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化学表征与免疫性调节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雪莲 赵文晓 +5 位作者 段晨晨 郑俊 孙娜 杨靓宇 赵军 段新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PS)作为黄芪的重要活性成分,对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肠道炎症等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大量研究已揭示了黄芪多糖的功效及其作用机制。但是,由于黄芪多糖分子量大、溶解度低等特点限制了临... 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PS)作为黄芪的重要活性成分,对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肠道炎症等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大量研究已揭示了黄芪多糖的功效及其作用机制。但是,由于黄芪多糖分子量大、溶解度低等特点限制了临床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药物研究进展,发现适度的结构改变或加工可以极大地提高黄芪多糖的生物利用度,而且其化学表征与生物学功效有密切的关系。综述近年来不同黄芪多糖化学表征对糖尿病、肿瘤、炎症、免疫抑制等疾病的免疫性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不同分子量大小的黄芪多糖均可以改善糖尿病的免疫紊乱状况;具有较高的支链度、低中分子量、高表面积或经过硒化处理的黄芪多糖可通过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来促进癌细胞凋亡、提高抗肿瘤活性;低中分子量、蜜炙加工的黄芪多糖可通过调控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因子发挥抗炎活性;中等分子量、经γ射线照射的黄芪多糖可以改善机体免疫抑制情况;此外,作为免疫增强剂,分子量在5.6×10^(3)~1.5×10^(6)Da的黄芪多糖可通过增强免疫细胞活性、特异性抗体滴度,提高机体免疫应答能力及疫苗效力。通过探讨化学表征和免疫性调节功能间的关系,以期为黄芪多糖的临床应用及新的功能性保健食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化学表征 免疫性调节 功效 保健食品
下载PDF
大血藤多酚组分的化学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2
作者 张晓晓 战秀俊 +5 位作者 张庆瑞 姜其宝 李晓格 贾丽 赵晶 姜苗苗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90-399,共10页
本实验富集大血藤多酚组分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和化学表征,丰富该药材的物质研究基础,初步分析多酚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并测定总多酚含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 本实验富集大血藤多酚组分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和化学表征,丰富该药材的物质研究基础,初步分析多酚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并测定总多酚含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对其进行化学表征,利用DPPH法和ABTS法评价大血藤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优化Folin-Ciocalte法最大吸收波长为740 nm,大血藤总多酚含量约为32.34%;通过高分辨质谱检测到大血藤中多酚类成分有62个,包括28个酚酸和酚苷类成分、13个木脂素类成分、12个苯丙素类成分、9个黄酮类成分;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都具有清除作用,IC50值分别为4.88μg/mL、16.68μg/mL。该研究从大血藤提取物中检测到62个多酚类成分,抗氧化活性与其密切相关,深入研究了大血藤多酚组分,为该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藤 多酚组分 含量测定 化学表征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九华山黄精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表征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庭廷 胡威 +2 位作者 汪好芬 冉颖霞 郑春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8-51,共4页
采用传统方法、酶法、超声波提取以及酶法辅助超声等多种手段对九华山多花黄精多糖进行提取,并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与交联葡聚糖分子筛法等对多糖进行纯化、分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采用红外光谱以及气相色谱法等对多糖的构型和组成... 采用传统方法、酶法、超声波提取以及酶法辅助超声等多种手段对九华山多花黄精多糖进行提取,并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与交联葡聚糖分子筛法等对多糖进行纯化、分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采用红外光谱以及气相色谱法等对多糖的构型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以超声提取方法最佳,多糖得率最高;多糖为杂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12,其组成为果糖:葡萄糖=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分离纯化 化学表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上二叠统石千峰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表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翔 田景春 +4 位作者 陈洪德 侯明才 侯中健 李君文 刘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在沉积学、生物和地球物理测井相标志研究基础上,运用锶钡质量分数比值和锶钡散点图法,锶钙和钍铀比值法、沉积磷酸盐法、碳氧同位素和氧化-还原电位法等地球化学方法,根据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上二叠统石千峰... 在沉积学、生物和地球物理测井相标志研究基础上,运用锶钡质量分数比值和锶钡散点图法,锶钙和钍铀比值法、沉积磷酸盐法、碳氧同位素和氧化-还原电位法等地球化学方法,根据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上二叠统石千峰组沉积时的古盐度和氧化还原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石千峰组为淡水沉积,属干旱、炎热、氧化的陆相湖泊环境。其结论与石千峰组的棕红、紫红和紫灰色陆源碎屑岩沉积特别与红色沉积层为特征是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 石千峰组 沉积地球化学表征 古盐度 氧化还原条件
