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化厂化工区域VOCs治理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玉刚 王国友 +1 位作者 杨州 黄卫群 《燃料与化工》 2020年第5期55-57,共3页
焦化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VOCs气体,均是无组织排放,废气成分比较复杂,处理困难。根据安全与投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可以对VOCs气体有效收集、净化。
关键词 化工区域 VOCs气体 无组织排放 治理技术
下载PDF
基于MATLAB平台的化工区域个人风险研究
2
作者 王云慧 邢志祥 +1 位作者 陆中秋 侯振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75-1678,共4页
为定量评估化工区域风险,结合信息扩散法和网格划分技术,利用MATLAB编写个人风险计算程序。基于以往类似事故统计数据,通过信息扩散法确定某化工区域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频率,得到事故频率与指标论域之间的拟合函数;利用网格划分技术计算... 为定量评估化工区域风险,结合信息扩散法和网格划分技术,利用MATLAB编写个人风险计算程序。基于以往类似事故统计数据,通过信息扩散法确定某化工区域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频率,得到事故频率与指标论域之间的拟合函数;利用网格划分技术计算各重大危险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的个人风险网格叠加矩阵。结果表明:该化工区域内个人风险最大值为2.57×10-3,事故叠加效应造成个人风险最大值增加了1个数量级;根据个人风险标准,当化工区域个人风险值大于1×10-3时为不可容许风险水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区域 个人风险 信息扩散 网格划分 MATLAB
下载PDF
浅论化工区域环境评价中噪声源的特征及其估算
3
作者 李广植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9-53,共5页
介绍了化工区域环境评价中主要噪声源的特征及其噪声级的理论估算,用实测数据说明了电厂放空噪声与乙烯火炬放空噪声的危害及其影响程度,对区域性环境评价中重点噪声源的影响范围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化工区域 环境评价 噪声源特征
下载PDF
湖北省沿江化工区域洪涝灾害防控能力研究
4
作者 桑稳姣 孙越 +4 位作者 昝军 刘毅 王霞 严敏 郝世文 《化工管理》 2022年第35期48-51,共4页
选取湖北省沿江(长江)1 km内的7个化工区域进行调研,在一级指标基础上,设置18个调查子项,构建湖北省沿江化工区域洪涝灾害防控现状调查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专家评判的湖北省沿江化工区域洪涝灾害防控能力评估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得湖... 选取湖北省沿江(长江)1 km内的7个化工区域进行调研,在一级指标基础上,设置18个调查子项,构建湖北省沿江化工区域洪涝灾害防控现状调查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专家评判的湖北省沿江化工区域洪涝灾害防控能力评估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得湖北省沿江化工区域洪涝灾害防控能力指标的权重,再以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区域为例,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北省各化工区域的洪涝灾害防控能力进行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沿江化工区域洪涝灾害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沿江化工区域 防控能力评估 防控调查
下载PDF
化工区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凯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3期49-50,共2页
沸点在50~260℃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非常复杂,并且其中还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不仅危害环境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挥发性有机物主要由化工园区产生,所以本文将研究化工园区的工作,在了解挥发性有机物产生原因之后,提出... 沸点在50~260℃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非常复杂,并且其中还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不仅危害环境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挥发性有机物主要由化工园区产生,所以本文将研究化工园区的工作,在了解挥发性有机物产生原因之后,提出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区域 挥发性 有机物 污染 控制
下载PDF
沿海化工区域金属管道锈蚀情况分析及应对措施
6
作者 翟全林 张慧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2年第10期79-81,共3页
在化工生产过程之中,由于需要接触到非常多的化学物质,因此有关设备管道的防腐问题一直是化工生产过程之中的重点。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空气湿度相对更高,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管道被腐蚀的情况也更加容易出现,因此在防腐问题上也应当更加引起... 在化工生产过程之中,由于需要接触到非常多的化学物质,因此有关设备管道的防腐问题一直是化工生产过程之中的重点。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空气湿度相对更高,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管道被腐蚀的情况也更加容易出现,因此在防腐问题上也应当更加引起重视,基于此,当前的化工设备管道防腐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对于防腐技术的优化也迫在眉睫。针对当前化工企业设备金属管道的锈蚀情况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并对当前的情况进行了总体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以提高沿海化工企业应对金属管道锈蚀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化工区域 金属管道 锈蚀情况 应对措施 探索和研究
下载PDF
宁波港液体化工区域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索
7
