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平文化学社略考
1
作者 胡沈秋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北平文化学社是民国时期北京地区重要出版社之一,其成立与发展与北京师范大学有着相当的关联。本文通过对学社出版物和北京师范大学保存的相关史料进行梳理,对文化学社的历史做出初步考证。
关键词 北平文化学社 邵松如 北京师范大学
下载PDF
老舍小说的北平文化意蕴
2
作者 胡菁惠 吴本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4-87,共4页
北平文化以其浓郁的民族性,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老舍先生在小说中常借用众多人物形象及其特殊时代背景,表达出对北平文化的深切关注。从家族文化、商业文化、旗人文化3个方面探求了老舍小说中展现的北平文化意蕴。
关键词 北平文化 伦理性 官本位 旗人 享乐主义
下载PDF
《四世同堂》中的北平文化
3
作者 高祥溥 徐文海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1989年第2期35-40,共6页
《四世同堂》以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借取四十年代北平西城一条普普通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亡城的缩影和悲剧时代的一角,逼真而细腻地刻划了北平人民在异族侵略者统治下,如何挣扎在生与死的隙缝间... 《四世同堂》以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借取四十年代北平西城一条普普通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亡城的缩影和悲剧时代的一角,逼真而细腻地刻划了北平人民在异族侵略者统治下,如何挣扎在生与死的隙缝间,物质上所受折磨与灵魂上所受凌迟。作者在自觉文化反思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平文化 日本人 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 四十年代 抗日战争 中国文化 民族意识 老舍 蒙古民族
下载PDF
“仕”与“隐”:北平士大夫文化的两极——北平文化与老舍作品中的中国人性格之一
4
作者 宋永毅 崔明芬 《中国文学研究》 1988年第4期46-54,共9页
历史创造了天才,但历史从没有创造过二个雷同的天才。 在中国新文学的巨匠大师们中间,老舍显然不同于鲁迅。鲁迅是一种“思想型”的先知。他站在世纪的交接点上,让启蒙之光透过自己心灵的折射,复盖着至今运行着的历史进程。老舍也显然... 历史创造了天才,但历史从没有创造过二个雷同的天才。 在中国新文学的巨匠大师们中间,老舍显然不同于鲁迅。鲁迅是一种“思想型”的先知。他站在世纪的交接点上,让启蒙之光透过自己心灵的折射,复盖着至今运行着的历史进程。老舍也显然不同于茅盾,茅盾是一种“政治——经济型”的作家。他早年作为革命家的经历,使他自觉地以唯物史观为创作的指导,并自觉地以创作追踪着社会的基础——经济的变动。甚至,老舍也区别于他的老友巴金。巴金是一种“思潮型”的作家。他的创作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大夫文化 中国人性格 北平文化 老舍作品 中国新文学 进步思潮 历史进程 鲁迅 经济型 交接点
下载PDF
从《二马》看英国文化对老舍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宇 《湖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178-179,共2页
《二马》是老舍唯一的一部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一部将中国国民置于英国文化环境中去表现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 ,我们可以看到 :英国文化是老舍批判国民弱点、建构思想人格的价值准则 ,也是他作品幽默风格的重要源头。但由于生活... 《二马》是老舍唯一的一部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一部将中国国民置于英国文化环境中去表现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 ,我们可以看到 :英国文化是老舍批判国民弱点、建构思想人格的价值准则 ,也是他作品幽默风格的重要源头。但由于生活经历等的影响 ,老舍与徐志摩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不同的是 ,他更注意吸收英国文化中务实肯干、追求知识与文化、保护弱者的一面 ,而对自由、浪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马》 英国文化 老舍 长篇小说 康拉德 北平文化 人物形象
下载PDF
老舍小说的文化批判层面
6
作者 熊绍高 曾建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1-92,共2页
