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阮元与《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 被引量:5
1
作者 金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2年第2期47-52,26,共7页
中国书法史上,清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由于清代学术思潮的影响,清代中、后期书坛渐成碑学兴盛、帖学衰微的格局,从而影响到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书法观念和创作。在这个转折时期,清代学者阮元以其显赫的政治和学术地位,对清代碑学的形... 中国书法史上,清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由于清代学术思潮的影响,清代中、后期书坛渐成碑学兴盛、帖学衰微的格局,从而影响到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书法观念和创作。在这个转折时期,清代学者阮元以其显赫的政治和学术地位,对清代碑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称他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清代 书法观念 书派论》 北碑南帖论 书学思想 地域书风理论
下载PDF
浅析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中“书分南北”问题
2
作者 宋伊晨 《艺术教育》 2024年第3期216-219,共4页
清代学者阮元在《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二文中提出“书分南北”的观点,对南北书法各自的发展特点、南北书派的划分依据进行了明确的阐释。文章根据现有出土书迹分析阮元“二论”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南北书风不同的发展进程以及... 清代学者阮元在《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二文中提出“书分南北”的观点,对南北书法各自的发展特点、南北书派的划分依据进行了明确的阐释。文章根据现有出土书迹分析阮元“二论”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南北书风不同的发展进程以及“书分南北”思想对书学发展的启示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书分
原文传递
“南帖北碑”核心议题的审美文化史考察
3
作者 张文浩 曹文静 《极目》 2023年第3期13-23,共11页
书法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全面的成熟,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审美旨趣:书体的结构程式和法度标准业已确立;书法家族群兴盛,促进主体精神在书法形式符号群的渗透,确定了尚韵重意的审美趋向;“南帖北碑”的书风新变和差异,随着同质... 书法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全面的成熟,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审美旨趣:书体的结构程式和法度标准业已确立;书法家族群兴盛,促进主体精神在书法形式符号群的渗透,确定了尚韵重意的审美趋向;“南帖北碑”的书风新变和差异,随着同质化竞争进程而实现异趣融通。此期的书法理论经籍对书法艺术进行理性反思和概括,在技法探讨、品评鉴赏、演变史、美学范畴等核心议题方面形成了诸多美学主张,使书法艺术学的概念和批评范式基本成型。从创作实践到批评理论建设,魏晋南北朝的书法艺术开辟了一个自由的精神空间,为南北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彼此认同和欣赏的符号载体,具有审美文化史方面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书论经籍 审美文化史
下载PDF
刘咸炘南北分派书学思想研究
4
作者 赵长瑞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刘咸炘著作中有不少关于南北分派这一书学思想理论的系统研究,反映出刘咸炘对这一书学分派思想的思考。南北分派这一书学理论是由清代学者阮元提出,刘咸炘在其理论的基础上,又借鉴西方的文艺哲学思想,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 刘咸炘著作中有不少关于南北分派这一书学思想理论的系统研究,反映出刘咸炘对这一书学分派思想的思考。南北分派这一书学理论是由清代学者阮元提出,刘咸炘在其理论的基础上,又借鉴西方的文艺哲学思想,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将刘咸炘著作中关于南北分派的思想进行整理归类,详细论证,对于系统、成体系地阐述他关于南北分派理论的思想以及他的观点,对书坛研究南北分派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派 书学思想
下载PDF
对阮元书学属于“碑学”之观点的检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学峰 《中国书画》 2007年第10期64-67,共4页
阮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的书论将魏晋直至隋唐的书法分为"南"、"北"两派,并在书法史上首次系统梳理"北派"书法的发展脉络。因而,在一部分书法史家看来,阮元发现了书法历史发展长河中&qu... 阮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的书论将魏晋直至隋唐的书法分为"南"、"北"两派,并在书法史上首次系统梳理"北派"书法的发展脉络。因而,在一部分书法史家看来,阮元发现了书法历史发展长河中"碑学"和"帖学"两条事实存在的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学 书法史 书派论 北碑南帖论 书论 二王 篆隶
下载PDF
论阮元的书法理论及其碑学成就
6
