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润滑烧伤膏治疗化学性皮肤灼伤23例
1
作者 陈莉 范志兰 《吉林医学信息》 1996年第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化学性皮肤灼伤 湿润烧伤膏 治疗
下载PDF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 被引量:2
2
作者 程晓辉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7年第12期7-8,共2页
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接触某些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人体的表面,是同外界环境接触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生产性有害因素首先接触的器官。根据国外资料,职... 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接触某些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人体的表面,是同外界环境接触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生产性有害因素首先接触的器官。根据国外资料,职业性皮肤病约占职业病总数的50%~70%。我国尚未见完整的统计。据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皮肤科对近300家工厂、40多种行业的调查发现,几乎各工种均有职业性皮肤病发生,其中石油、焦油化工、合成树脂、橡胶、电镀、制药、玻璃纤维、涂料等行业发病尤为普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曾对某化工厂接触氯苯类化合物的工人进行氯痤疮的发病调查,结果发现,患病率达62.6%:这说明职业性皮肤病直接危害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影响了工农业的生产和建设。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不断兴起、各种新型农药的开发和使用,增加了职业性危害,所以,目前除了加强对心脏病、糖尿病等的预防和诊治外,还应对职业性皮肤病予以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皮肤灼伤 职业性 呼吸道损伤 皮肤损害 吸收中毒 化学 反应热 灼伤
下载PDF
某货场装卸工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事件调查
3
作者 吴群荣 钱存稳 +1 位作者 邢四茹 贾良庆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4-194,共1页
2011年8月15日下午,某货场发生一起装卸工皮肤灼伤事故,其中3名装卸工职业性化学性皮肤中度灼伤,5名装卸工轻度灼伤。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化学性皮肤灼伤 事件调查 装卸工 职业性 货场
原文传递
某快递公司分拣员化学性皮肤灼伤事故原因分析
4
作者 宋丽坤 杨丽莉 +1 位作者 蔡莉萍 张书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16年第6期480-480,共1页
某快递公司两名分拣员于2014年8月21日在分拣货物时因接触已发生泄漏的装有乙基溴的容器包裹,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灼伤,现将事故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化学性皮肤灼伤 原因分 分拣 事故
原文传递
卫生部发布《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等6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5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6-206,共1页
卫生部通告(卫通(2009)9号)批准发布了《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等4项强制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等2项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这些标准将于2009年11月1日开始实施,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关键词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化学性皮肤灼伤 职业病诊断 职业性 卫生部 名词术语
原文传递
化学性皮肤灼伤早期创面处理综述
6
作者 王洁 张雪涛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3年第2期233-236,258,共5页
早期创面处理是化学性皮肤灼伤现场急救极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救治的效果和预后。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经验,对化学性皮肤灼伤后现场救治应遵循的程序、洗消液的选择、早期创面的洗消方法、创面的早期外科处理等方面的临床... 早期创面处理是化学性皮肤灼伤现场急救极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救治的效果和预后。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经验,对化学性皮肤灼伤后现场救治应遵循的程序、洗消液的选择、早期创面的洗消方法、创面的早期外科处理等方面的临床实践进行总结,以期为化学性皮肤灼伤的现场急救提供借鉴,提高现场救治和院内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皮肤灼伤 创面处理 洗消 现场急救
原文传递
上海市金山区2006—2015年职业性化学灼伤发病特征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明佳 刘小方 +5 位作者 吴晓宏 王丽华 俞丹丹 蔡庆涛 王莉萍 周雪松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金山区职业性化学灼伤病例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报告的上海市金山区2006—2015年职业性化学灼伤病例,分析病例的人群特征、企业分布、发病... [目的]分析上海市金山区职业性化学灼伤病例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报告的上海市金山区2006—2015年职业性化学灼伤病例,分析病例的人群特征、企业分布、发病趋势等特征。[结果]2006—2015年金山区报告职业性化学灼伤278例,占报告职业病总数的68.6%。其中化学性眼部灼伤253例(91.0%)、化学性皮肤灼伤25例(9.0%);男性250例(89.9%),女性28例(10.1%)。发病年龄中位数(M)为40岁,发病工龄M为3年,工龄以<5年最多(61.9%)。病例企业分布主要以内资企业(77.3%)、小型企业(66.9%)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3.5%)为主。[结论]金山区职业性化学灼伤以眼部灼伤为主,病例工龄均较短。防控的重点行业是小型企业、内资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尤其应关注短工龄劳动者,重点加强劳动者眼部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 职业性化学灼伤 化学性眼部灼伤 化学性皮肤灼伤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06—2017年江阴市职业性化学灼伤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献文 冯鸿义 张捷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3期298-300,305,共4页
