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祁连化石沟铜矿区上石炭统克鲁克组大理岩C、O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潘美慧 贾志磊 侯鹏博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5期39-44,共6页
化石沟铜矿区位于南祁连西南缘之阿尔金与南祁连构造带的交会部位,是研究祁连—柴北缘构造—岩浆系统演化的关键地区。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达肯大坂群、泥盆—石炭系阿木尼克组和石炭系克鲁克组,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发育。... 化石沟铜矿区位于南祁连西南缘之阿尔金与南祁连构造带的交会部位,是研究祁连—柴北缘构造—岩浆系统演化的关键地区。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达肯大坂群、泥盆—石炭系阿木尼克组和石炭系克鲁克组,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发育。石炭纪克鲁克组中的大理岩,受侵入岩破坏,大部分呈残留体存在,与晚古生代石英闪长岩等共同构成沿化石沟的环形构造,前人认为其属于岩浆成因的碳酸岩。本次研究分析了克鲁克组大理岩的C、O同位素组成,δ^13CPDB和δ^18OSMOW值分别为-9.3‰-0‰和14.44‰-31.76‰,明显区别于碳酸岩,类似于沉积的碳酸盐岩的特征。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石炭纪克鲁克组大理岩应该形成于祁连—柴北缘造山作用停止之后,古特提斯洋发育的海相环境,而部分较低的δ^13CPDB和δ^18OSMOW值可能与侵入的石英闪长岩岩浆热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岩 C、O同位素 海相环境 化石沟铜矿 南祁连
下载PDF
甘肃省南祁连化石沟铜矿区绢英岩蚀变地球化学特征
2
作者 潘美慧 贾志磊 +1 位作者 欧健 侯鹏博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0-376,共7页
化石沟铜矿位于阿尔金-祁连-柴北缘的交汇部位,区内侵入岩发育,中二叠世英云闪长斑岩与铜矿的关系最为密切,岩石绢英岩化、硅化等后期蚀变发育,部分交代作用强者转变为绢英岩。绢英岩具有高Si、Ba、LREE,低Al、Ti、Ca、Sr、Y和MRE... 化石沟铜矿位于阿尔金-祁连-柴北缘的交汇部位,区内侵入岩发育,中二叠世英云闪长斑岩与铜矿的关系最为密切,岩石绢英岩化、硅化等后期蚀变发育,部分交代作用强者转变为绢英岩。绢英岩具有高Si、Ba、LREE,低Al、Ti、Ca、Sr、Y和MREE的地球化学特征,运用Isocon图解法,经与原岩(英云闪长斑岩)对比,认为蚀变热液是富Si的,并带入大量SiO2,而CaO、Na2O、TiO2、MnO等明显迁出。岩石δ18^Ov-SMOW值(12.6‰~12.8‰)与原岩基本一致,表明参与蚀变的流体来源于岩浆后期热液,该热液类型可能在成矿作用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 热液 元素迁移 化石沟 南祁连
下载PDF
南祁连化石沟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胡万龙 贾志磊 +2 位作者 王金荣 侯克选 王淑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253,共12页
化石沟二长花岗岩呈长条状侵入于泥盆系-石炭系阿木尼克组。岩石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2.0±2.1 Ma,形成于晚二叠世。岩石高SiO_2(69.8%~72.2%)、Al_2O_3(14.2%~15.4%),低的TiO_2、MgO含量(分别为0.28%~0.36%、0.60%~0.... 化石沟二长花岗岩呈长条状侵入于泥盆系-石炭系阿木尼克组。岩石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2.0±2.1 Ma,形成于晚二叠世。岩石高SiO_2(69.8%~72.2%)、Al_2O_3(14.2%~15.4%),低的TiO_2、MgO含量(分别为0.28%~0.36%、0.60%~0.77%),A/CNK=1.08~1.14,富碱(Na_2O+K_2O=6.57%~8.00%);相对富集Th、K、Pb,亏损Nb、Ta、P、Ti,低Sr(201×10^(-6)~248×10^(-6),高Y(19.4×10^(-6)~24.0×10^(-6)),富集LREE,(La/Yb)N=10.8~18.4,中等负Eu异常(δEu=0.55~0.68);全岩(^(87)Sr/^(86)Sr)i为0.7060~0.7061,εNd(t)为1.63~1.84,εHf(t)=8.79。二长花岗岩的全岩Nd和Hf模式年龄分别为780~794 Ma和694 Ma。综合研究表明二长花岗岩是新元古代中期形成的玄武质下地壳在晚古生代晚期玄武质岩浆底侵加热作用下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造山挤压向后造山伸展转变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地球化学 晚二叠世 构造环境 化石沟 南祁连山
