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瘀化痰熄风汤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1
作者 谭海军 武继涛 张耀光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4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通瘀化痰熄风汤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ACI患者82例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通瘀化痰熄风汤治... 目的:观察通瘀化痰熄风汤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ACI患者82例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通瘀化痰熄风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生活自理能力(BI)评分、氧化应激指标变化,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降低,治疗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I评分均升高、NIHSS评分均降低,治疗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丙二醛(MDA)水平均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升高,治疗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7.56%,对照组80.4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4.88%,对照组12.2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瘀化痰熄风汤联合溶栓治疗ACI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且对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产生积极影响。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通瘀化痰熄风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化痰熄风通络汤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狄美琪 殷晓菁 +2 位作者 李超生 韩利坤 胡玲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化痰熄风通络汤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2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3例,因自然失访脱落2例,最终101例)及对照组(102例,因自然失访脱落3例,最终99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右... 目的探讨化痰熄风通络汤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2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3例,因自然失访脱落2例,最终101例)及对照组(102例,因自然失访脱落3例,最终99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化痰熄风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I)]、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β_(2)微球蛋白(β_(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4.02±0.68)分、mRS评分(0.98±0.17)分低于对照组的(4.81±0.87)、(1.19±0.21)分,BI评分(72.69±5.32)分高于对照组的(68.12±5.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09%(92/101),高于对照组的80.81%(8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均降低,且试验组治疗后血浆粘度(1.49±0.27)mPa·s、全血高切粘度(4.01±0.75)mPa·s、全血低切粘度(7.15±1.12)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1.72±0.31)、(4.43±0.85)、(8.06±1.23)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GPT、GOT、Scr、Cys C、β_(2)-MG、RBP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SE均降低,且试验组治疗后NSE(8.14±2.16)ng/ml低于对照组的(12.23±3.2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4%(6/101)和5.05%(5/9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熄风通络汤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化痰熄风通络汤 依达拉奉右莰醇 疗效
下载PDF
针刺配合化痰熄风方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3
作者 王艳杰 王义鑫 +2 位作者 朱光绪 酒利飞 雷鑫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4期2869-2872,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化痰熄风方治疗脑卒中导致的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72例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接受康复治疗、穴位针刺及化痰熄风方辨证加减治...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化痰熄风方治疗脑卒中导致的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72例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接受康复治疗、穴位针刺及化痰熄风方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期间采用洼田饮水试验、SSA量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SSA评分均下降,藤岛一郎吞咽评估分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评价指标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针刺联合化痰熄风方可显著提高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针刺疗法 化痰熄风
下载PDF
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化痰熄风逐瘀汤联合温针灸临床观察
4
作者 李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化痰熄风逐瘀汤联合温针灸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用西医对症治疗联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化痰熄风逐瘀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化痰熄风逐瘀汤联合温针灸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用西医对症治疗联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化痰熄风逐瘀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ET-1降低、NO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ET-1、NO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熄风逐瘀汤联合温针灸能改善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疗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开颅血肿清除术 化痰熄风逐瘀汤 温针灸
下载PDF
平肝潜阳化痰熄风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小明 顾建明 王莹威 《中医药信息》 2001年第5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平肝潜阳 化痰熄风 中医药疗法 治疗
下载PDF
针灸联合通窍化痰熄风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IF-1α及HSP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赫楠 朱曼迪 张威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7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通窍化痰熄风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通窍化痰熄...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通窍化痰熄风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通窍化痰熄风汤治疗。检测患者血清HIF-1α及HSP70水平,评估NIHSS评分、FuglMeye、BI。结果:4周治疗后,两组血清HIF-1α水平、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ugl-Meye、BI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HSP7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4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血清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HSP7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BI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通窍化痰熄风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可降低血清HIF-1α水平表达,促进血清HSP70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通窍化痰熄风 急性脑梗死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清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化痰熄风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36例 被引量:9