下载PDF
我国黄檗野生种群生存现状及化学表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志鹏 张阳 +4 位作者 张昭 齐耀东 张本刚 索风梅 陈瑶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为我国常用中药关黄柏的基原,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但在20世纪60-90年代其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并且至今种群规模未得到很好的恢复。本文对我国燕山、千山、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5条山脉黄...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为我国常用中药关黄柏的基原,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但在20世纪60-90年代其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并且至今种群规模未得到很好的恢复。本文对我国燕山、千山、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5条山脉黄檗野生种群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径级结构)、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黄檗野生种群年龄结构呈纺锤形,幼龄级、青壮级个体分别占总个体数的13.9%和68.0%,表明幼龄植株储备匮乏,天然更新不足,总体呈严重的衰退趋势,受威胁状况严峻;千山种群的小檗碱、巴马汀、黄柏碱含量及生物碱总量最高,而小兴安岭种群最低,且二者与其他三条山脉黄檗种群的生物碱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野生黄檗种群分布区缩小,年龄结构呈衰退趋势,部分种群个体数量极少,即使在保护状态下也难以自我恢复;千山黄檗种群的生物碱类成分含量较高,在开展药材生产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檗 分布 种群结构 化学表征 生物碱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手性分离氨基酸衍生物(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色谱评价及物理化学表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隋洪艳 李红旗 沈忠耀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5-348,373,共5页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对L 特丁氧羰基色氨酸或D 特丁氧羰基色氨酸印迹的丙烯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色谱评价结果表明,印迹分子L Boc Trp的离解常数(3 287mmol/L)要小于非印迹分子D Boc Trp的离解常数(4 379mmol/L),说明分子印迹聚合物...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对L 特丁氧羰基色氨酸或D 特丁氧羰基色氨酸印迹的丙烯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色谱评价结果表明,印迹分子L Boc Trp的离解常数(3 287mmol/L)要小于非印迹分子D Boc Trp的离解常数(4 379mmol/L),说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特异亲和作用。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等物理化学表征技术从结构上对这种特异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具有多层次孔结构的聚合物,为溶质的扩散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在聚合物表面存在可与印迹分子相互作用的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 液相色谱 前沿色谱 物理化学表征
下载PDF
香叶天竺葵油抗氧化作用及其化学表征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淳凯 瞿伟菁 +1 位作者 孙伟 李玉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5-860,共6页
目的:研究香叶天竺葵油(PLO)的化学表征,寻找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测定PLO体外抑制豚鼠心、肝、肾脂质过氧化、清除O.2、.OH、二苯代苦味基自由基(DPPH.)和抑制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的作用,用气相色谱法对PLO进行化学表征,... 目的:研究香叶天竺葵油(PLO)的化学表征,寻找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测定PLO体外抑制豚鼠心、肝、肾脂质过氧化、清除O.2、.OH、二苯代苦味基自由基(DPPH.)和抑制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的作用,用气相色谱法对PLO进行化学表征,测定其单体对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经方差分析表明,PLO对豚鼠肝、肾、心自发脂质过氧化、CC l4诱导的肝脂质过氧化及中高剂量抑制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作用有极显著的(P<0.01)抑制作用。对O.2和DPPH.的清除作用与阴性对照相比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气相色谱和单体抗氧化实验证实占PLO组分30.06%的香茅醇抗氧化能力与PLO接近。结论:PLO有抗氧化能力,香茅醇是主要抗氧化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天竺葵油 抗氧化 化学表征
下载PDF
中药组分的系统化学表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章飞芳 张峰 +3 位作者 薛兴亚 徐青 金郁 梁鑫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3期85-90,共6页
