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北及川东区天然气成因类型探讨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光祥 陶静源 +1 位作者 潘文蕾 吕俊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12-516,共5页
通过对川东北、川东区11口钻井天然气组分及其烷烃碳同位素的研究表明,两区天然气成因类型明显有别,川东北天然气为过成熟裂解混源气,其中,Ⅱ—Ⅲ1类型母质烃源岩的贡献可能大于Ⅰ1—Ⅰ2类型母质烃源岩的贡献;川东区建南气田长兴、飞三... 通过对川东北、川东区11口钻井天然气组分及其烷烃碳同位素的研究表明,两区天然气成因类型明显有别,川东北天然气为过成熟裂解混源气,其中,Ⅱ—Ⅲ1类型母质烃源岩的贡献可能大于Ⅰ1—Ⅰ2类型母质烃源岩的贡献;川东区建南气田长兴、飞三、嘉一产层天然气多属Ⅰ1—Ⅰ2类型母质烃源岩过成熟裂解混源气;个别天然气表现为煤型气与油型气的混源气,腐泥型有机质的贡献可能大于腐殖型有机质的贡献;石炭系产层天然气可能为志留系所生原油的二次裂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成因 类型 碳同位素 川东 川东区
下载PDF
川东北及邻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烃源岩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冯冲 邹华耀 +1 位作者 郭彤楼 朱扬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8-29,共12页
川东北及邻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烃源岩为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大中型气田的主要气源。利用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测井、岩屑录井资料,分析吴家坪组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特征和生烃潜力,研究吴家坪组烃源岩的丰度、类型和成... 川东北及邻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烃源岩为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大中型气田的主要气源。利用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测井、岩屑录井资料,分析吴家坪组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特征和生烃潜力,研究吴家坪组烃源岩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预测烃源岩的厚度,划分烃源岩沉积相类型,讨论烃源岩形成的环境并计算烃源岩的生气强度。结果表明:川东北及邻区吴家坪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大,现今在高成熟晚期至过成熟演化阶段,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泥质含量高的层段;烃源岩厚度在本区相差很大,达州—开江以北地区厚度最大可达171m,垫江—石柱以南地区厚度小于20m;烃源岩发育受沉积环境的控制,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海湾环境中;宣汉—达州—巴中—通江附近地区的吴家坪组烃源岩生气强度大,满足形成大中型气田的烃源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烃源岩 生烃潜力 生气强度 地球化学 吴家坪组 二叠系 川东
下载PDF
激光陀螺罗经寻北及其误差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肖正林 徐军辉 钱培贤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2-646,共5页
根据地—地战术导弹作战运用特点,提出了采用单激光陀螺三位置寻北提供初始对准基准的方案,分析了本方案的寻北误差并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方法,为研制适应地—地战术导弹发射初始对准需要的激光陀螺罗经寻北仪提供参考。
关键词 仪器仪表技术 激光陀螺 陀螺罗经 地地导弹 初始对准
下载PDF
激光陀螺罗经寻北及其误差分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正林 徐军辉 钱培贤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3期97-100,共4页
根据地地战术导弹作战运用特点,提出了采用单激光陀螺三位置寻北提供初始对准基准的方案,分析了本方案的寻北误差并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方法,为研制适应地地战术导弹发射初始对准需要的激光陀螺罗经寻北仪提供参考。
关键词 激光陀螺 陀螺罗经 地地导弹 初始对准
下载PDF
川东北及陕南三叠纪有孔虫 被引量:3
5
作者 何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70-187,271-274,共18页
四川宣汉、万源、旺苍及陕西镇巴三叠纪有孔虫产于中统雷口坡组,下统嘉陵江组及飞仙关组上部.根据有孔虫的分布,划分下统为两个带,5个亚带,中统1个带,并讨论了其对比问题.