下载PDF
甘肃省化石沟铜矿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树清 《甘肃科技》 2009年第17期47-49,38,共4页
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化石沟铜矿侵入岩发育,华力西晚期的英云闪长岩和英云闪长斑岩,是主要的含矿岩体。矿区断裂发育,其中总体近南北向的弧形断裂是控矿构造,控制了含矿岩体和地层的展布。绢英岩化、黑云母化与矿化关系密切。矿... 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化石沟铜矿侵入岩发育,华力西晚期的英云闪长岩和英云闪长斑岩,是主要的含矿岩体。矿区断裂发育,其中总体近南北向的弧形断裂是控矿构造,控制了含矿岩体和地层的展布。绢英岩化、黑云母化与矿化关系密切。矿床类型为被后期构造叠加而富集成矿的斑岩型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沟 斑岩型铜矿 矿床特征
下载PDF
化石沟铜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晔 张春宇 《甘肃科技》 2011年第16期40-41,12,共3页
化石沟铜矿产于华力西晚期侵入岩的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英云闪长岩、英云闪长斑岩和接触带中,属斑岩型铜矿床。矿床的矿物组合有较强的导电性,围岩的背景视极化率(ηs)在2%~5%之间。矿床激电异常呈近南北向条带状展布,... 化石沟铜矿产于华力西晚期侵入岩的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英云闪长岩、英云闪长斑岩和接触带中,属斑岩型铜矿床。矿床的矿物组合有较强的导电性,围岩的背景视极化率(ηs)在2%~5%之间。矿床激电异常呈近南北向条带状展布,连续性好。单层矿致视电阻率(ρs)异常呈峡谷状、两侧梯度较陡,视极化率(ηs)异常形态平缓、梯度极缓;多层矿致视极化率(ηs)异常呈尖峰状,两侧梯度较陡,且两侧产状不对称,是激电找隐伏矿的地质—地球物理标志。经勘查验证激电方法是寻找隐伏矿的有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沟铜矿 地质 地球物理 找矿模型
下载PDF
激电测量在化石沟铜矿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会龙 《甘肃科技》 2010年第18期34-38,共5页
化石沟铜矿区属被后期构造叠加而富集的多期次成矿的斑岩型铜矿床,主矿产为铜,伴生矿产有金、银、钨3种。通过多次物探激电中梯及激电测深测量,圈定了激电异常,并对铜矿体分布范围及其地下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激电测量 化石沟 斑岩型铜矿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甘肃省化石沟斑岩型铜矿蚀变特征及其成矿关系
7
作者 刘长江 《甘肃科技》 2015年第19期39-41,共3页
化石沟斑岩型铜矿是柴达木地台柴北缘华力西褶皱带内的重大找矿突破,达到中型矿床规模。经与其他典型斑岩铜矿床对比,其中的青磐岩化带、硅化带、泥化带分带并不明显,而绢英岩化、黑云母化、硅化蚀变与成矿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化石沟 斑岩型铜矿 蚀变特征 成矿关系
下载PDF
全吉地块金泉山—化石沟一带古生代花岗质岩体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国强 褚广博 +2 位作者 吴义布 余君鹏 王才进 《甘肃地质》 2014年第1期19-27,共9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之全吉地块花岗质岩体大量发育,具多期次多阶段特征。通过对全吉地块金泉山-化石沟-带古生代花岗质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发现该区花岗岩有4次侵入,侵入时代分别为早奥陶世(471~476M... 柴达木盆地北缘之全吉地块花岗质岩体大量发育,具多期次多阶段特征。