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力化学浸出法从氧化锌矿中高效浸出锌
1
作者 余裕森 崔立雪 +1 位作者 张利波 王云帆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976-1993,共18页
以篮式研磨机为机械力化学活化设备对我国兰坪地区低品位氧化铅锌矿进行研究,提出将研磨与NaOH溶液浸出过程相结合浸出锌的机械力化学浸出(MCL)工艺。研究浸出温度、NaOH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和搅拌速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以篮式研磨机为机械力化学活化设备对我国兰坪地区低品位氧化铅锌矿进行研究,提出将研磨与NaOH溶液浸出过程相结合浸出锌的机械力化学浸出(MCL)工艺。研究浸出温度、NaOH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和搅拌速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浸出条件下,采用MCL工艺锌的浸出率达到92.3%,比常规搅拌浸出(CSL)工艺的高7.2%,且两种工艺的能耗相差不大,证明了MCL工艺的优越性。通过对原矿进行锌物相分析以及对最佳条件下不同工艺浸出渣进行XRD、SEM-EDS、EPMA和粒度等分析,研究机械力化学活化的强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浸出 机械活化 氧化锌矿 篮式研磨机
下载PDF
铀矿石化学浸出与细菌浸出沉淀产物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玉龙 丁德馨 +4 位作者 李广悦 胡南 王永东 王有团 王清良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9-684,共6页
为了研究细菌在铀矿石细菌浸出中的作用及产物,设计了Fe^(2+)浓度分别为2.01和4.63g/L的化学浸出和细菌浸出4种矿粉实验与Fe^(2+)浓度为4.63g/L的化学浸出和细菌浸出2种矿块实验.监测了矿粉浸出体系中pH值、Eh值及铀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为了研究细菌在铀矿石细菌浸出中的作用及产物,设计了Fe^(2+)浓度分别为2.01和4.63g/L的化学浸出和细菌浸出4种矿粉实验与Fe^(2+)浓度为4.63g/L的化学浸出和细菌浸出2种矿块实验.监测了矿粉浸出体系中pH值、Eh值及铀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对铀矿石化学浸出和细菌浸出的矿块表面形貌、元素及矿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矿粉浸出体系中,Fe^(2+)浓度分别为2.01和4.63g/L的化学浸出铀矿石浸出率分别为64.86%和69.13%,细菌浸出浸出率分别为94.35%和92.80%.试块化学浸出后表面主要为硅酸盐类矿物,细菌浸出后表面主要是黄钾铁矾类矿物.细菌浸出体系中含适量铁可有效降低沉淀量,提高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石 化学浸出 细菌 沉淀物
下载PDF
硫化锌矿化学浸出技术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何捍卫 胡岳华 黄可龙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系统地概述了近十几年来硫化锌矿化学浸出技术的进展 ,主要包括 :硫化锌矿矿物特性 ;硫化锌矿浸出剂及浸出体系的发展 ;硫化锌矿化学浸出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现状 ;
关键词 硫化锌矿 化学浸出 体体系 动力学 热力学 湿法炼锌
下载PDF
不同成矿成因黄铜矿化学浸出的差异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白静 温建康 +4 位作者 黄松涛 武彪 刘学 刘爽 蔡镠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56-2863,共8页
采用XRD、XPS和MLA等检测研究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及斑岩型黄铜矿化学浸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化学浸出过程中,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与斑岩型黄铜矿浸出特性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两种黄铜矿表面形成中间产物的性质不同。两种黄铜矿化学... 