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六世纪邺城文学在北朝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3
1
作者 宋燕鹏 孙继民 《邯郸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1-26,40,共7页
文章阐述了邺城文学在北朝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方面邺城文学继承了北魏洛阳时期文学的大部分成果,"北地三才"的文学才能在东魏北齐得到了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隋朝初年的著名文士"北地三杰"的童年时期都在东魏,他们... 文章阐述了邺城文学在北朝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方面邺城文学继承了北魏洛阳时期文学的大部分成果,"北地三才"的文学才能在东魏北齐得到了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隋朝初年的著名文士"北地三杰"的童年时期都在东魏,他们文学才能的成长在北齐,真正得到海内外的一致推崇则是在隋朝初年。所以邺城文学在北魏洛阳文学和隋初文学之间扮演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世纪 邺城文学 北朝文学史 地位
下载PDF
宗教文学·中国宗教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道教文学史——关于“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构想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0-74,共5页
在中国现当代学术语境中,"宗教文学"的研究从概念、问题、理论到具体实践都存在较多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是研究者往往致力于宗教与文学关系的探讨,而忽视了宗教文学本身的研究。中国宗教和宗教文学都具有独特的自性,"中... 在中国现当代学术语境中,"宗教文学"的研究从概念、问题、理论到具体实践都存在较多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是研究者往往致力于宗教与文学关系的探讨,而忽视了宗教文学本身的研究。中国宗教和宗教文学都具有独特的自性,"中国宗教文学史"的建构必须符合这种对象属性,而"宗教性"的内涵标准和"大文学"的文体观念,正是构建民族本位宗教文学研究的重要原则之一。作为中国宗教文学史重要阶段的"魏晋南北朝道教文学史",尤其可以体现此一原则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宗教文学 中国宗教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道教文学史
下载PDF
既深且广 亦精亦博——评《南北朝文学史》
3
作者 钱志熙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124-127,共4页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继承酌变于汉魏晋而下启初盛唐,其间蝉连嬗变、波谲云诡的发展态势,实为前代所未有。但是,因为对南北朝文学价值的评价一向偏低,所以也影响了研究的深入。因而通常的文学史著作介绍这一时...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继承酌变于汉魏晋而下启初盛唐,其间蝉连嬗变、波谲云诡的发展态势,实为前代所未有。但是,因为对南北朝文学价值的评价一向偏低,所以也影响了研究的深入。因而通常的文学史著作介绍这一时期文学,也不像介绍前后期文学那样系统有贯,一些基本结论也有笼统、武断之嫌,其态度有失客观、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文学史 文学史著作 北朝时期 初盛唐 北朝文学 南朝文学 于汉 前后期 元嘉体 永明体
原文传递
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与诗词格律——以南北朝隋唐文学史为例
4
作者 何泽棠 《文教资料》 2009年第7期229-231,共3页
《中国文学史》教材与教学大纲一般不涉及诗歌格律,学生不了解诗歌格律,就难以真正阅读理解古典诗词,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学史中诗歌声律的发展过程。在永明体与谢朓、何逊与阴铿、宫体诗派、初唐诗歌、杜甫的律诗等部分的教学中,逐步加入... 《中国文学史》教材与教学大纲一般不涉及诗歌格律,学生不了解诗歌格律,就难以真正阅读理解古典诗词,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学史中诗歌声律的发展过程。在永明体与谢朓、何逊与阴铿、宫体诗派、初唐诗歌、杜甫的律诗等部分的教学中,逐步加入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的平仄格律与律诗的对仗知识,在不增加课时、不改变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既能让学生快速掌握诗歌格律,又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声律从探索到成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史教学 诗词格律 北朝隋唐文学史
下载PDF
文学史阐释体系建设的进路探索--读《魏晋南北朝大文学史》
5
作者 熊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35-140,共6页
从20世纪开始,经过100多年的实践,时至今日,来自西方现代文学观念、以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文学史写作路径,几乎成为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基本范式。面对主流中国文学史的不足和写作范式的固化,一直存在一种大文学史的理论探索与... 从20世纪开始,经过100多年的实践,时至今日,来自西方现代文学观念、以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文学史写作路径,几乎成为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基本范式。面对主流中国文学史的不足和写作范式的固化,一直存在一种大文学史的理论探索与写作实践。新近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刘怀荣、张新科、冷卫国三位教授主编的《魏晋南北朝大文学史》,就是实践大文学史观的最新成果。《魏晋南北朝大文学史》在各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不仅推进了大文学史的写作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完善,同时也为中国文学史阐释体系的建设及其完善,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进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阐释体系
下载PDF
建安辞赋散论
6
作者 李博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6-11,共6页