通过对全吉地块金泉山-化石沟-带古生代花岗质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发现该区花岗岩有4次侵入,侵入时代分别为早奥陶世(471~476Ma)、中奥陶世(459±5Ma)、早志留世(423±4Ma)和中泥盆世(366±2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4期花岗岩均具典型的钙碱性特征,轻稀土富集、重稀土轻度亏损、Eu轻微负异常-正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K2O、Rb、Ba、Th等相对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Hf、Zr及Yb明显亏损,除第4期岩体即具I型,又具S花岗岩特征外,其它各期次均属I型花岗岩,总体显示岩体具壳源特征,为板块碰撞前消减地区花岗岩,研究推测,金泉山-化石沟-带古生代花岗质岩体第1、2组年龄为全吉地块与柴达木陆块碰撞的时代,第3组年龄反映了深俯冲地下的板块由于拆沉而折返的时代,第4组年龄为碰撞隆起后造山带伸展、滑塌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吉地块 金泉山-化石沟 花岗岩特征 构造意义
原文传递
内蒙古宁城地区道虎沟化石层同位素年代学 被引量:47
9
作者 陈文 季强 +3 位作者 刘敦一 张彦 宋彪 刘新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65-1169,共5页
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新发现了一套化石层,该化石层所代表的道虎沟生物群是研究燕辽生物群灭绝原因和探寻热河生物群起源之迷的关键。精确的Ar-Ar和SHRIMPU-Pb测年表明,道虎沟化石层之上的中—酸性火山岩的年龄在164~165Ma左右,道虎... 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新发现了一套化石层,该化石层所代表的道虎沟生物群是研究燕辽生物群灭绝原因和探寻热河生物群起源之迷的关键。精确的Ar-Ar和SHRIMPU-Pb测年表明,道虎沟化石层之上的中—酸性火山岩的年龄在164~165Ma左右,道虎沟化石层的时代大于或等于165Ma。据此认为,道虎沟生物群在时代上比热河生物群早数千万年以上,应属于燕辽生物群,或者属于燕辽生物群与热河生物群之间的过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道虎化石 AR-AR年龄 SHRIMP年龄 中侏罗世
下载PDF
甘肃西部化石沟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晔 王方成 蔡晓菊 《甘肃地质》 2012年第2期42-49,共8页
化石沟铜矿是近年来甘肃西部发现并评价的最具影响的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海西晚期的英云闪长岩和英云闪长斑岩中,近南北向的弧形断裂控制含矿岩体和地层的展布。硅化、绢英岩化、黑云母化蚀变与成矿呈正相关关系,且具斑岩型矿床的蚀... 化石沟铜矿是近年来甘肃西部发现并评价的最具影响的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海西晚期的英云闪长岩和英云闪长斑岩中,近南北向的弧形断裂控制含矿岩体和地层的展布。硅化、绢英岩化、黑云母化蚀变与成矿呈正相关关系,且具斑岩型矿床的蚀变分带特征。表部发育的次生氧化带、硅化、绢英岩化、黑云母化及弧形构造带与含矿岩体的组合是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激电异常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是矿床的间接找矿标志。目前各类找矿标志显示,化石沟矿区及外围具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勘查找矿,化石沟铜矿有望成为大型乃至超大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沟 铜矿 矿床特征 找矿标志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吐依洛克组发现沟鞭藻化石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宪璞 王大宁 +1 位作者 丁孝忠 叶留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4-820,I0003,共8页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吐依洛克组化石罕见,以前依据岩性将其定为晚白垩世。郝诒纯等(2001)、郭宪璞(1990)根据在该组所产的有孔虫、介形虫等化石组合,将该组时代划为古新世,并将白垩系与古近系界线划在该组与依格孜牙组之间。本次在...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吐依洛克组化石罕见,以前依据岩性将其定为晚白垩世。郝诒纯等(2001)、郭宪璞(1990)根据在该组所产的有孔虫、介形虫等化石组合,将该组时代划为古新世,并将白垩系与古近系界线划在该组与依格孜牙组之间。