采用XRD、XPS和MLA等检测研究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及斑岩型黄铜矿化学浸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化学浸出过程中,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与斑岩型黄铜矿浸出特性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两种黄铜矿表面形成中间产物的性质不同。两种黄铜矿化学浸出的产物除单质硫S8之外,还有非化学计量的中间产物Cu3.5Fe4S2.5、Cu5Fe4S及Cu3.5Fe1.5S5生成。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的中间产物以Cu3.5Fe4S2.5为主,斑岩型黄铜矿的中间产物以Cu3.5Fe1.5S5为主。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与斑岩型黄铜矿具有不同的溶解途径: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受到H+的腐蚀后矿物中的Cu—S断裂,Cu2+与Fe2+同时溶解,而斑岩型黄铜矿受到H+腐蚀后Fe2+优先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 斑岩型黄铜矿 化学浸出 中间产物
下载PDF
云南大红山铜矿化学浸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舒荣波 阮仁满 温建康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08年第2期6-9,共4页
以云南大红山铜矿的铜精矿为研究对象,分别考查其在稀硫酸、硫酸高铁、硫酸亚铁三种介质中的溶解情况。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在pH1.0—2.0、常温常压条件下,该铜精矿基本不溶于稀硫酸溶液和硫酸高铁溶液,而在硫酸亚铁溶液中该铜精矿... 以云南大红山铜矿的铜精矿为研究对象,分别考查其在稀硫酸、硫酸高铁、硫酸亚铁三种介质中的溶解情况。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在pH1.0—2.0、常温常压条件下,该铜精矿基本不溶于稀硫酸溶液和硫酸高铁溶液,而在硫酸亚铁溶液中该铜精矿溶解速率明显加快,但浸出后期有明显的钝化现象。浸渣XRD和SEM分析表明,硫酸亚铁溶液浸出后浸出渣有单体硫物相存在,而且矿物表面有明显的“腐蚀坑”,能谱分析也证实矿物表面有硫元素过量的情况。另外,硫酸亚铁溶液浸出过程中体系酸耗明显增加,这一方面是由于Fe^2+离子氧化造成的,另一方面矿石的大量溶解也增加了酸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 黄铜矿 化学浸出 钝化
下载PDF
低电位化学浸出云南大红山黄铜矿 被引量:2
6
作者 舒荣波 阮仁满 温建康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08年第4期3-6,共4页
通常认为Fe3+离子是溶浸黄铜矿的有效氧化剂,Fe2+仅仅是Fe3+离子的供给源。但是有试验研究表明,对某些性质的黄铜矿而言,Fe2+离子比Fe3+离子具有更强的溶浸作用。本文对比了Fe2+与Fe3+离子浸出云南大红山黄铜矿的差异,详细研究了pH值、... 通常认为Fe3+离子是溶浸黄铜矿的有效氧化剂,Fe2+仅仅是Fe3+离子的供给源。但是有试验研究表明,对某些性质的黄铜矿而言,Fe2+离子比Fe3+离子具有更强的溶浸作用。本文对比了Fe2+与Fe3+离子浸出云南大红山黄铜矿的差异,详细研究了pH值、溶氧和Fe2+离子浓度等因素对低电位化学浸出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研究结果,系统总结了低电位化学浸出云南大红山黄铜矿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化学浸出 低电位
下载PDF
黄铁矿对硫砷铜矿化学浸出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伍赠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76-2382,共7页
为了考查黄铁矿对硫砷铜矿浸出的影响,在添加黄铁矿、常压化学浸出条件下研究硫砷铜矿的浸出动力学和电化学。采用自制浸出装置在H_2SO_4-Fe_2(SO_4)_3体系中开展混合矿物化学浸出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黄铁矿后硫砷铜矿的表观活化能降低... 为了考查黄铁矿对硫砷铜矿浸出的影响,在添加黄铁矿、常压化学浸出条件下研究硫砷铜矿的浸出动力学和电化学。采用自制浸出装置在H_2SO_4-Fe_2(SO_4)_3体系中开展混合矿物化学浸出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黄铁矿后硫砷铜矿的表观活化能降低至48.15kJ/mol;随着黄铁矿加入比例的升高,硫砷铜矿的浸出率逐渐提高,当硫砷铜矿与黄铁矿质量比为1:6时,12天硫砷铜矿的浸出率可达23.6%。通过XPS分析了混合矿物表面化学浸出前后硫和砷形态的变化,加入黄铁矿后促进砷转化为五价砷,降低毒性。电化学工作站测定硫砷铜矿的静止电位为0.48 V,无菌条件下的电化学行为解释了黄铁矿和硫砷铜矿混合化学浸出时形成原电池,促进了硫砷铜矿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砷铜矿 黄铁矿 化学浸出 静电位 原电池效应
