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北京法源寺》编创视角下的民族自觉性
1
作者 牛俊玲 《剧影月报》 2023年第4期43-45,共3页
20世纪以来,话剧经道日本传入中国这百年间,经历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造就了中国话剧独具一格的发展历程。回眸历史的长河,从“五四”时期,就有关于“新剧”“旧剧”问题的讨论;到20世纪50年代焦菊隐导演在北京人艺进行了大... 20世纪以来,话剧经道日本传入中国这百年间,经历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造就了中国话剧独具一格的发展历程。回眸历史的长河,从“五四”时期,就有关于“新剧”“旧剧”问题的讨论;到20世纪50年代焦菊隐导演在北京人艺进行了大量民族化的舞台探索,再到80年代“戏剧观”大讨论后,黄佐临导演用《中国梦》对他的“写意戏剧观”进行了生动的实践。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部百年话剧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话剧民族化的奋进史。时至今日,民族话剧正在朝气蓬勃地发展着,学界对于“话剧民族化”的讨论也仍在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人艺 话剧民族化 焦菊隐 黄佐临 戏剧观 北京法源寺 本土文化
下载PDF
《北京法源寺》得失谈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斌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北京法源寺》是李敖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进行“破格”;然而由于作者强烈表达思想,忽视人物塑造、故事情节,致使该小说总体上并不成功。本文通过对《北京法源寺》创作得失的分析,希望能够引起作家和批评者的注意。
关键词 李敖 北京法源寺 历史小说 破格 表达思想
下载PDF
谈谈秘书的“忠”——从《中国式秘书》到李敖的《北京法源寺》
3
作者 程萍 《秘书》 2011年第10期7-8,共2页
系列小说《中国式秘书》接连出版和畅销,其主人公黄一平几经荣辱,作为副市长秘书,其官场命运随着领导对他的亲疏而起伏,他的形象活脱脱是“中国式秘书”的缩影:生为领导的人,死为领导的鬼,对领导绝对忠诚,将自己的命运与领导系... 系列小说《中国式秘书》接连出版和畅销,其主人公黄一平几经荣辱,作为副市长秘书,其官场命运随着领导对他的亲疏而起伏,他的形象活脱脱是“中国式秘书”的缩影:生为领导的人,死为领导的鬼,对领导绝对忠诚,将自己的命运与领导系于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法源寺 中国式 秘书 “忠” 李敖 系列小说 领导 主人公
下载PDF
北京宣南名刹——法源寺——兼评(台湾)李敖著《北京法源寺》的诸多错误
4
作者 劳允兴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北京 宣武门 李敖 北京法源寺 建成时期 建筑特征 佛教文化
下载PDF
《北京法源寺》的觞与殇 被引量:1
5
作者 石俊 《上海戏剧》 2016年第12期14-17,共4页
深秋时节,在上海能看到《北京法源寺》这样一部讲述历史话题和带有艺术家个体强烈印记的作品是一种幸运,它既激发了你我己被上海数以百计的低俗化与模式化的舞台剧弄得麻木不堪的艺术知觉,
关键词 北京法源寺 艺术知觉 艺术家 舞台剧 模式化 低俗化 上海
下载PDF
谈《北京法源寺》的悲剧色彩 被引量:1
6
作者 邢进敏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1-72,共2页
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触 ,塑造了变法志士谭嗣同等人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他们甘于血荐、从容就义的壮举 ,可谓惊天地而泣鬼神。小说通过立体式的背景衬托和话剧式的大段对白 ,表现了丰富而凝重的思想内容 ,揭示了... 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触 ,塑造了变法志士谭嗣同等人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他们甘于血荐、从容就义的壮举 ,可谓惊天地而泣鬼神。小说通过立体式的背景衬托和话剧式的大段对白 ,表现了丰富而凝重的思想内容 ,揭示了戊戌变法悲剧意义的深刻内涵 ,而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以北京法源寺这个小小的寺庙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更使小说充溢着浓郁的悲剧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法源寺 人物 思想内容 悲剧色彩
下载PDF
探论《北京法源寺》交谈性言语的艺术特色
7
作者 田艳芳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4-97,共4页
李敖《北京法源寺》与传统的小说迥然不同,文中言语交谈的话语篇幅很大,小说中十来章几乎全是由文中人物交谈性言语构成,着重将人物内心的所思所想通过言语对话来展现。交谈性言语的运用是小说独特艺术魅力的表现,它深入浅出地将人物思... 李敖《北京法源寺》与传统的小说迥然不同,文中言语交谈的话语篇幅很大,小说中十来章几乎全是由文中人物交谈性言语构成,着重将人物内心的所思所想通过言语对话来展现。交谈性言语的运用是小说独特艺术魅力的表现,它深入浅出地将人物思想进行了分割,从而又立体地塑现了人物思想。交谈性言语的运用一方面与李敖充分关注小说思想的传达密切相关,通过言语对话构成的叙事场景,在有限的"故事时间"内包蕴了无限的人物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北京法源寺 艺术特色 小说理论
下载PDF
1912年的北京法源寺
8
作者 伊岚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2期323-324,共2页
