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网站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框架分析——以北京“2012·7·21大暴雨”事件报道为例
1
作者 王玉 和方雄 《丝绸之路》 2013年第16期38-40,共3页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比较分析、实例分析等方法,以北京“7·21大暴雨”事件报道为例。论述了人民网与凤凰网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的差异,以期提高新闻网站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从而加强舆论引导功能。
关键词 人民网 凤凰网 框架理论 重大突发事件 北京“7·21大暴雨”事件
下载PDF
“7.21北京暴雨事件”的新闻报道框架分析——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周青 陈欢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本文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关于"7.21北京暴雨事件"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立足新闻框架理论,通过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以量化数据分析媒体对事件的主题框架、时间反应框架、消息来源框架、新闻来源框架、报... 本文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关于"7.21北京暴雨事件"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立足新闻框架理论,通过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以量化数据分析媒体对事件的主题框架、时间反应框架、消息来源框架、新闻来源框架、报道角度框架等方面的建构,从而探究新闻框架建构影响因素及其框架效果,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21北京暴雨事件 新闻框架 建构
下载PDF
预报异常极端高影响天气的“集合异常预报法”:以北京2012年7月21日特大暴雨为例 被引量:47
3
作者 杜钧 Richard H.GRUMM 邓国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5-699,共15页
对罕见极端高影响天气,既使一个模式有能力预报它,其数值预报也至少有以下难点:一是有多大把握确定所预报的天气是极端事件?二是其具体的定时、定量、定点预报可靠吗?本文介绍了集合预报和气候资料相结合的"集合异常预报法",... 对罕见极端高影响天气,既使一个模式有能力预报它,其数值预报也至少有以下难点:一是有多大把握确定所预报的天气是极端事件?二是其具体的定时、定量、定点预报可靠吗?本文介绍了集合预报和气候资料相结合的"集合异常预报法",并通过北京2012年7月21日(7.21)特大暴雨事件揭示出"集合异常预报法"和集合预报可以提供比单一模式预报更可靠和更准确的信息,从而可有效地缓解上述两大难点。作者建议中央气象台和其他有条件的台站可采用这种办法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文中具体讨论了如下三方面:(1)标准化异常度(SA)的定义以及它同集合预报相结合提高对罕见极端高影响天气预报的可靠性,并由此可导出一个"社会影响矩阵"来定量地表达一个预报对社会的潜在影响;(2)利用集合预报,特别是多模式集合预报可以克服单一模式前后预报的跳跃性或不连续性问题,由此可延长实际可预报时效,如北京7.21事件超过100 mm大暴雨的实际可预报时效提前了2天;(3)SA还有助于认识异常天气发生的原因:从SA的分布看,造成北京7.21大暴雨事件的短期天气尺度背景因素是从西北方向移来的冷锋和台风倒槽的相遇;从SA的演变看,该事件的中期大背景因素是在北京东北方向有阻塞高压发展并导致北京以西地区的低槽加强和发展(地面强冷空气堆积),在高纬度形成了一个高、低压系统相间的波列,发展并维持,同时诱导热带系统北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影响天气 北京7 21大暴雨 社会影响矩阵 可预报性 标准化异常度 集合预报 集合异常预报法
下载PDF
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以北京“7·21”大暴雨为例
4
作者 高雯 《青年与社会》 2014年第9期16-17,共2页
以北京“7·21”大暴雨事件为例,通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在该事件中暴露的问题,来分析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现有的缺陷,探索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式。
关键词 北京“7·21大暴雨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缺陷 体系的构建
下载PDF
一个公共议题的媒体呈现——基于北京7·21暴雨报道
5
作者 罗艺 《新闻传播》 2015年第3X期9-11,共3页
本文从公共新闻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一个新闻事件的文本分析:就国内部分报刊对2012年"7·21"北京暴雨的报道,对公共突发事件及媒体应负责任进行考察,认为,在此次暴雨报道中,媒体积极促进信息发布、普及公共知识、展现人文关... 本文从公共新闻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一个新闻事件的文本分析:就国内部分报刊对2012年"7·21"北京暴雨的报道,对公共突发事件及媒体应负责任进行考察,认为,在此次暴雨报道中,媒体积极促进信息发布、普及公共知识、展现人文关怀,并提供公共表达空间引发舆论关注,但在谋求与政府沟通、促进公众政治参与、增进民主意识方面尚显不足,其功能角色既积极又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新闻学 公共突发事件 北京7·21暴雨报道
下载PDF
季风暖湿输送带与北方冷空气对“7·21”暴雨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柳艳菊 丁一汇 +1 位作者 张颖娴 宋亚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1-732,共12页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地区发生了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特大暴雨,北京地区许多台站日降水量创下1951年以来的历史新纪录。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台站降水资料,对引起此次特大暴雨的大尺度条件进行分析,重点研究"7·21"大暴雨...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地区发生了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特大暴雨,北京地区许多台站日降水量创下1951年以来的历史新纪录。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台站降水资料,对引起此次特大暴雨的大尺度条件进行分析,重点研究"7·21"大暴雨与赤道辐合带、亚洲夏季风以及菲律宾-南海洋面上热带气旋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表明亚洲夏季风的异常北进作为暖湿输送带所携带的大量偏南暖湿空气为这次特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它与同时来自北方低槽冷涡的高空强冷平流相遇,形成了明显的不稳定层结。没有这种强烈的水汽输送,仅靠来自中高纬度南下的冷空气作用,这次暴雨不会达到破纪录的强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季风暖湿输送带的北推与亚洲季风30~60天季节内振荡的活跃期密切相关。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季风涌触发和维持了季风暖湿带的迅速向北推进过程。另外,通过与另一次严重影响华北地区的1963年8月上旬的"63·8"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条件的比较发现,这次暴雨过程中也观测到明显的季风暖湿输送带,正是由于它与北方冷空气的强烈相互作用,从而也造成了破纪录的大暴雨发生。因此,强的季风暖湿输送带的北进可以说是北方特大暴雨发生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7·21大暴雨 亚洲夏季风 暖湿输送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