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1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民族主义视角看北京奥运“媒体遗产”
1
作者 付晓静 《东南传播》 2009年第2期68-69,共2页
本文从民族主义视角分析北京奥运的媒体遗产,指出媒介在北京奥运报道中,建构了"想象的共同体",促进与强化了国族认同,传递了一种开放、理性、包容的民族主义诉求,这种民族主义显然应成为中国民族主义转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北京奥运“媒体遗产” 想象的共同体 大国心态 开放理性的民族主义
下载PDF
体育政治传播学案例分析——北京奥运会田径高速赛道媒体政治遗产视角 被引量:34
2
作者 黄璐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1-42,共2页
以媒体政治遗产案例分析视角,回顾北京奥运会田径高速赛道媒体政治表现,美国借助突发性重大体育事件媒体应急机制,实施贬损中国、淡化牙买加、拔高自己的媒体战略,重构美国精英体育的国际形象。辨析媒体政治视域中体育英雄和体育明星的... 以媒体政治遗产案例分析视角,回顾北京奥运会田径高速赛道媒体政治表现,美国借助突发性重大体育事件媒体应急机制,实施贬损中国、淡化牙买加、拔高自己的媒体战略,重构美国精英体育的国际形象。辨析媒体政治视域中体育英雄和体育明星的异同表现,博尔特、刘翔和美国名将塑造的不同媒体形象说明,运动员的形象到底是明星式的还是英雄式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幕后的政治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 体育政治传播学 媒体政治遗产 体育英雄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 被引量:3
3
作者 余红卫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7期88-90,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活态的文化基因,非遗的保护、传播和传承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逐渐普及,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的文化承载和文化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活态的文化基因,非遗的保护、传播和传承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逐渐普及,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的文化承载和文化传播手段被革新和颠覆,大众传播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媒体技术具有超越时空、便捷高效、形式多元、富于体验的传播特性,可有效赋能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和立体传播。因此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非遗保护和传承模式,探索数字化传播路径,可以助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媒体技术 数字化传播
下载PDF
利用数字媒体和多元化途径助推中国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平 郭梦垚 高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81-91,共11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已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桥梁。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展示国际形象的载体,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推广方式已无法满足今天的时代发展,数字媒体为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提...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已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桥梁。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展示国际形象的载体,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推广方式已无法满足今天的时代发展,数字媒体为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可能。同时,文化艺术交流、教育交流、旅游合作等多种方式也有助于扩大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化遗产的案例研究,分析数字媒体和多元化方式在传递价值观、增强国际认同感和激发创新思维方面的应用,探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采取多维策略确保文化遗产传播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国际传播 数字媒体策略 跨文化受众分析 社交媒体优化 虚拟现实
下载PDF
北京奥运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白洁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65,共2页
北京奥运档案作为奥运记忆的固化载体和奥运精神的显性呈现,是珍贵的奥运遗产。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北京两届奥运会所形成、保存的奥运档案资源,对于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创新发展和北京“双奥之城”的高质量发展,对于留存中国智慧、讲好中... 北京奥运档案作为奥运记忆的固化载体和奥运精神的显性呈现,是珍贵的奥运遗产。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北京两届奥运会所形成、保存的奥运档案资源,对于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创新发展和北京“双奥之城”的高质量发展,对于留存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奥运档案研究背景与多重价值北京奥运档案是2008年夏奥会和2022年冬奥会申办、筹办和举办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既往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奥运档案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事业 北京奥运 奥林匹克精神 奥运遗产 奥运 奥运精神 多重价值 策略分析
下载PDF
智媒体时代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
6
作者 吕文静 周子婧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0-112,共3页
随着智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机遇。基于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困境的分析,深入探讨其传播的有效途径,以促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 途径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
7
作者 曹艳春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以新媒体视域为研究背景,探讨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与传播。通过论述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现状,分析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媒体视域下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策略,以及基于三种... 以新媒体视域为研究背景,探讨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与传播。通过论述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现状,分析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媒体视域下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策略,以及基于三种翻译方法和关联理论的对外译介策略,为推动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辽宁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外译介 国际传播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芜湖文化遗产的音频传播研究
8
作者 吕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5-29,共5页
