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湿降浊饮对脾虚湿阻型痛风老年患者体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增变 张攀科 李纪高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1382-1387,共6页
目的观察化湿降浊饮对脾虚湿阻型痛风老年患者体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郑州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痛风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治疗组给予化湿降浊... 目的观察化湿降浊饮对脾虚湿阻型痛风老年患者体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郑州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痛风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治疗组给予化湿降浊饮,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8周、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痛风总发作率、安全性,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中医体质变化、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血尿酸(Blooduricacid,BUA)、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concentration,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肝功[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结果治疗4、8、12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12周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受试期间总发作率18.92%(7/3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1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以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为多。治疗后治疗组较治疗前痰湿、湿热质明显减少,平和质增多;对照组较治疗前阳虚及瘀血质、平和质增多,湿热质、气虚质较前有所下降。治疗4周、8周、1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59%(35/37)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无明显差异,治疗8周后血尿酸成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血尿酸水平下降缓慢;对照组经治疗4周后降尿酸作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2周后血尿酸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胃肠道不适各2例,对照组尿常规异常1例,谷丙转氨酶异常对照组1例,治疗组2例,尿素氮异常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轻,均未做相应处理。结论化湿降浊饮治疗脾虚湿阻型痛风能明显改善中医体质和总体疗效;其降尿酸作用较非布司他片更为平稳,可有效减少痛风发作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临床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降浊 慢性痛风 老年患者体质 血尿酸
下载PDF
化湿降浊饮配合三黄散外敷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陈勇 王毅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0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化湿降浊饮配合三黄散外敷对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鹭江分部收治的86例G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内外联合组和单纯外敷组,各43例。单纯外敷组给予三黄散... 目的:探讨化湿降浊饮配合三黄散外敷对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鹭江分部收治的86例G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内外联合组和单纯外敷组,各43例。单纯外敷组给予三黄散外敷治疗,内外联合组予以化湿降浊饮内服配合三黄散外敷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疼痛缓解情况、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尿酸]、临床疗效、生活质量(QO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内外联合组中医症候积分、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ESR、CRP、UR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纯外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单纯外敷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外联合组QOL评分高于单纯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湿降浊饮配合三黄散外敷治疗GA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者ESR、CRP、血尿酸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降浊 三黄散 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症状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 血尿酸
下载PDF
化湿降浊饮治疗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临床观察
3
作者 段明亮 王瑞鑫 +2 位作者 王芳 张攀科 张国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化湿降浊饮治疗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的临床效果,探讨患者中医证候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肾病风湿科2020年9月—2021年6月门诊及住院处收治的老年痛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化湿降浊饮口服,... 目的观察化湿降浊饮治疗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的临床效果,探讨患者中医证候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肾病风湿科2020年9月—2021年6月门诊及住院处收治的老年痛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化湿降浊饮口服,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尿酸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86%(29/35),对照组为88.57%(3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老年痛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化湿降浊饮治疗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的效果显著。老年痛风患者的体质可能会引起血尿酸水平波动,从而导致痛风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痹 痛风 脾虚湿阻证 化湿降浊 老年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名中医顾宁创制化湿降浊方辨治高尿酸血症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志亮 黄霞 顾宁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1期1617-1619,共3页
高尿酸血症(HUA)是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之一,易造成痛风,也会引起或加重多种心血管疾病。名中医顾宁指出,HUA与中医学“痹症”“湿毒”等病证相似,主要病因病机为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致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清浊运化功... 高尿酸血症(HUA)是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之一,易造成痛风,也会引起或加重多种心血管疾病。名中医顾宁指出,HUA与中医学“痹症”“湿毒”等病证相似,主要病因病机为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致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清浊运化功能失司,湿浊内蕴,尿酸代谢失常。从湿浊内蕴论治HUA,即是从尿酸产生的源头进行干预,是中医学治病求本的体现。顾宁提出祛湿化浊是治疗HUA的基本大法,创立“化湿降浊方”,化裁自经典名方四妙散,由土茯苓、泽泻、黄柏、麸炒苍术、玉米须、川牛膝、木瓜等组成。化湿降浊方以祛湿、化浊为主,以利尿、清热为辅,减少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为HUA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湿内蕴 化湿降浊 湿 土茯苓 泽泻
