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 DNA拷贝数对乙型肝炎肿瘤患者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结果的影响
1
作者 陈莉林 林东旭 +1 位作者 曾茹 安汗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4985-4990,共6页
目的:分析实体瘤患者化疗期间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的活化情况,了解初始不同HBV拷贝数患者之间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方法:87例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者,根据其初始HBV DNA拷贝数随机分为两组,即初始HB... 目的:分析实体瘤患者化疗期间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的活化情况,了解初始不同HBV拷贝数患者之间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方法:87例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者,根据其初始HBV DNA拷贝数随机分为两组,即初始HBV定量≥1×103GE/m L的患者44例,43例患者初始拷贝数<1×103GE/m L;常规化疗前1 wk给予抗病毒治疗,化疗结束后维持3 mo的抗病毒治疗.结果:初始HBV DNA拷贝数<1×103GE/m L组患者的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明显优于≥1×103G E/m L组患者;同时,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方面比较相似,而远期疗效的比较发现,低拷贝组患者其6 mo以后的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相对更低,而化疗期间联合抗病毒并没有增加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的患者,化疗期间联合抗病毒至关重要,这对于改善患者KPS、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于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的患者 化疗期间联合抗病毒至关重要 这对于改善患者KPS 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具有深远意义
下载PDF
E1B-55分子缺失的腺病毒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在食管癌细胞中产生抗肿瘤协同效应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雅琼 刘北辰 +1 位作者 张明增 马光宇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4期417-423,共7页
目的观察E1B-55分子缺失的腺病毒(E1B-55molecule deleted adenovirus,Ad-delE1B55)在联合各种化疗药物后针对9种人食管癌细胞系所产生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的增殖检测法(MTT)法检测Ad-delE1B55和(或)4种化疗药物在9种食管癌细胞中... 目的观察E1B-55分子缺失的腺病毒(E1B-55molecule deleted adenovirus,Ad-delE1B55)在联合各种化疗药物后针对9种人食管癌细胞系所产生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的增殖检测法(MTT)法检测Ad-delE1B55和(或)4种化疗药物在9种食管癌细胞中的细胞毒性,并根据所得数据计算50%抑制浓度(IC50);使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Ad-GFP)对各种细胞的感染率;细胞经过处理后,通过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腺病毒在细胞内产生的蛋白,以检验病毒复制与细胞毒性的关系;通过使用裸鼠的动物实验,验证体外实验的联合效应。结果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显示,Ad-delE1B55在所感染的细胞中能够复制,针对E1B55的PCR结果证明了其缺失。MTT结果说明Ad-delE1B55在9种食管癌细胞中均产生细胞毒性,但敏感性并不相同;通过细胞毒性结果计算了Ad-delE1B55对9种食管癌细胞株的IC50。通过Ad-GFP感染细胞,计算出病毒感染率,将其与Ad-delE1B55对细胞的IC50作对比,发现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将9种食管癌细胞株的p53基因型与Ad-delE1B55对细胞的IC50作对比,发现两者之间也无明显相关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delE1B55感染细胞后48小时,其复制水平达到峰值。在讨论化疗药物与Ad-delE1B55联合给药时的顺序时,不论是western blot结果还是细胞周期结果均显示同时给药效果最好。所以,Ad-delE1B55分别与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足叶乙甙(VP-16)或顺铂(CDDP)4种化疗药物以同时给药形式联合应用于食管癌细胞株,MTT结果显示腺病毒与5-FU、MMC、VP-16联合能够产生抗肿瘤的协同作用,但与CDDP联合应用不能产生协同作用;动物实验中联合应用Ad-delE1B55与5-FU产生的抗肿瘤作用均好于单独应用任意一种,与体外实验一致,证明了抗肿瘤的协同作用。结论在食管癌细胞中腺病毒的感染率和内源性p53基因型与Ad-delE1B55的IC50没有相关性,不能预测其细胞毒性。联合应用Ad-delE1B55与5-FU、MMC、VP-16能够产生抗肿瘤的协同作用,但与CDDP联合应用不能产生协同作用。Ad-delE1B55与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为临床失去手术机会的食管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病毒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MGMT和MDR1基因增强人脐血CD34+细胞对联合化疗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季石 孙等军 +1 位作者 林果为 费俭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7-233,共7页
为探讨转染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人脐血CD34^+细胞能否同时增强对卡氮芥(BCNU)和MDR1基因靶药的抗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肝组织中获得编码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 为探讨转染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人脐血CD34^+细胞能否同时增强对卡氮芥(BCNU)和MDR1基因靶药的抗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肝组织中获得编码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cDNA,构建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G1Na-MGMT-IRES-MDR1,以电穿孔介导的基因转移法导入GP+E86和PA317病毒包装细胞,采用含BCNU和长春新碱(VCR)的培养基克隆选择后收集重组病毒上清于单向型GP+E86与双嗜型PA317包装细胞行乒乓交互感染,将含MGMT和MDR1双耐药基因重组病毒的上清在细胞生长因子刺激下重复感染经免疫磁珠分离系统(MACS)分离纯化后的人脐血CD34^+细胞,用PCR,RT-PCR,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FACS和MTT等方法检测外源MGMT与MDR1基因在CD34^+细胞中的转移和表达。结果显示,DNA测序及酶切鉴定证实MGMTcDNA克隆和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的正确性,MACS分离纯化后的人脐血CD34^+细胞纯度平均达92%,回收率为75%,含双耐药基因重组病毒的上清最高滴度为5.8×10~5cfu/ml,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双耐药基因已整合入转染靶细胞中基因组并获得有效表达,同时传递不同的耐药表型,应用集落计数、PCR方法测定基因转导效率分别为18%和20%,巢式PCR及补救分析均未检测到辅助病毒存在,经双耐药基因修饰的脐血CD34^+细胞对BCNU的IC_(50)较对照组提高4.5倍,对VCR,柔红霉素(DNR)和秋水仙碱(COL)的IC_(50)较未转染细胞分别高7.8,6.6和5.5倍。本研究对降低联合化疗骨髓毒性作用的肿瘤临床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MGMT MDR1基因 CD34+细胞 联合化疗 耐药基因
下载PDF
