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问题新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喜发
李亮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66,共6页
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问题,涉及到如何认识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皖南事变中的项英等问题,是皖南事变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是叶挺与国民党第三战区商定并经中共中央同意的路线。皖南事变是国民党...
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问题,涉及到如何认识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皖南事变中的项英等问题,是皖南事变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是叶挺与国民党第三战区商定并经中共中央同意的路线。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的一起反共阴谋事件,南下茂林的路线不是皖南新四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北移路线
失败原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路线新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房列曙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5-185,共11页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路线的选择,有一个变化和最终形成的过程。从国民党方面看,经历了从苏南渡江改为从铜陵、繁昌渡江的变化;从共产党方面看,经历了从铜陵、繁昌渡江到从苏南渡江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与国民党的阴谋有关:...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路线的选择,有一个变化和最终形成的过程。从国民党方面看,经历了从苏南渡江改为从铜陵、繁昌渡江的变化;从共产党方面看,经历了从铜陵、繁昌渡江到从苏南渡江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与国民党的阴谋有关:有意向日军泄露新四军北移消息,企图借刀杀人;利用桂系军队阻截;调集皖南顽军加紧合围。国民党武力消灭新四军,找的由头就是"违抗军令",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从时间上看,皖南新四军北移不存在"逾期"的问题。新四军取道苏南北移,国共两党中央都是知道的。但是,新四军先向南再折向东即走"南线"到苏南,很难断言中共中央不知道,也找不到和第三战区商定的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新四军
北移路线
陷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的选择
3
作者
房列曙
《芜湖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77-81,共5页
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不是国民党当局指定的,中共中央是知道的,这种路线不是绝路。
关键词
皖南事变
新四军
北移路线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北线”的重新评价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云峰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45,共13页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存在许多争论。在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的北移有三条路线可选,即北线、东线和南线。相对而言,从北线铜陵、繁昌间渡江转移是比较安全的。新四军经该线北移路程较近、地形熟悉,掌握敌伪的活动规律,...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存在许多争论。在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的北移有三条路线可选,即北线、东线和南线。相对而言,从北线铜陵、繁昌间渡江转移是比较安全的。新四军经该线北移路程较近、地形熟悉,掌握敌伪的活动规律,准备最为充分,具有政治优势,有敌顽矛盾可以利用,有渡江的经验可以借鉴,即使遭到拦截,可能遭受的损失也是最小的。但从北线转移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是敌顽的封锁和国民党散布了新四军北移消息。由于各种原因,皖南新四军最终放弃了从北线转移的计划。其主要教训是:项英犹豫动摇,丧失了渡江的最佳时机,高估了困难,没有舍局部而保整体的决心。无论新四军选择怎样的北移路线,大部队北渡长江和复杂的敌情迟早都是要面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皖南事变
北移路线
北
线
原文传递
谈谈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的选择问题
5
作者
刘曼容
《中学历史教学》
2004年第7期7-9,共3页
刘明德老师的文章对皖南新四军北移可以选择的三条路线作了简述,并得出结论“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不是违令南下,而是遵令绕道北上”。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或许,同学们要问:三条北移路线从地图上看,其行程就地北渡路线最近.东进苏...
刘明德老师的文章对皖南新四军北移可以选择的三条路线作了简述,并得出结论“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不是违令南下,而是遵令绕道北上”。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或许,同学们要问:三条北移路线从地图上看,其行程就地北渡路线最近.东进苏南北上路线次之,南下绕道苏南北上的路线最远。那么,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地区
新四军
北移路线
东进
路线
高中
历史教学
中国历史
备课参考
原文传递
从“衅自彼开”到“先发制人”:曹甸战役始末新探——兼对皖南事变发生原因的再思考
6
作者
赵文强
《台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0-74,92,共6页
曹甸战役是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发生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摩擦战,它的发生与黄桥战役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刘少奇的苏北战略意图有着重要的联系。"衅自彼开"是刘少奇实现苏北战略意图最早的先决条件,然而在曹甸战役时却采取了"...
曹甸战役是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发生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摩擦战,它的发生与黄桥战役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刘少奇的苏北战略意图有着重要的联系。"衅自彼开"是刘少奇实现苏北战略意图最早的先决条件,然而在曹甸战役时却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段。曹甸战役之前,尽管中共中央考虑慎重,但最终仍然同意了该战役的发起。这场"先发制人"的战役对皖南新四军北移造成了一定影响,是皖南事变发生的一大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曹甸战役
北移路线
皖南事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皖南事变发生原因新探
被引量:
9
7
作者
童志强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102,共16页
从两岸档案史料综合分析可证,皖南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容不得新四军在华中敌后迅速发展壮大。要求新四军于1940年12月底前北移和不准攻击兴化,是蒋介石划定的两条底线。蒋介石确有围剿新四军的周密预案,但是并没有在茂林设置陷...
