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0)去除地下水Cr(Ⅵ)过程中的钝化作用及电化学解钝参数优化
1
作者 彭月 冯艳平 +1 位作者 兰伟伟 刘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5-1603,共9页
零价铁(Fe^(0))广泛用于Cr(Ⅵ)污染地下水的修复,但存在Fe^(0)钝化降低修复效率的问题。首先使用Fe^(0)去除地下水中的Cr(Ⅵ)并制备不同钝化程度的钝化铁屑,然后采用电化学方法对钝化铁屑进行解钝,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电极... 零价铁(Fe^(0))广泛用于Cr(Ⅵ)污染地下水的修复,但存在Fe^(0)钝化降低修复效率的问题。首先使用Fe^(0)去除地下水中的Cr(Ⅵ)并制备不同钝化程度的钝化铁屑,然后采用电化学方法对钝化铁屑进行解钝,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电极设置、电解电压、电解时间及电极距对解钝效果的影响,同时对解钝溶液和解钝前后的铁屑及解钝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钝化铁屑作阳极时解钝效果最佳;解钝效果随电解电压增大先上升后降低,随电极距增大而降低,随电解时间增加而上升,3个因素对解钝效果的影响依次为电解时间>电解电压>电极距;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表明,钝化铁屑在电化学作用下因表面沉淀脱落使得其活性得到有效恢复;钝化铁屑解钝的最佳条件(以钝化铁屑作阳极,电解电压为10 V,电解时间为60 min,电极距为2 cm)下,解钝后铁屑对Cr(Ⅵ)的去除率可恢复至原来的90%以上;解钝过程中不会促使Cr(Ⅲ)沉淀溶解,但会增加溶液中Fe的浓度。上述研究成果对提高Fe^(0)修复Cr(Ⅵ)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及材料使用率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修复 零价铁(Fe^(0)) 六价铬〔Cr(Ⅵ)〕 钝化 化学解
下载PDF
废弃聚酯的化学解聚技术及其高值化产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志阳 官军 +5 位作者 吕维扬 王秀华 陈林江 潘江峰 程强 姚玉元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3年第1期55-62,共8页
介绍了废弃聚酯的化学解聚方法,以及近年来化学解聚单体下游高值化产品的开发进展。废弃聚酯的化学解聚法主要包括水解法、醇解法、胺解法,醇解法中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技术是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得到高纯度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的... 介绍了废弃聚酯的化学解聚方法,以及近年来化学解聚单体下游高值化产品的开发进展。废弃聚酯的化学解聚法主要包括水解法、醇解法、胺解法,醇解法中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技术是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得到高纯度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目前废弃聚酯化学解聚法产业化中的主流工艺路线。水解法解聚单体精对苯二甲酸(PTA)能开发高附加值化工中间体、吸附催化多功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偶氮分散染料等;甲醇醇解法产物DMT可制备烃类燃料、光学聚酯、抗菌聚酯等产品;乙二醇醇解法产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可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聚氨酯泡沫、水溶性聚酯等材料;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法再生单体DMT纯度高,能开发与原生聚酯媲美的各种差别化、功能性聚酯产品,是制备高附加值聚酯产品最具前途的工艺路线;胺解法的解聚产物更具多样化,可以开发增塑剂、热固性树脂、高性能薄膜等产品。化学解聚技术今后的发展仍需进一步向缩短工艺流程、提高产物收率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向改进,加大功能多元化、品质高端化再生聚酯新材料的开发力度,并重点开发与之配套的实际生产设备,从而真正发挥化学法回收废弃PET的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聚酯 化学 再生产品 高附加值
下载PDF
一种油层解堵新方法──热化学解堵 被引量:7
3
作者 白义珍 向瑜章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5年第2期56-60,共5页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油层被钻开后会出现堵塞。这些堵塞物有的可以被酸除去,有的还没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法。我们经过大量的室内研究,开发出一种热化学解堵剂。该解堵剂化学性质稳定、发热量大、配伍性好,且具有成本低廉、储运和施工方...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油层被钻开后会出现堵塞。这些堵塞物有的可以被酸除去,有的还没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法。我们经过大量的室内研究,开发出一种热化学解堵剂。该解堵剂化学性质稳定、发热量大、配伍性好,且具有成本低廉、储运和施工方便、解堵效果好、适应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堵塞 堵剂 化学解 油层
下载PDF
木质素热化学解聚与协同解聚的进展
4
作者 丁珊珊 陈明强 +1 位作者 杨忠连 王一双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对木质素解聚方法、解聚过程中所使用的催化剂和溶剂以及解聚工艺条件等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各种解聚方式的优缺点,同时阐述了协同解聚木质素。展望了木质素解聚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木质素 化学解 协同效应 芳香族化合物 木质素油 焦炭
下载PDF