关键词 川东 陕南 三叠纪 有孔虫
下载PDF
川东北及川西南绿豆种质资源考察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小波 钟永模 +1 位作者 王天云 李福山 《作物品种资源》 1996年第3期22-23,共2页
在川东北及川西南23个县(市)考察搜集到37份栽培绿豆和4份野生绿豆。从中鉴定出2份籽粒商品性好的高产资源(广元东坝大绿豆和宣汉上峡油绿豆),可直接推广应用。对绿豆的起源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也是绿豆起源中心之一。
关键词 川东 川西南 绿豆 种质资源 考察 鉴定
下载PDF
极轨气象卫星接收系统中的北及测北方法浅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立 殷克勤 《新疆气象》 2004年第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极轨气象卫星接收系统 北及方法 观测站 地平坐标系 天顶 零方位
下载PDF
川东北及川西南稻种资源考察
8
作者 钟永模 王小波 +3 位作者 盘朝帮 罗大刚 陆贤军 王天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S1期12-17,共6页
通过对川东北及川西南的稻种资源考察,搜集到272份,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和鉴定,编入考察资源目录261份,它们分属粳中水粘、粳中水糯,籼中粘和籼中水糯等8种类型。本人概述了261份种质材料的类型,分布及其主要农艺与植物学特征特性,并提出... 通过对川东北及川西南的稻种资源考察,搜集到272份,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和鉴定,编入考察资源目录261份,它们分属粳中水粘、粳中水糯,籼中粘和籼中水糯等8种类型。本人概述了261份种质材料的类型,分布及其主要农艺与植物学特征特性,并提出进一步评价与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 川西南 稻种资源 考察
下载PDF
静北及周边地区储层精细构造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
9
作者 徐海霞 李杰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5期171-173,共3页
在静安堡北部及周边地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结合,实现了地震解释剖面上层位准确标定,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对研究区内断裂的构造特征、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隐蔽小断层、低幅度构造采用多种地震综合解释技术... 在静安堡北部及周边地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结合,实现了地震解释剖面上层位准确标定,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对研究区内断裂的构造特征、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隐蔽小断层、低幅度构造采用多种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完成了沙三段底界、沙四段底界及潜山顶界约108km2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工作,编制了高精度构造图,进一步落实了区内的断裂空间展布特征和构造形态,指出了有利圈闭,为下步井位部署提供了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精细解释 层位标定 构造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及邻区主干走滑断裂带差异活动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的关系 被引量:165
10
作者 邓尚 李慧莉 +2 位作者 张仲培 吴鲜 张继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8-888,共11页
选取位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及其邻区的托普39断裂体系,顺北1与顺北5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裂活动特征和期次进行精细解剖,运用断裂力学对演化机制进行力学分析,并结合大量单井生产动态资料深入探讨了走滑断裂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 选取位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及其邻区的托普39断裂体系,顺北1与顺北5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裂活动特征和期次进行精细解剖,运用断裂力学对演化机制进行力学分析,并结合大量单井生产动态资料深入探讨了走滑断裂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托普39断裂体系与顺北1、顺北5断裂带在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以及构造演化方面存在根本差异。NNE向托普39断裂带早期在共轭走滑状态下左行活动,晚期受最大主应力方向变化的控制,反转为右行走滑,而同体系中的NNW向次级断裂晚期几乎未活动。顺北5断裂(NNW-NS向)带先于NE向顺北1断裂形成,其构造演化经历了不同的应力环境和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变化。托普39断裂带主活动期为喜马拉雅期,与油气成藏期匹配,控制了油气的富集,且叠接拉分段是更有利的富集部位。此外,基于对顺北1断裂带上多口井生产动态资料分析表明,油气在相对活动强的雁列正断层所对应的下伏走滑平移段和叠接拉分段富集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分段性 雁列正断层 断裂活动 油气富集 走滑断裂带 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解放前“北四行”对促进华北及天津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11
