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范宽画作“中峰鼎立”看北宋文人中正精神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力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10-12,共3页
山水画是宋代的标志性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与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作为宋代山水画的经典,其“中峰鼎立”式的画面构图呈现出巨碑般的庄严稳定,表现了北宋文人中正严肃的人生态度。该文从《溪山行... 山水画是宋代的标志性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与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作为宋代山水画的经典,其“中峰鼎立”式的画面构图呈现出巨碑般的庄严稳定,表现了北宋文人中正严肃的人生态度。该文从《溪山行旅图》的自然之象、文人之性、艺术之境三方面一窥北宋文人对中正精神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人 溪山行旅图 中峰鼎立 中正精神
下载PDF
论北宋文人的隐逸思想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蕊芹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4-185,181,共3页
本文从分析宋代隐逸思潮兴盛的政治、思想背景入手,简要列举了北宋隐逸思想流行的状况,认为北宋文人的隐逸思想从时间上看可分为北宋前期和中后期两期两个阶段,并具体论述了不同阶段的特点。
关键词 北宋文人 隐逸思想 吏隐
下载PDF
北宋文人笔下的齐鲁佛寺景观及其文化意蕴——浅议北宋文人游灵岩寺诗 被引量:4
3
作者 马银华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2-114,共3页
灵岩寺作为齐鲁名刹,其独特的佛禅文化与自然景观一直成为历代文人游览歌咏的对象。灵岩寺景观进入文人的视野并成为文人笔下的审美对象是在北宋时期。北宋文人的游观赋诗,在灵岩寺文化发展史上刻下了深深印痕,扩大了灵岩寺的影响,同时... 灵岩寺作为齐鲁名刹,其独特的佛禅文化与自然景观一直成为历代文人游览歌咏的对象。灵岩寺景观进入文人的视野并成为文人笔下的审美对象是在北宋时期。北宋文人的游观赋诗,在灵岩寺文化发展史上刻下了深深印痕,扩大了灵岩寺的影响,同时也提升了齐鲁佛寺的文化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人 齐鲁佛寺景观 文化意蕴
下载PDF
重返生命的本真:北宋文人生活审美特质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海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8,共7页
中国生活美学是本土特质的美学,生活美学理论的建构应该溯源于中国传统原生的美学智慧。重返生命的本真意即人在自由的状态,而不是被占有的状态实现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生命的本质,北宋文人之所以能实现其生命的本真也是由其审美特质... 中国生活美学是本土特质的美学,生活美学理论的建构应该溯源于中国传统原生的美学智慧。重返生命的本真意即人在自由的状态,而不是被占有的状态实现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生命的本质,北宋文人之所以能实现其生命的本真也是由其审美特质所决定的。与其他朝代的文人相比,北宋文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北宋文人的美学相较于其他朝代更多地趋向于生活化、精神化,具有倡导自然、追求风雅、注重心性的审美特质。倡导自然之自然是指山水林泉之自然,也有从自然所得的自由之意。风雅特质主要体现在北宋文人的生活之物、生活之事以及生活之境三个方面,"物"为衣、食、住、游、娱之物,物可感、可玩,在物中发现性理之趣,"寓意于物"是北宋文人对生活之物的追求;"事"为游、娱之事,"心充体逸则乐生"是其对生活之事的追求;生活之境包括生活环境、生活情境、生活意境,"我适物自闲"是其对生活之境的追求。注重心性是指北宋文人追求内在心性的修养与自我沉潜,由此可获得超然物外的生活审美境界,这也即自在生命的本真生活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人 生活美学 生命本真 自在之意 自得之趣 自由之境
下载PDF
北宋文人与茅山宗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振谦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91-94,120,共5页