作者 丁永刚 茅云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6-78,共3页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 ,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 ,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 ,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 ,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 ,认为北...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 ,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 ,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 ,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 ,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 ,认为北派才是书法的正传 ,保存了隶书的古意 ,而北派书法又源于碑石 ,因此主张学习书法应以习碑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书派
下载PDF
略论阮元的书法理论与碑学派的兴起
7
作者 王雪玲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30-33,共4页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认为北派...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认为北派才是书法的正传,保存了隶书的古意,而北派书法又源于碑石,因此主张学习书法应以习碑为主,首倡碑学。经包世臣、康有为的倡导和宣扬,碑学兴起,盛行于清代后期的书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书法理论 学派 书派论》 北碑南帖论 清代书法
全文增补中
《萧■碑》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陆永良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6期214-220,共7页
一、概述南朝碑碣很少,原因是南朝有敕禁刻碑之事(见《昭明文选》).如刘宋义熙中,裴松之曾上表议碑禁,言辞甚切,由是加以禁断(见《宋书·裴松之传》);梁天监六年,“申明葬制,凡墓不得造石人兽碑,唯听作石柱记名位而已”(见《隋书... 一、概述南朝碑碣很少,原因是南朝有敕禁刻碑之事(见《昭明文选》).如刘宋义熙中,裴松之曾上表议碑禁,言辞甚切,由是加以禁断(见《宋书·裴松之传》);梁天监六年,“申明葬制,凡墓不得造石人兽碑,唯听作石柱记名位而已”(见《隋书·志第三·礼仪》).南朝刻石既少,而梁代《萧(忄詹)碑》(图一)碑文三千余字(清·方若《校碑随笔》谓“全文二千八百四十许字”),是南朝少见的丰碑大碣,而且其书法又颇有成就,可谓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兴 拓本 莫友芝 书法论文 欧阳询 将军 持节
下载PDF
熔铸碑贴出新天——章梫草书立轴赏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驰 《书画世界》 2003年第6期63-63,共1页
章梫(一八六一至一九四九),浙江三门人。字一山。清光绪三十年(一九○四)进士,曾在清廷为官。民国建立后,寓居上海。工诗文,善书法。有《抱冬小识》、《一山文存》、《一山诗存》等著述传世。章梫的书法取法六朝北碑和秦汉篆隶,晚年研... 章梫(一八六一至一九四九),浙江三门人。字一山。清光绪三十年(一九○四)进士,曾在清廷为官。民国建立后,寓居上海。工诗文,善书法。有《抱冬小识》、《一山文存》、《一山诗存》等著述传世。章梫的书法取法六朝北碑和秦汉篆隶,晚年研习李邕、孙过庭诸家,熔铸北碑南帖,自出新天。晚清以降,人们崇碑抑帖,重视和研习北碑成风。一时间,访碑者、购碑者众。他们深入或名山大川,或乡村农舍,求购北碑。他们的执着给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大量的北碑在短时间内出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三十年 孙过庭 熔铸 草书 赏析 名山大川 立轴 民国
下载PDF
北碑南帖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因
10
作者 伍安民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2-45,共4页
清代乾嘉学派的领军者阮元(1764—1849)提出"北碑南帖论",以求真复古的考证方法划分东晋、南朝为书学南派,五胡十六国、北朝至隋为书学北派,框定了南北朝时期南北书风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野。南北书论问世之后,包世臣的《艺舟... 清代乾嘉学派的领军者阮元(1764—1849)提出"北碑南帖论",以求真复古的考证方法划分东晋、南朝为书学南派,五胡十六国、北朝至隋为书学北派,框定了南北朝时期南北书风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野。南北书论问世之后,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随之都力推碑学,后世更是把南北书风差异归纳为"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雄南秀""北民南士"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基础 文化基因
原文传递
爱国藏山积千卷 存古情怀书与诗——章鸿钊的风雅情怀
11
作者 马翠凤 蔡秀华 +1 位作者 张孟伯 冯晔 《中国书画》 2016年第11期81-87,共7页
章鸿钊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学者,他既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中国现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又是爱国诗人。近来,中国地质图书馆在整理章鸿钊先生哲嗣的捐赠时,意外地发现,章鸿钊先生的成就绝不仅仅限于他所精专... 章鸿钊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学者,他既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中国现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又是爱国诗人。近来,中国地质图书馆在整理章鸿钊先生哲嗣的捐赠时,意外地发现,章鸿钊先生的成就绝不仅仅限于他所精专的领域,他的书法也是值得关注的,只是在以往的传记中,乃至章鸿钊先生自己书写的材料中,都极少涉及这位地质宗师的书艺世界。现根据中国地质图书馆所藏章鸿钊先生手书及章鸿钊先生旧藏书画作品,来窥测这位地质宗师的文艺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章 书画作品 书艺 甲骨文书 罗振玉 书风 艺舟双楫 北碑南帖论