下载PDF
化学浸出银锰矿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罗天盛 《中国锰业》 1997年第3期26-29,共4页
在酸性介质中,应用苯胺直接还原氧化锰工艺处理银锰共生氧化锰矿,使银锰分离。试验确定处理银锰矿浸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锰的浸出率达99%以上,银的浸出率达95%以上。
关键词 化学浸出 共生矿 苯胺 选矿
下载PDF
贵州某铅锌尾矿化学浸出提锌试验
9
作者 楚昊 张覃 +1 位作者 王倩 唐川黔 《现代矿业》 CAS 2012年第7期88-89,97,共3页
贵州某地铅锌尾矿锌含量低、泥化严重,且绝大部分以氧化锌异极矿形式存在,用浮选方法很难富集锌。为此,根据尾矿性质进行了直接化学浸出试验,考察了浸出液固比、浸出时间和浸出粒度3个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为... 贵州某地铅锌尾矿锌含量低、泥化严重,且绝大部分以氧化锌异极矿形式存在,用浮选方法很难富集锌。为此,根据尾矿性质进行了直接化学浸出试验,考察了浸出液固比、浸出时间和浸出粒度3个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为60%、浸出液固比为4∶1、浸出时间为6 h、浸出粒度为-0.074 mm的最佳试验条件下,获得了锌浸出率为95.34%的较好试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尾矿 氧化锌 异极矿 化学浸出
下载PDF
有机硅渣浆中铜的提取制备工艺(Ⅱ)-化学浸出反应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小瑜 陈柏校 +1 位作者 严跃和 王成 《浙江化工》 CAS 2018年第7期28-33,共6页
以盐酸为酸性物质、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氯化铜为催化剂,系统研究了从有机硅渣浆中提取铜的制备工艺中的不同因素对化学浸出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盐酸的质量分数对浸出反应有利,但盐酸质量分数达到20%后,继续增大盐酸质量分数对提... 以盐酸为酸性物质、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氯化铜为催化剂,系统研究了从有机硅渣浆中提取铜的制备工艺中的不同因素对化学浸出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盐酸的质量分数对浸出反应有利,但盐酸质量分数达到20%后,继续增大盐酸质量分数对提高铜浸出率的效果不大,最佳的盐酸质量分数为20%;次氯酸钠添加量越大,铜浸出率越高,最佳的次氯酸钠投加量占含铜硅渣投加量百分比为5%;升高反应温度对浸出反应有利,而且反应温度越高,则所需反应时间越短,铜浸出率越高,最佳反应温度为50℃;延长反应时间对反应有利,铜浸出率越高,最佳反应时间为1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渣浆 化学浸出 含铜溶液 氧化
下载PDF
氧化锰矿化学浸出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天盛 韦运县 《中国锰业》 1998年第3期37-39,共3页
研究了在钛废液中加入H2O2来补充配齐FeSO4还原剂量,提出二段氧化还原浸出氧化锰矿新工艺。浸出结果表明,锰的浸出率达93%以上。
关键词 氧化锰矿 钛废液 化学浸出 炼锰
下载PDF
某低品位软锰矿的化学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杰 《广西地质》 2002年第1期72-74,共3页
文章通过对某地低品位软锰矿的试验研究 ,采用直接浸出工艺流程 ,可获得较好技术指标的硫酸锰产品 ,为同类型锰矿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化学浸出 开发 利用 锰矿资源 机理 锰矿石 选矿工艺
下载PDF
一种从废石油炼制催化剂中生物浸出和化学浸出Ni、V和Mo的新方法
13
作者 刘艳(摘译)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2-112,共1页
Debabrata Pradhan等研究了用两步浸出法从废石油炼制催化剂中浸出镍、钒和钼。第一步采用生物浸出。分别考察了影响生物浸出的浆体浓度、Fe(Ⅱ)初始质量浓度、初始pH、颗粒大小和温度等参数。
关键词 生物 化学浸出 石油炼制 催化剂 NI MO Fe(Ⅱ) 浆体浓度
下载PDF
甘肃南泉银矿床氧化矿中银的化学浸出实验
14
作者 李德钧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1-74,共4页
南泉银矿床氧化带中银主要以硫化银及卤化银等独立矿物赋存于褐铁矿中,颗粒微细.根据银的这些赋存特点,进行了化学浸出方法的实验研究,确定了适合于该矿石的最佳氰化条件及指标.
