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朝和北朝石刻艺术风格比较研究——以梁萧景墓和北齐义慈惠神道石柱为例
1
作者 胡坚强 《艺术科技》 2023年第3期93-95,共3页
南北朝石刻是古代石刻艺术的精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由于南北朝历史过于割裂和保护工作的缺失,学界并未对比研究南北朝石刻的艺术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与北齐义慈惠石柱相似的还有南朝的南京萧景墓石柱,二者合称“南... 南北朝石刻是古代石刻艺术的精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由于南北朝历史过于割裂和保护工作的缺失,学界并未对比研究南北朝石刻的艺术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与北齐义慈惠石柱相似的还有南朝的南京萧景墓石柱,二者合称“南北石柱”。文章首先介绍北齐义慈惠石柱的历史及其意义,接着分析南朝萧景墓石柱的历史及其意义,最后对比义慈惠石柱和萧景墓石柱的异同。艺术是表现文化的一种形式,让文化遗产焕发生机,文章希望通过比较南北朝石刻艺术风格,为石刻的价值研究和保护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石刻 北朝石刻 文化遗产价值 风格对比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石刻篆字与《说文》小篆构形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平 《中国文字研究》 2008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石刻篆字进行了穷尽性调查,共得比较清晰的篆字322个。其中232个篆字与《说文》小篆相同,85个篆字与《说文》小篆存在差异,5个篆字未见于《说文》。作者指出:由于书写材料和书写时期的特殊性,未经传抄传刻的魏晋南北朝...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石刻篆字进行了穷尽性调查,共得比较清晰的篆字322个。其中232个篆字与《说文》小篆相同,85个篆字与《说文》小篆存在差异,5个篆字未见于《说文》。作者指出:由于书写材料和书写时期的特殊性,未经传抄传刻的魏晋南北朝石刻篆字,仍然保存了秦代规范标准字体小篆的某些特质,并反映了汉字形体发展史上处于末流时期篆文的特点。运用这部分材料与《说文》小篆进行比较研究,对认识现存大徐本《说文》小篆的准确程度,了解《说文》小篆在传抄过程中的变异情况,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了解中古时期汉字在隶变楷化过程中的某些原始信息。论文注重材料数据,以便该领域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石刻篆字 大徐本说文小篆 构形 比较
下载PDF
基于《魏晋南北朝石刻数据库》的《说文》重文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平 《中国文字研究》 2009年第1期121-126,共6页
魏晋南北朝石刻用字贮存了习惯上所说的中古之际历史汉字形音义系统发展演变的丰富信息。将《说文》重文与魏晋南北朝石刻用字进行系统对照,是国内外该研究领域还没有开展的工作。由于受研究方法和材料的限制,研究者往往无法做到数据收... 魏晋南北朝石刻用字贮存了习惯上所说的中古之际历史汉字形音义系统发展演变的丰富信息。将《说文》重文与魏晋南北朝石刻用字进行系统对照,是国内外该研究领域还没有开展的工作。由于受研究方法和材料的限制,研究者往往无法做到数据收集的穷尽性和研究层面的系统性。利用语料库整合社会用字资源,并借助语料库检索统计等功能,开展古文字到今文字、传世字书贮存文字与社会实物用字系统比较,也就是打破时间空间本位,建立文字学科本位,进行"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调查对比研究,既是中古社会用字字体类型这一研究对象的基本规定,同时也是今天开展中古汉字发展研究的基本趋势。以下通过对《说文》重文在魏晋南北朝石刻中贮存情况的调查,旨在了解《说文》重文在中古时期的发展变化轨迹以及在实物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石刻 《说文》重文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别字现象例析
4
作者 郭瑞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别字"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异体字,一说为讹混字。本文所谓"别字"取后者之意。魏晋南北朝右刻文献别字,是在石刻文献中存在的一种错误用字现象,给出土石刻文献的正确阅读造成很多困难,同时也对后世汉字规范运动... "别字"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异体字,一说为讹混字。本文所谓"别字"取后者之意。魏晋南北朝右刻文献别字,是在石刻文献中存在的一种错误用字现象,给出土石刻文献的正确阅读造成很多困难,同时也对后世汉字规范运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魏晋南北朝石刻别字,大部分是因为形体讹变而产生的,可以通过石刻材料中存在的过渡形体,勾连出别字形体变异的轨迹。本文根据别字使用频率分为"一般别字"和"高频别字",进行举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石刻 过渡形体 别字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中同音借用字分类研究
5
作者 郭瑞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94-100,共7页
