ca2+进行细胞化学定位,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并比较Ca2+的分布特征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正常长枣青果期的外果皮细胞及胞间隙中检测到大量的钙沉淀颗粒,而果肉... 采用焦锑酸钾沉淀法,对灵武长枣正常果发育过程中的Ca2+及不同开裂度果实中的Ca2+进行细胞化学定位,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并比较Ca2+的分布特征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正常长枣青果期的外果皮细胞及胞间隙中检测到大量的钙沉淀颗粒,而果肉细胞以及叶绿体中很少有钙沉淀颗粒.红果期很多外果皮细胞中钙沉淀颗粒特异性地沿细胞壁呈一圈分布,且越靠近内方的细胞中钙沉淀颗粒越少、越小.果肉细胞中仍无钙沉淀颗粒分布.(2)具轻微开裂的长枣很多外果皮细胞中无钙沉淀颗粒,只有少数细胞中有且集中分布于大液泡中;细胞质沿细胞壁分布,也无钙沉淀颗粒;在果肉细胞中几乎看不到钙沉淀颗粒分布.(3)完全开裂的长枣中钙沉淀颗粒只分布在少数体积较小的外果皮细胞中,而果肉细胞的细胞壁边缘或细胞壁以及胞间隙中分布有大量的钙沉淀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灵武长枣 裂果 细胞化学定位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内SOD、POD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燕 杨洁 +2 位作者 孙静秋 俞亚东 叶军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2-409,共8页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肝脏、肌肉、心脏、复眼和鳃等5种组织的SOD和POD酶的细胞化学定位进行了研究,并与感染病毒的凡纳滨对虾体内5种组织中SOD和POD的细胞化学定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健康...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肝脏、肌肉、心脏、复眼和鳃等5种组织的SOD和POD酶的细胞化学定位进行了研究,并与感染病毒的凡纳滨对虾体内5种组织中SOD和POD的细胞化学定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健康对虾体内,SOD酶阳性反应颗粒主要定位于肌肉、心脏、肝脏和鳃等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膜、细胞质中,以及肝细胞的脂滴周围;POD酶主要定位于心脏、鳃和肝脏组织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内,肝细胞中脂滴周围也有POD的阳性反应颗粒。感染病毒后,各组织细胞表现出明显的病理性结构变化,大量的髓样小体出现,脂滴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各组织中SOD和POD酶的细胞化学定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心脏、鳃、肌肉组织细胞胞质中的SOD阳性颗粒消失,肝细胞中的SOD阳性颗粒明显减少,在心脏和鳃的线粒体基质内也出现SOD阳性颗粒;POD仍主要定位在过氧化物酶体中,但心脏中的过氧化物酶体解体而有许多呈阳性反应的小颗粒分布在细胞质中。结果表明SOD和POD在凡纳滨对虾防御氧的毒性损伤以及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病毒 SOD POD 细胞化学定位
下载PDF
竹叶青蛇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55
4
作者 张志强 张盛周 吴孝兵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6-671,T001,共7页
应用 8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竹叶青蛇 (Trimeresurusstejnegeri)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5 羟色胺细胞和生长抑素细胞在整个消化道中均有分布。 5 羟色胺细胞以十二指肠和回肠密度为最高 ,空肠、直肠和幽门其... 应用 8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竹叶青蛇 (Trimeresurusstejnegeri)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5 羟色胺细胞和生长抑素细胞在整个消化道中均有分布。 5 羟色胺细胞以十二指肠和回肠密度为最高 ,空肠、直肠和幽门其次 ,胃体较低 ,食道和贲门中偶见 ;生长抑素细胞在十二指肠处数量最多 ,胃体、幽门和空肠其次 ,其余消化道各段偶见 ;胰高血糖素细胞只见于十二指肠和空肠 ;血管活性肠肽在贲门和胃体处有少量阳性细胞分布 ,食道中偶见。以上各处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密度差异显著。未检出胃泌素、P 物质、胰多肽和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上述内分泌细胞的分布特点可能与竹叶青的摄食习性和生活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青蛇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下载PDF
两种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及比较 被引量:43
5
作者 张志强 张盛周 吴孝兵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14,共4页