作者 王勉 《华北金融》 1988年第10期39-41,共3页
“北四行”是旧中国北方的金融资本集团,包括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和中南银行。分别成立于1915、1917、1919、1921年。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自建立至抗战前的20年中业务重心都在北方,中南银行总行虽在上海,但其早期的... “北四行”是旧中国北方的金融资本集团,包括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和中南银行。分别成立于1915、1917、1919、1921年。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自建立至抗战前的20年中业务重心都在北方,中南银行总行虽在上海,但其早期的业务重心也在北方。抗战前的一个历史时期,华北地区特别是天津的工商、贸易、经济曾有一定的发展,金融行业也较为活跃。经济的发展为银行聚集巨额的社会资金创造了条件,而民族资本银行的发展反过来也直接间接地推动了城市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北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城银行 投资 财政管理 四行 押汇业务 中南银行 银行业 天津 经济 盐业银行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顺北84X井超千米含油气重大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自成 云露 +7 位作者 漆立新 李海英 韩俊 耿锋 林波 陈菁萍 黄诚 毛庆言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1-356,共16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中部北东向走滑断裂带长期处于油气运聚富集的优势区,顺北8号走滑断裂带实钻揭示沿断裂带发育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顺北84X井纵向上沿断裂带含油气高度高达1088 m,揭示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含油气高度大、不受现今构造高低控制... 塔里木盆地顺北中部北东向走滑断裂带长期处于油气运聚富集的优势区,顺北8号走滑断裂带实钻揭示沿断裂带发育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顺北84X井纵向上沿断裂带含油气高度高达1088 m,揭示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含油气高度大、不受现今构造高低控制。为查明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含油气高度的主控因素,立足顺北中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成藏地质条件和钻探成果,开展顺北84X井的储层、圈闭及成藏特征等石油地质条件分析,为深化断控缝洞型油气藏认识和向深层评价拓展提供支撑。研究表明:①走滑构造破碎是致密碳酸盐岩成储的关键,其储层发育深度不受碳酸盐岩地层埋深的控制,在近9000 m的埋深条件下仍发育断控缝洞型储集体;②上覆巨厚泥岩盖层顶封、两侧致密灰岩侧封、走滑断裂平面分段和纵向分层变形是形成断控缝洞型圈闭的关键;③油-源对比分析表明油气来自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证实了前期顺北中、东部“寒武多期供烃、构造破裂成储、原地垂向输导、晚期成藏为主、走滑断裂控富”的成藏模式的合理性。顺北84X井的发现揭示塔里木盆地超深层致密碳酸盐岩发育受走滑断裂控制,储层纵向深度大,油气充注足,超深层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高度 超深层 断控油气藏 84X井 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湘西北北部地区黑色岩系铀多金属成矿环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健 王文全 +2 位作者 杨帆 王振云 李治兴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湘西北北部地区主要包括晓坪坳陷、慈利断陷盆地等区域,是湘西北成矿带上有用元素种类和矿物类型最为丰富的地区。文章通过对湘西北北部地区开展系统的地质调查评价和取样分析,研究表明区内铀多金属矿化形成环境主要为深水环境向浅水环... 湘西北北部地区主要包括晓坪坳陷、慈利断陷盆地等区域,是湘西北成矿带上有用元素种类和矿物类型最为丰富的地区。文章通过对湘西北北部地区开展系统的地质调查评价和取样分析,研究表明区内铀多金属矿化形成环境主要为深水环境向浅水环境的过渡区域,海洋中的边缘浅海环境具有更佳的铀成矿条件。