乙肝病毒阳性实体瘤患者化疗期间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建平 漆龙飞 +3 位作者 卢鹏 曾华 丁于海 舒颖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1期2424-2425,共2页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阳性的实体瘤患者化疗期间预防性抗病毒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乙肝病毒阳性的实体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在化疗前1w开始予拉米夫定片100mg,qd,预防...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阳性的实体瘤患者化疗期间预防性抗病毒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乙肝病毒阳性的实体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在化疗前1w开始予拉米夫定片100mg,qd,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直至化疗结束后3个月;对照组25例不予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HBV再激活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再激活率8.0%,低于对照组36.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2.0%,低于对照组的48.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乙肝病毒阳性的实体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预防性抗病毒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HBV再激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实体瘤患 化疗期间 预防性病毒
下载PDF
放疗联合化疗及瘤内注射EIB缺失腺病毒(H101)综合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陆永奎 胡晓桦 +3 位作者 黎福祥 刘志辉 李永强 杨云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化疗及瘤内注射EIB缺失腺病毒(H101)综合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鼻咽癌患者先行化疗和同期颈部肿瘤瘤内注射H101,每天1次,每次1支(5×10^11病毒颗粒数/0.5mL),连续5...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化疗及瘤内注射EIB缺失腺病毒(H101)综合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鼻咽癌患者先行化疗和同期颈部肿瘤瘤内注射H101,每天1次,每次1支(5×10^11病毒颗粒数/0.5mL),连续5天,化疗用PF方案(DDP20mg/m^2静滴,d1~d5,5-FU500mg/m^2静滴,d1~d5),21天为1疗程。连续2疗程后进行放疗。结果:5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结束时肿瘤消退率为71.4%,好转率为28.6%。放疗后3个月肿瘤消退率为100%。放疗后6个月有2例颈部肿瘤复发。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局部疼痛19.6%,非感染性发热41.7%,流感样症状8.9%,白细胞下降42.9%,恶心呕吐33.9%,口腔黏膜损害100%。结论:放疗联合化疗及基因治疗鼻咽癌有明确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轻,可望成为鼻咽癌新的综合治疗模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放射疗法 基因疗法 病毒
下载PDF
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期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文 付金龙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235-2237,共3页
据统计,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约20%~50%的因肿瘤化疗或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可发生HBV再激活,表现为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升高。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的密切监测有助于HBV再激活的早期诊断,建议所有将要接受化疗... 据统计,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约20%~50%的因肿瘤化疗或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可发生HBV再激活,表现为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升高。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的密切监测有助于HBV再激活的早期诊断,建议所有将要接受化疗、免疫抑制治疗或器官移植者都应筛查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近年来,核苷类似物在治疗HBV再激活方面的作用得到了认可,尤其是拉米夫定,其在HBV再激活期间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从而让患者维持良好的肝功能,保证连续的细胞毒性化疗。故本文就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期间HBV再激活的诊治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免疫抑制剂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1例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鼻咽癌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鉴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4期1122-1122,共1页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鼻咽癌病人 联合化疗 肿瘤免疫反应 细胞程序性死亡 p53基因 护理 复发
下载PDF
胃癌术中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征 米登海 +3 位作者 杨克虎 曹农 田金徽 马彬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36-64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进展期胃癌术中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 chemotherapy,IHPC)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进展期胃癌术中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 chemotherapy,IHPC)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比较进展期胃癌术中联合术后IHPC与术后常规静脉全身化疗(intravenous chemotherapy,I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选择适合本研究特点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RCT(1 804例患者)。(1)疗效评价:IHPC组的1、2、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Meta分析结果分别为[HR=1.65,95%CI=(1.19,2.30)]、[HR=1.76,95%CI=(1.25,2.49)]、[HR=2.40,95%CI=(1.99,2.90)]、[HR=2.55,95%CI=(2.04,3.17)],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HPC组的1、3、5年复发率和3、5年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OR和95%CI分别为[0.38,(0.18,0.77)]、[0.26,(0.18,0.37)]、[0.30,(0.23,0.39)]、[0.32,(0.15,0.68)]、[0.51,(0.32,0.8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安全性评价:两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及肝脏损害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腹痛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HPC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OR和95%CI为[4.23,(2.14,8.35)]。结论比较常规静脉化疗,进展期胃癌术中联合术后IHPC疗法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并且安全性可以接受,但其安全性评价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以确定术中联合术后IHPC疗法临床推广的价值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药物疗法 高温 诱发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应用 手术后期间 输注 胃肠外 存活率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李耀才 陈小萍 +4 位作者 伍思国 陈瑞圣 易聪桓 戚子惠 杨静 《肝脏》 2004年第3期211-212,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转移因子 联合 临床研究 肝纤维化 病毒 化疗 疗效