法源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唐时名为悯忠寺清雍正时重修并改为此名。今天的法源寺,在全国寺庙中十分重要,是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的所在地,还是中国僧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佛学院的所在地,更是中国佛教的最高组织中国佛教协会的所在地... 法源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唐时名为悯忠寺清雍正时重修并改为此名。今天的法源寺,在全国寺庙中十分重要,是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的所在地,还是中国僧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佛学院的所在地,更是中国佛教的最高组织中国佛教协会的所在地。李敖还直接以《法源寺》为名,写了一部颇有名气的长篇小说。客观而言,法源寺的样式与一般汉传佛教寺庙无有大的差异,法源寺的重要意义也绝不仅仅囿于历史悠久。法源寺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地缘价值所决定的。换句话说,北京兴则法源兴,北京衰则法源衰,法源寺的地位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地位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法源寺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 中国佛学院 长篇小说
下载PDF
北京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名刹--北京法源寺
9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法源寺,又称悯忠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附近教子胡同南端,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院。寺内珍藏了大量佛经、佛像和石刻。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进行大修,钦定为专司戒事的皇家律宗寺... 法源寺,又称悯忠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附近教子胡同南端,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院。寺内珍藏了大量佛经、佛像和石刻。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进行大修,钦定为专司戒事的皇家律宗寺院,并赐名为法源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至四十五年(1780年)又有过较大修整,乾隆帝在大修完工后亲临法源寺,并赠送了“法海真源”的牌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法源寺 北京 历史 北京市西城区 佛教 乾隆帝 大修 佛经
下载PDF
《北京法源寺》梗概
10
作者 吴雨 《大舞台》 2000年第5期39-,共1页
一般历史小说只是“替杨责妃洗澡”“替西太后洗脚”等无聊故事,《北京法源寺》却全不如此,它写的重点是大丈夫型的人物。《北京法源寺》中的史事人物,都以历史考证做底子,它的精确度,远在历史教授们之上。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 一般历史小说只是“替杨责妃洗澡”“替西太后洗脚”等无聊故事,《北京法源寺》却全不如此,它写的重点是大丈夫型的人物。《北京法源寺》中的史事人物,都以历史考证做底子,它的精确度,远在历史教授们之上。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园、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经世济民)等等,都在论述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法源寺 皇帝 谭嗣同 梁启超 刘光第 康有为
下载PDF
众说纷纭《北京法源寺》
11
作者 伍灵绮 《上海戏剧》 2016年第12期12-13,共2页
话剧《北京法源寺》,此番载誉南下,在佳作迭出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登陆上海大剧院,连演三天,一票难求。与演出盛况相比,观众评价褒贬不一,尤其在专业观众群里出现了两极化的评价。为此本刊采集了各方的声音以记之,期待读者... 话剧《北京法源寺》,此番载誉南下,在佳作迭出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登陆上海大剧院,连演三天,一票难求。与演出盛况相比,观众评价褒贬不一,尤其在专业观众群里出现了两极化的评价。为此本刊采集了各方的声音以记之,期待读者诸君能在众说纷纭中对该剧有更深入理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法源寺 上海大剧院 观众群 两极化 评价
下载PDF
纪念中国佛学院成立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法源寺举行
12
《佛学研究》 2016年第1期-,共2页
2016年9月19日,纪念中国佛学院成立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法源寺中国佛学院祗园会议厅举行.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宗性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向学法师,清华大学教授圣凯法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 2016年9月19日,纪念中国佛学院成立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法源寺中国佛学院祗园会议厅举行.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宗性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向学法师,清华大学教授圣凯法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研究员、黄夏年研究员,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李四龙教授,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宣方教授、何建明教授、张雪松教授,江南大学邓子美教授,日本国立爱嫒大学邢东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刘成有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与宗教所刘元春研究员,浙江大学博士后悟灯法师,以及中国佛学院部分法师和学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学院 佛教教育 北京法源寺 学术研讨会
