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世界中国先秦至南北朝诗歌之传播 被引量:2
1
作者 黄鸣奋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50-55,共6页
中国诗歌传入以英语为交际手段的文化圈(即英语世界)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当时出版的《诗艺》(G.Puttenham,1589)最先介绍了中国诗律,并译了两首诗.康熙末年,法国人马若瑟(J.H.M.de Premare,1698年来华)节译了《诗经》,译文收入... 中国诗歌传入以英语为交际手段的文化圈(即英语世界)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当时出版的《诗艺》(G.Puttenham,1589)最先介绍了中国诗律,并译了两首诗.康熙末年,法国人马若瑟(J.H.M.de Premare,1698年来华)节译了《诗经》,译文收入在巴黎出版的《中国通志》第二册(Le P.du Halde,1735).这部书两度被英译(R.Brookes,1736;E.Cave,1738),更多的英语读者因此接触到了中国诗歌.此后,英国汉学家J.F.Davis在其专著《汉文诗解》(1829)里举《诗经》及先秦至六朝民歌为例论述中国诗歌格律,不再依靠转译.从那时以来,由于西方中国学家和海内外华人学者的共同努力,有关中国诗歌的英语译、论著层出不穷,中国诗歌批评成为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北朝诗歌 英语世界 博士论文 中国诗歌 中国先秦 乐府诗 谢灵运 楚辞 亚洲研究
下载PDF
鲁迅与魏晋南北朝诗歌
2
作者 王吉鹏 王林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8-71,共4页
鲁迅以魏晋诗人的人格理想对诗性精神的影响为思考脉络,来考察这一时期的文化风貌之于诗歌的意义,并以"魏晋风度"来概括。同时,他以严谨的姿态,对魏晋诗人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尤以对陶渊明的论述最为精辟。在精神文化传承上,... 鲁迅以魏晋诗人的人格理想对诗性精神的影响为思考脉络,来考察这一时期的文化风貌之于诗歌的意义,并以"魏晋风度"来概括。同时,他以严谨的姿态,对魏晋诗人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尤以对陶渊明的论述最为精辟。在精神文化传承上,鲁迅和魏晋诗人追求酒文化精神的核心,即自由,获得精神上的超越。在艺术创作上,鲁迅诗歌与魏晋南北朝诗歌都有着沉郁、苍劲的特点,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也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呈现出率真自然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魏晋南北朝诗歌
下载PDF
鲁迅与魏晋南北朝诗歌
3
作者 王吉鹏 王林林 《武警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2-54,共3页
鲁迅以魏晋诗人的人格理想对诗性精神的影响为思考脉络,来考察这一时期的文化风貌之于诗歌的意义,并用"魏晋风度"来概括。在精神文化传承上,鲁迅和魏晋诗人都对酒情有独钟,借助于酒文化获得精神上的超越。在艺术创作上,鲁迅... 鲁迅以魏晋诗人的人格理想对诗性精神的影响为思考脉络,来考察这一时期的文化风貌之于诗歌的意义,并用"魏晋风度"来概括。在精神文化传承上,鲁迅和魏晋诗人都对酒情有独钟,借助于酒文化获得精神上的超越。在艺术创作上,鲁迅诗歌与魏晋南北朝诗歌都有着沉郁、苍劲的特点,也都呈现出率真自然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魏晋南北朝诗歌 关系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南北朝诗歌研究述要(一)
4
作者 胡建次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141-143,共3页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对南北朝诗歌研究的论文成就,除大量的诗人诗作个案研究外,主要体现在六个领域,即:一般通论性研究、不同类别诗歌研究、文学集团研究、《玉台新咏》研究、诗作语词研究及诗学史实考论研究。此外,还涉及到家族文学研...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对南北朝诗歌研究的论文成就,除大量的诗人诗作个案研究外,主要体现在六个领域,即:一般通论性研究、不同类别诗歌研究、文学集团研究、《玉台新咏》研究、诗作语词研究及诗学史实考论研究。此外,还涉及到家族文学研究、唱和诗集研究及日中比较诗学研究。日本学者的南北朝诗歌研究对我国古典诗学研究界具有重要的参照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以来 日本学者 北朝诗歌研究 论文成绩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诗歌与社会现实探论
5
作者 郑开厦 《福建电大学刊》 1998年第2期29-31,36,共4页