下载PDF
放化疗联合IL-2/LAK治疗局部晚期NSCLC术后残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江 陈桂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残余患者中应用放化疗联合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LAK)生物治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残余患者,按照... 目的探讨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残余患者中应用放化疗联合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LAK)生物治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残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化疗,观察组在放化疗基础上联合采用IL-2/LAK生物治疗法,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生存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8%,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1.8%、72.7%、50.0%,均高于对照组(50.0%、31.8%、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出现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血红蛋白降低及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残余患者中应用放化疗联合IL-2/LAK生物治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与远期生存率,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外科学 手术后期间 非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白细胞介素2/治疗应用 杀伤细胞 淋巴因子激活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应用 综合疗法 存活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HBsAg阳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及HBV再激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盛喜 许鸿鹞 +2 位作者 黄河澄 林连兴 罗何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HBsAg阳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情况及HBV再激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接受化疗的HBsAg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50例。其中43例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即化疗前、化疗期间和化疗结束后半年... 目的探讨HBsAg阳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情况及HBV再激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接受化疗的HBsAg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50例。其中43例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即化疗前、化疗期间和化疗结束后半年使用抗病毒治疗(试验组),107例未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化疗后肝损伤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化疗后HBV再激活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化疗,63例(42.0%)出现肝损伤,其中肝脏不良反应分级:Ⅰ度13例(8.7%)、Ⅱ度29例(19.3%)、Ⅲ度15例(10.0%)、Ⅳ度6例(4.0%),2组肝损伤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498,P=0.001)。试验组肝损伤发生率为18.6%(8例),比对照组51.4%(55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64,P<0.001)。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化疗前乙型肝炎六项状态、HBV定量、是否使用激素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病毒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其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这4项指标均是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是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唯一保护性因素。结论 HBsAg阳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发生率较高,预防性使用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从而减少肝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肝炎表面 乙型 肝炎病毒 乙型 病毒激活
下载PDF
术后放疗与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霞 张萍 谢聪颖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差异。方法Ⅱ~Ⅲ期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共101例,分为单纯放疗组(n=49)和同步放化疗组(n=52),全部患者在术后4-6周内给予放疗,放疗总量50 Gy,2.0 Gy/次,1次/d,共25次,5周完成;...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差异。方法Ⅱ~Ⅲ期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共101例,分为单纯放疗组(n=49)和同步放化疗组(n=52),全部患者在术后4-6周内给予放疗,放疗总量50 Gy,2.0 Gy/次,1次/d,共25次,5周完成;同步放化疗组在放疗的第1周和第4周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顺铂20 mg/m2,第1-3天。结果单纯放疗组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5.3%、42.0%、38.5%和27.2月,同步放化疗组分别为92.2%、49.1%、42.1%和34.1月(P=0.328);Ⅲ期患者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5%、34.7%(P=0.015);3年生存率分别为7.7%、32.5%(P=0.047)。结论与单纯放疗比较,同步放化疗可延长Ⅲ期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提高3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食管肿瘤 外科学 食管肿瘤 药物疗法 手术后期间 综合疗法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下载PDF
