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性有害因素健康危害数据库现状与展望
1
作者 贾乐乐 李静芸 +1 位作者 陈娜 张忠彬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0-636,共7页
为便于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技术人员查询、获取和掌握化学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性分类及健康效应等信息,本文调研了14个国外常用数据库和9个国内常用数据库,分析了各数据库的特点、主要内容、适用范围及网络资源等,并对化学性有害因... 为便于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技术人员查询、获取和掌握化学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性分类及健康效应等信息,本文调研了14个国外常用数据库和9个国内常用数据库,分析了各数据库的特点、主要内容、适用范围及网络资源等,并对化学性有害因素职业健康危害数据库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化学性有害因素 健康危害 职业暴露 工作场所
原文传递
某丙烷脱氢制高性能聚丙烯项目职业病化学性有害因素评价与分析
2
作者 梁少芳 《广东安全生产》 2018年第7期54-55,共2页
目的确定丙烷脱氢制高性能聚丙烯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该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风险评估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设项目的可能产生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 目的确定丙烷脱氢制高性能聚丙烯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该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风险评估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设项目的可能产生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论丙炕脱氢制高性能聚丙烯项目在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和建议后,拟建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制高性能聚丙烯 职业病化学性有害因素 评价与分析
原文传递
蚌埠市2010~2011年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调查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常洪 钟晓飞 +3 位作者 张世满 张克梅 韩书芹 刘开亮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了解蚌埠市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状况。方法在蚌埠市区及固镇县湖沟镇建立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定点监测网点,采用随机抽样原则,采集15类食品,对重金属、黄曲霉毒素M1、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等... 目的了解蚌埠市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状况。方法在蚌埠市区及固镇县湖沟镇建立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定点监测网点,采用随机抽样原则,采集15类食品,对重金属、黄曲霉毒素M1、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等化学污染物检测。结果 2010~2011年共监测15类食品共计602件,食品中铅、镉、汞合格率分别为100.00%、96.65%、95.83%,猪肾中镉含量较高,均值0.76mg/kg;蔬菜食用菌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检出率分别为13.33%、1.66%、100.00%,无超标样品;乳及乳制品黄曲霉毒素M1均低于检测下限;炒货中的糖精钠、蜜饯中的甜蜜素、酱腌制蔬菜中的苯甲酸超标率分别为20.00%、70.00%、50.00%;面制品铝超标率55.50%;白瓜子二氧化硫残留100.00%检出,80.00%超标。结论蚌埠市食品中重金属、农药残留和黄曲霉毒素M1污染较轻,炒货、蜜饯、酱腌制蔬菜食品添加剂滥用严重,铝膨松剂超标使用,白瓜子漂白致使二氧化硫残留超标。提示有关部门应加大食品监管力度和技术指导,重点加强炒货、蜜饯、酱腌制蔬菜和面制品中的食品添加剂以及白瓜子二氧化硫残留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 监测与评估
原文传递
某铸造厂1987至2010年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鲁洋 张敏 +1 位作者 陈卫红 祁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68-575,共8页
目的研究某铸造厂1987至2010年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特点及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选择湖北省某大型汽车公司铸造厂作为研究现场,收集铸造厂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历年检测资料并补充检测,计算职业性有害因素浓度和强度的均数... 目的研究某铸造厂1987至2010年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特点及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选择湖北省某大型汽车公司铸造厂作为研究现场,收集铸造厂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历年检测资料并补充检测,计算职业性有害因素浓度和强度的均数及几何均数,阐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特点及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该铸造厂作业环境中存在粉尘、化学性和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主要为矽尘、噪声和高温。粉尘广泛存在于铸造生产各个环节,以矽尘为主,矽尘平均浓度较高(3.2~8.2mg/m^3),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1mg/m^3)。不同工种矽尘平均浓度不同,以清理、天车、配砂危害较重。铸造厂呼尘平均浓度较低(0.38mg/m^3),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0.7mg/m^3)。清理工种砂轮磨尘和电焊烟尘危害大(10.6和5.7mg/m^3),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8和4mg/m^3)。煤尘主要存在于熔炼和清理工种,其中熔炼工种危害较重(4.7mg/m^3)。铸造厂作业环境中化学性职业有害因素主要是甲醛(1.23mg/m^3),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0.5mg/m^3)。氨、酚、金属烟雾、二氧化硫、硫化氢、磷化氢等因素的浓度均较低。多环芳烃平均浓度为0.1405μg/m^3,以浇注工种浓度最高。铸造厂作业环境中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主要是噪声和高温。噪声分布于铸造厂各个车间,以稳态噪声为主,平均强度为85.1db(A),不同工种接触的噪声强度不同,其中以清理[89.3db(A)]、造型[85.4db(A)]危害较大。高温以天车(35.1℃)、浇注(33.3℃)和熔炼(32.8℃)工种危害较大。结论铸造厂作业环境中粉尘、化学性、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等共存。粉尘浓度高,分布广泛,存在于多个车间和工种,但浓度呈现下降趋势;化学因素包括氨、酚、硫化氢、金属烟雾等,种类复杂,大多浓度较低;噪声危害严重,分布于铸造各工序生产岗位,主要来自设备运转、零件碰撞和气体喷射;高温分布固定,主要存在于天车、浇注、熔炼工种,危害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 职业性有害因素 粉尘 化学性职业有害因素 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