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高师教育革新社述论
1
作者 姜文 白媛 《文教资料》 2023年第12期25-28,共4页
1922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部分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进步学生组织了教育革新社,并通过发行刊物宣传无产阶级教育思想,主张教育与革命相结合。教育革新社还创设劳动学校,为劳动者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进而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教育革新... 1922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部分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进步学生组织了教育革新社,并通过发行刊物宣传无产阶级教育思想,主张教育与革命相结合。教育革新社还创设劳动学校,为劳动者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进而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教育革新社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代表着学校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如何实现教育救国的新思考与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高师 教育革新社 无产阶级教育 劳动学校
下载PDF
北京高师平民教育社述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彩丹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21,共9页
五四时期,北京高师平民教育社通过刊发《平民教育》杂志、约请名流、学者进行专题演讲、编译书籍等活动,不仅形成了系统的,颇具革命色彩的平民教育思想体系,而且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平民教育活动的高潮,已然成为中国宣传平民教育以及整... 五四时期,北京高师平民教育社通过刊发《平民教育》杂志、约请名流、学者进行专题演讲、编译书籍等活动,不仅形成了系统的,颇具革命色彩的平民教育思想体系,而且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平民教育活动的高潮,已然成为中国宣传平民教育以及整个新教育的一大中心。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该社拥有一支教育专业的骨干力量、经营方式较为灵活,且得到校方的支持分不开的。但是,由于脱离不了教育救国论的藩篱,平民教育社最终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北京高师平民教育社 平民教育
下载PDF
邓萃英与北京高师 被引量:1
3
作者 谢长法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3-100,共8页
邓萃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20世纪20年代初,他担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邀请孟禄来华进行教育调查,强化高师的学术研究性,筹划新图书馆的落成,促成男女同校的实现,促进高师改"大"成功,从而推动了北京高师和近代高等... 邓萃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20世纪20年代初,他担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邀请孟禄来华进行教育调查,强化高师的学术研究性,筹划新图书馆的落成,促成男女同校的实现,促进高师改"大"成功,从而推动了北京高师和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不应被忘记的重要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萃英 北京高师 孟禄 学术研究 男女同校
下载PDF
国立北京高师和附中师资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兼论中国教育从依附到自主的历史进程 被引量:1
4
作者 景晓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4,共6页
清末民初以来,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到北京高师,再到高师附中,师资经历了日本籍教师,中国留日学生,北师大(包括北高师)的毕业生等三轮转换,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体现了外来教育体系引进到中国后经历的三个过程:第一,引进外来制度。第二,本... 清末民初以来,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到北京高师,再到高师附中,师资经历了日本籍教师,中国留日学生,北师大(包括北高师)的毕业生等三轮转换,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体现了外来教育体系引进到中国后经历的三个过程:第一,引进外来制度。第二,本土的文化自觉。第三,融合中外,实现超越。北师大和附中师资变迁,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由依附到自觉和超越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高师 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附中 依附 超越
下载PDF
邓萃英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谢长法 徐浩真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69,共7页
邓萃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曾担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厦门大学和河南中山大学校长。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极富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邓萃英不仅倡导并注重高师学生有关学科知识和学科兴味的培养,加强道... 邓萃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曾担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厦门大学和河南中山大学校长。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极富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邓萃英不仅倡导并注重高师学生有关学科知识和学科兴味的培养,加强道德教育和卫生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倡行北京高师改办“师范大学”,力促北京高师男女同校,主张无论是高师还是普通大学,均应大兴学术研究,加强图书馆设施建设,实施人格教育,力促道德陶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萃英 北京高师 学术研究 人格教育 高等教育思想
下载PDF
Teachers Are Key Factors of Universities Peking Female Higher Normal College 1917-1922
6
作者 JIANG Lijing 《History Research》 2017年第2期78-89,共12页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that cause Peking Female Higher Normal College (PKFHNC) to complete a relatively large scale of talents training task and become the birthplace of modern female intellectuals in early 20th...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that cause Peking Female Higher Normal College (PKFHNC) to complete a relatively large scale of talents training task and become the birthplace of modern female intellectuals in early 20th century China in spite of disorder of social circumstance outside and regular educational system inside are as follows. First, with the endeavor of Chen Zhongfan, Dean of Chinese Department, PKFHNC gathered lots of leading scholars both from old school and new school during May Fourth Movement; second, these leading scholars' diversified academic thoughts, political ideas, a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encouraged students to think freely and critically; finally, their deep concerns about the future of China society,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women's liberation and education caused all superficial changes and differences of PKFHNC to form an united spiritual power, which promoted this group of female students' development deep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rsity FACULTY Peking Female Higher Normal Colleg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下载PDF
工学会与近代工读互助思潮——兼与北京工读互助团比较
7
作者 杨彩丹 魏春羊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0-157,共8页
五四时期,北京高师工学会通过刊发《工学》杂志、召开研究会、组建工作组等活动,不仅形成了系统的工学主义思想,而且部分会员还对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工读互助团相比,工学会虽在发展规模方面稍逊,但却是中国工读互... 五四时期,北京高师工学会通过刊发《工学》杂志、召开研究会、组建工作组等活动,不仅形成了系统的工学主义思想,而且部分会员还对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工读互助团相比,工学会虽在发展规模方面稍逊,但却是中国工读互助思潮的最早提出者和持续时间最长的实践者,在理论上坚守了比"工读主义"更为宽泛的"工学主义",在实践上也给予了工读互助团很大的支持和鼓励。虽然由于发动者的社会影响和宣传的力度不够、没有制定翔实的计划、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以及理论方面的诸多不足,工学会最终走向衰落,但它在工读互助思潮中的地位却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会 工学主义 《工学》 北京高师 工读互助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