气井热化学解堵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蒋晓明 尹启业 +3 位作者 贺素玲 于君祥 曹广霞 陈建斋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2期84-85,共2页
中原油田气井地层能量日渐衰弱 ,致使措施入井液大量漏失 ,凝析气在孔喉中凝析而产生“液锁”效应等损害地层的因素。针对这种情况 ,采用了热化学解堵技术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热化学解堵剂配方以及配套施工工艺 ,应用现场后取得了明显... 中原油田气井地层能量日渐衰弱 ,致使措施入井液大量漏失 ,凝析气在孔喉中凝析而产生“液锁”效应等损害地层的因素。针对这种情况 ,采用了热化学解堵技术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热化学解堵剂配方以及配套施工工艺 ,应用现场后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化学解堵技术 发热剂 延缓剂 地层 凝析气
下载PDF
油井热化学解堵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马英健 张新宇 《油田节能》 2000年第3期48-48,60,共2页
针对葡萄花油田原油的物性特点,采用热化学方法解决一些部分油井油层堵塞,油层热化学解堵增产技术施工简单可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关键词 葡萄花油田 油井 清蜡 化学解 物性
下载PDF
高凝油热化学解堵技术试验研究
7
作者 范炜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35期157-158,共2页
该项目针对沈阳油田静35块油层地质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热力解堵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室内试验,筛选出了控制方便,反应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一种化学反应配方。先后在静35-32-36、静35-30-32、静35-33-33等3口井进行现场试验,试验证明该热... 该项目针对沈阳油田静35块油层地质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热力解堵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室内试验,筛选出了控制方便,反应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一种化学反应配方。先后在静35-32-36、静35-30-32、静35-33-33等3口井进行现场试验,试验证明该热化学解堵剂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因蜡质、胶质、沥青质等有机物沉积造成的堵塞,为静35块的原油开发开辟了新的道路;而且该配方具有用量少、成本低、施工简单安全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油 蜡堵 化学解
下载PDF
低温化学甘油解法制备1,3-甘油二酯工艺优化
8
作者 王熠璠 刘柯缨 +3 位作者 黄雅祺 黄晔 高雅慧 王小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1-44,89,共5页
为制备富含1,3-甘油二酯(1,3-DAG)的甘油二酯油,以大豆油和甘油为原料,采用低温化学甘油解法制备1,3-DAG。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溶剂种类、溶剂用量、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组成的影响,以优化工艺条件,并在最... 为制备富含1,3-甘油二酯(1,3-DAG)的甘油二酯油,以大豆油和甘油为原料,采用低温化学甘油解法制备1,3-DAG。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溶剂种类、溶剂用量、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组成的影响,以优化工艺条件,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放大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化学甘油解法制备1,3-DAG的最优条件为以丙酮为溶剂、溶剂与反应物质量比2∶1、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0.6%(以反应物质量计)、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 h;在最优条件下经验证实验,产物中甘油三酯(TAG)含量为44.03%,DAG含量达43.97%,其中1,2-DAG含量为13.53%,1,3-DAG含量为30.44%;将反应物用量放大10倍,产物中TAG含量为46.35%,1,3-DAG含量为29.13%。综上,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低温化学甘油解法得到了富含1,3-DAG的甘油二酯油,且该方法具有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生产1,3-DAG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甘油二酯 低温 化学甘油 大豆油
下载PDF
井筒化学生热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建华 卢素萍 +1 位作者 马香丽 姚建兵 《清洗世界》 CAS 2008年第9期31-3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化学药剂在地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解除地层堵塞,提高油井产量的热力解堵技术。通过若干现场实例证明,热化学解堵剂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因蜡质、胶质、沥青质等有机物沉积造成的堵塞,而且药剂用量少、成本低、施工... 介绍了一种利用化学药剂在地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解除地层堵塞,提高油井产量的热力解堵技术。通过若干现场实例证明,热化学解堵剂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因蜡质、胶质、沥青质等有机物沉积造成的堵塞,而且药剂用量少、成本低、施工简单、经济效益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堵塞 化学解堵剂 增产 增注
下载PDF
