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以来牧民与草原生态环境关系的重塑:以新疆北部牧区为例
1
作者 罗意 古力扎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30,共9页
21世纪以来,新疆北部牧区牧民在非农产业务工就业和进入城镇生活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成了“半农(牧)半工”的生计模式,进而促成牧区社会进入后定居时代。调查发现,定居后牧民面临着农牧业生产边际效益下降与草原生态环境快速退化双重暴露... 21世纪以来,新疆北部牧区牧民在非农产业务工就业和进入城镇生活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成了“半农(牧)半工”的生计模式,进而促成牧区社会进入后定居时代。调查发现,定居后牧民面临着农牧业生产边际效益下降与草原生态环境快速退化双重暴露的困境,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关系从平衡走向了失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新疆北部牧区牧民生计方式持续调整和优化,为重塑牧民与草原生态环境关系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应持续优化牧民生计方式,推动新疆北部牧区走绿色发展之路,最终实现牧民与草原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牧区 生计方式 后定居时代 草原生态环境
下载PDF
通辽市北部牧区肉牛改良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曲蕾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5期65-66,共2页
通辽市北部牧区肉牛产业是全市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分析研究通辽市北部牧区肉牛改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有助于促进通辽市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北部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进而达到农牧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 北部牧区 肉牛 改良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牧区气候暖干化趋势及对环境和牧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吕晓英 吕晓蓉 《四川草原》 2002年第3期5-13,共9页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青南牧区和甘南牧区气候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和蒸发量增大的明显趋势。两个牧区年平均气温升高的边际倾向分别为0 3℃/10年和0 5℃/10年,年降水量减少的边际倾向分别...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青南牧区和甘南牧区气候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和蒸发量增大的明显趋势。两个牧区年平均气温升高的边际倾向分别为0 3℃/10年和0 5℃/10年,年降水量减少的边际倾向分别为-28 6mm/10年和-23 5mm/10年。90年代该地区主要牧业县多年平均气温普遍比60~70年代升高了0 4℃~0 8℃;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的趋势尤以甘南牧区明显,最多可减少87 5mm。同时牧草返青期和枯黄期气温升高,使牧草生长期天数增多。气温升高导致地面蒸发量增多,两个牧区气温升高1℃时,年蒸发量分别增多99mm和114mm。气候变暖干旱,造成天然草地产草量下降。曲麻莱县年降水量减少1mm时,0 0667hm2草地产草量将减少1 6kg;夏河县年平均气温升高1℃时,0 0667hm2草地产草量将减少122 6kg。气候暖干化,已经造成该地区干旱缺水,草地退化、沙化和鼠害猖獗,使草畜矛盾不断加剧,已严重威胁到牧区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应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牧区 气候暖干化趋势 牧草 生长 高原环境
下载PDF
内蒙古东北部牧区近30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白玉双 严华 +3 位作者 初一 乌尼尔 李红艳 谢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1776-1778,共3页
利用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市牧区4个站1971 ~ 2000年20 cm口径的蒸发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距平等方法,对30年来内蒙古北部牧区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异常特征和水分盈亏地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年来内蒙古北部牧区年平均蒸发量为1... 利用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市牧区4个站1971 ~ 2000年20 cm口径的蒸发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距平等方法,对30年来内蒙古北部牧区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异常特征和水分盈亏地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年来内蒙古北部牧区年平均蒸发量为1503.5mm,四李中夏季的平均蒸发量最多,其次是春季和秋季,最少的是冬季.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市牧区过去30午蒸发量虽然季节变化的幅度变化剧烈但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其倾向率为-59.7 mm/10a;四季倾向率春季和冬季为正值,蒸发量最多的是5月份,最少的是1和12月,各月蒸发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量 变化特征 异常 地表状况 内蒙古北部牧区