老舍始终关注着"文化"问题,特别注重对俗文化进行冷静的审视与反思。老舍在小说中对北平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成分的批判,涉及饮食文化、礼仪文化、消遣文化和心态文化四个方面。
关键词 文化批判 北平文化 老舍小说
下载PDF
国都南迁与北平城市发展路径的讨论及其规划(1928—1935)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建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9-240,共12页
政治因素是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1928年北京"国都"身份被剥离带动大量政治资源转移,城市衰落的趋势愈加明显。面对此种变局,北平官方与民间都在谋划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路径,提出了多种"繁荣北平"方案,具体内... 政治因素是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1928年北京"国都"身份被剥离带动大量政治资源转移,城市衰落的趋势愈加明显。面对此种变局,北平官方与民间都在谋划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路径,提出了多种"繁荣北平"方案,具体内容虽然有所差异,但基本定位与目标一致,即建设工业区、文化区与游览区。不过,延续数百年的城市运行模式惯性强大,不易转型。加之华北区域政治环境异常复杂,地方行政机构变动频繁,并且外敌环伺,日军不断扩大侵华范围,民族危机日益逼近,北平重振之路异常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都南迁 中原大战 整理北平文化指导委员会 旧都文物整理计划
下载PDF
老舍小说与北平人生活的艺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鸿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94-99,共6页
老舍小说与北平人生活的艺术张鸿声一旗人文化与北平的享乐底色不管我们以什么视角、何种理论去阐释老舍小说,都无法回避一个基本事实,即老舍小说根本上就是一部北平市民日常的市井生活图画。任何宏观概括和微观剖析都无法脱离这种“... 老舍小说与北平人生活的艺术张鸿声一旗人文化与北平的享乐底色不管我们以什么视角、何种理论去阐释老舍小说,都无法回避一个基本事实,即老舍小说根本上就是一部北平市民日常的市井生活图画。任何宏观概括和微观剖析都无法脱离这种“日常”两字。其实,市井日常生活,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小说 《四世同堂》 《正红旗下》 北平文化 审美特征 生活艺术 传统中国 林语堂 士大夫 《离婚》
下载PDF
北平文化界聲討南京反動政府盜运文物宣言
9
《文物》 1950年第11期56-60,共5页
近百年來帝國主義侵入中國,美帝一貫施其趁火打刦技倆,搶掠我國文物,抗戰期間,更勾結國民黨反動政府作大规模巧取豪奪。解放戰爭進行期間,蔣匪帮由南京潰退,將我國珍貴的歷史文物,復大批盗運美國;北京文化界對美蔣匪帮無恥的强盜罪行,... 近百年來帝國主義侵入中國,美帝一貫施其趁火打刦技倆,搶掠我國文物,抗戰期間,更勾結國民黨反動政府作大规模巧取豪奪。解放戰爭進行期間,蔣匪帮由南京潰退,將我國珍貴的歷史文物,復大批盗運美國;北京文化界對美蔣匪帮無恥的强盜罪行,同致憤慨,於一九四九年三月發表宣言聲討,曾載當時北京各大報紙。當此抗美援朝熱潮汹湧全國,為揭發美帝罪行,特再刊出,以供參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南京博物院 政府 宣言 北平文化 罪行 大规模 解放 北京文化 近百年
原文传递
生存与批判——解读《四世同堂》中对文化的自我批判
10
作者 薛新梅 《俪人(教师)》 2014年第11期130-130,共1页
《四世同堂》,一部民族的痛史、愤史。在《四世同堂》中,老舍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灵魂的五四传统,他把造成国人性格懦弱、敷衍、苟且偷安的思想根源指向传统的北平文化,而整个北平文化又是以家族文化为基础的。因此老舍在作品中便集... 《四世同堂》,一部民族的痛史、愤史。在《四世同堂》中,老舍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灵魂的五四传统,他把造成国人性格懦弱、敷衍、苟且偷安的思想根源指向传统的北平文化,而整个北平文化又是以家族文化为基础的。因此老舍在作品中便集中地审视了中国的家族文化,对其消极性因素进行了理性的审视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四世同堂 北平文化 文化批判
下载PDF
试论《四世同堂》对中国文化的透视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荣华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5期35-40,共6页