热化学油层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建华 高才松 +2 位作者 许少永 耿文彬 王宏恩 《新疆石油科技》 2003年第2期22-24,共3页
针对濮城油田油水井近井地带污染堵塞严重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利用化学药剂在地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以解除地层堵塞,提高油井产量的热力解堵技术。通过若干实例的现场实施证明,热化学解堵剂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因蜡质、胶质、沥青... 针对濮城油田油水井近井地带污染堵塞严重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利用化学药剂在地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以解除地层堵塞,提高油井产量的热力解堵技术。通过若干实例的现场实施证明,热化学解堵剂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因蜡质、胶质、沥青质等有机物沉积造成的堵塞,而且药剂用量少、成本低、施工简单、经济效益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油层 濮城油田 油水井 油层堵塞 化学解堵剂 增产 增注
下载PDF
化学生热解堵油层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11
作者 杨建华 王耀东 《试采技术》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针对濮城油田油水井近井地带污染堵塞严重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利用化学药剂在地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以解除地层堵塞,提高油井产量的热力解堵技术。通过若干实例的现场实施证明,热化学解堵技术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因蜡质、胶质、... 针对濮城油田油水井近井地带污染堵塞严重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利用化学药剂在地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以解除地层堵塞,提高油井产量的热力解堵技术。通过若干实例的现场实施证明,热化学解堵技术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因蜡质、胶质、沥青质等有机物沉积造成的堵塞,而且药剂用量少、成本低、施工简单、经济效益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城油田 油层堵塞 化学解 增产 增注 效果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化学裂解和自融现象的观察
12
作者 吕新法 王可宁 +2 位作者 胡中荣 赵忠良 朱智勇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145-149,共5页
通过EHFV化学裂解和自融现象的研究,揭示乙醚所致的化学裂解属纵深裂解而非浅表式的剥离,因此不管分子大小、是峰形还是非峰形所在处管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血凝素抗原活性;而在自融现象研究中,意外地发现,在4℃这个特定环境温度中,无牛血... 通过EHFV化学裂解和自融现象的研究,揭示乙醚所致的化学裂解属纵深裂解而非浅表式的剥离,因此不管分子大小、是峰形还是非峰形所在处管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血凝素抗原活性;而在自融现象研究中,意外地发现,在4℃这个特定环境温度中,无牛血清病毒液内的病毒颗粒会自发地不断脱落大量包膜蛋白(主要由血凝素抗原加上极小量核衣壳蛋白组成),从而为制造EHFV亚单位提供了最廉价的简易手段.这种不受约束的外膜脱落现象可能是诱发、推动病毒变异的一种主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热病毒 化学 自融现象
下载PDF
剥制苎麻的化学浸解
13
作者 李伟如 袁金伦 +1 位作者 陈淑颜 李惠波 《广东化纤技术通讯》 1991年第1期25-28,共4页
本文主要叙述了通过对原麻进行简易的多种药剂化学浸解试验,从中选出了协同效果很好的MH+NaoH,并加入常用的硅酸钠。采用和硫酸一样简单的浸解工艺和时间(l小时),使原麻中的胶质去除率达到50%(对原含胶质).这种方法比目前国内外没解效... 本文主要叙述了通过对原麻进行简易的多种药剂化学浸解试验,从中选出了协同效果很好的MH+NaoH,并加入常用的硅酸钠。采用和硫酸一样简单的浸解工艺和时间(l小时),使原麻中的胶质去除率达到50%(对原含胶质).这种方法比目前国内外没解效果最好的月麦芒麻酸的主除率高,且浸解时间短,仅是它的1/3。而对原麻的胶质去除率比1986年美国专利的霉菌果胶酶的浸解高得多。不管对原含胶质或对原麻的胶质去除率均约是硫酸浸解的三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剥制 化学
下载PDF
解化学题常用的数学方法
14
作者 陆德富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4期64-64,F003,F004,共3页
关键词 化学解 数学方法 中学 化学教学 化学计算 极限法 极值法
下载PDF
稠油注蒸汽层内化学辅助裂解降粘矿场先导性试验
15
作者 刘洋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4期74-76,共3页
针对目前胜利油田超稠油蒸汽吞吐热力采油技术存在热利用率低、采收率低的问题,采用了注蒸汽层内化学辅助裂解降粘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较高的超稠油降粘率,粘度反弹不明显,降低了稠油开采难度。在胜利孤东油田2口超稠油井进... 针对目前胜利油田超稠油蒸汽吞吐热力采油技术存在热利用率低、采收率低的问题,采用了注蒸汽层内化学辅助裂解降粘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较高的超稠油降粘率,粘度反弹不明显,降低了稠油开采难度。在胜利孤东油田2口超稠油井进行了注蒸汽层内化学辅助裂解降粘工艺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注蒸汽层内化学辅助裂解降粘技术可以取代电传统的蒸汽吞吐热力采油技术维持正常生产。试验油井降粘率达80%以上,单井日产油增产60%以上,降粘增油效果明显;同时油井载荷明显下降,耗电明显降低,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化学辅助裂降粘工艺 孤东油田 先导性试验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化学裂解结合生物质谱对多肽二硫键的定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晓宇 晏国全 +1 位作者 周新文 杨芃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05-1512,共8页