应用 5 羟色胺特异性抗血清 ,对眼镜蛇和乌梢蛇消化道含 5 HT的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比较。 5 HT细胞的形态在两种蛇中大致相同 ,消化道各部位都有呈圆形和长梭形 (具胞突 )的阳性细胞。食道和胃以圆形细胞为主 ,肠道... 应用 5 羟色胺特异性抗血清 ,对眼镜蛇和乌梢蛇消化道含 5 HT的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比较。 5 HT细胞的形态在两种蛇中大致相同 ,消化道各部位都有呈圆形和长梭形 (具胞突 )的阳性细胞。食道和胃以圆形细胞为主 ,肠道段则以长梭形细胞为主。眼镜蛇 5 HT细胞以十二指肠密度为最高 ,食道最低 ;乌梢蛇以幽门部密度为最高 ,直肠最低。肠道段两者分布特点相同 ,从十二指肠至直肠分布密度渐疏。本文还对两种蛇 5 HT细胞分布型的原因、形态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5-HT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下载PDF
文冠果体细胞胚发生中钙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9
6
作者 顾玉红 程朋军 +2 位作者 高述民 胡青 李凤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55,F0003,共5页
用电镜细胞化学定位的方法,对文冠果种胚诱导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及球形胚、鱼雷胚发育期间Ca2+的分布动态进行超微结构水平上的定位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非胚性细胞Ca2+的含量最少,集中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 用电镜细胞化学定位的方法,对文冠果种胚诱导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及球形胚、鱼雷胚发育期间Ca2+的分布动态进行超微结构水平上的定位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非胚性细胞Ca2+的含量最少,集中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Ca2+的含量明显增加,集中分布在液泡膜、质膜和细胞质中;球形胚时,质膜上Ca2+积累的颗粒较大,但量相对较少;鱼雷胚期Ca2+的含量明显增多,集中分布在胚芽端和胚根端,胚根最外层细胞的外侧的细胞壁明显增厚,其细胞壁的外侧Ca2+分布多。推测Ca2+与文冠果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细胞的发育时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体细胞胚发生 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下载PDF
棘胸蛙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盛周 黄徐根 吴孝兵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8-864,共7页
We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of the endocrine cells in the digestive tract of Paa spinosa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streptavidin peroxidase method) using eight gut hormone antisera. The 5 hydroxytry... We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of the endocrine cells in the digestive tract of Paa spinosa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streptavidin peroxidase method) using eight gut hormone antisera. The 5 hydroxytryptamine immunoreactive cells were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digestive tract with the highest density in the stomachus pyloricus, the second highest in the duodenum, fewer in the oesophagus, stomachus cardiacus and rectum. The gastrin immunoreactive cells were located mainly in the stomachus pyloricus and occasionall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intestine. The somatostatin immunoreactive cells occured mainly in the stomach, frequently in the stomachus pyloricus, and occasionall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intestine. The pancreatic polypeptide immunoreaetive cells were found with the highest density in the duodenum, the second highest in the stomachus cardiacus, and rarely in the rectum. No immunoreactive cells were observed with the antisera to glucagon, substance P, growth hormone and calcitonin. but there were glucagon and substance P mucosal nerve plexus throughout the digestive tract, and both with the highest density in the duodenu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下载PDF
大豆初生幼苗多胺氧化酶活性的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10
8
作者 覃广泉 何生根 +1 位作者 王明祖 林启彬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7-332,共6页