下载PDF
碑学的审美理想及历史价值——对《广艺舟双楫》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12
作者 姜勇 类延聪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197,共6页
晚清的碑学理论虽然发轫于阮元和包世臣二人,但最具学术价值和现实影响的,还要说是后来居上的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尽管令人耳目一新,却篇幅太短,以碑帖分南北的看法也与史实不尽相符,易招致... 晚清的碑学理论虽然发轫于阮元和包世臣二人,但最具学术价值和现实影响的,还要说是后来居上的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尽管令人耳目一新,却篇幅太短,以碑帖分南北的看法也与史实不尽相符,易招致诟病。包世臣的《艺舟双楫》虽受康有为的盛赞,(1)然而专论北碑的部分并不突显,且零散不成系统。可能正由于此,康氏才决意写成《广艺舟双楫》,其雄心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派论 北碑南帖论 包世臣 艺舟双楫 康有为 阮元
原文传递
审美理想转变的先兆——读《广艺舟双楫》札记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华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11-12,共2页
康有为的《文艺舟双楫》一书,是中国历代书法论著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康有为继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和包世臣的《艺舟双楫》,以贬抑帖学,尊崇碑版为主旨,对中国书法的源流嬗变和碑刻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全... 康有为的《文艺舟双楫》一书,是中国历代书法论著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康有为继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和包世臣的《艺舟双楫》,以贬抑帖学,尊崇碑版为主旨,对中国书法的源流嬗变和碑刻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精细的论述,应当指出,《文艺舟双楫》的美学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法艺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向近代审美理想转变的趋向,因而也是一份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轨迹的珍贵资料。中国古代审美理想以和谐为特征,从先秦以来,和谐美理想经历了从偏重于壮美到偏重于优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艺舟双楫 历代书法 北碑南帖论 书派论 中国书法 唐人最 隶韵 审美特征
下载PDF
论民间书法与名家书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沃兴华 《中国书画》 2006年第3期155-156,共2页
最近十多年,我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三代金文、秦汉简牍帛书、汉魏六朝碑版和敦煌遗书,所有这些研究对象虽然字体不同,但是在非篆非分非楷的兼容性上有相同之处。它们的风格面貌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以稚拙奇肆为主要特征。而且,它们都是在... 最近十多年,我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三代金文、秦汉简牍帛书、汉魏六朝碑版和敦煌遗书,所有这些研究对象虽然字体不同,但是在非篆非分非楷的兼容性上有相同之处。它们的风格面貌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以稚拙奇肆为主要特征。而且,它们都是在历史上被人忽视和遗忘的作品,对当代书法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因此,当我综述它们的时候,使用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民间书法,并对它作了一番界说和阐述。我认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之上的,人们在写字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审美意识流露笔端,多一笔,少一笔,粗一点,细一点,大大小小,正正侧侧,形成千差万别的风格面貌,其中,当某些风格面貌与时代精神契合时,会特别引人注目,经过杰出的书法家的进一步加工完善,提炼为典型,然后经过多数人的附和,衍生为流派,称誉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兴华 敦煌遗书 汉魏六朝 审美意识 时代精神 北碑南帖论 书派论
下载PDF
《辞海》书法词目初探
15
作者 裘成源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5年第4期90-93,共4页
我业余爱好书法理论,而《辞海》(1979年版)又是我平时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在长期接触《辞海》的过程中,发现了它关于书法词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里把它提出来,一来是为了求教于方家,二来也是为了给将来再版《辞海》和正在审定《汉语... 我业余爱好书法理论,而《辞海》(1979年版)又是我平时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在长期接触《辞海》的过程中,发现了它关于书法词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里把它提出来,一来是为了求教于方家,二来也是为了给将来再版《辞海》和正在审定《汉语大词典》的专家们参考。我要提出的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一、词目收录太少。据不完全统计,《辞海》中共收录了二百二十三条书法词目,其中人名、著作名、碑帖名八十五条,词目一百三十八条。就书法词语条目而言,仅占《辞海》总词自九万一千七百○六条的0.24%。这样的比例实在太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书谱 蚕头燕尾 汉语大词典 书学 论书表 智永 苏黄米蔡 茧纸 项穆 北碑南帖论