从两岸档案史料综合分析可证,皖南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容不得新四军在华中敌后迅速发展壮大。要求新四军于1940年12月底前北移和不准攻击兴化,是蒋介石划定的两条底线。蒋介石确有围剿新四军的周密预案,但是并没有在茂林设置陷阱。顾祝同也只求新四军渡过皖北。由于皖南新四军选择南走茂林的错误路线,又轻率地过早坦露行动目标,从而给第三战区制造皖南事变提供了机会。皖南事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中无法回避的一页痛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大溪档案
“微电”
皖南事变
新四军
北移路线
原文传递
题名
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问题新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喜发
李亮
机构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66,共6页
文摘
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问题,涉及到如何认识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皖南事变中的项英等问题,是皖南事变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是叶挺与国民党第三战区商定并经中共中央同意的路线。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的一起反共阴谋事件,南下茂林的路线不是皖南新四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皖南事变
北移路线
失败原因
分类号
K265.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路线新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房列曙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5-185,共11页
基金
安徽通史.民国卷
2003-2004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AHSK03-04D67)
+1 种基金
抗日战争中的新四军研究
2003-2004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3-04D27)
文摘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路线的选择,有一个变化和最终形成的过程。从国民党方面看,经历了从苏南渡江改为从铜陵、繁昌渡江的变化;从共产党方面看,经历了从铜陵、繁昌渡江到从苏南渡江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与国民党的阴谋有关:有意向日军泄露新四军北移消息,企图借刀杀人;利用桂系军队阻截;调集皖南顽军加紧合围。国民党武力消灭新四军,找的由头就是"违抗军令",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从时间上看,皖南新四军北移不存在"逾期"的问题。新四军取道苏南北移,国共两党中央都是知道的。但是,新四军先向南再折向东即走"南线"到苏南,很难断言中共中央不知道,也找不到和第三战区商定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
皖南事变
新四军
北移路线
陷阱
分类号
E297.3 [军事—军事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的选择
3
作者
房列曙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芜湖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77-81,共5页
文摘
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不是国民党当局指定的,中共中央是知道的,这种路线不是绝路。
关键词
皖南事变
新四军
北移路线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分类号
K265.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北线”的重新评价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云峰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45,共13页
文摘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存在许多争论。在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的北移有三条路线可选,即北线、东线和南线。相对而言,从北线铜陵、繁昌间渡江转移是比较安全的。新四军经该线北移路程较近、地形熟悉,掌握敌伪的活动规律,准备最为充分,具有政治优势,有敌顽矛盾可以利用,有渡江的经验可以借鉴,即使遭到拦截,可能遭受的损失也是最小的。但从北线转移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是敌顽的封锁和国民党散布了新四军北移消息。由于各种原因,皖南新四军最终放弃了从北线转移的计划。其主要教训是:项英犹豫动摇,丧失了渡江的最佳时机,高估了困难,没有舍局部而保整体的决心。无论新四军选择怎样的北移路线,大部队北渡长江和复杂的敌情迟早都是要面对的。
关键词
新四军
皖南事变
北移路线
北
线
Keywords
New Fourth Army
South Anhui Incident
route of northward move
north route
分类号
E296.9 [军事—军事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谈谈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的选择问题
5
作者
刘曼容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
2004年第7期7-9,共3页
文摘
刘明德老师的文章对皖南新四军北移可以选择的三条路线作了简述,并得出结论“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不是违令南下,而是遵令绕道北上”。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或许,同学们要问:三条北移路线从地图上看,其行程就地北渡路线最近.东进苏南北上路线次之,南下绕道苏南北上的路线最远。那么,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关键词
皖南地区
新四军
北移路线
东进
路线
高中
历史教学
中国历史
备课参考
分类号
G633.5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衅自彼开”到“先发制人”:曹甸战役始末新探——兼对皖南事变发生原因的再思考
6
作者
赵文强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出处
《台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0-74,92,共6页
文摘
曹甸战役是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发生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摩擦战,它的发生与黄桥战役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刘少奇的苏北战略意图有着重要的联系。"衅自彼开"是刘少奇实现苏北战略意图最早的先决条件,然而在曹甸战役时却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段。曹甸战役之前,尽管中共中央考虑慎重,但最终仍然同意了该战役的发起。这场"先发制人"的战役对皖南新四军北移造成了一定影响,是皖南事变发生的一大诱因。
关键词
新四军
曹甸战役
北移路线
皖南事变
Keywords
The battle of Caodian
the route to the north
the new fourth army
the incident in the south of Anhui
分类号
K265.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南事变发生原因新探
被引量:
9
7
作者
童志强
机构
上海图书馆
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102,共16页
文摘
从两岸档案史料综合分析可证,皖南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容不得新四军在华中敌后迅速发展壮大。要求新四军于1940年12月底前北移和不准攻击兴化,是蒋介石划定的两条底线。蒋介石确有围剿新四军的周密预案,但是并没有在茂林设置陷阱。顾祝同也只求新四军渡过皖北。由于皖南新四军选择南走茂林的错误路线,又轻率地过早坦露行动目标,从而给第三战区制造皖南事变提供了机会。皖南事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中无法回避的一页痛史。
关键词
蒋介石大溪档案
“微电”
皖南事变
新四军
北移路线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问题新探
刘喜发
李亮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路线新探
房列曙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的选择
房列曙
《芜湖师专学报》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北线”的重新评价
吴云峰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原文传递
5
谈谈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的选择问题
刘曼容
《中学历史教学》
2004
0
原文传递
6
从“衅自彼开”到“先发制人”:曹甸战役始末新探——兼对皖南事变发生原因的再思考
赵文强
《台州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皖南事变发生原因新探
童志强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