对大豆(Glycinemax(L.)Merril“l)垦农4号”萌发种子和初生幼苗中的多胺氧化酶(polyamineoxidase,PAO,EC1.4.3.6)的活性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O活性仅在种子萌发起始后(吸胀后24h)才检测到,然后随着种子萌发进程,PAO活性快速升... 对大豆(Glycinemax(L.)Merril“l)垦农4号”萌发种子和初生幼苗中的多胺氧化酶(polyamineoxidase,PAO,EC1.4.3.6)的活性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O活性仅在种子萌发起始后(吸胀后24h)才检测到,然后随着种子萌发进程,PAO活性快速升高。但是,在萌发种子(吸胀后72h)和初生幼苗(吸胀后120h)中,PAO活性在各器官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在萌发种子中,PAO活性在胚根最高(5.17±0.91Ug-1FW),胚轴次之,胚芽再次之,子叶活性最低(0.12±0.03Ug-1FW);在初生幼苗中,PAO活性在下胚轴中最高(5.47±0.66Ug-1FW),幼根次之,顶芽再次之,子叶最低(0.10±0.03Ug-1FW)。这种差异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建成有积极意义。运用细胞化学定位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初生幼苗PAO在各部位的分布,发现PAO主要定位在顶芽细胞的液泡膜上、子叶细胞的细胞壁及其外侧表面、下胚轴细胞的细胞壁及其表面,且PAO与细胞壁表面结合较紧;根细胞的细胞壁、细胞间隙、细胞膜、液膜上均有分布,但以液泡膜分布居多。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PAO在细胞壁和细胞间隙有着较广泛的分布。首次报道PAO在细胞膜和液泡膜上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多胺氧化酶 幼苗 细胞化学定位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在欧洲鳗鲡体内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与病理观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郭松林 冯建军 +1 位作者 熊静 关瑞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4-499,共6页
采用从鳗鲡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以探讨感染后不同时期嗜水气单胞菌在欧洲鳗鲡肝脏、肾脏和肠道内的定位和由此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将细菌分2次对鳗鲡进行肌肉注射。第1次采用每克体质量10^3-10^7cfu的不同剂量注射... 采用从鳗鲡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以探讨感染后不同时期嗜水气单胞菌在欧洲鳗鲡肝脏、肾脏和肠道内的定位和由此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将细菌分2次对鳗鲡进行肌肉注射。第1次采用每克体质量10^3-10^7cfu的不同剂量注射以确定该菌的半数致死量,结果表明其半数致死量为5×10^4cfu/g。第2次以每尾鱼1×10^7cfu的剂量注射欧洲鳗鲡,此后分别在注射后6、24、48 h采集鳗鲡的肝脏、肾脏、肠道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3个时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别,鳗鲡早期无明显病理变化,而后期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症状;鳗鲡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较其他脏器明显,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肾小球坏死脱落;鳗鲡肝脏则主要表现为严重充血,肠道偶见肠粘膜脱落。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感染细菌主要分布在鳗鲡肾脏内,肝脏和肠道也有感染细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鳗鲡 嗜水气单胞菌 人工感染 病理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下载PDF
二种石斛属植物和小叶石仙桃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洪飞 罗文姬 +2 位作者 盛仙永 沈锦波 毛灵芝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24-826,867,共4页
目的对不同年龄的铁皮石斛、铜皮石斛及其石斛伪品———小叶石仙桃的不同器官进行生物碱组织化学定位,选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石斛类药用植物和药用部位,确定铁皮石斛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冰冻切片法,根据生物碱的理化性质,用碘化铋... 目的对不同年龄的铁皮石斛、铜皮石斛及其石斛伪品———小叶石仙桃的不同器官进行生物碱组织化学定位,选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石斛类药用植物和药用部位,确定铁皮石斛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冰冻切片法,根据生物碱的理化性质,用碘化铋钾染色法对3种植物的生物碱进行组织化学定位。结果生物碱主要存在于3种植物茎的薄壁细胞、根的皮层细胞、叶的叶肉细胞中;其总生物碱含量顺序为:二生年的铁皮石斛≈铜皮石斛>小叶石仙桃。此外,在3种植物不同的器官中,其总生物碱的含量都呈现“叶>茎≈根”的规律。结论在种间及同种植物的不同年龄或不同器官中,其生物碱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以二年生铁皮石斛和铜皮石斛茎叶的生物碱含量较高,表明其药用价值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铜皮石斛 小叶石仙桃 石斛碱 组织化学定位
下载PDF
