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洋季风与清前期北洋贸易南北航次的演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郑微微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所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43,共9页
-
文摘
清代北洋贸易中,沙船与鸟船航行深受海洋季节风影响。清初,两类船只都以适应季节风主风向为主,并受单次航行耗时所限,每年都只能进行一年一次的南北航行。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沙船对季节风的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到乾隆时期实现了春季与秋季两次航行。乾隆中期至嘉庆年间,单次航行耗时大为缩短,春夏间航次逐渐增加到2—4次。在嘉庆间最终实现了冬季北行的航次,至此沙船一年南北航行可达4—5次。鸟船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在有清一代基本保持了一年一次的南北航行,但单次航行时间乾隆中期以后明显延长。沙船和鸟船不同方式的航次改变,对二者在乾隆中期以后北洋贸易大发展时期的竞争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终沙船因运载能力的大幅提高脱颖而出,而鸟船逐渐退出竞争。
-
关键词
清前期
海洋季风
北洋贸易
航次
沙船
鸟船
-
分类号
U675.1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F55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乾隆-道光年间的北洋贸易与上海的崛起
被引量:9
- 2
-
-
作者
许檀
-
机构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7-154,共8页
-
基金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明清商业城市研究"的成果之一
-
文摘
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江海关,定制为:南洋海船收泊上海大关,北洋沙船收泊刘河口,并由此形成南、北洋贸易的分隔局面。乾隆二十二年的"独口通商"政策使南洋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无疑影响到上海的发展。不过,乾隆中叶开始的北洋贸易的一系列变化则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一,东北豆货输出开禁使北洋贸易得以大规模发展;其二,刘河的淤塞使北洋贸易中心向上海转移;其三,运河航运能力不足,越来越多的内地商货改由海道北上。这样,在乾隆后期至开埠之前的数十年间,上海迅速发展成为南北洋贸易、长江与沿海贸易的中转枢纽。各地商帮云集上海,相继建立各自的会馆,其中以闽广、江浙、山东等沿海商帮实力较强;沙船业、钱业、饼豆业、棉布业等是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行业。作为东部沿海最大的港口城市,上海的地位在嘉庆、道光年间已经确立。
-
关键词
北洋贸易
上海
刘河
商人
会馆
-
Keywords
Northern trade, Shanghai, River Liu, businessman, guild
-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代北洋贸易的发展变化(1644—1911)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尹
许檀(指导)
-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所
不详
-
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海洋史研究是近年来经济史学界的热点之一,但相对于东南、南洋,北洋贸易的研究相对薄弱,故本文选择北洋贸易作为研究对象。以往的清代历史研究往往以开埠为界,分别在古代史和近代史两个领域展开。本文在时间上以整个清代为研究断限,尝试突破古代与近代的界限,对有清一代北洋贸易进行贯通性的整体考察。
-
关键词
断限
北洋贸易
近代史
海洋史
整体考察
贯通性
清代
古代史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F55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52.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