不同原发部位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预后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锦源 杨建伟 +1 位作者 高炜 黄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86-491,共6页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降结肠癌及乙状结肠癌不同部位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7例结肠癌病例,根据结肠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半结肠癌组(部位为回盲部至结肠脾曲,n=139)、降结肠癌组(部位为降结肠段,...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降结肠癌及乙状结肠癌不同部位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7例结肠癌病例,根据结肠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半结肠癌组(部位为回盲部至结肠脾曲,n=139)、降结肠癌组(部位为降结肠段,n=32)和乙状结肠癌组(部位为乙状结肠段,n=136)。分析三组术后辅助化疗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术后辅助化疗的预后因素。结果307例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为40.0个月;右半结肠癌组、降结肠癌组和乙状结肠癌组分别有67例(48.2%)、10例(31.6%)和41例(30.1%)在术后3年内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中位DFS分别为36.0个月、45.4个月和47.1个月;三组的复发风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肠原发部位、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状况、危险度分级及化疗方案是影响3年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按淋巴结状况、危险度分级、病理学分级、化疗方案及化疗疗程进行分层,右半结肠癌组、降结肠癌组和乙状结肠癌组患者的3年DF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半结肠癌组、降结肠癌组和乙状结肠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半结肠癌、降结肠癌及乙状结肠癌之间DFS存在差异,结肠原发部位、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状况、危险度分级及化疗方案是预后独立相关因素,其中乙状结肠、早期的肿瘤浸润、早期淋巴结转移、高危Ⅱ期和XELOX方案为3年DFS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外科学 结肠肿瘤/药物疗法 乙状结肠肿瘤/药物疗法 手术后期间 化学疗法 辅助 氟尿嗨睫/治疗应用 脱氧胞昔/治疗应用 有机钳化合物/治疗应用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应用 预后 安全
下载PDF
艾滋病及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永容 黄澜 《国外医学情报》 1998年第2期2-4,共3页
自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正式报道艾滋病以来,各国广泛开展了病因学的研究。1983年分离出艾滋病病毒(HIV)。对于抗HIV的药物研究在过去的16年间,无论从天然药物研究,还是从化学合成药物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从一种核苷逆转... 自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正式报道艾滋病以来,各国广泛开展了病因学的研究。1983年分离出艾滋病病毒(HIV)。对于抗HIV的药物研究在过去的16年间,无论从天然药物研究,还是从化学合成药物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从一种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到多种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进而发展到蛋白酶抑制剂、病毒核酸抑制剂、病毒装配抑制剂、糖苷酶抑制剂、病毒进入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艾滋病病毒 联合化疗 艾滋病药物 药物研究 整合酶抑制剂 研究进展 病毒载量 药物化疗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治疗用蒽环类抗生素预治疗的AIDS相关Kaposi肉瘤:回顾性研究
15
作者 Autier J. Picard-Dahan C. +2 位作者 Marinho E. V. Descamps 张宪旗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9期6-7,共2页
Background:Kaposi’s sarcoma (KS) is a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multifocal neoplasm. Despite the significant decline in the incidence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related KS with the use of highly a... Background:Kaposi’s sarcoma (KS) is a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multifocal neoplasm. Despite the significant decline in the incidence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related KS with the use of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some patients, even those with a good immune restoration, still have aggressive disease. Liposomal anthracyclines or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are widely used but adverse effects limit their utilization. Objectives:We studied the efficacy and tolerance of docetaxel in the treatment of AIDS-related KS after pretreatment with anthracycline. Patients/methods and main outcome measure: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done. Nin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infected patients were treated from 1997 to 2002 with docetaxel. Tumour respons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AIDS Clinical Trial Group (ACTG) staging criteria.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toxicity was evaluated. AIDS status with HIV viral load and CD4T-cell count were measured at the beginning and 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Results:A major (complete or partial)response and a stabilization of the disease were demonstrated in seven and two patients, respectively. Grade 4 neutropenia and thrombocytopenia were observed in four of nine and one of nine patients, respectively. One patient died after sepsis. Conclusions:Docetaxel has a good and rapid efficacy in anthracycline-pretreated patients with severe AIDS-related KS. Phase II/III trials should be done to compare docetaxel with liposomal anthracyclines as a first-lin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治疗 蒽环类生素 KAPOSI 联合化疗 白细胞减少症 病毒疗法 Ⅲ期临床试验 多中心性 免疫功能 细胞计数
下载PDF