下载PDF
化湿降浊饮治疗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攀科 王芳 +1 位作者 李丹 李增变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第12期11-14,31,共5页
目的:观察化湿降浊饮治疗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口服,治疗组给予化湿降浊饮口服。2组1个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 目的:观察化湿降浊饮治疗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口服,治疗组给予化湿降浊饮口服。2组1个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中医体质和证候积分的变化,并评价2组患者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1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痛风患者中医体质中痰湿质、湿热质和气虚质较多;治疗后,治疗组痰湿质、湿热质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化湿降浊饮治疗脾虚湿阻型老年痛风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同时改善中医体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痛风 化湿降浊 脾虚湿 中医体质
下载PDF
化湿降浊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志亮 顾宁 +1 位作者 黄霞 张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4-715,共2页
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是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的重要措施,然而利尿剂有可能导致的高尿酸血症(HUA)又常常进一步限制其临床使用;此外,HUA是CHF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CHF的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1〕,本研究旨在观察化湿降浊方对CHF合并HU... 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是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的重要措施,然而利尿剂有可能导致的高尿酸血症(HUA)又常常进一步限制其临床使用;此外,HUA是CHF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CHF的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1〕,本研究旨在观察化湿降浊方对CHF合并HUA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降浊 慢性心力衰竭 高尿酸血症
下载PDF
化湿降浊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尿尿酸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周翔 陈志亮 +1 位作者 熊秀林 顾宁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4期588-590,597,共4页
目的观察化湿降浊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尿尿酸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灌胃次黄嘌呤联合氧嗪酸钾腹腔注射方法复制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以苯溴马隆为阳性药物对照,研究化湿降浊方(1.2 g/m L)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UA)、尿U... 目的观察化湿降浊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尿尿酸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灌胃次黄嘌呤联合氧嗪酸钾腹腔注射方法复制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以苯溴马隆为阳性药物对照,研究化湿降浊方(1.2 g/m L)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UA)、尿UA、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血UA、血清XOD的活性显著升高(均P<0.01),尿UA水平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与苯溴马隆组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大鼠尿UA排泄、抑制血清XOD的活性以达到降低血UA的作用,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药组与苯溴马隆组都能不同程度降低模型大鼠异常的血清SCr、BUN水平,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中药组较苯溴马隆组降低异常的血清SCr作用更明显(P<0.01)。结论灌胃次黄嘌呤联合氧嗪酸钾腹腔注射可以成功复制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化湿降浊方可明显促进模型大鼠尿UA的排泄,具有抑制血清XOD的活性,从而达到降低血UA目的,并能一定程度改善异常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降浊 高尿酸血症 模型大鼠 血尿酸 尿尿酸 肾功能
下载PDF
化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民权 张颖娟 张雅丽 《中医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6-38,共3页
湿浊中阻,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之重要环节,故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上,当以化湿降浊,开启中焦脾胃升降之枢机,荡涤壅塞三焦之湿浊,方能使慢性肾功能衰竭症情有所转机。自1986年以来,我们以化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 湿浊中阻,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之重要环节,故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上,当以化湿降浊,开启中焦脾胃升降之枢机,荡涤壅塞三焦之湿浊,方能使慢性肾功能衰竭症情有所转机。自1986年以来,我们以化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00例,取得较好疗效。一治疗方法。一般资料:100例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令18~75岁。病因诊断慢性肾炎者74例,慢性肾盂肾炎者12例,狼疮性肾炎5例、紫癜性肾炎4例,糖尿病性肾病5例。根据内科学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均系Ⅲ~Ⅳ期(即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期)病人。其中尿索氮>100mg/d1,血肌酐>10mg/d130例;尿素氮>60mg/d1,血肌酐10~5mg/d13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降浊 慢性 肾衰竭
下载PDF
化湿降浊方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翔 陈志亮 +1 位作者 熊秀林 顾宁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8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化湿降浊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次黄嘌呤灌胃联合氧嗪酸钾腹腔注射复制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以别嘌呤醇为阳性药物对照,研究化湿降浊方(1.2 g/m L)对大鼠组血尿酸(... 目的:观察化湿降浊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次黄嘌呤灌胃联合氧嗪酸钾腹腔注射复制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以别嘌呤醇为阳性药物对照,研究化湿降浊方(1.2 g/m L)对大鼠组血尿酸(UA)、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尿素氮(BUN)、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UA、肝脏XOD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大鼠血清UA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别嘌呤醇组肝脏XOD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各组ALT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AST、Scr、BUN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中药组AST的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别嘌呤醇组、中药组Cr、BUN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化湿降浊方可抑制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肝脏XOD的活性,降低血UA,改善肾功能,对大鼠高尿酸血症有防治作用,并且无肝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降浊 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 黄嘌呤氧 肝功能 肾功能 大鼠