7
作者 董玉琼 王松龄 《中医研究》 2011年第9期31-32,共2页
脑卒中是成人癫痫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约有3%~5%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而这些卒中后有过癫痫发作的患者中约有54%~66%发展为癫痫。脑卒中后癫痫不仅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而且使脑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明显增加,... 脑卒中是成人癫痫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约有3%~5%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而这些卒中后有过癫痫发作的患者中约有54%~66%发展为癫痫。脑卒中后癫痫不仅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而且使脑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明显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2009年6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化痰熄风通络方联合西医治疗脑卒中后癫痫36例,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熄风通络方/治疗应用 脑卒中 癫痫/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化痰熄风法联合西药治疗癫痫4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封倩 冯来会 张志军 《中医研究》 2016年第2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化痰熄风法联合西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治疗,给予丙戊酸钠片,600-1200mg/d,分2~3次口服;或卡马西平片,400~1200mg/d,分2—3次口服;或丙... 目的:观察化痰熄风法联合西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治疗,给予丙戊酸钠片,600-1200mg/d,分2~3次口服;或卡马西平片,400~1200mg/d,分2—3次口服;或丙戊酸钠缓释片,500—1500mg/d,分2次口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上述1~2种药物。治疗组4l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熄风法,给予中药(胆南星、石菖蒲、僵蚕、茯苓、法半夏、钩藤、浙贝母)口服,1剂/d,水煎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9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8%;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23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57.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熄风法联合西药治疗癫痫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熄风法/治疗应用 癫痫/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医证候
下载PDF
论化痰熄风法治癫痫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国中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1-72,共2页
癫痫是临床疑难疾病,为从中医药治疗找寻理论依据。本文笔者结合临床体会论述了癫痫以痰风上扰为主的发病机制,治法是化痰熄风为主,处方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调理。
关键词 癫痫 中医病机 化痰熄风
下载PDF
化痰熄风方结合西药对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扬帆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3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究化痰熄风方结合西药对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究化痰熄风方结合西药对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联合化痰熄风方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简易智能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比较情况及治疗前、后两组肢体运动能力[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III)总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86.05%较对照组67.44%显著高(P<0.05);治疗后两组MMSE、Mo 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MSE(25.58±5.01)分、Mo CA评分(27.68±1.11)分分别均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UPDRSIII总评分分别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观察组UPDRSIII总评分(40.12±1.01)分、(37.95±0.89)分、(35.89±0.79)分较对照组减小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熄风方结合西药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化痰熄风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能力
下载PDF
观察化痰熄风法联合西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梅 何丽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3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西药和化痰熄风法对癫痫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西药和化痰熄风法对癫痫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熄风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为(7.42±3.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4±4.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QOLIE-3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QOLIE-31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QOLIE-3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西药和化痰熄风法联合治疗癫痫,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改善,总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化痰熄风 西药
下载PDF
化痰熄风活血通络法治疗脑桥麻痹性外斜视1例
12
作者 高鹤 李会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5期578-579,共2页
脑桥麻痹性外斜视,由Fisher于1967年报道并命名,表现为患者双眼向一侧同向运动不能,而另一侧出现前核间性眼肌麻痹,即病灶侧眼球不能向左右运动,对侧眼球不能内收而外展正常,外展时出现眼球震颤,因此又称为一个半综合征。病变部... 脑桥麻痹性外斜视,由Fisher于1967年报道并命名,表现为患者双眼向一侧同向运动不能,而另一侧出现前核间性眼肌麻痹,即病灶侧眼球不能向左右运动,对侧眼球不能内收而外展正常,外展时出现眼球震颤,因此又称为一个半综合征。病变部位在一侧脑桥被盖部病灶累及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和同侧内侧纵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斜视 麻痹性 活血通络法 脑桥 化痰熄风 核间性眼肌麻痹 治疗 Fisher
下载PDF
化痰熄风方结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温占秋 杨任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化痰熄风方结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经西医临床确诊且符合中医颤证诊断标准的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西药加化痰熄风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 目的:探讨化痰熄风方结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经西医临床确诊且符合中医颤证诊断标准的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西药加化痰熄风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UPDRSⅡ、UPDRSⅢ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4.8%,对照组总有效率63.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化痰熄风方结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化痰熄风 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
下载PDF
化痰熄风法治疗青年高血压35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世岳 王丁超 《中医研究》 2006年第8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病/中医药疗法 化痰熄风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化痰熄风法对痰湿体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洪华 宁为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2571-2577,共7页