微量元素特征参数表明,研究区从震旦纪到寒武纪海洋环境是由相对富氧向缺氧环境的转变,寒武纪在海水缺氧的大背景下,发生过一到两次短时间小规模的充氧事件。对U、Th、稀土等元素的研究表明湘西北北部地区从震旦纪晚期到寒武纪早期U的富集速率明显加快,而后U富集速率逐渐降低,指示研究区在寒武纪早期海洋中的热水作用最为强烈,而后逐步减弱,且成矿作用过程中有深部物质的参与,矿化越好,受深部热水影响越强。对Ce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震旦纪到寒武纪在大的海退背景下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海平面“升-降”转化界面,可以将这段地质历史划分为4个海平面升降变化阶段,在海平面升高阶段,沉积物中Ce异常减小,海洋中还原性增强,有利于有机质和铀多金属元素的富集。研究区矿物学方面的发现与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晶质铀矿、铀石等矿物的晶型、共生关系和所包含的Y、Se等元素指示寒武纪时期研究区黑色岩系成矿处于较高温度、强还原的条件下,且海底热流喷涌过程中携带有深源物质参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多金属 黑色岩系 成矿环境 湘西
下载PDF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东三段沉积体系类型及差异分布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伟涛 赵瑞星 +5 位作者 邓涛 董艳蕾 滕宝刚 聂银兰 季芬 杨富财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东营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沉积类型及其分布制约了油气勘探方向和精细勘探。文中综合孤北洼陷钻测井、岩心和三维地震资料,详细研究了东营组东三段沉积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孤北洼陷东三段(Ed3)发育近岸...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东营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沉积类型及其分布制约了油气勘探方向和精细勘探。文中综合孤北洼陷钻测井、岩心和三维地震资料,详细研究了东营组东三段沉积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孤北洼陷东三段(Ed3)发育近岸水下扇、辫状河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沉积。2)东三段沉积类型时空分布差异性特征明显。西缘陡坡带发育近源砂砾岩与暗色泥岩组合的近岸水下扇;南侧和东侧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洼陷内发育湖相泥岩,断裂带附近多为滑塌浊积扇。3)沉积相带影响了储层质量。距源区越远,结构成熟度越高,则有利储层越发育;滑塌浊积扇相带储层质量优于辫状河三角洲相带,近岸水下扇相带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辫状河三角洲 滑塌浊积扇 东营组东三段 沾化凹陷孤洼陷
下载PDF
滨里海盆地东缘北特鲁瓦油田石炭系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烨菲 赵伦 +3 位作者 侯珏 李毅 王淑琴 李建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74,共17页
根据三维地震、测井及钻井取心等资料,结合Vail的层序划分方案,在滨里海盆地东缘北特鲁瓦油田石炭系碳酸盐岩台地内识别出7个地震层序界面及7个钻井层序界面,并将KT-Ⅰ油层组划分为3个半三级层序,KT-Ⅱ油层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纵向上... 根据三维地震、测井及钻井取心等资料,结合Vail的层序划分方案,在滨里海盆地东缘北特鲁瓦油田石炭系碳酸盐岩台地内识别出7个地震层序界面及7个钻井层序界面,并将KT-Ⅰ油层组划分为3个半三级层序,KT-Ⅱ油层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纵向上层序格架内沉积环境由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至蒸发台地演化。根据研究区层序格架内的古地貌恢复及沉积演化研究,将研究区古地貌—沉积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台地初始隆坳分异期(SQ2-SQ3层序)、差异抬升与沉积分异定型期(SQ4层序)及继承发育期(SQ5-SQ7层序)。进一步分析认为,层序格架控制下的隆坳格局分异控制了白云岩亚类在平面上的分布,低部位以泥晶云岩—膏盐岩组合和泥晶云岩—泥晶灰岩组合为主,主要为潟湖相沉积;而高部位则以泥粉晶云岩、细粉晶云岩和残余颗粒泥晶云岩为主,发育云坪相及云化颗粒滩相沉积。结果表明,区内KT-Ⅰ油层组沉积期并非前人认为的西高东低剥蚀后沉降充填,而是继承性差异沉降的结果,古地理格局总体具有“东台西槽、北高南低”特征,其始终控制着有利相带和优质储集层的发育展布。这一认识对滨里海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战略选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古地貌—沉积演化 隆坳分异 碳酸盐岩台地 石炭系 特鲁瓦油田 滨里海盆地
下载PDF