建安辞赋是建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辞赋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过去学术界研究赋则重在汉代大赋;研究建安文学则重于诗歌;而对建安辞赋的研究又多局限于王粲《登楼赋》和曹植《洛神赋》等单篇的鉴赏分析。全面研究建安辞赋... 建安辞赋是建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辞赋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过去学术界研究赋则重在汉代大赋;研究建安文学则重于诗歌;而对建安辞赋的研究又多局限于王粲《登楼赋》和曹植《洛神赋》等单篇的鉴赏分析。全面研究建安辞赋的只有丘琼荪《诗赋词曲概论》(中华书局1934年版)和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两部分类和断代文学史中的简要论述,以及褚斌杰等撰写的几篇论文。因此,还有必要再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不同方面来阐述建安辞赋的杰出成就。以期促进建安文学研究的开拓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辞赋 诗赋词曲概论 登楼赋 褚斌杰 《洛神赋》 大赋 小赋 建安文学 北朝文学史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PDF
“文约意广”与“文繁而意少”新解
7
作者 陈应鸾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66-70,共5页
鍾嵘在《诗品》卷上序中谈到四言诗时,曾说过这样几句话: 夫四盲文约意广,取效《风》《骚》 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 习焉。[1] 这几句话的文字并不艰深,但如何解释却值得探索。“四言”为什么既“文约意广”又“文繁而意少”... 鍾嵘在《诗品》卷上序中谈到四言诗时,曾说过这样几句话: 夫四盲文约意广,取效《风》《骚》 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 习焉。[1] 这几句话的文字并不艰深,但如何解释却值得探索。“四言”为什么既“文约意广”又“文繁而意少”呢?这个问题,似乎还未得到很好的回答。许多注解《诗品序》的,却未注释这几句话。如影响很大的陈延杰的《诗品注》中,只注释了其中“世罕习焉”一句。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里一句也未注释。一些《中国文学批评史》专著和论文里,虽常引用这几句话,但对其字句都未详加阐释。有的书中虽注解了这几句话,但未能尽惬人意.如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这样注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注 中国文学批评史 陈延杰 北朝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诗品》 《骚》 选注 郭绍虞 《风》
下载PDF
《桃花源记》“悉如外人”疑义解结
8
作者 袁传璋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70-71,共2页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谓家喻户晓。粗疏读来,仿佛平浅如话,略无凝滞;若涵咏再三,便觉疑义丛生,殊不易解。本文先拈出向来不为人们注意的“外人”一词,与喜好陶公诗文的朋友商讨,希望会得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乐趣。“外人...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谓家喻户晓。粗疏读来,仿佛平浅如话,略无凝滞;若涵咏再三,便觉疑义丛生,殊不易解。本文先拈出向来不为人们注意的“外人”一词,与喜好陶公诗文的朋友商讨,希望会得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乐趣。“外人”一词在《桃花源记》中凡出现三次。按其先后次序,一为武陵渔人乍见桃源中人“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二为桃源中人自述来历,谓其祖先“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三为武陵渔人辞别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北朝文学史 此中人语 选注 涵咏 参考资料 注本 阴法鲁 词费 中国文学史
下载PDF
管雄传略
9
作者 舒伟健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5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北朝文学史 中文系主任 古代文学理论 读书通讯 五十年代 伽蓝记 黄季刚 诗歌史 南京大学 沈尹默
下载PDF
说“寒树”
10
作者 刘璞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5年第3期97-97,101,共2页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是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一个句子。其中“寒树”一词是个难点,在理解和解说上很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下面几种看法:1、指“耐寒常绿的树”(见中华书局出版的北大《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资料》下册P653);2、“秋天的...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是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一个句子。其中“寒树”一词是个难点,在理解和解说上很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下面几种看法:1、指“耐寒常绿的树”(见中华书局出版的北大《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资料》下册P653);2、“秋天的树木”(见王双启《吴均的<与宋元思书>》载北京出版社《阅读和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朱元思书 寒树 元思 中华书局出版 北朝文学史 典文 中学语文课本 古诗文 《劝学》 夹岸
下载PDF
《典论·论文》三题
11
作者 黄群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62-63,共2页