新媒体时代,不同类型的传播方式让古老的芜湖文化遗产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作者首先介绍了芜湖文化遗产和新媒体时代芜湖文化遗产音频传播现状,接着分析了音频传播对芜湖文化遗产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媒体时代芜湖文化遗... 新媒体时代,不同类型的传播方式让古老的芜湖文化遗产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作者首先介绍了芜湖文化遗产和新媒体时代芜湖文化遗产音频传播现状,接着分析了音频传播对芜湖文化遗产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媒体时代芜湖文化遗产的音频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时代 文化遗产 音频传播
下载PDF
媒体融合时代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遗址”网络文献探究
9
作者 李鸿雁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18,共5页
网络世遗土司文献分布在政府及其管理部门网站、研究机构专题网站、新闻机构网站以及机构或个人发布的自媒体平台之中。内容包括考古发掘与遗址推介、考察指导与工作研讨、申遗工作动态、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世遗土司研究等方面。网络... 网络世遗土司文献分布在政府及其管理部门网站、研究机构专题网站、新闻机构网站以及机构或个人发布的自媒体平台之中。内容包括考古发掘与遗址推介、考察指导与工作研讨、申遗工作动态、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世遗土司研究等方面。网络世遗土司文献的价值意义在于:提升了土司遗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中国其他文化遗址的申遗、保护、开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助力土司历史文化研究,丰富完善世遗土司文献资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土司世界文化遗产 网络文献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交互艺术的融合创新——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
10
作者 徐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2期85-89,共5页
该文深入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交互艺术的融合创新。首先,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各种呈现形式并探讨了其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次,详细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与作用,包括在传统文化中的融合... 该文深入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交互艺术的融合创新。首先,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各种呈现形式并探讨了其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次,详细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与作用,包括在传统文化中的融合与创新。此外,该文还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与策略,以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创新能力。通过融合案例研究,揭示了数字媒体艺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元素、拓展传播途径的积极影响。最后,强调了这种创新对于提升文化传承活力的重要性,并为未来进一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创新 数字媒体艺术 媒体 交互艺术 融合创新
下载PDF
重塑与建构:融媒体环境下石窟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
11
作者 邵晓霞 高子怡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4期216-223,共8页
融媒体环境下,石窟文化遗产的价值从文物收藏、文化记忆的载体转向公共文化空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融媒体环境下石窟文化遗产价值传播,需要重塑其传播体系,即利用多元融合媒介,建立多元化、智能化、分众化的融媒体传播机构,实现石窟文... 融媒体环境下,石窟文化遗产的价值从文物收藏、文化记忆的载体转向公共文化空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融媒体环境下石窟文化遗产价值传播,需要重塑其传播体系,即利用多元融合媒介,建立多元化、智能化、分众化的融媒体传播机构,实现石窟文化遗产内容生产与媒体嵌入;加快石窟文化遗产价值国家智能传播的大数据库、知识图谱等的研发,促进石窟文化内容智能运营与智能分发;加强石窟文化产品消费与普遍价值智能引导,将石窟文化价值与国家社会认同价值相融合,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文化市场之中的话语权,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石窟文化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价值传播 文明互鉴
下载PDF
对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作松 林俊 +3 位作者 陈潜 翁慧婷 陈华东 王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5,共5页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北京奥运的精神遗产。以《光明日报2008北京奥运会报道评论集》以及光明网对北京奥运会报道、评论、访谈的其他文献为主要资料,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8.0,运用扎根理论原理,析出了北京奥运精神遗产不仅包括弘扬...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北京奥运的精神遗产。以《光明日报2008北京奥运会报道评论集》以及光明网对北京奥运会报道、评论、访谈的其他文献为主要资料,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8.0,运用扎根理论原理,析出了北京奥运精神遗产不仅包括弘扬了参与、团结、和平、友谊和拼博的奥林匹克精神,而且体现了中国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志愿精神、时代精神;同时认为2008北京奥运精神遗产不仅完美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而且丰富了奥林匹克价值体系;提出了北京奥运精神遗产体系所包涵的各种精神之间不是互相孤立、而是互相联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 精神遗产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北京奥运新媒体的实践及对体育新闻传播的未来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顾若兵 张卓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26,35,共4页
媒体,不仅是人类一种新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更是人类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它适应了受众的多元化需求,从向受众单纯传播新闻信息转向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可以这么说,在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中,传统媒体一统江山的格局已被打破... 媒体,不仅是人类一种新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更是人类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它适应了受众的多元化需求,从向受众单纯传播新闻信息转向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可以这么说,在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中,传统媒体一统江山的格局已被打破,新媒体的社会影响愈来愈显著。作为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体育,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的影响。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新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研究,解读影响中的优与缺,以及对新媒体未来发展前景提出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 媒体 体育新闻传播
下载PDF
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的质性研究——基于吉祥物的相关材料 被引量:1
14