下载PDF
化湿降浊法对实验性家兔肾功衰竭治疗作用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仁义 冯涛 +3 位作者 刘成德 刘福利 张颖娟 周民权 《中医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3-54,共2页
肾功衰竭系由于肾脏排泌功能受损,致使氮质及其他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平恒失调,而出现机体自身中毒的综合病征。其病情严重,予后恶劣,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目前对本病尚无满意疗法。虽然透析及肾脏移植的开展确可延缓... 肾功衰竭系由于肾脏排泌功能受损,致使氮质及其他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平恒失调,而出现机体自身中毒的综合病征。其病情严重,予后恶劣,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目前对本病尚无满意疗法。虽然透析及肾脏移植的开展确可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缓解病情,但因条件所限,费用昂贵,所以很难普及。如何以简单易行的药物疗法纠正其体内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 化湿降浊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化湿降浊汤治疗氮质血症50例临床疗效观察
11
作者 张齐昌 杨晓宁 +5 位作者 刘炜 李显辉 罗丽彬 李敏 李顺实 王丽光 《中医药学报》 CAS 1997年第6期11-11,共1页
自拟化湿降浊汤治疗氮质血症50例,取得了基本缓解18例,好转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的较好疗效。绝大部份患者血尿素氮(BUN)值与本方治疗前相比有显著降低(P<0.01)。揭示本方配合低蛋白饮食可有效地控制轻... 自拟化湿降浊汤治疗氮质血症50例,取得了基本缓解18例,好转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的较好疗效。绝大部份患者血尿素氮(BUN)值与本方治疗前相比有显著降低(P<0.01)。揭示本方配合低蛋白饮食可有效地控制轻、中程度氮质血症病人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降浊 氮质血症 肾病
下载PDF
化湿降浊中药辅助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血清GAS、SS、Lepti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吉太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6期2742-2745,共4页
目的研究化湿降浊中药辅助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血清GAS、SS、L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化湿降浊中药辅助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血清GAS、SS、L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加用化湿降浊中药治疗,28 d为一个周期,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周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血清Cr、BUN和Ccr水平及血清GAS、SS、Leptin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气短懒言、食少纳呆、水肿腹胀、血清Cr、BUN及血清GAS、Leptin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上述3项中医证候评分、2项肾功能指标及2项实验室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SS和Ccr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血清SS和Ccr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化湿降浊中药辅助治疗可缓解慢性肾衰竭患者症状,改善肾功能,同时通过降低血清GAS、Leptin水平,且升高血清SS水平,舒张胃肠平滑肌,进而促进胃排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慢性肾衰竭 化湿降浊中药 肾功能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试析化湿降浊活血法对慢性肾衰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永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647-647,共1页
关键词 化湿降浊活血法 慢性肾衰
下载PDF
补肾健脾化湿降浊法对腹膜透析患者影响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敏 戴晓霞 +3 位作者 吴冰 徐丹 肖扬 裴慧 《系统医学》 2018年第4期1-2,24,共3页
目的探究补肾健脾化湿降浊法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腹膜透析的5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规律腹膜透析配合慢性肾脏病... 目的探究补肾健脾化湿降浊法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腹膜透析的5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规律腹膜透析配合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规律腹膜透析配合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联合补肾健脾化湿降浊汤治疗,观察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指标等,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腹膜透析患者一般状态改善明显,症状、体征改善明显,24 h尿量增多,血红蛋白(Hb)为(91.16±20.16)g/L、血清白蛋白(ALB)为(59.56±2.19)g/L、肌酐清除率(Ccr)为(62.54±10.28)m L/min,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8.13、6.54,P<0.05),腹膜尿素氮清除指数水平(k T/V)为(2.02±0.41),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P<0.05),尿素氮(BUN)、血肌酐水平稳定(Scr),两组之间的各项指标相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应用补肾健脾化湿降浊法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残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化湿降浊 腹膜透析 影响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化湿降浊法临床运用举隅
15
作者 张智刚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7-47,共1页
笔者在临证时,对外感湿浊之时病,或秽浊着里之杂症,只要湿、浊证存,均用化湿降浊法治疗,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1慢性胰腺炎莫某,男,48岁,1997年4月诊。1年前曾因上腹部闷胀作痛,阵发刀割样痛伴恶心呕吐住院。入院诊... 笔者在临证时,对外感湿浊之时病,或秽浊着里之杂症,只要湿、浊证存,均用化湿降浊法治疗,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1慢性胰腺炎莫某,男,48岁,1997年4月诊。1年前曾因上腹部闷胀作痛,阵发刀割样痛伴恶心呕吐住院。入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治疗10余天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降浊 临床应用 肺腺炎 伤寒 扁桃体炎
下载PDF
健脾化湿降浊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脾虚湿阻型学龄期儿童肥胖的研究
16
