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6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智能教室建设应用研究——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
1
作者 杨月 薛玉 杨红波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的发展目标。智能教室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设施基础,遵循物理环境轻量化、信息基础完备化、教学过程数据化、维护管理...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的发展目标。智能教室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设施基础,遵循物理环境轻量化、信息基础完备化、教学过程数据化、维护管理远程化、智慧作用无感化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教育信息化 物理环境 数字校园建设 数据化 智能教室 教学应用 完备化
下载PDF
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区域国别学刊》高水平期刊建设专家座谈会
2
《区域国别学刊》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1月21日,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区域国别学刊》编辑部邀请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和期刊建设方面专家汇聚北外,就如何将我校的《区域国别学刊》建设成高水平学术期刊展开深入研讨。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区域国别学刊》主编... 2024年1月21日,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区域国别学刊》编辑部邀请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和期刊建设方面专家汇聚北外,就如何将我校的《区域国别学刊》建设成高水平学术期刊展开深入研讨。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区域国别学刊》主编杨丹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刊物的聚焦和定位,提出要在北外的国际组织、区域国别、国际传播交叉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促进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的形成,积极建设国内外作者群,打造全球平台和机制,编写区域国别学教材等。杨丹校长还就《区域国别学刊》具体的建设目标和指标、近期的规划和选题策划等进行了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平台建设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专家座谈会 校党委副书记 选题策划 杨丹 作者群 区域国别
下载PDF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举办期刊主编交流座谈会
3
《区域国别学刊》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3年12月22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举办区域国别学期刊主编交流座谈会。《欧洲研究》总编辑宋晓敏、《外交评论》主编陈志瑞、《国际问题研究》主编赵青海、《现代国际关系》主编刘明礼、北外科... 2023年12月22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举办区域国别学期刊主编交流座谈会。《欧洲研究》总编辑宋晓敏、《外交评论》主编陈志瑞、《国际问题研究》主编赵青海、《现代国际关系》主编刘明礼、北外科研处处长张天伟、外研社期刊出版分社社长孙凤兰、《区域国别学刊》编辑部主任张颖等,共同出席了座谈会并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编辑部主任 期刊出版 交流座谈会 国际问题研究 全球治理 期刊主编 科研处处长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域中的亚洲“区域+跨境”研究——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为例
4
作者 穆宏燕 《区域国别学刊》 2024年第1期5-11,153,共8页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区域国别学学科迅猛发展。作为一级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应当在“四维交叉支撑”——“多语种+(跨)区域+(跨)文化+(跨)学科”——的理念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亚洲“区域+跨境”研究,从而把亚洲建构成...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区域国别学学科迅猛发展。作为一级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应当在“四维交叉支撑”——“多语种+(跨)区域+(跨)文化+(跨)学科”——的理念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亚洲“区域+跨境”研究,从而把亚洲建构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研究对象,推进区域研究学科体系的整体性和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为“一带一路”倡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达到最优化提供学术智力支持。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区域国别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在该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区域+跨境”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 亚洲 区域学
下载PDF
跨国法律人才的培养——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的实践为样本 被引量:8
5
作者 万猛 李晓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6-49,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与商事贸易相关的法律制度全球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国际政治层面的全球治理运动也正在影响着国际公法的制度和实践。广义上讲,在重要的政治经济事物上已经没有“一国之事”。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与商事贸易相关的法律制度全球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国际政治层面的全球治理运动也正在影响着国际公法的制度和实践。广义上讲,在重要的政治经济事物上已经没有“一国之事”。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的概念本身也被相应延伸到跨国法(transnational law)和全球法(global law)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法律人才 实践 法学院 样本 培养 跨国 国际公法
下载PDF
提升大学创新能力 培养高端国际化战略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人才培养之道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建国 李茂林 《大学(研究)》 2010年第9期68-73,共6页
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这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外国语大学有着较深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传统,学校近年来为培养更多的国际化战略人... 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这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外国语大学有着较深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传统,学校近年来为培养更多的国际化战略人才,提升大学创新能力,采取了多种举措,如坚持学科创新,坚持精英教育理念,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我国高端国际化战略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创新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 国际化 国家利益 地理空间 国家发展 国家战略
下载PDF
培养非通用语创新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中亚语”专业建设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8