【目的】探讨化痰熄风法对痰湿体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4例痰湿体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急性期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恢复期按照... 【目的】探讨化痰熄风法对痰湿体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4例痰湿体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急性期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恢复期按照《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给予药物二级预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痰熄风法(天麻健脑饮颗粒)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和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痰湿体质分值、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1例,试验组脱落3例,最终对照组36例、试验组34例患者完成全部疗程。(2)治疗4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为75.00%(27/36),组间比较,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7 d和4周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和痰湿体质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试验组在不同时段对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和痰湿体质分值的降低作用以及对MBI评分的提高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化痰熄风法治疗痰湿体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患者的痰湿体质,提示中医体质学说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指导意义,通过体质干预可对疾病的转归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熄风 天麻健脑饮颗粒 痰湿体质 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体质干预
下载PDF
健脾化痰熄风方联合高频rTMS对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婷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6期4-7,15,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熄风方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高频rTMS组(简称rTMS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熄风方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高频rTMS组(简称rTMS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假性高频rTMS治疗,rTMS组给予高频rTMS治疗,联合组在rTMS组基础上给予健脾化痰熄风方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4、8周后,分别采用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评估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治疗前、治疗8周后,观察三组血清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尿酸(UA)的水平.结果治疗2、4、8周后,联合组、rTMS组的SCOPA-AUT、UPDRS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联合组的SCOPA-AUT、UPDRSⅢ评分均明显低于rTM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血清BDNF、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rTMS组,且rTMS组血清BDNF、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熄风方联合高频rTMS能调节帕金森病患者血清BDNF、UA水平,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痰熄风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帕金森病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能力
下载PDF
化痰熄风法治疗颈性眩晕7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广林 王礼康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化痰熄风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用颈性眩晕76例,随即分为两组,除基础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化痰熄风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养血清脑颗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81.08%(P<0.05)。结论:化痰... 目的:观察化痰熄风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用颈性眩晕76例,随即分为两组,除基础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化痰熄风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养血清脑颗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81.08%(P<0.05)。结论:化痰熄风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中医治疗 化痰熄风
下载PDF
自拟化痰熄风汤治疗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之源 黄平林 徐彩弟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熄风汤治疗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2012年3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48例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左旋多巴+普拉克索)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熄风汤治疗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2012年3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48例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左旋多巴+普拉克索)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痰熄风汤)24例。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采用Webster氏l0项计分法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24例治疗组患者中治愈7例、显效7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88%;24例对照组患者中治愈6例、显效7例、好转6例、无效5例,有效率79%。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ebster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中医证候进步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单纯西药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自拟化痰熄风汤治疗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患者,效果更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痰热动 自拟化痰熄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化痰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春茂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化痰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尼莫地平40mg/次,3次/d。治疗组20例化痰熄风方(天麻、半夏、钩藤各12g,白术15g... [目的]观察化痰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尼莫地平40mg/次,3次/d。治疗组20例化痰熄风方(天麻、半夏、钩藤各12g,白术15g,茯苓12g,葛根20g,陈皮15g,当归、川芎、杜仲、白芍、牛膝各10g,甘草6g),水煎300m L,1剂/d,早晚分服;尼莫地平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流速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流速度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眩晕 先兆 化痰熄风 尼莫地平 血流速度 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纤维蛋白原 中药复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秦俊岭老中医化痰熄风活血祛瘀法治疗颈椎病经验浅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丽 李勇 秦俊岭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3期57-58,共2页
山东省名老中医秦俊岭主任医师采用化痰熄风活血祛瘀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本文即对此加以阐述,以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颈椎病 中医治疗 化痰熄风 活血祛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