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平大学区的立废及其所见政教纠葛
1
作者 路雅鑫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2期72-83,共12页
1928年6月,随着北伐的胜利,国民政府将大学区制推广至北平,意图重建北方教育秩序。而此时北平正处于中央政府根基不深、军政派系纷杂的局面。面对大学区制度在北平的落地,地方教、政、党各界出于不同的利益考量,殊途同归,反对大学区制... 1928年6月,随着北伐的胜利,国民政府将大学区制推广至北平,意图重建北方教育秩序。而此时北平正处于中央政府根基不深、军政派系纷杂的局面。面对大学区制度在北平的落地,地方教、政、党各界出于不同的利益考量,殊途同归,反对大学区制。北平各高校刚从奉系军阀的专制中解脱出来又遇新的合并政策,加上对北平教育地位下降不满,情绪积累爆发学潮;普通教育界背后的北方本土行政权力网络阻挠大学区制的落地;国民党地方党部捍卫自身权力反对中央决策,牵连大学区。最终,李石曾代表中央权力通过大学区制经营北平教育的规划落空,而其善后方案表明,北平大学区虽存在不足一年,但是直接影响了此后北平教育学术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平大学区 大学 教育改革
下载PDF
民国教育独立改革的现代启示——以北平大学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辉 和芳芳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5-97,共3页
民国前期,在蔡元培、李石曾等人推动下,在"教育独立、学者主政"理念驱动下,仿效法国教育体制开始了近两年的大学区制试验。北平大学区制贯彻了教育经费独立、行政独立、理念独立的观念,推动了教育制度的创新。但在当时的社会... 民国前期,在蔡元培、李石曾等人推动下,在"教育独立、学者主政"理念驱动下,仿效法国教育体制开始了近两年的大学区制试验。北平大学区制贯彻了教育经费独立、行政独立、理念独立的观念,推动了教育制度的创新。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缺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必要支持,国民政府未能采取合适的策略均衡各方利益分配,教育独立和去行政化未能得到有效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教育独立 改革 北平大学区
下载PDF
谈北平大学区的兴废
3
作者 张士伟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42-146,共5页
1928年,蔡元培建立大学院。为恢复和发展北方教育,推广大学区制在北京中法大学试行的成功经验,1928年11月,建立了北平大学区,随后在大学区的领导下,开始合并各高校、接收河北省教育厅、建立教育督导体系,进行教育调查,并积极筹措资金,... 1928年,蔡元培建立大学院。为恢复和发展北方教育,推广大学区制在北京中法大学试行的成功经验,1928年11月,建立了北平大学区,随后在大学区的领导下,开始合并各高校、接收河北省教育厅、建立教育督导体系,进行教育调查,并积极筹措资金,恢复各学校课业。由于所划的北平大学区面积太大,合并高校引发学生此起彼伏的护校声潮,加上教育经费缺乏,领导者态度消极,最终北平大学区被废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平大学区 大学 李石曾 李书华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北平大学区风潮论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严海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94,共10页
1927年,在蔡元培、李石曾等的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改革教育行政制度,实行大学院与大学区制度。1928年9月,国民政府决定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北平分会所辖范围内实行大学区制。在北平大学区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学区的集权与各校的独... 1927年,在蔡元培、李石曾等的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改革教育行政制度,实行大学院与大学区制度。1928年9月,国民政府决定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北平分会所辖范围内实行大学区制。在北平大学区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学区的集权与各校的独立要求产生矛盾,学校风潮迭起。大学区制设计的初衷本在于教育独立,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无法摆脱现实政治的影响,学界自身在人事权力等实际利益上也不能置身事外,而教育经费也无法由教育界自身来保障。北平大学区的试行演变成一场持续不断的风潮,其中凸显的是近代中国语境中教育独立的内外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平大学区 教育独立 学校风潮 派系纠葛
原文传递
北平大学区时期北京大学的合并与分离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启兵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89,共7页
北平大学区时期,国民政府试图合并平、津、保三地的大学组成北平大学,遭到北京大学学生的激烈反对。其反对的原因不仅因为大学区制本身存在的理论困境与合并的现实困难,还夹杂着复校希望落空、经费不能解决、学阀控制的恐惧与北大精神... 北平大学区时期,国民政府试图合并平、津、保三地的大学组成北平大学,遭到北京大学学生的激烈反对。其反对的原因不仅因为大学区制本身存在的理论困境与合并的现实困难,还夹杂着复校希望落空、经费不能解决、学阀控制的恐惧与北大精神的殒落等。尽管北京大学学生誓死反对合并,但最终却不得不妥协。其妥协原因,既有外部环境的政治高压,也有学生内部意见的分歧甚至严重对立,还有吴稚晖等人的斡旋调停。尽管北京大学风潮最终和平解决,但北平大学区制依然给北京大学乃至北方教育界带来极大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平大学区 北京大学 合并
原文传递
北伐前后北京的国立大学合并风潮(1925-1929) 被引量:7
6
作者 许小青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8,共12页
20世纪20年代以来,北京的国立大学迅猛发展,引发朝野各方如何处置国立大学的讨论。事实上,北伐前后北京的国立大学的合并之举却深受政局变动的左右。奉系军政府改组北京的国立大学为"京师大学校",实为控制北方舆论和抵制南方... 20世纪20年代以来,北京的国立大学迅猛发展,引发朝野各方如何处置国立大学的讨论。事实上,北伐前后北京的国立大学的合并之举却深受政局变动的左右。奉系军政府改组北京的国立大学为"京师大学校",实为控制北方舆论和抵制南方国民党,开启了北京的国立大学合并之先河。二次北伐后,首都南迁,南京政府从全国通盘考量,先后将北平的国立大学改组成"中华大学"和"北平大学区",体现当局借政治格局变动来整顿北平高等教育的努力。然而其派系纷争与门户之见引发北平学界系列风潮,使得北平国立大学合并的改革流于失败。北伐前后北京(平)国立大学合并风潮充分显示政治变动与教育变革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大学 中华大学 北平大学区 蔡元培 李石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