7
作者 孙芳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0年第4期68-75,共8页
非通用语种建设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之一。民心相通首先在于语言相通。作为国内八所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高校之一,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非通用语种建设自2015年起... 非通用语种建设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之一。民心相通首先在于语言相通。作为国内八所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高校之一,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非通用语种建设自2015年起全面铺开,中亚语种的开设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其间经历了项目论证、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确立、教学工作实践等阶段。总结成功经验,反思缺失和不足,是非通用语种建设今后能够健康顺利发展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通用语 “一带一路” 北京外国语大学 “俄语+中亚语”
下载PDF
优化学科结构 提升核心竞争力 培养符合时代 需要的高级涉外人才——关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韩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共4页
纵观历史,世界强国都是伴随着自己大学的崛起而崛起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现代大学首先在意大利肇始,因为意大利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发展的长子。随着历史的步伐,荷兰、法国和英国的大学也与其国家的繁荣强大互为因果。随后是德国洪堡所倡... 纵观历史,世界强国都是伴随着自己大学的崛起而崛起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现代大学首先在意大利肇始,因为意大利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发展的长子。随着历史的步伐,荷兰、法国和英国的大学也与其国家的繁荣强大互为因果。随后是德国洪堡所倡导的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与德国向传统强国的挑战相呼应。再后来就是美国和美国高等教育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一、高等教育面临着时代新挑战目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新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经济、社会、环境、安全等新问题层出不穷,海量的知识和数据在网络上传播,“大数据”似乎成为绕不开的生存背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改变且越来越高。面对新的挑战,除了必须培养巨量的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以便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还必须培养更多的能够引领科技、文化和思想变革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核心竞争力培养 涉外人才 教育教学改革 时代需要 学科结构 美国高等教育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海外汉学 继往开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西平 潘琳琳 《语言文化研究辑刊》 2016年第1期10-18,共9页
潘琳琳:感谢张老师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据我个人不完全了解,您曾追随国学大家任继愈先生,任先生对您为人与为学方面是否有所影响?请您介绍一下任先生对您的影响。张西平:我原来研究西方哲学,后来在任先生的引领下转向中国哲学... 潘琳琳:感谢张老师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据我个人不完全了解,您曾追随国学大家任继愈先生,任先生对您为人与为学方面是否有所影响?请您介绍一下任先生对您的影响。张西平:我原来研究西方哲学,后来在任先生的引领下转向中国哲学研究。任先生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对我的学术研究起到了决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海外汉学 访谈录 教授 中国哲学研究 西方哲学 学术研究 任继愈
下载PDF
投身教育扶贫 促进教育公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扶贫工作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大鹏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12-113,共2页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高校如何发挥服务社会功能,参与教育扶贫工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新问题。笔者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总结了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基本经验,大胆探索高校参与教育扶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高校如何发挥服务社会功能,参与教育扶贫工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新问题。笔者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总结了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基本经验,大胆探索高校参与教育扶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扶贫 歆语工程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下载PDF
漫谈外国语言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教授访谈录(二)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建辉 《世界教育信息》 2010年第1期16-22,共7页
我国博士毕业生数量自2007年开始位居世界第一,但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培养质量问题却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为此,我们再次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教授(访谈录一见本刊2009年第7期)。刘老围绕外... 我国博士毕业生数量自2007年开始位居世界第一,但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培养质量问题却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为此,我们再次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教授(访谈录一见本刊2009年第7期)。刘老围绕外国语言学博士生的培养这一主题,既谈到过去许国璋、王佐良等国内语言学大师和杰弗里·里奇(Geoffrey Leech)、米克·肖特(Mick Short)等国外著名语言学专家是如何培养研究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博士研究生 语言学 访谈录 培养 清教 中国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育花 《对外传播》 2015年第10期56-58,共3页
汉语国际教育(InternationalChineseLanguageEducation)是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对已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学科进行整合后而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综合了语言学、教育学、跨文化交际学... 汉语国际教育(InternationalChineseLanguageEducation)是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对已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学科进行整合后而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综合了语言学、教育学、跨文化交际学、传播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交叉型二级学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ofTeachingChinesetoSpeakersof0therLanguages”,简称MTCSOL,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批能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对外汉语教学 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教育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向型 跨文化交际学 交叉学科