在中国新文学的巨匠大师们中间,老舍是一种文化型的作家。在老舍的文学世界里,他执着而细腻地描写着的似乎是最常见的社会风习、民俗、时尚、思维习惯、行为模式、日常生活相,即使是反映抗战期间北平沦陷生活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也... 在中国新文学的巨匠大师们中间,老舍是一种文化型的作家。在老舍的文学世界里,他执着而细腻地描写着的似乎是最常见的社会风习、民俗、时尚、思维习惯、行为模式、日常生活相,即使是反映抗战期间北平沦陷生活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也不例外。抗战时期在时代氛围的感召下,表现抗战的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有着一个大体相同的艺术框架,即着重描写抗日的手段与效果,表现抗日英雄们的勇敢与坚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世同堂》 北平文化 中国文化 洋人 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 洋奴 性格 市民 《二马》
下载PDF
老舍:都会文化的双重批判(上)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继会 《商丘师专学报》 1992年第1X期26-29,77,共5页
1 20世纪城市题材的小说创作在30年代呈现勃兴发展,而且是经由老舍这样的作家去实现,并不是偶然的。这其中包含着一个现代作家城市意识的文化觉醒的大问题。相对于大盛一时的知识分子题材和乡土题村小说,“五四”城市生活的小说创作,显... 1 20世纪城市题材的小说创作在30年代呈现勃兴发展,而且是经由老舍这样的作家去实现,并不是偶然的。这其中包含着一个现代作家城市意识的文化觉醒的大问题。相对于大盛一时的知识分子题材和乡土题村小说,“五四”城市生活的小说创作,显得过于匮乏,以至于人们几乎忽视了它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小说创作 批判 文化觉醒 封建文化 北平文化 城市生活 知识者 现代作家 城市文化
下载PDF
生存与批判——解读《四世同堂》中对文化的自我批判
13
作者 薛新梅 《俪人(教师)》 2013年第23期112-112,共1页
《四世同堂》,一部民族的痛史、愤史。在《四世同堂》中,老舍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灵魂的五四传统,他把造成国人性格懦弱、敷衍、苟且偷安的思想根源指向传统的北平文化,而整个北平文化又是以家族文化为基础的。因此老舍在作品中便集... 《四世同堂》,一部民族的痛史、愤史。在《四世同堂》中,老舍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灵魂的五四传统,他把造成国人性格懦弱、敷衍、苟且偷安的思想根源指向传统的北平文化,而整个北平文化又是以家族文化为基础的。因此老舍在作品中便集中地审视了中国的家族文化,对其消极性因素进行了理性的审视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四世同堂北平文化文化批判
下载PDF
老舍:都会文化的双重批判(下)
14
作者 陈继会 《商丘师专学报》 1992年第2X期77-83,共7页
3 “食”(饮食)与“色”(男女)作为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构成内容,即使在禁忌繁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与意义。从“食色,性也”,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些古语即表达着古人对这二者的理解。但在实际的社... 3 “食”(饮食)与“色”(男女)作为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构成内容,即使在禁忌繁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与意义。从“食色,性也”,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些古语即表达着古人对这二者的理解。但在实际的社会进程中,上述理解却在实践中不断地被扭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的“食”与“色”愈来愈成为违悖人性、压抑生命的东西。在老舍关于北平市民生活的小说中,他不无深意地从饮食、男女这关涉人类存在的两大支点入手,考析北平文化和这种文化所养育的灵魂,思考民族精神再造的问题。“夫礼之初,始自饮食。”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不仅围绕着“饮食”的制作方法繁盛,而且因“饮食”而起的礼仪也内容博杂。仅是在如何“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老舍 饮食文化 灵魂 文化心态 北平文化 西方文化 制作方法 离婚 批判
下载PDF
论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被引量:2
15
作者 绍武 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45-52,共8页