茅山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吸引了许多北宋文人士大夫前来学道、隐居、观光。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茅山道士与北宋文人频繁交往,促进了当时茅山道教的繁荣。茅山宗主修内丹、养生治心的教理恰好符合文人的生活需求,茅山... 茅山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吸引了许多北宋文人士大夫前来学道、隐居、观光。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茅山道士与北宋文人频繁交往,促进了当时茅山道教的繁荣。茅山宗主修内丹、养生治心的教理恰好符合文人的生活需求,茅山宗成为对北宋文人最有影响力的道教派别。茅山宗经典《真诰》与《黄庭经》对北宋文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人 茅山 茅山宗 《真诰》 《黄庭经》
下载PDF
试论北宋文人的人格矛盾 被引量:2
6
作者 易小平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11,共4页
北宋文人面临济民与忠君、达己与达人、欲与理等矛盾。它们形成主体深刻的人格矛盾,即本我与超我的矛盾。文人平衡这种矛盾的方法是公私分离。公私分离要求先公后私和公显私隐。
关键词 北宋文人 人格矛盾 公私分离
下载PDF
一种对话体批评:关于诗歌的阐释与接受、观念的认同与传播、宋调的形成与发展——以北宋文人集会为中心
7
作者 熊海英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90,共8页
北宋文人聚会时对诗歌进行的批评鉴赏是一种对话体文艺批评,它已经注意到读者阐释和接受对于作品的重要性。集会诗歌批评较多涉及以下范畴:(1)本朝文学发展局面。(2)批评、总结前朝诗歌。(3)将去俗崇雅作为一个普遍的诗美原则加以提倡... 北宋文人聚会时对诗歌进行的批评鉴赏是一种对话体文艺批评,它已经注意到读者阐释和接受对于作品的重要性。集会诗歌批评较多涉及以下范畴:(1)本朝文学发展局面。(2)批评、总结前朝诗歌。(3)将去俗崇雅作为一个普遍的诗美原则加以提倡和阐释。四、北宋中后期,批评重心转向具体的作诗技巧。北宋文人群体间的批评对话显示他们对诗歌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和细致,并且始终伴随着对建立宋诗典型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人集会 诗歌批评 阐释 接受
下载PDF
试论北宋文人游仙诗
8
作者 张振谦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6期167-169,共3页
北宋文人创作了三百首左右游仙诗。北宋文人少数仍相信游仙之事并作诗纪之,大多文人创作游仙诗的动机与道教信仰没有必然联系,甚至对神仙道教产生质疑。他们或者在游仙诗中直接点明其疑心,或者在梦仙诗中间接表达怀疑态度,有些文人在游... 北宋文人创作了三百首左右游仙诗。北宋文人少数仍相信游仙之事并作诗纪之,大多文人创作游仙诗的动机与道教信仰没有必然联系,甚至对神仙道教产生质疑。他们或者在游仙诗中直接点明其疑心,或者在梦仙诗中间接表达怀疑态度,有些文人在游仙诗中甚至对神话故事、道教神仙进行戏嘲、调侃。而这些恰恰反映了北宋文人创作思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人 游仙诗 道教 梦仙诗
下载PDF
北宋文人的日常消费——以欧阳修书简为中心的考察
9
作者 李强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2-89,共8页
北宋文人欧阳修交游广泛,有七百余通书简存世。通过研读这些书简,我们可以对北宋文人馈赠礼品方面的消费有更为直观的了解。茶是北宋文人喜欢相互馈赠的礼物,其中尤以"建茶"为最。北宋时期"达头鱼"和"车螯&qu... 北宋文人欧阳修交游广泛,有七百余通书简存世。通过研读这些书简,我们可以对北宋文人馈赠礼品方面的消费有更为直观的了解。茶是北宋文人喜欢相互馈赠的礼物,其中尤以"建茶"为最。北宋时期"达头鱼"和"车螯"已开始出现在东京汴梁的餐桌上,而银杏的成功移植也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文房四宝"是文人消费热点,北宋已出现不少名牌产品。从文人通常不用于公共传播的私人书简入手,考察北宋文人的日常消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切入历史语境,了解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细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人 日常消费
下载PDF
论北宋文人词的雅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秀美 王琨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91-94,110,共5页
"雅"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一个重要层面。宋词的雅化,拓宽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品位,使词体同诗体一样充实着雅的内质。通过对北宋词内容和艺术上的雅化及其原因的探讨,力求全面深刻地把握宋词的特征和艺术演变的轨迹,从而... "雅"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一个重要层面。宋词的雅化,拓宽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品位,使词体同诗体一样充实着雅的内质。通过对北宋词内容和艺术上的雅化及其原因的探讨,力求全面深刻地把握宋词的特征和艺术演变的轨迹,从而更好地领会宋词的艺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人 雅化 诗化