兰州市南北两山土壤水分遥感反演及植被需水量估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华 押海廷 徐存刚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80,共15页
探究西北干旱区土壤水分和植被需水量动态变化特征,可为生态恢复不同阶段所需水资源量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以兰州市南北两山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 L2A和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结合实测土壤0~10 cm的111个数据,分别构建... 探究西北干旱区土壤水分和植被需水量动态变化特征,可为生态恢复不同阶段所需水资源量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以兰州市南北两山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 L2A和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结合实测土壤0~10 cm的111个数据,分别构建垂直干旱指数(Perpendicular Drought Index,PDI)、改进型垂直干旱指数(Modified Perpendicular Drought Index,MPDI)和植被调整垂直干旱指数(Vegetation-adjusted Perpendicular Drought Index,VAPDI)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并采用4种模型指标定量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RE)、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反演的效果进行精度评价,选出最优的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并结合土壤水分限制系数,与研究区2019年林地、草地和耕地植被面积的空间数据、各站点生长季内的参考作物蒸散量,构建植被生态需水量模型,厘清研究区内土壤水分、植被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种数据源下的PDI、MPDI、VAPDI和实测数据之间均有着不同程度的线性负相关性,其中R^(2)分别为0.37、0.64和0.59,从评价指标的结果来看,MPDI的土壤水分回归模型的拟合决定系数最高,2种遥感数据反演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致性。(2)分辨率高的Sentinel-2L2A土壤水分反演更加精细,土壤水分整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多时段土壤水分的平均值为23.27%,呈现出降低再增加然后下降,总体增幅为74.07%。(3)兰州市南北两山4—10月植被需水量月均值也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与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具有一致性,4—10月中7月植被需水量最大,为3.98×10^(7)m^(3),10月植被生态需水量最小,为0.97×10^(7)m^(3)。随着环境绿化工程的实施,兰州市南北两山从只能生长耐旱草本和低矮灌木的植物,逐步形成以多种类结合的群落结构。本研究可为兰州市南北两山土壤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遥感反演 植被需水量 兰州市南两山
下载PDF
北天山流动重力测网场源分辨能力
17
作者 艾力夏提·玉山 刘代芹 +4 位作者 阿卜杜塔伊尔·亚森 陈丽 李杰 赵磊 李秉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利用球面六面体单元网络模型建立不同分辨率的重力异常扰动模型检测板,基于北天山地区实际地表流动重力测点分布,进行设定场源异常体的等效源反演恢复,进而评估北天山流动重力测网场源分辨能力。结果表明,在假设地下10 km处存在密度差为... 利用球面六面体单元网络模型建立不同分辨率的重力异常扰动模型检测板,基于北天山地区实际地表流动重力测点分布,进行设定场源异常体的等效源反演恢复,进而评估北天山流动重力测网场源分辨能力。结果表明,在假设地下10 km处存在密度差为±1×10^(-3)g/cm^(3)的场源异常体情况下,北天山重力测网具备0.75°×0.75°及以上场源异常体识别能力;测网中大部分地区具备0.5°×0.5°场源异常体识别能力;测点分布较密集的少部分地区具备0.25°×0.25°场源异常体识别能力。最后,综合考虑北天山测网现有网形、地形、交通条件等因素,给出测网最佳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流动重力 场源反演 分辨能力
下载PDF
北祁连冷龙岭地区上奥陶统扣门子组的时代归属——来自牙形石的证据
18
作者 陈奋宁 孟勇 +4 位作者 白旭东 李向民 余吉远 魏小燕 计波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共11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北祁连冷龙岭地区上奥陶统扣门子组牙形石,共识别鉴定出牙形石5属,9种,其中3个未定种,根据牙形石的分布规律,建立了1个牙形石组合:Aphelognathus grandis-Panderodus gracilis组合。笔者通过对研究区牙形石组合与国内外... 本文首次报道了北祁连冷龙岭地区上奥陶统扣门子组牙形石,共识别鉴定出牙形石5属,9种,其中3个未定种,根据牙形石的分布规律,建立了1个牙形石组合:Aphelognathus grandis-Panderodus gracilis组合。笔者通过对研究区牙形石组合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同层位的牙形石带对比,并结合扣门子组其它古生物化石资料,将北祁连冷龙岭地区扣门子组的时代重新厘定为晚奥陶世桑比期—赫南特期中期,相当于中国地层年表的艾家山期晚期—钱塘江期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 晚奥陶世 扣门子组 牙形石组合