文化艺术史表明,对那些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文学大师。对那些在自己的时代,吮吸着民族文化的丰润乳浆,开出独特的花,结出硕大的果,成长为民族文化高枝大树的巨匠们的认识,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这是因为大师巨匠们的深刻、丰富;
关键词 《四世同堂》 小羊圈 北平文化 长篇小说 老舍先生 民族文化 胡同 亡国奴 文化 悲剧
下载PDF
梁实秋、顾颉刚等发起追悼鲁迅 被引量:1
16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4期11-11,共1页
梁实秋、顾颉刚等发起追悼鲁迅鲁迅去世后,北平文化界知名人士及进步团体联合发起举行追悼鲁迅先生大会。发起人中,除有鲁迅的挚友计寿裳、曹靖华之外,还有鲁迅的论敌梁实秋、顾颉刚,以及鲁迅批评过的沈从文。载北平《民声报》。梁... 梁实秋、顾颉刚等发起追悼鲁迅鲁迅去世后,北平文化界知名人士及进步团体联合发起举行追悼鲁迅先生大会。发起人中,除有鲁迅的挚友计寿裳、曹靖华之外,还有鲁迅的论敌梁实秋、顾颉刚,以及鲁迅批评过的沈从文。载北平《民声报》。梁实秋、顾颉刚等发起追悼鲁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梁实秋 鲁迅 追悼 沈从文 北平文化 发起人 鲁迅先生
下载PDF
鲁迅与吴承仕及其它 被引量:1
17
作者 散木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9-80,11,共3页
关键词 《鲁迅全集》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新理性主义 国民党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北平文化 北方文化 《文学杂志》 侯外庐
下载PDF
鲁迅旧体诗臆说(完)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礼吾 《天津师院学报》 1980年第6期49-56,共8页
其三(一) 世界有文学,少女多丰臀。(二) 鸡汤代猪肉,北新遂掩门。(三)
关键词 北平文化 后汉书 少数民族 旧体诗 庚子 文化 绍兴 鸣条 红衣 注释
下载PDF
冯雪峰论丁玲的创作
19
作者 白崇义 《浙江学刊》 1984年第4期38-43,100,共7页
在我国新文学运动中,丁玲在女作家叫,不是起步最早的小说家,却是前进最快、成就最大的小说家。在1927年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小说月报》上刊出而一举成名之前,冰心早在1921年已由文学研究会出版了她的小说集《超人》;庐隐已在1... 在我国新文学运动中,丁玲在女作家叫,不是起步最早的小说家,却是前进最快、成就最大的小说家。在1927年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小说月报》上刊出而一举成名之前,冰心早在1921年已由文学研究会出版了她的小说集《超人》;庐隐已在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她的《海滨故人》,1927年北平文化学社又出版了她的《曼丽》;陈哲衡发表作品则更早,她的,第一篇小说《老夫妻》,1918年10月登在《新青年》5卷4期上,她的短篇小说集《小雨点》早在1924年便由北大新潮社出版;冯沅君用淦女士的笔名,自1923年起就在《创造周刊》上发表短篇小说,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了她的小说集《卷葹》和《春痕》……。丁玲起步虽较迟,但她进步之快,成就之大,却是同辈女作家中难以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平文化 国民党 商务印书馆 新潮社 阶级斗争 新青年 日记 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 丁玲
下载PDF
“一二·九”的片断回忆
20
作者 许德珩 《神州》 2007年第12期36-37,共2页
1935年6月,何应钦和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了"何梅协定",将整个华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控制权奉送给日本。从此,在平津,日寇的坦克纵横街巷,军用飞机随意低空飞行,荷枪实弹和日军,在大街上横冲直闯,日本浪人... 1935年6月,何应钦和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了"何梅协定",将整个华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控制权奉送给日本。从此,在平津,日寇的坦克纵横街巷,军用飞机随意低空飞行,荷枪实弹和日军,在大街上横冲直闯,日本浪人到处为非作歹,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北平的爱国教授和学生不断地遭到各种威胁和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 学生联合会 北平文化 政务委员 蒋介石 杨秀峰 抗日救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 张申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