二硫键是一种与多肽及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化学键.当多肽中存在多个半胱氨酸时,形成的二硫键可能会存在多种配对方式.快速且精准地定位多肽中多对二硫键对研究多肽的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化学裂解和生... 二硫键是一种与多肽及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化学键.当多肽中存在多个半胱氨酸时,形成的二硫键可能会存在多种配对方式.快速且精准地定位多肽中多对二硫键对研究多肽的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化学裂解和生物质谱的新方法,对利那洛肽中3对二硫键进行了精准定位.通过解析裂解后特异肽段的二级质谱图,确定利那洛肽中3对二硫键的配对方式分别为Cys1-Cys6,Cys2-Cys10和Cys5-Cys13.该方法为二硫键的定位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键定位 化学 生物质谱 利那洛肽
下载PDF
煤焦油化学链气化裂解产物与载氧体反应趋势研究
17
作者 王金玉 李勇鹏 +2 位作者 巩建 巩明鑫 王翠苹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8年第1期65-68,74,共5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Material studio 8.0,对煤焦油化学链气化裂解产生的CO、CO_2、C、H_2、CH_4等产物和过剩载氧体发生的二次反应进行研究,并对Fe_2O_3与CO、H_2、CH_4气相产物的反应势垒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Material studio 8.0,对煤焦油化学链气化裂解产生的CO、CO_2、C、H_2、CH_4等产物和过剩载氧体发生的二次反应进行研究,并对Fe_2O_3与CO、H_2、CH_4气相产物的反应势垒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相同时,铁基载氧体与H_2最先发生反应,反应势垒最低,与CO反应势垒次之,而载氧体与CH_4之间较难发生反应。在煤焦油化学链气化反应器末端,应采取措施避免CO和H_2与载氧体发生二次反应。该研究对提高化学链气化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铁基载氧体 化学链裂 反应势垒 M S模拟中图
下载PDF
大连化物所高温热化学裂解二氧化碳和水制太阳能燃料研究获进展
18
《河南化工》 CAS 2019年第1期43-43,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东团队在高温热化学裂解二氧化碳和水制太阳能燃料(合成气或氢气)方面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化学 太阳能 大连化物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燃料 温热
下载PDF
大连化物所高温热化学裂解二氧化碳和水制太阳能燃料研究获进展
19
《能源化工》 2019年第1期23-23,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东团队在高温热化学裂解二氧化碳和水制太阳能燃料(合成气或氢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于《能源和环境科学》上。两步法太阳能高温热化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东团队在高温热化学裂解二氧化碳和水制太阳能燃料(合成气或氢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于《能源和环境科学》上。两步法太阳能高温热化学储能是利用聚焦太阳能,高温热裂解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该方法可将间歇性、能量密度低、分布不均匀的太阳能转化为稳定、能量密度高、易于储存运输的太阳能燃料(合成气或氢气),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的直接转化;由于其气固相操作简单,太阳能到化学能转化效率高,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如何设计性能优异的催化体系,实现二氧化碳和水的高效活化和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十分具有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裂 二氧化碳 太阳能 化学 大连化物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燃料
下载PDF
气体催化裂解法制备高纯碳纳米管的研究
20
作者 程国安 刘华平 +2 位作者 彭宜斌 郑瑞廷 刘长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7-470,共4页
利用有机气体化学裂解技术 ,用二甲苯作碳源 ,二茂铁作催化剂 ,噻吩作助长剂 ,氢气作载气 ,对碳纳米管的制备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二甲苯流量、氢气流量及有机气体裂解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碳纳米管的产量及形态有很大的影响 ;在反应... 利用有机气体化学裂解技术 ,用二甲苯作碳源 ,二茂铁作催化剂 ,噻吩作助长剂 ,氢气作载气 ,对碳纳米管的制备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二甲苯流量、氢气流量及有机气体裂解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碳纳米管的产量及形态有很大的影响 ;在反应温度为 10 0 0~ 110 0℃ ,氢气流量为 15 0mL·min- 1,二甲苯的流量为 0 .12 1mL·min- 1时 ,能获得直径为 4 0~ 10 0nm的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的纯度可达 95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气体催化剂 CVD 有机气体化学技术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