下载PDF
从“标出性”浅谈话剧《北京法源寺》的人物形象塑造
13
作者 于紫涵 《戏剧之家》 2021年第9期14-15,共2页
话剧《北京法源寺》自首演以来,一直以其颠覆性的人物形象塑造饱受争议。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究竟如何并不在艺术学讨论范畴之内,本文更希望借助符号学中与“标出性”相关的理论浅谈《北京法源寺》中人物形象的颠覆性塑造,以及为这种塑... 话剧《北京法源寺》自首演以来,一直以其颠覆性的人物形象塑造饱受争议。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究竟如何并不在艺术学讨论范畴之内,本文更希望借助符号学中与“标出性”相关的理论浅谈《北京法源寺》中人物形象的颠覆性塑造,以及为这种塑造提供符号学上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出性 北京法源寺 中项
下载PDF
从文本到舞台--话剧《北京法源寺》独特的空间叙事
14
作者 贾雨凝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4期5-6,共2页
本文以从文学文本搬上戏剧舞台为切入点,对比话剧《北京法源寺》与同名原著中关于“法源寺”的不同处理,从话剧中法源寺的设计、法源寺对于人物的刻画作用以及法源寺在话剧中的精神传递三方面讨论话剧《北京法源寺》在一个空间下进行叙... 本文以从文学文本搬上戏剧舞台为切入点,对比话剧《北京法源寺》与同名原著中关于“法源寺”的不同处理,从话剧中法源寺的设计、法源寺对于人物的刻画作用以及法源寺在话剧中的精神传递三方面讨论话剧《北京法源寺》在一个空间下进行叙事的意义,寻找舞台赋予故事的新光芒和其所体现的戏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北京法源寺
下载PDF
谈《北京法源寺》的意象叙事
15
作者 陈才生 《阅读与写作》 2001年第4期13-14,共2页
《北京法源寺》,是台湾著名作家李敖1971年因政治系狱在黑牢中构思、复出后追写而成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采用了百川归海式的板块结构和论辩式的对话语言,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真实地反映了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谭嗣同。
关键词 北京法源寺 李敖 长篇小说 历史小说 意象叙事 文学评论 文学创作
下载PDF
经典诵读活动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影响——以“北京法源寺丁香诗会”为例
16
作者 安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图书情报》 2021年第9期00080-00082,共3页
“经典诵读”是读书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本文以原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图书馆“北京法源寺丁香诗会”的案例展开分析和研究,通过图书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阅读推广的重要途径、开展图书馆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是读书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本文以原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图书馆“北京法源寺丁香诗会”的案例展开分析和研究,通过图书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阅读推广的重要途径、开展图书馆经典诵读推广活动的影响意义、经典诵读活动是提高图书馆阅读推广影响力的有效措施三方面简述经典诵读活动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诵读活动 图书馆 阅读推广 北京法源寺丁香诗会”
下载PDF
<<北京法源寺>>故事梗概
17
作者 黄河 《深圳周刊》 2000年第1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历史小说 <<北京法源寺>> 故事梗概
下载PDF
我写<<北京法源寺>>
18
作者 蔡汉勋 《畅销书摘》 2000年第8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李敖 <<北京法源寺>> 创作体会
下载PDF
《北京法源寺》:田沁鑫反叛精神的三重呈现
19
作者 方冠男 《新世纪剧坛》 2017年第6期60-67,共8页
《北京法源寺》是近年来田沁鑫导演最为用力的一部作品,当一部作品汇聚了导演的十足功力,就能够从中读到这位导演的核心招数、运气心法乃至真正意图。经过多年对田沁鑫的追踪,在这部包含她十足功力的《北京法源寺》里,我终于看到了一个... 《北京法源寺》是近年来田沁鑫导演最为用力的一部作品,当一部作品汇聚了导演的十足功力,就能够从中读到这位导演的核心招数、运气心法乃至真正意图。经过多年对田沁鑫的追踪,在这部包含她十足功力的《北京法源寺》里,我终于看到了一个有着强悍反叛决心的田沁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法源寺 反叛精神 田沁鑫 导演 作品 功力
原文传递
北京法源寺之往来
20
作者 刘海红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1-183,共3页
算上今年二月的一天,我去法源寺已经两次了,当然,这和常去朝拜的人是没法比的。第一次是2011年的深秋,看红叶的时节,我慕名而去,是因为读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心生敬意和感慨。当时对本书记忆最深的地方是,谭嗣同明明可以逃生,却偏... 算上今年二月的一天,我去法源寺已经两次了,当然,这和常去朝拜的人是没法比的。第一次是2011年的深秋,看红叶的时节,我慕名而去,是因为读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心生敬意和感慨。当时对本书记忆最深的地方是,谭嗣同明明可以逃生,却偏偏选择慷慨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法源寺 北京法源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