本次在该组命名剖面—吐依洛克剖面上部岩性段发现了20余种沟鞭藻化石,增添了新的古生物门类和生物地层材料,这是带有白垩纪与古近纪过渡色彩的沟鞭藻化石组合,其所反映的古环境是温暖的近岸滨海—浅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藻化石 吐依洛克组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甘肃省阿克塞县化石沟斑岩型铜矿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光裕 彭起陆 刘土改 《甘肃地质》 2011年第3期51-59,共9页
甘肃省阿克塞县化石沟铜矿是柴达木北缘缝合带上近年来发现并取得重大突破的斑岩型铜矿床。本文对矿床区域构造定位;区内近南北向弧形弯曲构造系列的形成机制及与成矿的关系;含矿浅成英云闪长斑岩的形成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多种蚀变... 甘肃省阿克塞县化石沟铜矿是柴达木北缘缝合带上近年来发现并取得重大突破的斑岩型铜矿床。本文对矿床区域构造定位;区内近南北向弧形弯曲构造系列的形成机制及与成矿的关系;含矿浅成英云闪长斑岩的形成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多种蚀变与矿化的关系以及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这些认识有助于开拓区域上找矿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构造特征 斑岩形成演化 甘肃省化石沟
原文传递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关系与时代讨论 被引量:15
13
作者 汪筱林 周忠和 +6 位作者 贺怀宇 金帆 王元青 张江永 王原 徐星 张福成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2127-2135,共9页
近年来详细的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发现, 道虎沟化石层的分布并非仅仅局限在道虎沟村附近, 还断续出露于相邻其他几个地区. 道虎沟化石层角度不整合在复杂的基底地层之上, 岩石地层层序由三部分组成, 其中下部为夹红色页岩沉积, 这一地层曾... 近年来详细的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发现, 道虎沟化石层的分布并非仅仅局限在道虎沟村附近, 还断续出露于相邻其他几个地区. 道虎沟化石层角度不整合在复杂的基底地层之上, 岩石地层层序由三部分组成, 其中下部为夹红色页岩沉积, 这一地层曾经被误认为是下伏土城子组. 野外大规模化石发掘显示, 道虎沟层的化石主要富集在上部地层的湖相页岩中; 由于后期强烈的构造改造, 地层在多处发生褶皱倒转. 新发现的地层接触界线清楚地证明, 一直被认为是'上覆'地层的髫髻山组中酸性火山熔岩(同位素年龄159~164 Ma)实际上为其下伏地层, 道虎沟化石层的时代不可能早于这一年龄, 也不可能是中侏罗世'九龙山组'. 目前的化石发现和研究显示, 叶肢介和昆虫组合所反映的时代要早于脊椎动物化石所代表的时代, 如辽西螈、热河翼龙和带羽毛的手盗龙类等与义县组同一类群的分子非常相似. 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可靠的热河生物群鱼类化石, 但是这一地层的脊椎动物化石组合更接近于早白垩世热河群. 道虎沟层与热河群无论从沉积地层特征、火山活动和脊椎动物群面貌都很相似, 属于相同的火山-沉积旋回, 化石动物群可能代表了热河生物群最早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宁城 道虎化石 义县组 地层层序 早白垩世 热河生物群 地层关系 化石 时代讨论 火山-沉积旋回
原文传递
道虎沟化石层及其底部砾岩段化石记录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迪颖 蔡晨阳 +2 位作者 蒋佳倩 苏祎桐 廖焕宇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1-357,共7页