核苷类似物防治化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文广 何平 +4 位作者 万克强 李伟 丁静 魏晓宇 黄文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60-56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核苷类似物(NAs)对恶性肿瘤合并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化疗后HBV再激活的治疗效果及化疗前抗病毒用药对HBV再激活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住院肿瘤患者中进行细胞毒性药物化疗的非活动性乙肝... 目的回顾性分析核苷类似物(NAs)对恶性肿瘤合并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化疗后HBV再激活的治疗效果及化疗前抗病毒用药对HBV再激活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住院肿瘤患者中进行细胞毒性药物化疗的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病例。对照组为规范细胞毒性药物化疗,观察化疗后乙肝病毒活跃情况和肝功能损害;预防组在化疗前1~2周使用NAs,根据具体情况持续使用NAs6~12月,观察HBV再激活的情况和临床表现。结果共收集227例患者,化疗期间共出现67例(29.5%)HBV再激活。对照组102例患者中56例(54.9%)出现HBV再激活,其中19例患者发展为重型肝炎,9例死亡,2例转至外院行活体肝移植;预防组125例患者在使用NAs后有11例(8.8%)出现HBV再激活,其中5例发展为重型肝炎,2例死亡。两组再激活发生率有非常显著差异(χ2=57.4,P〈0.001)。结论恶性肿瘤合并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在接受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前应及时使用NAs抗病毒治疗,以减少HBV再激活的发生,从而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药物疗法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核苷类似物
原文传递
乳腺癌术后化疗时机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道同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不同化疗时机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早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4~6周开始化疗,...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不同化疗时机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早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4~6周开始化疗,早期组术后2周开始化疗,两组化疗方案一致。观察两组化疗前后CD4 +、CD8 +、CD4 +/CD8 +及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IgG水平,记录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及感染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末次随访时的生活质量。 结果:化疗前,两组CD_(4)^(+)、CD_(8)^(+)、CD_(4)^(+)/CD_(8)^(+)及血清IgA、lg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化疗后,早期组CD_(4)^(+)、CD_(4)^(+)/CD_(8)^(+)分别为(51.76±5.21)%、(2.00±0.25),高于对照组的(48.21±4.78)%、(1.70±0.21),CD_(8)^(+)为(25.93±2.43)%,低于对照组的(28.29±2.31)%,血清IgA、lgG分别为(3.24±0.38)g/L、(9.27±1.04)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5±0.37)g/L、(8.43±0.97)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55、4.98、6.50、6.53、4.18,均 P < 0.05)。化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早期组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末次随访时,早期组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 0.05)。 结论:早期化疗可显著减轻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手术后期间 时间因素 药物疗法 T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G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乳腺癌日间化疗病房运行管理实践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英 陈显春 +2 位作者 曾令娟 王寅欢 廖建梅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9,共2页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1号公告,将新...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1号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1]。中国多省市均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限制人员流动,同时全国各大医院也面临收治或筛查新冠肺炎患者的艰巨任务,这给需要及时到医院救治的其他疾病患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在疫情之下,如何解决这部分患者的诊治,也成为当前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乳腺肿瘤 医院专科病房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诊疗进展
19
作者 杨阳 魏燕 杨龙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年第2期184-186,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一个常见的并发症,越来越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但目前关于HBV再激活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国内外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HBV再激活的定义及防治方案,本文就近年来的有关HBV再激活... 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一个常见的并发症,越来越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但目前关于HBV再激活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国内外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HBV再激活的定义及防治方案,本文就近年来的有关HBV再激活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乙型肝炎病毒 再激活 综述
原文传递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肝癌引起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2例报道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锋 秦叔逵 +3 位作者 华海清 刘秀峰 曲文书 李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6-238,共3页
晚期肝细胞癌预后差,治疗手段有限,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4)方案已被《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收录,推荐用于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然而,我国的肝癌患者大多数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部分患者在接受FO... 晚期肝细胞癌预后差,治疗手段有限,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4)方案已被《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收录,推荐用于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然而,我国的肝癌患者大多数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部分患者在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过程中发生HBV再激活,导致肝功能损伤,干扰化疗的继续实施,并最终导致严重后果。本文对FOLFOX4化疗过程中出现HBV再激治的2例典型病例作了详细描述,建议临床医师在实施肝癌化疗过程中,不仅要观察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同时密切关注HBV再激活,一旦发生HBV再激活,应优先选择强效、高耐药屏障核苷类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肝炎病毒 乙型 奥沙利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