东汉晚期,我国古代文学逐渐摆脱了附庸于经学的地位,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文学发展史上的这一新局势推动了此后文学创作的繁荣,尤其是五言诗的空前兴盛和七言诗的产生,不仅打破了两汉以来诗坛的寂寞,也宣告了辞赋独领风骚局面的结束。
关键词 北朝诗歌 社会现实 知识分子 精神出路 魏晋 古代文学 古代诗歌 《拟行路难》 诗人们 《咏怀诗》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夸张及其审美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炎荪 于广元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4-107,共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中的夸张表达的内容颇有特点,在一般诗歌中用以抒情状物,在玄言诗中用以体悟玄理,在山水诗中用以描绘自然之景,在乐府诗中用以表达男女之情。一般诗歌的夸张展现的是崇高之美,并具有雄健激昂的特色。玄言诗、山水诗...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中的夸张表达的内容颇有特点,在一般诗歌中用以抒情状物,在玄言诗中用以体悟玄理,在山水诗中用以描绘自然之景,在乐府诗中用以表达男女之情。一般诗歌的夸张展现的是崇高之美,并具有雄健激昂的特色。玄言诗、山水诗、乐府诗夸张展现的是优美,并且各具特色:玄言诗的夸张展现的是虚淡简约的美,山水诗的夸张展现的是"初发芙蓉"的美,乐府诗的夸张展现的是哀怨缠绵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诗歌 夸张 优美
下载PDF
从陶谢诗歌看魏晋南北朝诗歌艺术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彤光 《职大学报》 2002年第1期9-10,共2页
陶渊明与谢灵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但他们二人的诗歌创作却有着明显的区别。陶渊明的诗是写意的、含蓄的;而谢灵运的诗则是摹象的、写实的。他们诗歌风格的不同也体现着魏晋南北朝诗歌艺术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陶渊明 谢灵运 魏晋南北朝诗歌 发展变化
下载PDF
论北朝诗歌的特点
8
作者 鲁维娜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96-198,共3页
对于南北朝诗歌,历来论者大多重南轻北。通过北朝社会历史、北方自然环境以及北朝士人的生活习惯三方面来分析北朝诗歌的勇武豪放、朴野真率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而北朝诗歌这种独特的气质也为后来唐诗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北朝诗歌 豪放 真实
下载PDF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的特点
9
作者 钱志熙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3-243,共1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的初步评述》指出,梳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术形态中的魏晋南北朝诗歌史研究,可以作为研究五六十年代古代文学的一种个案。从学术自身的发展态势来看,这一时期仍是20世纪前半期学术的延续,却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的初步评述》指出,梳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术形态中的魏晋南北朝诗歌史研究,可以作为研究五六十年代古代文学的一种个案。从学术自身的发展态势来看,这一时期仍是20世纪前半期学术的延续,却是在新的政治体制、学术体制与意识形态背景中延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作者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的初步评述》
下载PDF
略论杜甫对魏晋南北朝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10
作者 张志岳 《杜甫研究学刊》 1982年第1期1-8,共8页
(一)一个伟大诗人成功的因素虽有多端,但概括起来,不外以下三点:①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最进步的民主性的思想,而他的时代相对来说,又处于民主性比较发展的时期。②他在生活道路上经历过人民所经历的苦难,而又有着长期和人民接近的穷困生活。
关键词 生活道路 魏晋南北朝诗歌 杜甫 继承与发展 民主性 苦难 经历 人民
下载PDF
北朝诗歌对齐梁诗歌的超越
11
作者 孙惠楠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2-16,共5页