一、自见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典论·论文》的这段文字,“自见”凡两见。注家历来把这两处“自见”分别给予不同的解释。如郭锡良... 一、自见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典论·论文》的这段文字,“自见”凡两见。注家历来把这两处“自见”分别给予不同的解释。如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修订本)在解释“人善于自见”时说:“自见:指自见其长。下文‘自见’指自见其短。”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由游国恩和彭兰二先生审阅的《典论·论文》注文也是这样认为的,注文解释前一个“自见”为“善于看见自己的长处”,对于后一个“自见”虽然未直接解释,但在解释“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时说:“这两句谚语出《东观汉记》,喻人们不仅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反而将缺点当作长处”,从这里可以看出,注文实际上也是把后一个“自见”当作“自见其短”来解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论·论文》 《古代汉语》 郭锡良 东观汉记 见其 北朝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 典论·论文 注家
下载PDF
《北山移文》新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道衡 《古籍研究》 1997年第2期42-43,84,共3页
南齐孔稚珪的《北山移文》是历代传诵的骈文名篇。关于这篇文章,据《文选》五臣吕向注说:其先,周彦伦隐于此山,后应诏出为海盐县令,欲却过此山。孔生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移文》。后来的读者大抵信从其说,认为此文是... 南齐孔稚珪的《北山移文》是历代传诵的骈文名篇。关于这篇文章,据《文选》五臣吕向注说:其先,周彦伦隐于此山,后应诏出为海盐县令,欲却过此山。孔生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移文》。后来的读者大抵信从其说,认为此文是一篇讽刺假隐士的文章。其实,'周彦伦'即周颙,是'四声说'的发明者,和孔稚珪是好朋友。从周颙和孔稚珪二人的生平看来,两人都一直在做官,并不存在假装隐居的问题。关于这一点,王运熙先生在《孔稚珪的〈北山移文〉》(见《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集》)中,已指出此文实系戏谑之文,可以视为定论,笔者和已故的沈玉成先生合著《南北朝文学史》时,已采用了王先生的意见,这里不想多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移 周颙 吕向注 北朝文学史 孔生 应诏 周顒 《文选》 王先生 此山
原文传递
任昉在南齐的仕历及相关问题
13
作者 熊清元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92,共10页
《梁书·任昉传》有一段文字记任昉在南齐的仕历,是研究任昉生平创作的重要依据。但因其记时粗略,致使不少学者在运用它时屡屡误断。本文以这段文字为中心,结合有关材料,疏证任昉在齐代几个官职的任职时间,进而推定其在齐代的完整... 《梁书·任昉传》有一段文字记任昉在南齐的仕历,是研究任昉生平创作的重要依据。但因其记时粗略,致使不少学者在运用它时屡屡误断。本文以这段文字为中心,结合有关材料,疏证任昉在齐代几个官职的任职时间,进而推定其在齐代的完整仕宦历程。在此基础上,对近人所著《南北朝文学史》、《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沈约任昉年谱》等颇有影响的著作有关任昉部分的失误进行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书·任昉传》 仕历 《南北朝文学史》等 辨误
原文传递
《木兰诗》注解订疑 被引量:1
14
作者 席文天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10-111,共2页
《木兰诗》,或称《木兰辞》,是后魏时民歌。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还被编作各种戏曲,进行说唱,木兰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但是,对于《木兰诗》的首句'唧唧复唧唧'一句的解释,却历来说法不一,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说法,概括起... 《木兰诗》,或称《木兰辞》,是后魏时民歌。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还被编作各种戏曲,进行说唱,木兰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但是,对于《木兰诗》的首句'唧唧复唧唧'一句的解释,却历来说法不一,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说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解'唧唧'为叹息声,二为织机声(如《中学古诗文辞典》、《中学文言文今译》、《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北朝文学史 叹息声 古诗文 参考资料 铁衣 代父从军 《乐府诗集》 鸣声 郭茂
原文传递
《水经注·三峡中的》“奔”和“以”
15
作者 涂太品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108-110,共3页
郦道元《水经注·三峡》中有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本文对其中'奔'、'以'二词作些辩证。奔 '奔'在此句中的意义一般解作:奔驰的快(骏)马。如: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奔,指奔... 郦道元《水经注·三峡》中有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本文对其中'奔'、'以'二词作些辩证。奔 '奔'在此句中的意义一般解作:奔驰的快(骏)马。如: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奔,指奔驰的快马。'(1962)北京大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乘奔,乘着奔跑的马。'(1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北朝文学史 奔星 朱东润 参考资料 南京大学 古代文学作品 《水经注》 天文志 字通
原文传递
钱志熙教授
16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9年第1期420-428,共9页
钱志熙,1960年一月二十六日(农历)出生于浙江乐清。1978年10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本科、硕士。1985年8月至1987年8月任教于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87年10月至1990年8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古代文学 杭州大学 中国文选 北朝文学史 文学遗产》 中国诗歌研究 魏晋文学 乐府诗 谢灵运传论
原文传递
回忆和思念——纪念沈玉成先生
17
作者 曹道衡 《书品》 2001年第4期7-11,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 文学研究 《文苑英华》 《南北朝文学史 沈玉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