绞股蓝营养器官的结构及其人参皂甙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林如 曹玉芳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796-800,T009-T010,共7页
绞股蓝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根系由不定根组成 ,根的初生结构木质部为 2~ 4原型 ,次生结构中栓内层较厚。攀缘茎 ,具 5棱 ,周围纤维连成一环 ,幼茎的维管束排成两圈 ,外圈 5个 ,内圈 4或 5个 ;老茎圆柱形 ,周围纤维呈不连续环状 ,维... 绞股蓝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根系由不定根组成 ,根的初生结构木质部为 2~ 4原型 ,次生结构中栓内层较厚。攀缘茎 ,具 5棱 ,周围纤维连成一环 ,幼茎的维管束排成两圈 ,外圈 5个 ,内圈 4或 5个 ;老茎圆柱形 ,周围纤维呈不连续环状 ,维管束具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排成一圈。掌状复叶互生 ,小叶 5~ 7片 ,背腹型 ;叶柄具 5束维管束 ,进入小叶时分为 7~ 9束。茎和叶的初生维管束为双韧维管束。组织化学实验表明 ,绞股蓝人参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组织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中 ,厚角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营养器官 结构 人参皂甙 组织化学定位
下载PDF
绞股蓝人参皂甙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其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世彪 林如 胡正海 《实验生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60,共7页
应用光镜技术、组织化学定位及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人参皂甙在绞股蓝营养器官中的积累分布状态以及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不同性别之间的绞股蓝总皂甙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绞股蓝人参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组织及韧皮部薄... 应用光镜技术、组织化学定位及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人参皂甙在绞股蓝营养器官中的积累分布状态以及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不同性别之间的绞股蓝总皂甙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绞股蓝人参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组织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厚角组织、表皮及周皮的栓内层也有少量分布,木质部和髓薄壁组织中无皂甙分布;叶中皂甙积累最多,茎次之,根最少。绞股蓝在营养生长期→花果期→枯萎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地上部分的皂甙含量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叶的含量高于茎,雄株的含量高于雌株。从而认为在9-10月的花果期采收绞股蓝的地上部分而保留地下茎和根,有利于药材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又有利于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花果期 组织化学定位 营养器官 雄株 薄壁细胞 雌株 人参皂甙 含量 地上部分
下载PDF
水稻胚乳发育中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韦存虚 兰盛银 徐珍秀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9-262,T001,T002,共6页
应用磷酸铅沉淀技术 ,对水稻 (OryzasativaL .)胚乳发育中ATP酶进行了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在胚乳游离核期和细胞化期 ,胚囊壁、细胞核和质膜上有ATP酶活性分布。在生长分化期的早期 ,ATP酶主要定位于胚乳细胞质膜上。在灌... 应用磷酸铅沉淀技术 ,对水稻 (OryzasativaL .)胚乳发育中ATP酶进行了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在胚乳游离核期和细胞化期 ,胚囊壁、细胞核和质膜上有ATP酶活性分布。在生长分化期的早期 ,ATP酶主要定位于胚乳细胞质膜上。在灌浆高峰期 ,糊粉层细胞的质膜、胞间隙和胞间连丝上有显著的ATP酶活性 ;亚糊粉层间的质膜上ATP酶活性较高 ;淀粉胚乳细胞的质膜、衰退的细胞核上有ATP酶活性分布 ;胚乳细胞的液泡、蛋白体周围分布有ATP酶。综合观察结果 ,认为ATP酶主要参与胚乳对物质的吸收和贮藏蛋白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胚乳发育 ATP酶 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下载PDF
蕤核叶片解剖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婧 杨瑞林 +2 位作者 朱广龙 张强 魏学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5-278,共4页