作者 华满瑜 《港口装卸》 2001年第6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宁波港 液体化工区域 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散装化工品集散地
下载PDF
基于临水区域化工园区的整体安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匡蕾 张卫 +3 位作者 吴起 徐辉波 汪丽莉 叶正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53-59,共7页
针对临水区域化工园区的生产特点及在整体安全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在临水区域化工园区内要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同时需建立园区安全生产管理、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系统,主要是由固定危险源和移动危险源动态安全管理子系统... 针对临水区域化工园区的生产特点及在整体安全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在临水区域化工园区内要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同时需建立园区安全生产管理、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系统,主要是由固定危险源和移动危险源动态安全管理子系统、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平台等所组成;坚持安全监控信息化与标准化,对化工园区的整体安全性的提高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建设"平安园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水区域化工园区 整体安全性 动态安全管理 监测预警 应急处置系统
下载PDF
区域化工产业环境下高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9
作者 邰晓曦 孙婧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1期264-265,269,共3页
分析珠三角区域化工产业环境,研究化工行业对高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探讨高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区域化工产业环境 安全技术管理 应用型人才 培养途径
下载PDF
区域化工建:生成逻辑、实践定位与理论意涵
10
作者 肖越 《工会理论研究》 2017年第3期23-28,共6页
作者旨在从生成逻辑、实践定位、理论意涵三个方面,对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区域化工会组织建设进行分析。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新经济区域的兴起推动着中国基层工会组织从单位工会向区域工会的转型;区域化工建的实践定位... 作者旨在从生成逻辑、实践定位、理论意涵三个方面,对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区域化工会组织建设进行分析。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新经济区域的兴起推动着中国基层工会组织从单位工会向区域工会的转型;区域化工建的实践定位涉及三个维度:区域性覆盖的目标特征、组织化吸纳的过程特征与服务型治理的职能特征;区域化工建的理论意涵不仅涉及国家与社会关系层面,也涉及其性质定位及功能结构层面,体现为治理型工会的型塑。区域化工建体现了国家治理转型与社会治理转型的双向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制工建 区域化工 治理型工会
下载PDF
基于重大危险源的化工园区区域安全评价研究
11
作者 胡小军 《化工管理》 2018年第16期103-103,共1页
随着城市化工体系的主见完善,城市中的化工产业相对集中,而化工产业较为密集的区域中危险源也较多,因此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监管同时对危险源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从而对相关的安全风险进行防范。本文主要从评价方式出发对区域评估及其防... 随着城市化工体系的主见完善,城市中的化工产业相对集中,而化工产业较为密集的区域中危险源也较多,因此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监管同时对危险源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从而对相关的安全风险进行防范。本文主要从评价方式出发对区域评估及其防范措施进行简要的阐述,以期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规避安全风险,保障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危险源 化工工业区域 安全评价
下载PDF
社会治理创新与新时期上海区域化工建
12
作者 李学兵 戴菁 《工会理论研究》 2018年第6期15-22,47,共9页
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工会要"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中履职尽责"。就工会组织如何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本文从上海工会参与区域化工建的视角切入,梳理了自国企改革以... 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工会要"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中履职尽责"。就工会组织如何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本文从上海工会参与区域化工建的视角切入,梳理了自国企改革以来工会在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发展脉络,总结了上海工会在区域化工建工作中的工作经验和规律,研究提出了工会在新时期以区域化工建方式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具体工作制度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创新 区域化工 网格化建设 小三级工会
下载PDF
化工生产区域电网智能安全监测系统
13
作者 周红艳 王文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1年第6期238-239,共2页