关键词 赋存 化学浸出 实验
下载PDF
化学-微生物联合浸出大洋锰结核中金属元素的过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旭 王雅静 +1 位作者 饶俊 冯雅丽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76,共4页
采用化学-微生物浸出法对大洋锰结核中多种金属元素进行了浸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矿浆浓度、反应温度、pH值和微生物接菌量对锰结核中锰及其他金属的浸出速率具有一定影响。在化学-微生物联合浸出工艺下,大洋锰结核中Mn、Cu、Ni和Co浸... 采用化学-微生物浸出法对大洋锰结核中多种金属元素进行了浸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矿浆浓度、反应温度、pH值和微生物接菌量对锰结核中锰及其他金属的浸出速率具有一定影响。在化学-微生物联合浸出工艺下,大洋锰结核中Mn、Cu、Ni和Co浸出率分别达到98.50%、96.36%、97.84%和98.31%,实现了锰结核中多金属的共同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浸出 微生物 大洋锰结核
下载PDF
铜蓝浸出化学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缪彦 马英强 +1 位作者 廖张妍 印万忠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模拟生物堆浸工艺条件,在硫酸铁酸性介质体系下,针对浸出温度、氧化还原电位和pH进行铜蓝化学浸出动力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铁酸性浸出铜蓝符合典型的缩核模型,速率受表面化学反应控制,而非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48.94kJ/mol。铜蓝... 模拟生物堆浸工艺条件,在硫酸铁酸性介质体系下,针对浸出温度、氧化还原电位和pH进行铜蓝化学浸出动力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铁酸性浸出铜蓝符合典型的缩核模型,速率受表面化学反应控制,而非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48.94kJ/mol。铜蓝的浸出率与温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呈正相关,pH对铜蓝浸出的影响微弱。在初始Fe3+浓度9.2g/L、Fe2+浓度3.0g/L、初始pH=1.00±0.05、氧化还原电位恒定在(720±10)mV(vs.SHE)、40℃条件下浸出288h,铜蓝的浸出率达到4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辉铜矿 铜蓝 化学浸出 动力学
下载PDF
化学-生物联合浸出次生硫化铜精矿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婧 邹平 +3 位作者 孙珮石 赵思琪 李传宽 王洁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27,共6页
针对次生硫化铜精矿在传统火法炼铜工艺中存在的高能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以及单独生物法浸出存在的浸出周期长、浸出速度慢等缺点,创新性地提出了化学-生物联合浸出新工艺,即在生物浸出初期接种浸矿菌种的同时还加入适量化学氧化剂... 针对次生硫化铜精矿在传统火法炼铜工艺中存在的高能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以及单独生物法浸出存在的浸出周期长、浸出速度慢等缺点,创新性地提出了化学-生物联合浸出新工艺,即在生物浸出初期接种浸矿菌种的同时还加入适量化学氧化剂硫酸高铁。实验结果表明,浸出8 d,化学-生物联合浸出的铜浸出率达98.26%,比单独生物法高41.92个百分点,比单独化学氧化法高27.3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精矿 次生硫化铜矿 化学-生物联合 生物法 化学
下载PDF
矿物加工工程中浸出技术的运用与实践分析
18
作者 张宏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3期41-43,50,共4页
矿物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矿物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被各个行业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助力了矿物加工行业的发展。在矿物加工工程中运用浸出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矿物加工工程质量,向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矿物材... 矿物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矿物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被各个行业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助力了矿物加工行业的发展。在矿物加工工程中运用浸出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矿物加工工程质量,向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矿物材料。对矿物浸出技术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讨论了矿物加工工程中浸出技术的运用与实践要点,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物理 化学浸出 生物
下载PDF
用生物与化学联合浸出工艺处理硫化锌精矿
19
作者 张丽霞(译) 《湿法冶金》 CAS 2007年第3期165-165,共1页
Adelson D.de Souza等探寻一种有经济效益的结合生物浸出和化学浸出的工艺处理硫化锌矿。某闪锌矿精矿含51.4%Zn,1.9%Pb,31.8%S and 9.0% Fe,用中温氧化铁、硫细菌连续生物浸出,之后对生物浸出渣化学浸出。生物浸出阶段,... Adelson D.de Souza等探寻一种有经济效益的结合生物浸出和化学浸出的工艺处理硫化锌矿。某闪锌矿精矿含51.4%Zn,1.9%Pb,31.8%S and 9.0% Fe,用中温氧化铁、硫细菌连续生物浸出,之后对生物浸出渣化学浸出。生物浸出阶段,第一个反应器产生高达20g/L的Fe(Ⅲ)溶液,该溶液给入下面的生物反应器以氧化闪锌矿。停留70h后,锌提取率可达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锌精矿 生物 化学浸出 工艺处理 Fe(Ⅲ) 生物反应器 硫化锌矿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含钴矿石摇瓶生物浸出比较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伟 杨洪英 +1 位作者 刘媛媛 罗文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06-1609,1614,共5页
对含钴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明确了该含钴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粒度分布、矿物组成与嵌布特征.研究表明,硫化矿物主要为硫铜钴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黄铁矿等.硫铜钴矿大多数以单体形式赋存,还有一部分为连生体.该含... 对含钴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明确了该含钴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粒度分布、矿物组成与嵌布特征.研究表明,硫化矿物主要为硫铜钴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黄铁矿等.硫铜钴矿大多数以单体形式赋存,还有一部分为连生体.该含钴矿石含钴1.63%,铜1.05%,铁12.4%,硫15.00%.用实验室驯化培养的具有良好抗钴性能的ZY101菌种对此含钴矿石进行摇瓶浸出实验研究,浸出结果表明:利用优良菌种浸出,钴浸出率达85.71%.对比生物法与非生物的高铁溶液浸出,生物法钴浸出率提高63.26%,耐钴ZY101浸矿菌浸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钴矿石 工艺矿物学 硫铜钴矿 生物 化学浸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