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蕤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叶片的解剖结构,并对叶片中的黄酮类、生物碱类及多糖的组织化学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蕤核叶片上表皮有角质层,下表皮有气孔分布,气孔密度为278个·mm-2,近轴... 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蕤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叶片的解剖结构,并对叶片中的黄酮类、生物碱类及多糖的组织化学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蕤核叶片上表皮有角质层,下表皮有气孔分布,气孔密度为278个·mm-2,近轴面栅栏组织细胞2~3层,排列紧密而整齐,含有许多晶体;叶片主脉木质部发达,由多列导管组成。上述特征说明蕤核叶片的解剖结构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组织化学定位显示黄酮多分布于栅栏组织和厚角组织,生物碱含量少,多糖均匀分布于叶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蕤核叶片 解剖结构 组织化学定位 黄酮 生物碱 多糖
下载PDF
芦荟属植物叶内蒽醌类物质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沈宗根 吕洪飞 +1 位作者 GUTTERMAN Yitzchak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384-1390,T001-T002,共9页
蒽醌类物质是芦荟属 (Aloe)植物叶内贮存的重要次生代谢物质 ,主要是芦荟素 ,高那特芦荟素、芦荟苦素和芦荟宁等。根据蒽醌类物质的理化性质 ,用 2 %~ 5% Na OH和 5% Pb(CH3 COO) 2 溶液对材料进行处理 ,再辅以荧光和超薄切片观察等多... 蒽醌类物质是芦荟属 (Aloe)植物叶内贮存的重要次生代谢物质 ,主要是芦荟素 ,高那特芦荟素、芦荟苦素和芦荟宁等。根据蒽醌类物质的理化性质 ,用 2 %~ 5% Na OH和 5% Pb(CH3 COO) 2 溶液对材料进行处理 ,再辅以荧光和超薄切片观察等多种方法 ,对芦荟叶内的 4种主要蒽醌类物质进行了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蒽醌类物质在芦荟叶内的贮藏是多位点的。芦荟素和高那特芦荟素主要位于韧皮部的大型薄壁组织细胞之中 ;而芦荟苦素和芦荟宁主要位于维管束鞘细胞以及贮水组织与同化薄壁组织之间的 1圈薄壁组织细胞之中 ,贮水组织细胞中不贮存蒽醌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属植物 叶内蒽醌类物质 组织化学定位
下载PDF
金钗石斛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包英华 白音 陈珺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2,190,共5页
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金钗石斛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营养器官的生物碱分布和积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金钗石斛茎生物碱主要分布于基本组织,三年生金钗石斛的生物碱含量高于一年生和二年生金钗石斛。金钗石斛根部生物碱含量同样较多... 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金钗石斛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营养器官的生物碱分布和积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金钗石斛茎生物碱主要分布于基本组织,三年生金钗石斛的生物碱含量高于一年生和二年生金钗石斛。金钗石斛根部生物碱含量同样较多,主要分布于皮层薄壁细胞中;金钗石斛叶片生物碱含量较低,存在于上下表皮细胞中,与铁皮石斛和铜皮石斛完全不同。说明三年生金钗石斛作为最适宜采收期,而且金钗石斛根部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金钗石斛叶片表皮细胞中呈现生物碱的原因尚未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生物碱 组织化学定位
下载PDF
受淹玉米根内通气组织形成时纤维素酶活性超微细胞化学定位(英文)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和平 利容千 +2 位作者 王建波 吴甘霖 吴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7,i0005,共5页
采用本氏试剂与羟甲基纤维素水解还原糖反应的细胞化学方法,对玉米不定根淹水诱导形成通气组织过程中,逐步解体的皮层细胞内纤维素酶活性进行了定位观察。显示酶活性的沉淀颗粒首先出现在离根尖4mm的少数皮层细胞中,沿细胞壁分布;... 采用本氏试剂与羟甲基纤维素水解还原糖反应的细胞化学方法,对玉米不定根淹水诱导形成通气组织过程中,逐步解体的皮层细胞内纤维素酶活性进行了定位观察。显示酶活性的沉淀颗粒首先出现在离根尖4mm的少数皮层细胞中,沿细胞壁分布;在离根尖5~6mm的皮层组织内,有沉淀颗粒的皮层细胞数量增多,而且沉淀颗粒的密度也显著增大,沉淀颗粒仍沿细胞壁均匀分布;在离根尖7—8mm皮层细胞内,沉淀颗粒尽管仍主要沿细胞壁分布,但由原来的均匀分布变为凝集态的不连续分布。在离根尖9mm的皮层细胞内,沉淀颗粒则以凝集态分布在细胞壁上。在离根尖10mm的皮层组织内,部分细胞的细胞质被完全消化,细胞壁也被明显降解,呈残余态。随着局部位置的皮层细胞完全消化,在离根尖11mm的皮层组织内开始形成通气组织。研究结果显示纤维素酶活性的表达与皮层细胞的细胞壁降解紧密相联,支持前人提出的纤维素酶参与了通气组织形成过程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 玉米 皮层细胞解体 通气组织形成 纤维素酶活性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下载PDF
山茱萸核果的解剖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16
18
作者 乔琦 肖娅苹 王喆之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1-655,共5页