下载PDF
晏殊婉约词书写与北宋文人文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风银 《文教资料》 2011年第31期9-10,共2页
晏殊婉约词的悲情书写,在北宋时代,有士大夫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的因素,也有有宋一代对佛教的大力提倡和保护从而激发了文人士大夫对生死命题的强烈关注的根源.与晏殊作为诗人的先天本性有关。在晏殊生活的北宋“太平日久”时期.发达... 晏殊婉约词的悲情书写,在北宋时代,有士大夫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的因素,也有有宋一代对佛教的大力提倡和保护从而激发了文人士大夫对生死命题的强烈关注的根源.与晏殊作为诗人的先天本性有关。在晏殊生活的北宋“太平日久”时期.发达的城市经济生活和娱乐文化对文人生活的影响,以及朝野参与娱乐的热情氛围,对晏殊婉约词里的悲情书写也是不可忽略的条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殊婉约词 悲情书写 北宋文人文化 历史文化语境
下载PDF
从隐逸词看北宋文人的自适情怀
12
作者 田瑞雪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8期14-15,共2页
由于北宋统治者为北宋文人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基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与互补为北宋文人指出了兼济与独善的最佳处理方式,使得北宋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偃蹇、人生失意之时能通过自我调适,达到超脱与融通的境界,体现在隐逸词作中即为悠... 由于北宋统治者为北宋文人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基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与互补为北宋文人指出了兼济与独善的最佳处理方式,使得北宋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偃蹇、人生失意之时能通过自我调适,达到超脱与融通的境界,体现在隐逸词作中即为悠然自得、看淡功名、随缘自适的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人 隐逸词 自适
下载PDF
北宋文人画所体现的禅宗美学思想
13
作者 李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93-196,共4页
禅宗与中国的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本土化,是具有典型的中国特征的佛教。由于它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影响了诸多领域。文章依据禅宗思想的发展,概述禅宗在宋代的发展状况及其与北宋文人画... 禅宗与中国的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本土化,是具有典型的中国特征的佛教。由于它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影响了诸多领域。文章依据禅宗思想的发展,概述禅宗在宋代的发展状况及其与北宋文人画之间的密切关系。禅宗美学对宋代文人画的倡导者和参与者产生了一定影响,这对于绘画创作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禅宗美学的影响下,北宋文人画展现出了独具时代风格的面貌,散发出独特的禅意之美。同时,禅宗美学在北宋绘画中的融合与表现也成为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寄托思想的重要表达途径。这一片独特的天地使得创作者心灵愉悦,得以施展智慧并进一步探索人生意义。同时,这样的风气也广泛影响着当时社会普遍的审美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思想 北宋文人 禅意之美
下载PDF
禅宗影响下的北宋文人心态探微
14
作者 张萍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57-61,共5页
禅宗对中国古代文人影响很大,有其历史、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文人以何种心态安顿人生.王安石、苏轼的轻历很有代表性.文人们借参禅谈佛,寻求精神的解脱,以洒脱的人生态度重新认识自我,使其作品充满禅的智慧和机锋... 禅宗对中国古代文人影响很大,有其历史、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文人以何种心态安顿人生.王安石、苏轼的轻历很有代表性.文人们借参禅谈佛,寻求精神的解脱,以洒脱的人生态度重新认识自我,使其作品充满禅的智慧和机锋,描绘出一幅幅无拘无束,超然物外的生活画面.对宋以后中国文学艺术和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北宋文人 矛盾心态 淡泊宁静 超然物外 安顿人生
下载PDF
废寝忘食 北宋文人苏洵的家风故事
15