同音借用字是指“用字时,不写形义贴切的本字,而写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意义却无关的字来替代”。同音借用字贯穿整个汉字发展史,古文字阶段尤为突出。随着汉字系统的完善,汉字规范政策的加强,中古以后同音借用字渐趋减少,但犹不可忽... 同音借用字是指“用字时,不写形义贴切的本字,而写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意义却无关的字来替代”。同音借用字贯穿整个汉字发展史,古文字阶段尤为突出。随着汉字系统的完善,汉字规范政策的加强,中古以后同音借用字渐趋减少,但犹不可忽视。魏晋南北朝石刻为该时期最大一类出土文献,真实地记录了同音借用字现象在这个时期的存在情况。本文根据同音借用字与本字的关系分为:本无其字的同音借用、复古的同音借用、本有其字的同音借用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石刻 同音借用字 复用古字
下载PDF
南北朝石刻、壁画中的神怪像——祆教元素与本土艺术的“文化冲突” 被引量:1
6
作者 樊响 殷洁 《亚太艺术》 2021年第1期60-80,共21页
南朝石刻中的造像,尤其是萧宏墓碑上充满异域风情和复杂性的纹样,使得一种造型奇特的神怪像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对其形象的解读多元,“乌获”、祆教“神王”“方相氏”等实际上体现了不同宗教或地方艺术对石刻造像的影响;南朝时期是一... 南朝石刻中的造像,尤其是萧宏墓碑上充满异域风情和复杂性的纹样,使得一种造型奇特的神怪像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对其形象的解读多元,“乌获”、祆教“神王”“方相氏”等实际上体现了不同宗教或地方艺术对石刻造像的影响;南朝时期是一个中西交往十分频繁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进行碰撞对石刻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在北方的北朝,诸多石刻、石窟、壁画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神怪像,且学界解读不一,其身上的神秘色彩愈发浓厚。通过对南北朝著名石刻、壁画等进行梳理和对比研究,本文试图对该时期这种特殊神怪像进行合理的解释,并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得出进一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石刻 壁画 畏兽 祆教 文化交流
下载PDF
谈魏晋南北朝石刻异体形声字中的声符换用现象
7
作者 孙茜 《中国文字研究》 2007年第2期217-219,共3页
本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中异体形声字声符换用现象的调查和分析,指出在魏晋南北朝石刻用字中声符换用是产生异体形声字的方式之一,但不是主要方式。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石刻 异体形声字 声符 换用
下载PDF
北朝石刻残泐字考释例说
8
作者 董宪臣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42,126,共15页
北朝石刻存在一定数量的残泐字,影响石刻文本的准确释录。对残泐字的考释,可以综合运用分析字形、审查语境、类比文例、明辨典章、博参拓本等方法来进行。文章择取30例北朝石刻材料所见残泐字试作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北朝石刻 残泐字 考释
原文传递
简论北朝石刻篆书艺术风格的形成 被引量:1
9
作者 金恩楠 《西泠艺丛》 2022年第3期69-75,共7页
北朝石刻篆书风格类型有多种,或以装饰性为主,或以书体杂糅的方式形成新的样式。本文试以一些代表性的篆书风格类型,通过比较等方式看其艺术风格的形成,结合史料、图像探究其风格来源,进而为当代篆书的研究和创作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 北朝石刻 篆书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甘肃省博物馆藏两件北朝佛教石刻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晓红 《丝绸之路》 2004年第S1期31-33,共3页
北朝佛教石刻是研究甘肃地区北朝佛教思想、佛教雕刻艺术非常珍贵的材料。本文对甘肃省博物馆所藏两件造像塔、碑作了介绍,并就题材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 北朝佛教石刻 禄文造像碑 秦安造像塔
下载PDF
魏碑与南北朝时期楷书的演进趋势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祥俊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9-86,共8页
西晋灭亡后,中国近三百年处于南北分立状态,南北双方在接续汉魏书法传统的基础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北朝石刻书法在汉魏时期"铭石书"传统基础上实现了从隶书向楷书的转型,迁都洛阳时期的魏碑书法是其典范。石刻书法特有的... 西晋灭亡后,中国近三百年处于南北分立状态,南北双方在接续汉魏书法传统的基础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北朝石刻书法在汉魏时期"铭石书"传统基础上实现了从隶书向楷书的转型,迁都洛阳时期的魏碑书法是其典范。石刻书法特有的"刀锋"及北方民族文化特质使魏碑书法呈现出刚劲、质朴之美,和东晋、南朝以"笔锋"所展示的洒脱、自然之美相映成趣,将新体楷书系统作了拓展、完善,为隋唐时代典范楷书的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书法史尤其是楷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碑 北朝石刻书法 隶楷错变 刀笔争锋 楷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