作者 胡雯 王志华 王玉水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0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降浊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脾虚湿阻型学龄期儿童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方法:将88例脾虚湿阻型学龄期肥胖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降浊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脾虚湿阻型学龄期儿童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方法:将88例脾虚湿阻型学龄期肥胖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健脾化湿降浊方(药物组成:茯苓、炒白术、炒薏苡仁、山药、炒白扁豆、砂仁、荷叶、炒决明子、焦山楂、焦神曲、桔梗、泽泻、桂枝、炙甘草)合耳穴压豆(取双侧穴:内分泌、神门、胃、脾、大肠、心、肺、三焦)。健脾化湿降浊方代煎150 mL,早晚饭后服用。王不留行籽制成耳穴压豆,贴敷于相应穴位,每日按揉3~5次,每次约1 min,3~5日更换1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体质量、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胰岛素(serum insulin,IRI)、血清C肽(serum C-peptide,CpS)、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yol,TC)、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37例,有效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0%(44/44);对照组临床痊愈1例,显效3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19%(41/44)。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GPT、IRI、CpS、LDL、BMI、TG、TC、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体质量、IRI、BMI、TG、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HDL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对比,体质量、BMI、IRI、TG、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LT、CpS、CHOL、HDL、LDL差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脂肪肝2例,脂肪肝发生率为4.54%(2/44);对照组发生脂肪肝3例,脂肪肝发生率为6.82%(3/44)。两组脂肪肝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湿降浊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脾虚湿阻型学龄期儿童肥胖减重效果明显,改善BMI、IRI、TG和中医证候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肥胖 脾虚湿阻型 健脾化湿降浊 耳穴压豆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除湿化浊降酸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尿酸作用机制
17
作者 李雅云 李艳 +2 位作者 朱关保 吴正治 谢梦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006-1013,共8页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除湿化浊降酸方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小鼠的降尿酸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除湿化浊降酸方组(中药组)、别嘌呤醇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日喂食15...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除湿化浊降酸方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小鼠的降尿酸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除湿化浊降酸方组(中药组)、别嘌呤醇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日喂食15%酵母粉添加饲料复制HUA模型,持续9周。在造模同时,除湿化浊降酸方组每日给予除湿化浊降酸方水提液28.05 g/kg灌胃,别嘌呤醇组每日以别嘌呤醇5 mg/kg灌胃。9周后取材,计算小鼠肝脏指数和肾脏指数,检测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测定肝脏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HUA小鼠血清代谢谱,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富集分析获得差异代谢通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UA、BUN、SCr指标均有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可见少量肾小管上皮细胞水样变性,胞质疏松淡染。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SUA、BUN、SCr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1),别嘌呤醇组SUA、SCr指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抑制XOD活性效果显著(P<0.01),中药组、别嘌呤醇组小鼠肾脏组织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进行分析,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筛选出48种HUA差异代谢物,中药组治疗后部分代谢物趋势出现逆转。通过将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富集通路分析发现与甘油磷脂、谷胱甘肽等代谢通路相关。结论除湿化浊降酸方降尿酸作用可能与其抑制XOD活性有关,治疗HUA作用可能与甘油磷脂、谷胱甘肽代谢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酸方 高尿酸血症 代谢组学 甘油磷脂 谷胱甘肽
下载PDF
清肝降浊化湿法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赵翠芳 李卉 +1 位作者 程璐 关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目的:本实验通过清肝降浊化湿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变化,探讨中医药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机理。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西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60例加服... 目的:本实验通过清肝降浊化湿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变化,探讨中医药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机理。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西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60例加服大柴胡汤化裁方(大柴胡汤去姜枣,加生山楂、龙胆草、茵陈、泽泻、丹参等组成)治疗,对照组60例二甲双胍(施贵宝公司生产),每次500 mg,3次/d口服。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清肝降浊化湿法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清肝湿
下载PDF
化湿行瘀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19
作者 朱建明 赵雨灯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11期906-907,共2页
目的:观察化湿行瘀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化湿行瘀降浊汤,对照组用非诺贝特胶囊,治疗1个疗程(3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9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 目的:观察化湿行瘀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化湿行瘀降浊汤,对照组用非诺贝特胶囊,治疗1个疗程(3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9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脂指标TG、TC、HDL-C、LDL-C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湿行瘀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湿行瘀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降浊化湿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李正 秦静 +1 位作者 李娜 姜荣钦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别嘌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别嘌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降浊化湿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下降,但观察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皆比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及高尿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高尿酸 高血压 中医症状积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