《新湘评论》 2017年第8期54-55,共2页
【成语】废寝忘食 【释义】废,顾不上。指顾不上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出处】《颜氏家训·勉学》:“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关键词 北宋文人 故事 家风 苏洵 颜氏家训 睡觉 学生 教授
下载PDF
从《洛阳牡丹记》看北宋文人审美意趣的转型
16
作者 罗玉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7-10,26,共5页
以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为基础,以牡丹描写为切入视角,从审美主体、审美内容和审美心理等三个方面,揭示北宋文人在诗文创作中审美对象世俗化与审美意趣日常化的转变。
关键词 《洛阳牡丹记》 北宋文人 审美 世俗化 日常化
下载PDF
宋代文学研究的新创获——读《北宋文人与党争》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成因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北宋文人与党争>> 宋代文学研究
全文增补中
河洛墓群:北宋文人的誉恋
18
作者 陈佳臻 《中华遗产》 2023年第12期62-67,共6页
宦游漂泊一生,归葬何处?北宋文人士大夫给出的答案是:河洛地区。埋骨于此,留下的是对江山社稷的忧勤之心,是未能尽展的才情与抱负,更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春恋。宰相的归宿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仁宗朝宰相、名词家晏殊的墓被盗了!盗墓贼... 宦游漂泊一生,归葬何处?北宋文人士大夫给出的答案是:河洛地区。埋骨于此,留下的是对江山社稷的忧勤之心,是未能尽展的才情与抱负,更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春恋。宰相的归宿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仁宗朝宰相、名词家晏殊的墓被盗了!盗墓贼从墓里搜刮不到珍宝,于是狠狠地用刀斧砸碎了他的尸骨。消息传来,身为女婿的退休宰相富弼,急忙收拾行囊,从西京洛阳前往阳翟(今河南禹州)——晏殊的墓地。二十多年前,晏殊去世,富弼本以为他会叶落归根,葬回江西抚州老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士大夫 北宋文人 盗墓贼 晏殊 富弼 江西抚州 河洛地区 河南禹州
原文传递
北宋文人的“人情客往”
19
作者 汪超 《书摘》 2023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文人往来交流,活动形式多样,但多半有诗文的影子。诗文还是文人日常生活的基本方式,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是一种属于文人阶层的标志。文人雅集宴饮有诗文唱和竞技;登山临水有诗文纪胜抒怀;书信问候有诗文“聊发一笑”;馈赠嘉物有诗文... 文人往来交流,活动形式多样,但多半有诗文的影子。诗文还是文人日常生活的基本方式,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是一种属于文人阶层的标志。文人雅集宴饮有诗文唱和竞技;登山临水有诗文纪胜抒怀;书信问候有诗文“聊发一笑”;馈赠嘉物有诗文咏唱索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师友之间也是如此,他们一帆风顺时,诗文是师友间切论衡的对象;身陷穷厄时,诗文是师友间精神慰藉的良药。所以在师门日常活动中,离不开诗文往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人 文人雅集 精神慰藉 文人阶层 诗文唱和 日常生活 师友
原文传递
北宋文士王诜生年研究论据覆议
20
作者 李煜东 《华夏文化》 2024年第1期29-30,共2页
王诜,字晋卿,北宋文人。本籍山西太原,后迁河南开封。他周游于苏轼、王巩等人,事迹见载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宣和画谱》等处。王诜博学多才,长于书画,有《烟江叠嶂图》《渔村小雪图》等名画传世,在中国书画史、鉴藏史上有重... 王诜,字晋卿,北宋文人。本籍山西太原,后迁河南开封。他周游于苏轼、王巩等人,事迹见载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宣和画谱》等处。王诜博学多才,长于书画,有《烟江叠嶂图》《渔村小雪图》等名画传世,在中国书画史、鉴藏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史籍没有明确记载王诜生年,学界有多种看法。近年,张荣国《王诜生卒年新考》(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9期,以下简称张文)在众说的基础上,根据史料判断王诜生于皇祐三年(1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人 《宣和画谱》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史》 王诜 河南开封 书画史 生年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