下载PDF
实用功能与审美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晓景 《美与时代(城市)》 2015年第9期76-77,共2页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图书馆建设是在旧馆基础上进行的改扩建。新馆突出了现代化图书馆实用、紧凑、多元、灵活、舒适的时代特点,还具有多元文化与审美艺术交相融合、新颖的艺术创意与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相结合等亮点,从而折射出丰富的文化...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图书馆建设是在旧馆基础上进行的改扩建。新馆突出了现代化图书馆实用、紧凑、多元、灵活、舒适的时代特点,还具有多元文化与审美艺术交相融合、新颖的艺术创意与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相结合等亮点,从而折射出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特有的审美价值,达到实用功能与审美艺术的完美统一,彰显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办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新图书馆 时代特点 多元文化 审美艺术
下载PDF
老装备细说新馆故事——访北京外国语大学原资产管理处处长周焕凤
14
作者 叶梅 张鹏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第7期75-76,共2页
遵循设计理念立足小巧精致 有人曾说,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建成的图书馆(以下简称“新馆”)放在北京大学,放在清华大学,可能都会失去一些味道,只有放在北外,才是最漂亮的。的确,新馆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恺为... 遵循设计理念立足小巧精致 有人曾说,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建成的图书馆(以下简称“新馆”)放在北京大学,放在清华大学,可能都会失去一些味道,只有放在北外,才是最漂亮的。的确,新馆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恺为北外量身打造的,早在2006年,他就为北外东西两校区的整体改造设计了总体规划蓝图,所以此次图书馆的改扩建,依然遵循着北外东校区原有的前苏联建筑风格,以灰、黄两色为主色调,寓意“辉煌”。较之旧馆,新馆进行了加高加宽,总建筑面积由8000多平方米增加到2.4万平方米,楼高由4层增加到6层,并增加部分地下书库,阅览座位由800多个增加到2200多个,藏书量由几十万册增加到120万册,基本能满足今后3~5年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新馆 资产管理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处长 故事 装备 设计理念
下载PDF
发展中的进步——记北京外国语大学社科部
15
作者 王辉 《科学中国人》 2006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 教研室 教学任务 国际关系 思想品德 经济学 政治学 心理学 本科生
下载PDF
推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中华文化‘走出去’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16
作者 管永前 《对外传播》 2017年第1期51-53,共3页
2016年12月6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协办的“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中华文化‘走出去’高层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召开。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华文化 文明交流 高层论坛 成立大会 人文交流 走出去 研究院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问题探析——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美玲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2017年第1期33-40,共8页
笔者通过对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近三年就业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该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存在就业率相对不高、就业单位性质分布不均、就业对口率较低等问题。据此,笔者设想了几项提高该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 就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下载PDF
疏整与更新——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18
作者 王祎 崔恺 《南方建筑》 2008年第3期62-69,共8页
通过记录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进行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过程,试图给当下校园建筑设计提供一些经验和思路。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校园规划 疏整 校园建筑 新建 改造
下载PDF
北京外国语大学:数字化校园管理与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红波 《中国教育网络》 2015年第11期34-36,共3页
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深刻变革。然而在学校中,大多数人不关注技术,只关心技术带来的服务,因此,信息化革命首先要做的就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服务于教学科研,其最大的阻力不是没有... 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深刻变革。然而在学校中,大多数人不关注技术,只关心技术带来的服务,因此,信息化革命首先要做的就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服务于教学科研,其最大的阻力不是没有资金、没有技术、领导不重视,而是源于服务的对象本身,说服每一个人使用一项新技术、改变一种既定的学习、工作方式或流程是非常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校园管理 个人使用 信息技术 信息化革命 工作方式 应用系统 语音教室 校园网络信息 数字校园
下载PDF
浅谈阅读深加工、语言能力的提升和教材编写——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杨立民教授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新蕾 赵一瑾 杨立民 《英语学习》 2019年第4期5-8,共4页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一直以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通过'读'来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何进行阅读深加工?如何能够通过'写'的活动来实现阅读深加工?在外语教材的编写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北京...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一直以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通过'读'来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何进行阅读深加工?如何能够通过'写'的活动来实现阅读深加工?在外语教材的编写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杨立民教授,并将此次访谈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技能训练 语言能力 思辨能力 英语学习 外语教材 北京外国语大学 深度加工 英语教学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深加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