用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山茱萸 (MacrocarpiumofficinacleSieb .etZucc .)核果的解剖结构和皂甙、多糖的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 :山茱萸核果的外果皮革质 ,由一层被覆较厚角质膜的表皮细胞构成 ;中果皮肉质 ,由多列薄壁细胞构... 用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山茱萸 (MacrocarpiumofficinacleSieb .etZucc .)核果的解剖结构和皂甙、多糖的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 :山茱萸核果的外果皮革质 ,由一层被覆较厚角质膜的表皮细胞构成 ;中果皮肉质 ,由多列薄壁细胞构成 ,含色素细胞不均匀分布 ,靠近外果皮的薄壁细胞大多为含色素细胞 ,使果实呈现红色 ,向内的薄壁细胞体积渐渐增大 ,在较大的薄壁细胞以及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内常含有色素块。组织化学定位显示 :外中果皮的含色素细胞的色素块中含有丰富的皂甙和多糖 ,果实的中果皮的薄壁细胞在未成熟时就已经形成皂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核果 解剖结构 组织化学定位 皂甙 多糖
下载PDF
小麦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药ATP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5
19
作者 姚雅琴 张改生 +1 位作者 刘宏伟 王军卫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9,共7页
本文运用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标记技术,对K型雄性不育系和其保持系小麦花药各个组织中 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和ATP酶活性进行了定位,相对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药壁四层组织和药隔细胞中 两种酶的活性分布在花粉粒败育前,不育系与其保... 本文运用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标记技术,对K型雄性不育系和其保持系小麦花药各个组织中 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和ATP酶活性进行了定位,相对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药壁四层组织和药隔细胞中 两种酶的活性分布在花粉粒败育前,不育系与其保持系之间几乎没有差别,均在细胞核、核仁、质膜 与胞间连丝中有ATP酶的活性,线粒体内嵴上有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分布,但药隔细胞中这两种酶 的活性都较药壁细胞中的强。单核花粉粒时期,保持系和不育系花粉粒的细胞核和核仁中都有ATP 酶的活性,而线粒体的内嵴上没有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分布。进入二核期,保持系和不育系花粉粒 质膜上,线粒体的内嵴上分别出现ATP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但随着花粉粒的发育,内壁的形 成,保持系花粉粒中两种酶的活性逐渐增强,以至花粉成熟前夕,内壁和微通道中具显著的ATP酶活 性,花粉粒内充满丰富的内嵴,内嵴具显著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线粒体;而不育系花药,随着花粉 的发育,花粉粒质膜上的ATP酶活性增加不明显,且内壁发育异常,在内壁中几乎没有ATP酶活性 出现。同时,线粒体内嵴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酶的活性开始降低以至最后消失。据 此分析认为,花药药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 雄性不育系 细胞化学定位 小麦
下载PDF
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在正常小鼠脑内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正华 黄文晋 +4 位作者 王百忍 宋乐 王曦 段小莉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4,共6页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现已知在正常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其活化形式即磷酸化的ERK1/2(pERK1/2)分子的存在,但其在小鼠脑内的分布目前还没有全面的观察。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研究了pERK1/...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现已知在正常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其活化形式即磷酸化的ERK1/2(pERK1/2)分子的存在,但其在小鼠脑内的分布目前还没有全面的观察。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研究了pERK1/2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脱臼处死的正常小鼠全脑内的分布。结果发现pERK1/2在正常小鼠脑内有广泛的表达,阳性产物主要存在于神经元,亦见于个别白质内的胶质细胞,脑膜及室管膜细胞也有表达。强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岛皮质、视听皮质、边缘前皮质、扣带前皮质、海马垂直部、弓状核、蓝斑和小脑Purkinje细胞;中等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感觉运动皮质、外侧隔区、内侧杏仁核、皮质杏仁核和外侧杏仁核、丘脑室旁核前部、视交叉上核、穹隆下器、终板血管器、前腹侧视前核和下丘脑背内侧核;弱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大细胞部、下丘脑后区、顶盖前区、室周灰质腹外侧柱、A5区、孤束核和延髓腹外侧网状结构等。本文结果观察到pERK1/2在正常小鼠脑内广泛存在,提示pERK1/2作为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可能参与许多脑区在正常状态下的功能活动,揭示其分布特点为了解其在脑内的多样性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小鼠 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