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钚同位素法示踪中国领海核爆散落物钚的主要来源与迁移途径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中良
山田正俊
郑建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9-296,共8页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东海及冲绳海槽沉积物、南海及邻近海域以及西北太平洋表层水中^240Pu/^239Pu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以确定中国领海核爆散落核素钚的主要来源及迁移途径。结果显示:东海及冲绳海槽沉积物中^240Pu/^23...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东海及冲绳海槽沉积物、南海及邻近海域以及西北太平洋表层水中^240Pu/^239Pu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以确定中国领海核爆散落核素钚的主要来源及迁移途径。结果显示:东海及冲绳海槽沉积物中^240Pu/^239Pu比值分布于0.24~0.31之间,南海及邻近海域以及西北太平洋表层水^240Pu/^239Pu比值也处于0.22~0.24之间,都明显高于全球大气理论沉降值0.18。根据^240Pu/^239Pu比值及其在沉积物芯中的分布特征分析,二十世纪50年代早期美国在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进行的核爆实验,被认为是中国领海及其邻近海域除全球大气沉降外的另一重要的钚的来源。模式计算显示,东海及冲绳沉积物中约55%、中国南海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水中约40%、西北太平洋表层水中约20%的钚,来自北太平洋核爆基地。北太平洋赤道环流及其在西北太平洋的分支洋流是钚自核爆地向中国领海迁移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钚
中国领海
北太平洋核爆基地
北
太平洋
赤道环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钚同位素法示踪中国领海核爆散落物钚的主要来源与迁移途径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中良
山田正俊
郑建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Nakaminato Laboratory for Marine Radioecology
出处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9-29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3005)
文摘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东海及冲绳海槽沉积物、南海及邻近海域以及西北太平洋表层水中^240Pu/^239Pu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以确定中国领海核爆散落核素钚的主要来源及迁移途径。结果显示:东海及冲绳海槽沉积物中^240Pu/^239Pu比值分布于0.24~0.31之间,南海及邻近海域以及西北太平洋表层水^240Pu/^239Pu比值也处于0.22~0.24之间,都明显高于全球大气理论沉降值0.18。根据^240Pu/^239Pu比值及其在沉积物芯中的分布特征分析,二十世纪50年代早期美国在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进行的核爆实验,被认为是中国领海及其邻近海域除全球大气沉降外的另一重要的钚的来源。模式计算显示,东海及冲绳沉积物中约55%、中国南海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水中约40%、西北太平洋表层水中约20%的钚,来自北太平洋核爆基地。北太平洋赤道环流及其在西北太平洋的分支洋流是钚自核爆地向中国领海迁移的主要通道。
关键词
钚
中国领海
北太平洋核爆基地
北
太平洋
赤道环流
Keywords
plutonium
China's seas
Pacific Proving Grounds
North Equatorial Current
分类号
P597.1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钚同位素法示踪中国领海核爆散落物钚的主要来源与迁移途径
王中良
山田正俊
郑建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