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宋古文运动发微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黄宝华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43-49,共7页
-
文摘
历史往往呈现出螺旋形上升的迂回曲折的发展轨迹。宋朝建立以后兴起的诗文革新运动似乎又回复到了唐代古文运动那一时期的格局,二者面临着同样的时代使命,即如何振兴业已衰微的儒学“道统”,同时革除颓靡侈丽的文风,恢复所谓“文统”。因而北宋早期那些倡导文学革新的健将同时又是复兴儒学的斗士。但是唐宋两朝的文学运动却有着不同的历史命运。唐代古文动动固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它并未以完全的胜利而告终,晚唐五代的文风仍趋于靡丽,古典散文也未能取代骈文的正宗地位。而承唐代古文运动绪馀的这场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却未重蹈历史的覆辙,最终取得了胜利。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究竟何在,其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
关键词
欧阳修
北宋古文运动
石介
文学革新
太学体
唐代古文
古文家
晚唐五代
文风
苏轼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唐宋古文运动的差异
- 2
-
-
作者
洪本健
-
机构
华东师大出版社
-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S2期14-17,共4页
-
文摘
唐宋古文运动是十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由韩、柳掀起第一个高潮的中唐至欧、苏掀起第二个高潮的北宋中叶,相距二百多年。以推翻骈文的统治、树立散文正宗地位为主旨的古文运动,何以跨越如此漫长的岁月才取得最后的胜利呢?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北宋古文运动具备中唐古文运动所不曾拥有的优势。换言之,两代古文运动存在着不少的差异:
-
关键词
古文运动
欧阳修
韩愈
苏轼
骈文
范仲淹
柳宗元
北宋古文运动
唐宋
唐代古文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宋初古文运动的定义界定及其影响
- 3
-
-
作者
沈履伟
-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68-73,共6页
-
文摘
后人于文学史中谈到宋初古文时,大体上都这样评述的,在宋初提倡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而成为北宋古文运动先驱者的是柳开、王禹(?),其贡献尤以王禹(?)为大.然而,自宋初以来却有着一种奇怪现象,这些现象不仅表明宋初文人对古文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而且,这些现象还表明,已经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古文运动,为什么会在宋初最终走上歧途.了解北宋初期文人的真实想法,了解这个时期文人对古文运动定义界定及其内涵,对了解文学史上北来古文运动的曲折发展历程,一定会有诸多裨益.本文仅想就这个方面谈些粗略看法.
-
关键词
古文运动
韩愈
王禹
柳开
宋代散文
文以明道
北宋初期
北宋古文运动
义界
欧阳修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北宋散文简论
- 4
-
-
作者
高克勤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81-83,共3页
-
文摘
北宋散文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北宋散文的发展几乎是与北宋古文运动同步发展的。欧阳修奠定了北宋古文运动胜利的基础,苏轼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并标志了北宋古文运动的胜利完成。北宋散文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我国古代散文宝库中璀璨的珍宝。
-
关键词
北宋散文
北宋古文运动
风格
成就
-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韩、柳古文理论的影响
- 5
-
-
作者
王可喜
-
机构
咸宁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2-44,共3页
-
文摘
本文首先分析了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的文论主张 ,如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陈言务去、文从字顺等的基本内涵 ,着重分析了这些文论主张在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促进了散文艺术的成熟 ;二是奠定了北宋古文革新运动的基础 ;
-
关键词
韩愈
柳宗元
古文运动
文论主张
散文艺术
北宋古文革新运动
语文教育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评新儒学派“文以载道”观念
被引量:6
- 6
-
-
作者
谢桃坊
-
机构
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28-134,共7页
-
文摘
宋代理学是新的儒家学派。理学家重建了儒学道统,并为了儒学的醇正而对唐宋古文运动提倡的“文以贯道”进行批判,表述了“文以载道”的观念。理学家认为文仅是载体,若失去主体,或主体不用它,它则是无用的虚饰;因而要求文学成为政治道德教化的工具,服从统治阶级狭隘的功利要求。由于理学家近似宗教的狂热与固执,遂陷入了哲学与文学的迷误。中国正统文学却从此屈服于外在的规律而走上异化的道路。中国文学思想易于接受“文以载道”的观念,然而结出的往往是精神的苦果。
-
关键词
文以载道
新儒学
理学家
北宋古文运动
儒家之道
朱熹
文学思想
古文家
文以贯道
文与道
-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苏洵与欧阳修的文章之交及其对当时文风的影响
- 7
-
-
作者
杨胜宽
-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5-20,26,共7页
-
文摘
苏洵与欧阳修以文缔交,过去通常认为其目的与作用在于为苏轼兄弟应考作铺垫和在京城立足作宣传,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考察,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其影响与意义要广泛深刻得多;欧、苏二人在北宋古文运动发展过程中,在"文""道"、"人""道"关系上有着不尽相同的观念,但这不仅没有影响到彼此的交往和友情,而且对古文运动的最终完成发挥了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
-
关键词
苏洵
欧阳修
文章之交
北宋古文运动
“文”“道”观念
“人”“道”关系
-
Keywords
Su Xun
Ouyang Xiu
friendship in literature
the Ancient Prose Movement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literature and Tao
human and Tao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伶官传序》浅析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邓元煊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95-97,共3页
-
文摘
欧阳修擅长古文,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被苏轼誉为“今之韩愈”(《六一居士集叙》)。他也酷爱史学,所著《集古录》一千卷是中国第一部金石学巨著;任史馆修撰时与宋祁等一道修《新唐书》,纪、志、表三部分皆为他所撰。在英宗治平四年(1067)以后,他被贬为地方官,又著《五代史记》,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五十三年中的史事。为区别于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后称《旧五代史》)。
-
关键词
《伶官传序》
庄宗
欧阳修
《新五代史》
伶人
忧劳
北宋王朝
鲜明性
反诘语气
北宋古文运动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名人轶事
- 9
-
-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7年第3期61-62,共2页
-
-
关键词
名人轶事
爱因斯坦
好莱坞电影
肯尼迪
克林顿
中医治疗
胡适
药物学的发展
《本草纲目》
北宋古文运动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苏轼不朽的文学精灵
- 10
-
-
作者
沈伯俊
-
出处
《今日四川》
1999年第4期44-45,共2页
-
-
关键词
苏轼
苏辙
巴蜀文学
王安石
中国文学史
欧阳修
北宋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地方官
黄庭坚
-
分类号
D677.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中外闻名的扬州大明寺
- 11
-
-
作者
徐时仪
-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8年第2期107-109,共3页
-
-
关键词
欧阳修
扬州城
鉴真
纪念堂
日本文化
平山
中日文化交流
北宋古文运动
大雄宝殿
八仙花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