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诗歌长期处在劣于南朝诗歌的位置,但是经过南北长期的文化交融,北朝文人开始学习南诗先进的艺术技巧以及清丽婉转的文风,同时,入北南人在受到北朝文化与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改造之后对诗歌内容与题材作出转变... 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诗歌长期处在劣于南朝诗歌的位置,但是经过南北长期的文化交融,北朝文人开始学习南诗先进的艺术技巧以及清丽婉转的文风,同时,入北南人在受到北朝文化与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改造之后对诗歌内容与题材作出转变,南北诗歌开始走向融合,这不仅是时代之大势所趋,更是北朝诗歌发展的方向,只有将南北诗风相融合,实现浑厚与清婉的统一,晓畅与雕琢的统一,质朴与纤巧的统一,北朝诗歌才能走向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诗歌 抒怀言志 批判 矫正
下载PDF
中古的诗意:魏晋南北朝诗歌漫谈
12
作者 钱志熙 《新华月报》 2023年第16期91-96,共6页
欣赏魏晋南北朝诗歌,或者说中古诗歌,要破除声律的概念。要欣赏其古朴、真质之美。诗歌的基本功能是抒情言志。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尤其是汉魏的诗歌,在这一点是表现得最充分的。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说汉乐府是“感于哀乐,缘事而... 欣赏魏晋南北朝诗歌,或者说中古诗歌,要破除声律的概念。要欣赏其古朴、真质之美。诗歌的基本功能是抒情言志。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尤其是汉魏的诗歌,在这一点是表现得最充分的。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说汉乐府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我们要把握这种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事而发 魏晋南北朝诗歌 抒情言志 汉乐府 《汉书·艺文志》 中古诗歌 声律
原文传递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的初步评述
13
作者 钱志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9,共13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是20世纪前半期学术发展态势在新的政治与学术体制中的延续,在研究者群体自身定位与学术生产方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具体的学术内容上,也继承上半期的许多具体观点,但被纳入到阶级分析、现实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是20世纪前半期学术发展态势在新的政治与学术体制中的延续,在研究者群体自身定位与学术生产方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具体的学术内容上,也继承上半期的许多具体观点,但被纳入到阶级分析、现实主义与形式主义等比较凝固的模式中,仍然显示出新旧交汇的复杂的情况;同时新文学派完全成为主流,并且鲁迅的经典地位被确立。剔除此期庸俗社会学与机械论的因素,在具体的诗人与诗歌作品的研究方面,仍有许多实质性的推进,并且为八九十年代的研究奠定了一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 学术生产方式 研究者群体自身定位
原文传递
十六国北朝诗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4
作者 董宇宇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2年第1期143-153,175,共12页
十六国北朝从汉朝的“总率万国”气魄走向有限“天下”的内部整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较充分地“自觉”,诗歌(包括谣谚、文人诗、宫廷乐歌)典型体现了这一民族文化心理过程:首先,明确了天下“四至”,成为孕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场域;... 十六国北朝从汉朝的“总率万国”气魄走向有限“天下”的内部整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较充分地“自觉”,诗歌(包括谣谚、文人诗、宫廷乐歌)典型体现了这一民族文化心理过程:首先,明确了天下“四至”,成为孕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场域;其次,上层联合执政、基层编户化,政治理性主导着族群融合;再者,重建官僚制度、正统资源,缔造中华文明的一体性、连续性;最后,追求更广地域、更多族群的“混一天下”,升华到“华戎”同文、一家之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国北朝诗歌 天下“四至” 民族融合 文明融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南北朝诗歌的抒情模式
15
作者 赵瑛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16-117,共2页