道虎沟生物群是我国近年来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虽然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其时代属于中侏罗世,但它的产出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仍存争议。一些学者认为道虎沟化石层属于中侏罗统九龙山组或海房沟组,但另一些学者却认为它属于中侏罗统或中上... 道虎沟生物群是我国近年来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虽然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其时代属于中侏罗世,但它的产出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仍存争议。一些学者认为道虎沟化石层属于中侏罗统九龙山组或海房沟组,但另一些学者却认为它属于中侏罗统或中上侏罗统髫髻山组。一些学者将化石层底部的砾岩层划归九龙山组,而将化石层主体连同其上的大套火山岩划归髫髻山组。通过近些年的野外考察,笔者在道虎沟村东的道虎沟化石层底部砾岩中找到了与其他层位类似的凝灰质页岩夹层,内含典型的道虎沟生物群动植物化石。因此,道虎沟底部的砾岩无疑是道虎沟化石层的一部分。结合目前地层及同位素年代学证据,道虎沟化石层归入中侏罗统上部的海房沟组较为合适。随着燕山运动的发生,道虎沟生物群的代表分子在宁城盆地中侏罗世沉积开始之前就已经产生,其起源需要到更古老的地层中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侏罗统 道虎化石 道虎生物群 起源
原文传递
似球状沟鞭藻化石重新解释早、中寒武世甲藻甾烷的来源 被引量:11
15
作者 边立曾 张水昌 +2 位作者 张宝民 茅绍智 尹磊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3期2554-2558,T004,共6页
在塔里木盆地和4井寒武系的膏盐沉积以及肖尔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C)下部的燧石层中发现了一类外披厚重胶被、内含若干配子的球形化石. 描述了此类化石并将其和球状沟鞭藻相比较. 这些化石可能是球状沟鞭藻类的球形生活史阶段(植物性孢... 在塔里木盆地和4井寒武系的膏盐沉积以及肖尔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C)下部的燧石层中发现了一类外披厚重胶被、内含若干配子的球形化石. 描述了此类化石并将其和球状沟鞭藻相比较. 这些化石可能是球状沟鞭藻类的球形生活史阶段(植物性孢囊). 如果这种认识正确的话, 那么似球状沟鞭藻类化石可以对塔里木盆地和4井寒武系的沟鞭藻类特征性生物标记物给予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球状鞭藻类化石 鞭藻特征性生物标记物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甲藻甾烷
原文传递
龙山里会说话的精灵
16
作者 李红哲 郭宏 《新疆人文地理》 2012年第7期88-89,共2页
有些精灵藏在石头里,经历了上万年的祈盼,仍然在生生世世拥抱脚下的土地,给它们一滴水,便会活灵活现起来;它们躺在大山里,孤独地诉说着曾经的精彩与美丽。它们的家就在农三师图木舒克山的化石沟里。
关键词 会说话 化石沟 图木舒克 灵藏 农三师 向上爬 电闪雷鸣 相去不远 采风团 三四
下载PDF
河北省青龙县霸王沟侏罗纪叶肢介化石 被引量:4
17
作者 廖焕宇 黄迪颖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3-438,共6页
河北省青龙县木头凳镇兴隆台村霸王沟的侏罗纪地层产翼龙、蝾螈、鱼类、昆虫、叶肢介、双壳类及植物化石,是一个侏罗纪晚期的特异埋藏化石地点。研究者曾认为其相当于中侏罗统道虎沟化石层。经过我们对其中叶肢介的研究,发现霸王沟与这... 河北省青龙县木头凳镇兴隆台村霸王沟的侏罗纪地层产翼龙、蝾螈、鱼类、昆虫、叶肢介、双壳类及植物化石,是一个侏罗纪晚期的特异埋藏化石地点。研究者曾认为其相当于中侏罗统道虎沟化石层。经过我们对其中叶肢介的研究,发现霸王沟与这些脊椎动物临近层位的叶肢介与辽宁建昌玲珑塔化石层最常见的柴达木叶肢介(Qaidamestheria)属于一类,壳瓣上都具有较稀疏的微小刻点装饰,而与道虎沟化石层的"真叶肢介"却具有一定差异。霸王沟的叶肢介和脊椎动物组合面貌与玲珑塔化石层相似,属玲珑塔化石层,时代为晚侏罗世最早期,明显晚于道虎沟化石层。道虎沟化石层和玲珑塔化石层的生物组合代表了燕辽生物群早晚两个有明显差异又相互关联的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肢介 玲珑塔化石 霸王化石 中晚侏罗世 燕辽生物群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含油气盆地渐新世—上新世沟鞭藻化石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祝幼华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珠江口、琼东南、莺歌海和北部湾盆地是我国南海北部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微体古生物在各盆地生物地层框架建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上述盆地已发表的渐新世—上新世沟鞭藻化石有关文献,简要评述了沟鞭藻化石的研究现状,并... 珠江口、琼东南、莺歌海和北部湾盆地是我国南海北部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微体古生物在各盆地生物地层框架建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上述盆地已发表的渐新世—上新世沟鞭藻化石有关文献,简要评述了沟鞭藻化石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藻化石 渐新世—上新世 含油气盆地 南海北部
