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南北朝碑刻假借字职用关系考察
1
作者 程慧 王敏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6-74,共9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碑刻中假借字与假借义、假借字与该字本义、假借字与被借字等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按照职用关系对其进行细致测查与分类研究十分必要。经统计,该时期碑刻假借字共出现约608处,其中“本无其字”的假借79处,“本有其字”的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碑刻中假借字与假借义、假借字与该字本义、假借字与被借字等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按照职用关系对其进行细致测查与分类研究十分必要。经统计,该时期碑刻假借字共出现约608处,其中“本无其字”的假借79处,“本有其字”的通假513处,假借字代替专用假借字16处。该时期碑刻假借字中“本无其字”的假借呈衰落趋势,“本有其字”的通假增长且占比呈绝对优势,并且存在一批临时假借向古今假借过渡的假借字;此外,多承袭历史约定俗成假借字,包括一部分沿袭前代假借字形但假借义不同的字,完全新出假借字占比较小。该时期碑刻假借字成因多样,同时为字词关系、字际关系研究等提供了一批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碑刻 假借字 职用
下载PDF
宋代书家对北朝碑刻的审美旨趣谫论——以《集古录跋尾》为中心
2
作者 孙非 《书法》 2023年第9期174-177,共4页
欧阳修《集古录》的出现推动了宋代金石学的肇兴,并逐渐形成了一股以收藏与考据为主流的思潮,清代碑学兴起的源头可追溯至此。北朝碑刻作为在清代备受追捧的书风,在宋代文化语境中的境遇却并不十分乐观。本文通过对宋代书家金石学著录... 欧阳修《集古录》的出现推动了宋代金石学的肇兴,并逐渐形成了一股以收藏与考据为主流的思潮,清代碑学兴起的源头可追溯至此。北朝碑刻作为在清代备受追捧的书风,在宋代文化语境中的境遇却并不十分乐观。本文通过对宋代书家金石学著录中有关北朝碑刻的评价进行梳理,发现以欧阳修为首的书家对北朝碑刻的认识存在差异性。其中受认可的部分尤为宝贵,可以视为宋代书法审美的拓展,有利于回溯北朝碑刻的审美缘起,重构其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北朝碑刻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 书法审美
原文传递
魏晋南北朝碑刻隶楷书字形夹杂古文构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山 《华西语文学刊》 2011年第2期221-226+255,共6页
魏晋南北朝碑刻隶、楷书字形中夹杂有部分古文构件,形体上具有'杂篆'的特性,它们并非完全是受复古风气的影响,而是反映出汉魏以后古文字形及构件的使用状况、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有着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全面清理和细致剖析这类... 魏晋南北朝碑刻隶、楷书字形中夹杂有部分古文构件,形体上具有'杂篆'的特性,它们并非完全是受复古风气的影响,而是反映出汉魏以后古文字形及构件的使用状况、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有着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全面清理和细致剖析这类特殊构件,可为魏晋南北朝碑刻文字及断代汉字研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有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碑刻 隶楷书字形 夹杂古文构件
原文传递
清代的碑、帖之争与书法谱系的变革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祥俊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2-90,128,共10页
碑、帖之争是清代书法发展的显明特征,帖指的是王羲之以来的书法传统,碑则分为先秦秦汉篆隶书碑刻和以魏碑为主的北朝楷书碑刻两大类,帖派书法的延续、先秦秦汉碑刻篆隶书法的复兴、北朝碑刻书法的兴盛,三者相互交织、递进,共同构成清... 碑、帖之争是清代书法发展的显明特征,帖指的是王羲之以来的书法传统,碑则分为先秦秦汉篆隶书碑刻和以魏碑为主的北朝楷书碑刻两大类,帖派书法的延续、先秦秦汉碑刻篆隶书法的复兴、北朝碑刻书法的兴盛,三者相互交织、递进,共同构成清代书法发展的演进趋势。碑、帖之争拓展和变革了中国书法的谱系,使清代书法呈现出诸体兼备的繁荣局面,但碑派书法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以情感抒发为根本的书法艺术创作旨趣,使清代书法在艺术境界上缺乏真正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帖派传统 先秦秦汉碑刻 北朝碑刻 书法谱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