南北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作品上承汉魏,下启隋唐。本文通过对南北朝诗人对情感抒发这一本质特征的分析,分别论述南朝诗歌与北朝诗歌在抒情上的特点,并通过对比,体现南北朝诗歌在抒情上的明显差异。
关键词 北朝诗歌 抒情 模式
原文传递
北朝诗歌声律探讨
16
作者 羊莉君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79-80,共2页
声律是中国古代对诗或骈文在音韵、声调、格律方面的要求,从而提高诗文表达效果。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诗歌在艺术形式与技巧方面有重要进展,齐梁年间的永明体强调诗歌声律,自觉追求声律。南朝永明声律之说传到北朝,北朝诗歌声律有了一... 声律是中国古代对诗或骈文在音韵、声调、格律方面的要求,从而提高诗文表达效果。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诗歌在艺术形式与技巧方面有重要进展,齐梁年间的永明体强调诗歌声律,自觉追求声律。南朝永明声律之说传到北朝,北朝诗歌声律有了一定的变化,直至北齐北周完全接受了永明声律说。本文主要从北朝诗歌声律的发展过程入手,探讨北朝诗歌声律结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诗歌 声律发展 结构规律
原文传递
北朝诗的独立品格与价值
17
作者 卢有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8-60,共3页
北朝诗歌有自己的源流和生成系统。北朝诗人在传统诗观的导引下,经过长期的创作实践,已确立了自己地域的诗歌创作观念和文学思想,对南北不同地域诗歌风气之差异具有明确的认识。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客观地认知南诗,对南诗在技术上的优势... 北朝诗歌有自己的源流和生成系统。北朝诗人在传统诗观的导引下,经过长期的创作实践,已确立了自己地域的诗歌创作观念和文学思想,对南北不同地域诗歌风气之差异具有明确的认识。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客观地认知南诗,对南诗在技术上的优势比较认同,而对南诗绮丽、细腻的风格并不认同。这样,他们虽学南诗,但仍保留了自己固有的发展道路和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诗歌 承接汉魏 豪放刚健 开启唐诗
下载PDF
颜延之诗歌四首创作时间考
18
作者 王学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50-54,共5页
颜延之是元嘉三大家之一,文名很盛,但由于时代久远,其作品多有散佚,作品编年也不齐备。由文本出发,结合相关材料考证可知:从物候、时令信息等方面来看,《辞难潮沟》作于元嘉十一年(434)夏;从同题而作背景等方面来看,《从军行》作于元嘉... 颜延之是元嘉三大家之一,文名很盛,但由于时代久远,其作品多有散佚,作品编年也不齐备。由文本出发,结合相关材料考证可知:从物候、时令信息等方面来看,《辞难潮沟》作于元嘉十一年(434)夏;从同题而作背景等方面来看,《从军行》作于元嘉八年(431)左右,《白雪诗》作于元嘉三年(426)冬,《登景阳楼》作于元嘉二十三年(446)六月左右。确定颜延之四首诗的创作时间,对于深入了解其诗及其人均有重要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诗歌 颜延之 元嘉三大家 《辞难潮沟》 《从军行》 《白雪诗》 《登景阳楼》
下载PDF
北朝岁时节令诗研究
19
作者 高忱忱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81-83,共3页
相较于南朝诗歌的细腻温婉,北朝诗歌多了些在地域影响下而形成的粗犷之风。古时中国四季依然分明,诗人在四季的转化和节日时令的转换中,感时而作。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物候表现,人们的生活及情思亦随季节而不断变化。纵观北朝岁时诗歌... 相较于南朝诗歌的细腻温婉,北朝诗歌多了些在地域影响下而形成的粗犷之风。古时中国四季依然分明,诗人在四季的转化和节日时令的转换中,感时而作。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物候表现,人们的生活及情思亦随季节而不断变化。纵观北朝岁时诗歌创作,春、秋二季诗歌高产期,而夏、冬二季,诗歌创作也就贫乏许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节日 北朝诗歌
下载PDF
历史追忆与北地想象:南朝诗歌的“幽州”书写
20
作者 隋雪纯 《社会科学论坛》 2021年第2期113-121,共9页
"幽州"南朝诗歌中的风貌及形象特点在接受前代文学创作影响的基础上,具有由现实地名指代转为广义地域泛称的意义扩容的特点,并形成了勇士与丽人的双重人物塑造模式。"幽州"书写在南朝诗歌中的特质体现出诗学的新变... "幽州"南朝诗歌中的风貌及形象特点在接受前代文学创作影响的基础上,具有由现实地名指代转为广义地域泛称的意义扩容的特点,并形成了勇士与丽人的双重人物塑造模式。"幽州"书写在南朝诗歌中的特质体现出诗学的新变,表现出南朝拟古风气的兴盛和诗歌言语密实、才思宏博的审美追求及娱乐化的制诗风气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诗歌 幽州 地域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