原文传递
内蒙古侏罗纪道虎沟树蜂科(膜翅目:树蜂总科)昆虫一新种
19
作者 丁明 张琦 张海春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1-457,共7页
根据产于内蒙古宁城县中-上侏罗统道虎沟化石层的一块昆虫化石,建立1新种——拉氏道虎沟树蜂(Daohugoa rasnitsyni Ding and Zhang Haichun sp.nov.),归入道虎沟树蜂科(Daohugoidae Rasnitsyn and Zhang,2004)。根据新材料,对道虎沟树... 根据产于内蒙古宁城县中-上侏罗统道虎沟化石层的一块昆虫化石,建立1新种——拉氏道虎沟树蜂(Daohugoa rasnitsyni Ding and Zhang Haichun sp.nov.),归入道虎沟树蜂科(Daohugoidae Rasnitsyn and Zhang,2004)。根据新材料,对道虎沟树蜂科的特征进行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虎树蜂属 道虎树蜂科 新种 修订 道虎化石 中-晚侏罗世
原文传递
燕辽生物群和燕山运动 被引量:35
20
作者 黄迪颖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1-546,共46页
燕辽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是以我国燕辽地区为核心的两个中生代中晚期特异埋藏生物群,关系到哺乳动物的早期演化,最早的带毛恐龙,鸟类起源,被子植物起源,寄生昆虫等重大科学问题,引起科学界广泛关注。这两个生物群时代相差较远,代表分子... 燕辽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是以我国燕辽地区为核心的两个中生代中晚期特异埋藏生物群,关系到哺乳动物的早期演化,最早的带毛恐龙,鸟类起源,被子植物起源,寄生昆虫等重大科学问题,引起科学界广泛关注。这两个生物群时代相差较远,代表分子差异很大。目前,研究者对燕辽生物群地层划分意见分歧很大,主要争论为内蒙宁城道虎沟化石层和辽宁建昌玲珑塔化石层的关系,将二者分别归入中侏罗统海房沟/九龙山组和中晚侏罗统髫髻山组,或均归入髫髻山组,这一分歧造成地层划分对比和生物演化序列的极大混乱,从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结合近年来本地区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新进展,对上述地层划分提出新建议。结合前辈地质学家的基本思想对燕山运动的构造幕进行新的理解,并划分为序幕(即绪动期)约为168 Ma,第一幕(即火山幕)约为163.5 Ma,第二幕(即主动幕)约为135 Ma。其中序幕对燕辽生物群的形成至关重要,而第一幕导致其发生重大转变。道虎沟化石层的底砾岩角度不整合于前寒武系变质岩之上,这个界面代表燕山运动的绪动,在燕辽地区表现为砾石沉积,地壳垂直升降与小规模火山喷发,形成了一系列山间盆地,伴生了燕辽生物群的早期组合,如道虎沟生物群,以燕辽划蝽-"滦平真叶肢介"-费尔干蚌-初螈为代表,为中侏罗世中晚期。道虎沟化石层顶部的凝灰岩受到显著剥蚀,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下伏于一套角砾岩之下,此不整合面代表燕山运动第一幕,造成一系列深度的北东向断裂,引发大规模岩浆侵入及髫髻山期火山喷发。燕辽生物群的早期群落随之瓦解并迅速扩散演化,且在燕辽地区发展形成燕辽生物群晚期组合,如玲珑塔生物群,以柴达木叶肢介-额尔古纳蚌-古鳕为代表,为晚侏罗世早期,与道虎沟生物群明显不同但存在广泛联系。京西九龙山-髫髻山组之下的不整合面和辽西海房沟组之下的不整合面不能对比,且髫髻山期大规模火山活动前存在两个重要的燕山期构造运动。过去的观点认为道虎沟化石层相当于九龙山组或在九龙山组之上,本文根据京西九龙山组是燕山运动第一幕之后的产物,而以道虎沟化石层为代表的海房沟组在其之前的基本观点,认为二者不能对比且是上下关系。燕山运动的第二幕发生于土城子组和张家口-大北沟组或义县组之间,从而造就了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它与燕辽生物群的过渡存在于土城子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运动 燕辽生物群 热河生物群 道虎化石 玲珑塔化石 海房 九龙山组 髫髻山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