下载PDF
被动大陆边缘页岩沉积古环境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以上扬子渝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
19
作者 陈浩 沈均均 +5 位作者 谭光超 王玉满 李姗姗 严佳凯 周林 刘计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2-1089,共18页
目前对于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古环境演化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上升洋流活动变化规律认识不足,导致对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认识不清。据此,以渝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基于岩心/露头、矿物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分析等资料,探讨... 目前对于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古环境演化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上升洋流活动变化规律认识不足,导致对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认识不清。据此,以渝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基于岩心/露头、矿物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分析等资料,探讨被动大陆边缘页岩沉积古环境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研究表明,区内有机质富集受保存条件、陆源输入和古生产力水平等因素控制,但不同时期主控因素存在差异:鲁丹期(LM1-LM5沉积期),保存条件、陆源输入和古生产力水平共同控制有机质富集,TOC含量最高;埃隆早期(LM6沉积期),盆地进入挠曲—迁移期,构造活动增强,渝北地区障壁开口打开,上升洋流活动增强,保存条件变差是造成TOC含量降低的主因;埃隆中期(LM7沉积期),迁移作用增强,障壁开口进一步打开,上升洋流活动达到最强,保存条件变差和古生产力水平急剧升高是导致TOC含量与LM6沉积期差异不大的主因;埃隆晚期(LM8沉积期),障壁开口向西北方向迁移,TOC含量降低,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与LM1-LM5一致;特列奇早期(LM9沉积期),海平面降至最低,以富氧环境为主,TOC含量降至最低,保存条件是控制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研究区不同时期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变化与构造活动和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沉积古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 地区 黑色页岩 上升洋流 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
下载PDF
北柴胡及常见伪品藏柴胡、锥叶柴胡鉴别研究
20
作者 张军 戴衍朋 +5 位作者 王世丽 卢琪 朱娟娟 曲珍妮 石典花 苏本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5,I0008-I0010,共6页
目的建立北柴胡、藏柴胡、锥叶柴胡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外观性状鉴别、薄层色谱和HPLC指纹图谱系统建立北柴胡、藏柴胡、锥叶柴胡鉴别方法。结果锥叶柴胡横切面为菊花状,北柴胡横切面为年轮状并具有不定程度的裂纹,外部有较薄的黑色外环... 目的建立北柴胡、藏柴胡、锥叶柴胡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外观性状鉴别、薄层色谱和HPLC指纹图谱系统建立北柴胡、藏柴胡、锥叶柴胡鉴别方法。结果锥叶柴胡横切面为菊花状,北柴胡横切面为年轮状并具有不定程度的裂纹,外部有较薄的黑色外环纹,藏柴胡横切面较平整,外部有较厚的黑色外环纹。薄层色谱显示藏柴胡的荧光斑点强度最强,北柴胡与藏柴胡相似,荧光强度较藏柴胡弱,锥叶柴胡在Rf值约为0.90处具有独特的绿色荧光斑点。HPLC指纹图谱显示,藏柴胡与北柴胡野生药材的相似度约在0.50~0.80,锥叶柴胡与北柴胡野生药材的相似度约在0.20~0.45,北柴胡与北柴胡野生药材的相似度在0.90以上,可以相似度数值范围区分北柴胡、藏柴胡与锥叶柴胡。结论3种鉴别方法均可用于对上述3种柴胡的鉴别,且各有利弊,因此内外在质控方法联用可更加有效地鉴别柴胡品种,保障临床用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藏柴胡 锥叶柴胡 外观性状 薄层色谱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