下载PDF
读《简明美术辞典》札记
16
作者 姚淦铭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13-117,共5页
薛锋、王学林同志编撰的《简明美术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九八二年)受到了读者的注意和欢迎。作者经过多年的辛勤劳作,编成了数十万言的《简明美术辞典》,在书法界美术界也是一件拓荒的壮举,在当时是填补了这一类型工具书的空... 薛锋、王学林同志编撰的《简明美术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九八二年)受到了读者的注意和欢迎。作者经过多年的辛勤劳作,编成了数十万言的《简明美术辞典》,在书法界美术界也是一件拓荒的壮举,在当时是填补了这一类型工具书的空白。《辞典》很有特色,注意了系统性,正文部分分“一般知识”、“中国部分”、“外国部分”,另有“词目笔画索引”、“附图目录”、“附图”,等。《辞典》还注意到“简明”和“便于查检”的特点,注意到照顾专业读者、一般读者的不同需求。近来读《辞典》,觉得是一部好《辞典》。但是,既然是“发轫性的尝试”(见《辞典》序言),也难免有瑕疵、差错。本人在阅读“书法”这一部分时,发现一些问题值得商榷便随手札录下来,因此本文是连缀成文的札记,想就《辞典》“书法”部分的有关条目,从立目和释文上作些分析,提出些意见,供再版修订时参考。管见所及,不当之处,敬希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子书 沈尹默 笔画索引 正文部分 《兰亭序》 北碑南帖论 书诀 如锥画沙 米芾 薛锋
下载PDF
品读
17
《江苏教育》 2017年第85期2-2,共1页
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清·阮元——阮元在清代实为碑学之先声,最早祖述源流、分条析理地提出了'北碑南帖论'和'南北书派论',将北碑与南帖并举,并赋予了北碑以绝无仅... 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清·阮元——阮元在清代实为碑学之先声,最早祖述源流、分条析理地提出了'北碑南帖论'和'南北书派论',将北碑与南帖并举,并赋予了北碑以绝无仅有的历史地位。经过阮元的考证,他在南帖之外梳理出了北碑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南帖与北碑不同书风的特质与成因在阮元看来,南帖有南帖之长,北碑有北碑之胜,二者各有所长。书写尺牍信札或者手卷,求其意态飞动,挥洒自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碑南帖论 书派论
下载PDF
佛教书法艺术与精神文明
18
作者 田光烈 《佛教文化》 1990年第2期21-25,共5页
“书法是一种艺术”(周总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而且是我国僧俗相辅相成共同从事的、民族精神最基本的、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群众性基础的表现型艺术。我国书法,早在殷商时代,便由实用性发展而为装饰性。装饰以审美的理想之追求为主... “书法是一种艺术”(周总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而且是我国僧俗相辅相成共同从事的、民族精神最基本的、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群众性基础的表现型艺术。我国书法,早在殷商时代,便由实用性发展而为装饰性。装饰以审美的理想之追求为主,故书法不单是涵有技巧与思虑之活动,而且是具有审美价值之活动,所以书法是一种艺术实践。书法家以社会的意义,将自己的感情与意志表达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永 殷商时代 怀素 圣教序 北碑南帖论 退笔 民族精神 书艺 春雨杂述 玉堂禁经
下载PDF
书法名著选讲(连载之五)
19
作者 冯亦吾 《书画世界》 1994年第1期49-53,共5页
五、碑帖碑谓碑刻,帖谓法帖,俗亦通称碑帖。碑的名称,始于周代,原有三种作用:一为用于宫廷,以测日影,以定时刻,有如后之日规(或称日晷仪)。二为用于寺庙,以为栓马之石。三为用于墓地,为下棺时所需,其形如碑,上有穿孔,立在墓道四周,下棺... 五、碑帖碑谓碑刻,帖谓法帖,俗亦通称碑帖。碑的名称,始于周代,原有三种作用:一为用于宫廷,以测日影,以定时刻,有如后之日规(或称日晷仪)。二为用于寺庙,以为栓马之石。三为用于墓地,为下棺时所需,其形如碑,上有穿孔,立在墓道四周,下棺时以作纤绕。可见早期的碑,并无文字。到了秦代,秦始皇东游,登泰山,刻石记功,称作刻石,有碑之义而无碑之名。东汉初年,有于墓地碑石上刻辞者,只在记事。到了桓帝、灵帝时际,立碑刻辞之风大盛,始有今日形式的碑刻,这就是碑的由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学 北碑南帖论 圣教序 书派论 孔子庙堂 遂良 王行满 刻辞 晷仪
下载PDF
现代碑学与帖学的思考
20
作者 廖静 《艺术品鉴》 2015年第8期148-148,共1页
现代碑学起源于清代,包世臣的《艺舟双楫》、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把碑学抬升到主流位置,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则把碑学直接推至高潮。清代中期以后,尊碑抑帖已然成为当时书法界的主流和风气。清代碑学的盛行,不完... 现代碑学起源于清代,包世臣的《艺舟双楫》、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把碑学抬升到主流位置,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则把碑学直接推至高潮。清代中期以后,尊碑抑帖已然成为当时书法界的主流和风气。清代碑学的盛行,不完全是因为碑的雄强、方刚,更多的是新文化运动思想崭现而形成的新学潮。碑学风是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而独领风骚地登上了近现代书法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碑南帖论 现代书法 广艺舟双楫 书派论 清代中期 主流位置 中国书法 馆阁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