目的了解2006—2017年江阴市职业性化学灼伤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征,为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报告的2006—2017年江阴市职业性化学灼伤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 目的了解2006—2017年江阴市职业性化学灼伤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征,为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报告的2006—2017年江阴市职业性化学灼伤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7年江阴市共报告163例职业性化学灼伤,其中男性148例(占90.8%)、女性15例(占9.2%);包括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81例(占49.7%),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82例(占50.3%),发病例数曲线呈"A"型变化趋势。职业性化学灼伤病例分布:企业规模主要分布在小型企业,占66.3%(108例);经济类型主要分布在私营企业,占61.3%(100例);行业分布主要分布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生产行业,占24.5%(40例)。作业工龄<3年病例数较多,占57.1%(93例)。结论 2016—2017年江阴市职业性皮肤灼伤发病形势不容乐观,仍需加强职业性化学灼伤的防控工作;关注短工龄者,尤其应关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类的小型私营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化学灼伤 化学性皮肤灼伤 化学性灼伤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2006—2013年广东省新发职业性皮肤病分布特点与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11
9
作者 罗巧 黄永顺 +3 位作者 温贤忠 刘晓勇 李禧娜 廖锡庆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分析2006—2013年广东省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提出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常规资料分析的方法,收集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有关广东省2006—2013年新发职业性皮肤病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广东省共报告职业性皮肤病... 目的分析2006—2013年广东省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提出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常规资料分析的方法,收集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有关广东省2006—2013年新发职业性皮肤病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广东省共报告职业性皮肤病224例,占本省此时期新发职业病的5.92%(224/3 785)。男性174例(占77.68%),女性50例(占22.3上2%)。发病年龄中位数(M)为28.5岁,92.41%(207/224)的病例发病年龄<45.0岁;发病工龄M为0.2年,66.08%(148/224)的病例发病工龄<1.0年。病种分布居前3位的分别是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和职业性接触性皮炎,分别有111、42和32例,三者共占82.59%(185/224);其发病工龄从低到高依次为: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M为30.0 d)<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M为1.4年)<职业性接触性皮炎(M为4.0年)。地区分布居前3位的分别为深圳市、东莞市和广州市,分别有126、51和18例,三者共占87.05%(195/224)。行业分布居前3位的分别为轻工业、电子业和机械业,分别有103、61和31例,三者共占87.05%(195/224)。企业分布呈散发性,但以分布于内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多见。结论广东省职业性皮肤病发病形势不容乐观,需加强对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重点监控,防治重点应以轻工业及中小型内资企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皮肤 三氯乙烯 药疹样皮炎 化学性皮肤灼伤 接触性皮炎 防治
原文传递
实验室化学伤害的现场急救及预防
10
作者 徐秋英 彭民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年第10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实验室 化学实验教学 现场急救 预防措施 意外伤害事故 化学性皮肤灼伤 中学
原文传递
16例快递分拣工急性硫酸二甲酯暴露救治体会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雪涛 王志红 唐晓勤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9年第4期335-337,352,共4页
[目的]总结硫酸二甲酯(dimethyl sulfate,DMS)暴露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救治特点。[方法]结合16例患者治疗情况,并通过文献复习,分析DMS暴露伤员皮肤、眼、呼吸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及转归特点。[结果] 16例DMS意外暴露患者,先后出... [目的]总结硫酸二甲酯(dimethyl sulfate,DMS)暴露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救治特点。[方法]结合16例患者治疗情况,并通过文献复习,分析DMS暴露伤员皮肤、眼、呼吸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及转归特点。[结果] 16例DMS意外暴露患者,先后出现皮肤、眼、呼吸道损伤。2例皮肤灼伤患者分别经局部清创、换药治疗15 d和30 d后愈合出院。1例急性中度中毒患者经吸氧、雾化吸入、应用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等综合治疗30 d痊愈出院。13例刺激反应并眼灼伤患者经吸氧、雾化吸入、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滴眼等治疗7~10 d后痊愈出院。[结论] DMS具有高毒性,可经眼、皮肤、呼吸道接触造成人体损伤。主要救治措施包括:尽早去污并做氧疗及雾化吸入治疗,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严密观察呼吸道损伤,加强气道管理,防止严重的和气道相关的并发症。预后通常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递分拣 硫酸二甲酯 中毒 化学性皮肤灼伤 化学性灼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