由于化工生产区域对于电网的安全性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必须要保证化工设备以及化工生产车间周围的电力系统能够具有更高等级的安全性,例如,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对较为稳定和可靠的电源进行供电,还需要保证能够在监测的过... 由于化工生产区域对于电网的安全性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必须要保证化工设备以及化工生产车间周围的电力系统能够具有更高等级的安全性,例如,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对较为稳定和可靠的电源进行供电,还需要保证能够在监测的过程中具有更加智能的安全监测系统,进而保证化工生产区域的安全性及正常生产。通过电网的智能安全监测系统不仅能够对电网的正常供电以及安全运行起到全面的监测作用,还能够保证化工生产及化工生产区域的电压及电流可以控制在正常的水平和范围内。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化工生产区域对电网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需求,探究如何建立更加高水平的智能安全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生产区域 电网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
下载PDF
化工厂区域排水回用循环水补水及时研究
14
作者 叶智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6年第9期57-57,59,共2页
针对化工厂区域排水回用循环水的使用情况,我们有必要探讨其补水问题,只有补水更加的及时,才能够真正提升化工厂区域排水回用循环水补水的效果,提升化工厂区域排水回用循环水的使用效果。本文针对化工厂区域排水回用循环水补水及时的问... 针对化工厂区域排水回用循环水的使用情况,我们有必要探讨其补水问题,只有补水更加的及时,才能够真正提升化工厂区域排水回用循环水补水的效果,提升化工厂区域排水回用循环水的使用效果。本文针对化工厂区域排水回用循环水补水及时的问题展开探讨,研究了如何能够更好的发挥化工厂区域排水回用循环水补水的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区域 排水回用循环水 补水
下载PDF
化工厂区域排水回用循环水补水及时研究
15
作者 冯发言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年第6期110-110,112,共2页
通过研究化工厂区域排废水(主要有:设施管道的导淋水、冲洗地面的水、生产车间的冷却机泵的水、低温水回水和厂区雨排水),探索如何回用为循环水补水,提高化工厂的循环用水效率,使化工厂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特别是通过制定一套化工厂区... 通过研究化工厂区域排废水(主要有:设施管道的导淋水、冲洗地面的水、生产车间的冷却机泵的水、低温水回水和厂区雨排水),探索如何回用为循环水补水,提高化工厂的循环用水效率,使化工厂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特别是通过制定一套化工厂区雨排水回用循环水补水的工艺技术,对于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区域排水 循环水补水 工艺技术
下载PDF
中东有望成为区域化工中心
16
《化工中间体(科技.产业版)》 2004年第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区域化工中心 中东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Ferrometal金融集团 迪拜
下载PDF
多目标规划在预测区域总产值—排污—水质协调解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刘绮 《重庆环境科学》 2000年第5期21-23,27,共4页
以某区域水环境一经济系统为研究实例 ,寻求产值—排污—水质综合协调解方法 ,寻求净收益 (总产值减区域治理费用 )最大时的总体规划方案。建立目标参数规划模型 ,寻求不同生产规模条件下的产值—排污—水质协调解 ,又探讨了水环境标准... 以某区域水环境一经济系统为研究实例 ,寻求产值—排污—水质综合协调解方法 ,寻求净收益 (总产值减区域治理费用 )最大时的总体规划方案。建立目标参数规划模型 ,寻求不同生产规模条件下的产值—排污—水质协调解 ,又探讨了水环境标准约束下的某化工区废水治理费用的计算方法 ,提出以供决策者选择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规划 排水 水质模型 化工区域
下载PDF
京唐西山焦化厂VOCs的治理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建超 郭振东 《化工管理》 2021年第18期23-24,共2页
文章介绍了首钢京唐西山焦化厂VOCs气体的主要来源以及处理工艺。结合投产十几年来面对的新问题以及新的环保形势,对原有VOCs气体回收工艺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从单独的回收法演变为回收法与燃烧法相结合的方式,增设了部分露天排放的VOCs... 文章介绍了首钢京唐西山焦化厂VOCs气体的主要来源以及处理工艺。结合投产十几年来面对的新问题以及新的环保形势,对原有VOCs气体回收工艺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从单独的回收法演变为回收法与燃烧法相结合的方式,增设了部分露天排放的VOCs气体收集装置。实现了化工区域VOCs气体的全面无害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厂 化工区域 VOCS 治理
下载PD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cities in China based on high resolution emission gridded data 被引量:10
19
作者 Bofeng Cai Jinnan Wang +2 位作者 Shuying Yang Xianqiang Mao Libin Cao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7年第1期58-70,共13页
Based on the China high resolution emission gridded data (I km spatial resolution),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create a Chinese city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 data set using consolidated data sources as well as ... Based on the China high resolution emission gridded data (I km spatial resolution),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create a Chinese city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 data set using consolidated data sources as well as normalized and standardize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Standard method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city CO2 emissions, including scope I and scope 2. Cities with higher CO2 emissions are mostly in north, northeast, and eastern coastal areas. Cities with lower CO2 emissions are in the