中药的化学表征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中药发展的现状,从组分的角度切入中药,提出了同系组分的概念,并从标准品表征,强极性组分表征,同系组分表征,多维多模式色谱分离及其联用表征和质量控制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全面阐述... 中药的化学表征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中药发展的现状,从组分的角度切入中药,提出了同系组分的概念,并从标准品表征,强极性组分表征,同系组分表征,多维多模式色谱分离及其联用表征和质量控制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进行系统化学表征研究的思路,力求实现对中药物质基础的揭示和中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全面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现代化 同系组分 系统化学表征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地中海柏挥发油抗氧化、抑肿瘤及其化学表征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淳凯 瞿伟菁 +1 位作者 孙伟 李玉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23-228,共6页
为研究地中海柏(Cupressus sempervirens L.)挥发油(CEO)的化学表征,寻找抗氧化、抑肿瘤的物质基础。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CEO总抗氧化能力,及对活性氧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和对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形成的抑制作用;用GC-MS法... 为研究地中海柏(Cupressus sempervirens L.)挥发油(CEO)的化学表征,寻找抗氧化、抑肿瘤的物质基础。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CEO总抗氧化能力,及对活性氧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和对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形成的抑制作用;用GC-MS法结合人工解析鉴定化学成分,并用归一化法测定组分相对含量;用MTT与SRB法检测CEO对人鼻咽癌细胞(CNE)的抑制作用,采用形态学观察以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CEO体外抑肿瘤的效应。结果发现CEO能很好地清除自由基,显著抑制肝组织MDA的产生;在体外能抑制CNE细胞的增殖;初步推断CEO中占总量82.91%的烯类可能与抗氧化、抗肿瘤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柏 挥发油 抗氧化 抗肿瘤 化学表征
下载PDF
金表面的清洗方法与电化学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春梁 李言 佟永纯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440-443,共4页
金被广泛应用于自组装膜的基底,金表面的清洗是完美自组装膜形成的关键技术.分别利用硫酸 过氧化氢(Piranha)洗液法和电化学清洗法对金表面进行了清洁处理,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种清洗方法可以达到相同的清洗效果... 金被广泛应用于自组装膜的基底,金表面的清洗是完美自组装膜形成的关键技术.分别利用硫酸 过氧化氢(Piranha)洗液法和电化学清洗法对金表面进行了清洁处理,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种清洗方法可以达到相同的清洗效果,但前者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环氧树脂封装的电极的清洗,而后者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是一种电极表面清洗的有效方法.最后讨论了电解液中含有氯离子时对电极的腐蚀作用,进而给出了进行电化学清洗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膜 化学表征 循环伏安法 电极表面 表征 基底 过氧化氢 环氧树脂 硫酸 清洗
下载PDF
固体催化剂的研究方法第十八章催化材料的电化学表征研究
11
作者 姜艳霞 孙世刚 辛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64-774,共11页
关键词 固体催化剂 研究方法 催化材料 化学表征 研究
下载PDF
微腔型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及其应用初探
12
作者 贾能勤 朱燕 章宗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各向异性腐蚀技术研制了具有三维结构的微腔型传感器 ,微芯片 3× 6mm2 具有三维腔体 腔深 3 0 0μm,铂工作电极 1 .2 1 .2 mm2 ,Ag/ Ag Cl参比 ,工作电极与 Ag/ Ag Cl参比集成在同一微芯片上 .作者对微腔... 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各向异性腐蚀技术研制了具有三维结构的微腔型传感器 ,微芯片 3× 6mm2 具有三维腔体 腔深 3 0 0μm,铂工作电极 1 .2 1 .2 mm2 ,Ag/ Ag Cl参比 ,工作电极与 Ag/ Ag Cl参比集成在同一微芯片上 .作者对微腔型电极进行了电化学特性的表征 ,并测试了微芯片上 Ag/ Ag Cl参比电极的性能 ,考察了微腔型传感器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初步应用 ,对 H2 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腔型传感器 微机械加工技术 化学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化学表征 应用 各向异性腐蚀技术
下载PDF
光化学交联手术手套的生物评估和化学表征
13
作者 谭帅霞 王进 《橡胶参考资料》 2012年第2期36-39,共4页
天然乳胶是从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ensis)上割制而得的一种水分散体,通常由36%的顺式-1,4-聚异戊二烯、59%的水、1.5%的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树脂、脂类)和无机盐类(主要为钾、磷、镁等)组成。
关键词 化学表征 化学交联 评估 生物 手套 手术 水分散体 巴西橡胶树
下载PDF
硫氰酸锰及其相关衍生物的合成及化学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春坡 吕广田 +1 位作者 隗明 王新强 《山东化工》 CAS 2002年第3期9-12,共4页