下载PDF
通辽市北部牧区草地生态恶化及保护对策
5
作者 白宝玉 《内蒙古草业》 2004年第3期44-46,共3页
本文在了解通辽市北部牧区草地生态历史背景的同时 ,对近代变化情况和现状进行了广泛调查。并提出了可行性的保护措施。忠告人们 ,只有保护、建设生态环境 ,才能保证资源的长久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 ,关系到地方。
关键词 通辽市 北部牧区 草地 生态恶化 保护对策
下载PDF
扎鲁特旗北部牧区塑料保暖畜棚建设调查
6
作者 侯丰 于振国 刘国春 《内蒙古草业》 1996年第3期F003-F003,62,共2页
扎鲁特旗自1994年以来。积极在北部牧区推广应用塑料保暖畜棚技术,两年建设和改造1481处,面积144241m ̄2。投入产出比1:11.17。极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稳定、高效地发展。
关键词 塑料保暖畜棚 扎鲁特旗 北部牧区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组织领导 政策
下载PDF
内蒙古正镶白旗北部牧区饲草饲料基点土壤微量元素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贾树海 赵渊博 +3 位作者 杨亮 程利 胡玉敏 曹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57,共5页
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北部牧区明安图镇、乌兰察布苏木、伊克淖苏木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研究区域内267个土壤样点,利用数理统计分析和克吕格空间插值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北部牧区饲草饲料基点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硼、铜、锌、铁、锰... 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北部牧区明安图镇、乌兰察布苏木、伊克淖苏木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研究区域内267个土壤样点,利用数理统计分析和克吕格空间插值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北部牧区饲草饲料基点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硼、铜、锌、铁、锰、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镶白旗北部牧区饲草饲料基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含量处于中等或者中等偏低水平。整体上北部牧区饲草饲料基点土壤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含量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从西到东含量呈现增长趋势,而有效硼含量分布没有明显的区域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镶白旗北部牧区 微量元素 分布状况
原文传递
美国大平原北部放牧业的发展及经验教训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90,共11页
美国大平原的放牧业在19世纪70-80年代迅猛发展起来,使被称为"美国大荒漠"的地区变成了美国主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纽曼的偶然发现使牧场主认识了大平原北部牧区的开发价值。第二次工业革命为那里放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 美国大平原的放牧业在19世纪70-80年代迅猛发展起来,使被称为"美国大荒漠"的地区变成了美国主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纽曼的偶然发现使牧场主认识了大平原北部牧区的开发价值。第二次工业革命为那里放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平原南部牧区的牛羊超载过牧、北部平原的丰富牧草资源和旺销稳定的市场等因素推动了大平原北部放牧业的迅速发展。北部放牧业的发展,最终使整个大平原成为美国主要的牛羊生产基地,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的西部开发及其现代化。北部牧区引进大量国外资金和采用大公司经营,适应了市场经济和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大平原北部放牧业发展是一种掠夺性的开发,破坏了草原的自然风貌和生态平衡,引发了许多牧区纠纷和流血冲突,使印第安人成了白人征服者的牺牲品。它的历史经验教训仍值得我们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平原 北部牧区 放牧业 畜产品基地
下载PDF
三代中国的经济区划、政治格局与国家防御战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1-8,共8页
夏、商、西周时期的中国根据境内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及人类生产活动的特点,划分成中部农耕区、北部游牧区和南部农耕渔猎区,具有戎狄、蛮夷、东夷和西方华夏集团四股政治势力,政治矛盾冲突的主流是西方、东方两大民族集团的抗衡。三代... 夏、商、西周时期的中国根据境内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及人类生产活动的特点,划分成中部农耕区、北部游牧区和南部农耕渔猎区,具有戎狄、蛮夷、东夷和西方华夏集团四股政治势力,政治矛盾冲突的主流是西方、东方两大民族集团的抗衡。三代建国的君主依据上述形势制订了国防战略,将部分兵力留在被征服区域或枢纽地点,将部分被征服民族驱出中部农耕区、或迁入己方地域居住,从而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农耕区 北部牧区 南部农耕渔猎区 西方 东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