western region. Cites with higher CO2 emissions are clustered in the Jing-Jin-Ji Region (such as Beijing, Tianjin, and Tangshan),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such as Shanghai and Suzhou). The city per capita CO2 emission is larger in the north than the south. There are obvious aggregations of cities with high per capita CO2 emission in the north. Four cities among the top 10 per capita emissions (Erdos, Wuhai, Shizuishan, and Yinchuan) cluster in the main coal production areas of northern China. This indicates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coal resources endowment on city industry and CO2 emissions. The majority (77%) of cities have annual CO2 emissions below 50 million tons. The mean annual emission, among all cities, is 37 million tons. Emissions from service-based cities, which include the smallest number of cities, are the highest. Industrial cities are the largest category and the emission distribution from these cities is close to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Emissions and degree of dispersion, in the other cities (excluding industrial cities and service-based cities), are in the lowest level. Per capita CO2 emissions in these cities are generally below 20 t/person (89%) with a mean value of 11 t/person. The distribution interval of per capita CO2 emission within industrial cities is the largest among the three city categories. This indicates greater differences among per capita CO2 emissions of industrial cities. The distribution interval of per capita CO2 emission of other cities is the lowest, indicating smaller differences of per capita CO2 emissions among this city category. Thre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irst, city CO2 emission inventory data in China should be increased, especially for prefecture level cities. Second, city responsibility for emission reduction, and partition- ing the national goal should be established, using a bottom-up approach based on specific CO2 emission levels and potential for emission reductions in each city. Third, comparative and bench- marking research on city CO2 emissions should be conducted, and a Top Runner system of city CO2 emission reduc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Y carbon dioxideemission China China highresolution emission griddeddata (CHRED)
下载PDF
Local Contribution Method for Efficiency of Large Plates
20
作者 许松林 王惠媛 徐世民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52-555,共4页
From the measurement of liquid flow field on a large plate by a hot-film anemometer,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on the large plate were presented, including a liquid circulation area near the inlet down-comer, a region w... From the measurement of liquid flow field on a large plate by a hot-film anemometer,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on the large plate were presented, including a liquid circulation area near the inlet down-comer, a region with very slow moving or stagnant liquid on the side of the tray and an active flow region at the center of the plate. According to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hree regions, the tray efficiency for large plates was proposed. The prediction plate efficiency by the present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literature and those calculated by other models. It is shown that the present model is more accurate for prediction of efficiency of large plates, and the calculation is simp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 efficiency large plate liquid flow fiel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