合成了金属有机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晶体硫氰酸汞锰 ,及其相关衍生物 :二二甲亚砜合硫氰酸汞锰 ,乙二醇一甲醚合硫氰酸汞锰 ,二水合二N ,N -二甲基乙酰胺合硫氰酸汞锰 ,二水合二N -甲基 -α -吡咯烷酮合硫氰酸汞锰。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 合成了金属有机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晶体硫氰酸汞锰 ,及其相关衍生物 :二二甲亚砜合硫氰酸汞锰 ,乙二醇一甲醚合硫氰酸汞锰 ,二水合二N ,N -二甲基乙酰胺合硫氰酸汞锰 ,二水合二N -甲基 -α -吡咯烷酮合硫氰酸汞锰。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紫外 -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氰酸锰 衍生物 合成 化学表征 二二甲亚砜合硫氰酸汞锰 乙二醇一甲醚合硫氰酸汞锰 非线性光学晶体
下载PDF
波卓链霉菌合成纳米硒的物理化学表征及其抑菌促生活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斐 崔鸣 +4 位作者 王甜 杜小平 张博泉 朱锦镕 冯明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目的】研究放线菌菌株合成纳米硒(Selenium nanoparticles,SeNPs)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抑菌促生活性,为菌株在富硒花魔芋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对从健康花魔芋根际土壤中筛选的放线菌菌... 【目的】研究放线菌菌株合成纳米硒(Selenium nanoparticles,SeNPs)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抑菌促生活性,为菌株在富硒花魔芋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对从健康花魔芋根际土壤中筛选的放线菌菌株A1的细胞形态及其合成的纳米硒进行观察和元素组成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亚硒酸钠Na_(2)SeO_(3)和菌株A1合成的纳米硒进行晶型结构表征;利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对菌株A1合成的纳米硒表面官能团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以小麦和玉米种子为材料,将菌株A1的富硒发酵滤液和非富硒发酵滤液分别稀释0,5,50倍,用皿内发芽试验测定纳米硒对种子的促生作用;以花魔芋软腐病原菌菊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CZS-B6为靶标菌,用滤纸片扩散法和牛津杯法分别测定菌株A1的富硒发酵滤液和非富硒发酵滤液原液的抑菌效果;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鉴定确定菌株A1的分类地位。【结果】菌株A1介导200 mg/L Na_(2)SeO_(3)合成的红色单质硒为球形纳米颗粒,非晶态,颗粒表面存在Se、C、O、N等有机元素和C-O、N-H、C-H等官能团。经菌株A1富硒发酵滤液原液处理后,小麦和玉米幼苗的主根长及总鲜质量均显著高于无菌水对照(P<0.05);富硒发酵滤液原液对花魔芋软腐病原菌菊果胶杆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拮抗圈直径分别为14.6 mm(滤纸片扩散法)和13.1 mm(牛津杯法)。菌株A1的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为波卓链霉菌(Streptomyces bottropensis)。【结论】波卓链霉菌菌株A1介导合成的生物纳米硒具有抑菌和促生活性,在绿色富硒花魔芋种植及软腐病防治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波卓链霉菌 生物纳米硒 物理化学表征 促生活性 拮抗作用
下载PDF
社会原子化视阈下公共政策的“化学表征”
16
作者 曾泽安 《区域治理》 2021年第36期1-3,25,共4页
社会原子化是现代化进程中各个国家都会出现的显著社会现象,但一直以来仅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展开探讨。然而我们发现社会原子化在构成机理上不应仅是一种矛盾,反而更是新发展理念和社会治理的基础逻辑,这是发展改革过程面对新型问题的逻... 社会原子化是现代化进程中各个国家都会出现的显著社会现象,但一直以来仅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展开探讨。然而我们发现社会原子化在构成机理上不应仅是一种矛盾,反而更是新发展理念和社会治理的基础逻辑,这是发展改革过程面对新型问题的逻辑改观。从原子的有序与无序平衡视角逐层解析社会原子化与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的根源性联系,对于我国社会治理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原子化 公共政策 化学表征 共建共治共享
下载PDF
瘦煤化学结构表征及分子模型构建
17
作者 赵海波 秦乐静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5,共7页
为了高效清洁利用高阶煤,以瘦煤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固体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实验表征方法对瘦煤的元素赋存形态以及碳原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构建了瘦煤大分子模型,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瘦煤分子的... 为了高效清洁利用高阶煤,以瘦煤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固体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实验表征方法对瘦煤的元素赋存形态以及碳原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构建了瘦煤大分子模型,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瘦煤分子的芳香结构由1个萘、8个蒽、1个四连苯、1个芘、2个吡啶、2个吡咯以及1个噻吩构成;含氧结构包括2个环内氧接脂碳,2个氧取代芳碳以及1个羰基碳;脂肪烃则由2个脂甲基、3个芳甲基、2个亚甲基以及4个次甲基组成;最终构建的瘦煤大分子模型为C_(200)H1_(40)O_(5)N_(4)S;初始模型经优化后,煤分子的价电能和非键能都有所下降,但最终模型中煤分子的价电子能比非键能要高,是总能量的主要部分;从煤表面对不同气体所能提供的吸附空间角度来讲,煤中CO_(2)气体的吸附优势要强于CH_(4)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瘦煤 化学结构表征 大分子模型 分子模型构建 吸附空间
下载PDF