作者 翁慧婷 陈作松 林俊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48,共4页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所蕴含的精神遗产。以来自新浪网的评论及名人访谈为主要资料,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8.0,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认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蕴含了团结、重在参与、和平友谊、不断超越的奥林匹克精神...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所蕴含的精神遗产。以来自新浪网的评论及名人访谈为主要资料,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8.0,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认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蕴含了团结、重在参与、和平友谊、不断超越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天人合一、追求和谐、以人为本、刚健有为的中国人文精神,展现了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时代与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 精神遗产 吉祥物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试析西方媒体北京奥运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 被引量:15
15
作者 史伟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9-134,共6页
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西方媒体出于自身政治、经济、受众的需要,对中国能否成功举办奥运会存在着很大的偏见和误解,质疑、抵制北京奥运的声音一边倒,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受到严重的挑衅。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 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西方媒体出于自身政治、经济、受众的需要,对中国能否成功举办奥运会存在着很大的偏见和误解,质疑、抵制北京奥运的声音一边倒,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受到严重的挑衅。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显著变化,其报道视角由质疑、抵制北京奥运会转向肯定和赞扬。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变化得益于信息的公开透明、新闻宣传管理部门的有效组织、中国新闻媒体有效舆论引导以及知名公关公司的专业支持,这对于今后中国政府和媒体应对西方媒体的报道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具有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媒体 北京奥运报道 国家形象 新闻传播 软实力
下载PDF
新媒体·新奥运·新传播——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北京奥运传播初探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陆虹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北京奥运 传播模式 数字技术 媒体 internet 传统媒体 移动电视 媒介形式 数字媒体 媒体形态
下载PDF
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永泰 刘一民 《体育科学研究》 2009年第3期27-30,共4页
在对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阐释的基础上,就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的文化表征进行了论析,阐述了北京奥运精神遗产对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功能,从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视阈对我国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方略:增强北京奥运会的精神... 在对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阐释的基础上,就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的文化表征进行了论析,阐述了北京奥运精神遗产对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功能,从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视阈对我国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方略:增强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保护与开发意识;突破过多重视物质遗产保护与开发观念束缚,超越"有形资产观念至上"发展理念,把握人文关怀;注重宣传弘扬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加强我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融合,努力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 国家形象 民族形象 精神遗产
下载PDF
奥运治理反思:设计原则、遗产及制度意蕴——北京奥运与伦敦奥运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文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2,共6页
北京奥运是当代中国的大事件之一,注定会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为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付了较大代价,为了从北京奥运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我们必须系统、全面和深入地对北京奥运进行反思。北京奥运给中国社会留下了物质、制度和文化... 北京奥运是当代中国的大事件之一,注定会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为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付了较大代价,为了从北京奥运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我们必须系统、全面和深入地对北京奥运进行反思。北京奥运给中国社会留下了物质、制度和文化等宝贵遗产,它的成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一系列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应用的产物,它也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体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应该从北京奥运中学习社会治理的新精神和思考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包括推进社会自主治理、强调个人责任、主张规则和原则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 遗产 治理理念 学习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研究——以歙县汪满田鱼灯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星原 邓珊 《新闻世界》 2024年第7期97-100,共4页
本文对新媒体平台中汪满田鱼灯的传播现状展开研究,从传播意识、传播渠道、品牌建设三个方面梳理汪满田鱼灯的新媒体传播策略,分析汪满田鱼灯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困境,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提供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 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汪满田鱼灯
下载PDF
日本媒体有关中国报道的叙述学研究——以北京奥运期间《朝日新闻》“看看北京”专栏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玮华 张殿元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2-45,共4页
《朝日新闻》在北京奥运期间对奥运和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并开设了由本报编辑委员和专栏作家撰写的栏目"看看北京","看看北京"栏目中的"北京"的含义并不单单指中国首都,也用来指称"北京政府"和"中国",该栏目在奥运期间一共... 《朝日新闻》在北京奥运期间对奥运和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并开设了由本报编辑委员和专栏作家撰写的栏目"看看北京","看看北京"栏目中的"北京"的含义并不单单指中国首都,也用来指称"北京政府"和"中国",该栏目在奥运期间一共有13篇报道(时间为2008年8月11日-25日,其中17日和24日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日新闻》 北京奥运 中国报道 专栏作家 叙述学 媒体 日本 2008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