陷阱态对Ag-TiO_(2)光诱导界面电荷转移的影响:电化学、光电化学和光谱表征
18
作者 梁志豪 王家正 +2 位作者 王丹 周剑章 吴德印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46,共16页
在基于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的等离激元介导化学反应中,了解其中的电荷转移和复合机制进而调控界面、提高界面电荷分离,对于提高等离激元催化反应效率至关重要。但电化学体系中固液界面上的等离激元光电催化反应是一个多过程、多时间尺... 在基于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的等离激元介导化学反应中,了解其中的电荷转移和复合机制进而调控界面、提高界面电荷分离,对于提高等离激元催化反应效率至关重要。但电化学体系中固液界面上的等离激元光电催化反应是一个多过程、多时间尺度、多影响因素的复杂体系,光生载流子在界面间传递机制的研究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光电化学信号的产生和变化包含了诸多体相和界面过程,因此光电化学方法是探究等离激元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界面电荷转移机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合成了TiO_(2)和Ag-TiO_(2)纳米粒子,以光电化学方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并结合电化学和各种谱学表征手段,探究了电极陷阱态对界面电荷转移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g负载在TiO_(2)表面后,电极的陷阱态显著增加。结合XPS以及PL光谱,陷阱态增加可主要归咎于表面羟基。陷阱态的增加导致了荧光的猝灭和光电响应的减弱,但增加的陷阱态复合过程也延长了载流子的寿命。陷阱态的调控必然会影响界面电荷转移,从而改变热载流子的数量和寿命,进而调控后续Ag界面上的等离激元反应。在反应位点位于金属的基于金属-半导体复合体系的等离激元催化反应中,认识到半导体陷阱态对于界面电荷转移的作用有助于在等离激元介导化学反应中更好地利用载流子、提高反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激元 Ag-TiO_(2) 陷阱态 电荷转移 光电化学表征
下载PDF
应用于全固态电池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实验设计——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19
作者 江滔 王钰婷 +4 位作者 高吕晋 邹易 朱博文 陈丽 李显增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371-378,共8页
介绍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固态电解质(SPE)的综合化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聚环氧乙烷(PEO)的改性策略及SPE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晶体结构,采用交流阻抗、线性扫描伏安法、恒流充放电等测试增强学生对极化和离子迁... 介绍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固态电解质(SPE)的综合化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聚环氧乙烷(PEO)的改性策略及SPE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晶体结构,采用交流阻抗、线性扫描伏安法、恒流充放电等测试增强学生对极化和离子迁移数等概念的理解。该实验有助于学生将化学中的理论知识延伸至实际运用,提高理论水平,锻炼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态电解质 综合化学实验设计 晶体结构表征 化学表征
下载PDF
基于化学表征和生物效价检测的大黄配方颗粒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谭鹏 张海珠 +4 位作者 张定堃 伍珊娜 牛明 王伽伯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683-2690,共8页
该文尝试将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和生物效价分析方法联合使用的模式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并以大黄配方颗粒为模式药进行了示范性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黄配方颗粒中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等10个蒽醌... 该文尝试将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和生物效价分析方法联合使用的模式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并以大黄配方颗粒为模式药进行了示范性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黄配方颗粒中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等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在复方地芬诺酯片致小鼠便秘模型上,测定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致泻生物效价;在体外抗大鼠血小板聚集模型基础上,测定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活血生物效价;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的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与致泻、活血生物效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多指标化学含量测定结果显示10个批次间大黄配方颗粒的化学表征差异较大,与此同时,致泻、活血生物效价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黄配方颗粒的致泻生物效价强弱和其含有的结合型蒽醌糖苷类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活血生物效价的强弱和其含有的游离型蒽醌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综上,采用多组分化学表征和生物效价检测联用的模式可以客观量化、更全面的反映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整体质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配方颗粒 质量评价 生物效价 多组分化学表征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