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距离热成像系统的光谱匹配因数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举廉 褚云汉 +3 位作者 赵进豪 李茜 顾里平 杨俊霞 《红外技术》 CSCD 1996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文导出了远距离热成像系统的光谱匹配因数:并证明了红外系统的最大作用距离.
关键词 远距离 热成像系统 光谱匹配因数 最大作用距离
下载PDF
红外系统光谱匹配因数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举廉 顾里平 +1 位作者 杨俊霞 诸云汉 《红外技术》 EI CSCD 1995年第1期23-26,共4页
本文从最基本的红外系统──探测器对辐射源的响应出发,导出了辐射源组合系统的光谱匹配因数表达式。并在1~14μm波段范围内计算了常用红外探测器HgCdTe、InSb、PbS对300K、500K、800K、1000K黑体... 本文从最基本的红外系统──探测器对辐射源的响应出发,导出了辐射源组合系统的光谱匹配因数表达式。并在1~14μm波段范围内计算了常用红外探测器HgCdTe、InSb、PbS对300K、500K、800K、1000K黑体辐射的光谱匹配因数。总结了这些红外探测器对不同温度黑体辐射光谱匹配因数的变化规律,可供红外系统设计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系统 探测器 辐射源 光谱匹配因数
下载PDF
热成像温差分辨率与微分光谱匹配因数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举廉 李茜 +3 位作者 赵进豪 诸云汉 顾里平 杨俊霞 《红外技术》 CSCD 1996年第3期12-13,共2页
由近距离低温面目标热成像系统的信号方程和噪声等效温差NETD的定义,导出了NETD∝1/M,并由此得到MRTD∝1/M,MDTD∝1/M从而证明了热成像系统的温差分辨率:NETD、MRTD、MDTD均要求微分光谱匹配... 由近距离低温面目标热成像系统的信号方程和噪声等效温差NETD的定义,导出了NETD∝1/M,并由此得到MRTD∝1/M,MDTD∝1/M从而证明了热成像系统的温差分辨率:NETD、MRTD、MDTD均要求微分光谱匹配因数M要大。这为选用光谱匹配因数M和M作为热成像系统的综合评价参数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分辨率 微分光谱 匹配因数 热成像 红外技术
下载PDF
热成象系统的综合评价参数——光谱匹配因数
4
作者 赵进豪 顾里平 +2 位作者 褚云汉 杨俊霞 赵举廉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1-12,共2页
论证了红外探测器和热成象系统的所有评价参数:响应度R、探测度D、信号Vs、信噪比Vs/Vn、最大作用距离/max及温差分辨率NETD、MRTD、MDTD等,无一例外,均要求光谱匹配因数要大。光谱匹配因数能定量反映热... 论证了红外探测器和热成象系统的所有评价参数:响应度R、探测度D、信号Vs、信噪比Vs/Vn、最大作用距离/max及温差分辨率NETD、MRTD、MDTD等,无一例外,均要求光谱匹配因数要大。光谱匹配因数能定量反映热成象系统中不同光谱响应的红外探测器,在不同天气和不同光学系统光谱透过率下,对不同温度目标辐射光谱分布的光谱匹配,因此它是能真实、客观、全面、系统、综合、定量反映热成象系统探测效果的最佳综合评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象系统 评价系数 光谱匹配因数 红外探测器
下载PDF
近距离热成像系统的光谱匹配因数──微分光谱匹配因数
5
作者 赵举廉 赵进豪 +3 位作者 李茜 杨俊霞 顾里平 褚云汉 《红外技术》 CSCD 1996年第2期20-22,共3页
导出了适用于近距离面目标热成像系统的微分光谱匹配因数(亦称质量因数)且。当T≈300K、λ=8~14μm时,当T≈1000K,λ=3~5μm时,决定热成像系统的温度分辨率:NETD,MRTD,MDTD。
关键词 红外技术 热成像系统 微分 光谱匹配因数
下载PDF
双波段热成像系统光谱匹配因数
6
作者 赵进豪 褚云汉 李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计算了双波段 (3~ 5 μm ,8~ 1 4 μm)HgCdTe红外探测器及热成像系统 ,在不同天气 (晴、小雨、轻雾 )条件下 ,对不同温度 (T =30 0 ,5 0 0 ,80 0 ,1 0 0 0K)目标辐射的光谱匹配因数。并与长波 (8~ 1 4 μm)热成像系统光匹配因数进行... 计算了双波段 (3~ 5 μm ,8~ 1 4 μm)HgCdTe红外探测器及热成像系统 ,在不同天气 (晴、小雨、轻雾 )条件下 ,对不同温度 (T =30 0 ,5 0 0 ,80 0 ,1 0 0 0K)目标辐射的光谱匹配因数。并与长波 (8~ 1 4 μm)热成像系统光匹配因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双波段HgCdTe热成像系统 ,对室温、中温及高温目标均有较高的光谱匹配因数 (α 0 .5 3)。这大大改进提高了单波段长波热像仪对中高温目标的光谱匹配因数 ,同时还大大提高了适应天气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段热成像系统 光谱匹配因数 红外探测器 适应天气变化能力
下载PDF
火焰光谱探测器的光谱匹配因数 被引量:2
7
作者 廖晓思 安毓英 林晓春 《电子科技》 2009年第3期60-62,共3页
从测量得到的火焰光谱数据出发,对火焰探测器的光谱匹配因数进行研究,导出了光谱匹配因数的表达式,并在1~14μm波段范围内,计算了InSb红外探测器对不同温度黑体辐射的光谱匹配因数,为新型火焰探测器的研制提供一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光学工程 火焰光谱 火焰探测器 光谱匹配因数
下载PDF
重力梯度仪旋转加速度计标度因数匹配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聂鲁燕 刘晓东 +2 位作者 宋超 林强 柴来庆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3-537,共5页
旋转加速度计重力梯度仪为实现微弱梯度信号的测量,要求四个加速度计之间标度因数实时匹配。针对这一要求,在电磁加速度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度因数外部粗调和在线调整的方法,设计了调整线圈并计算了不同位置相应的结果。仿真分... 旋转加速度计重力梯度仪为实现微弱梯度信号的测量,要求四个加速度计之间标度因数实时匹配。针对这一要求,在电磁加速度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度因数外部粗调和在线调整的方法,设计了调整线圈并计算了不同位置相应的结果。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调整线圈可以实现加速度计之间的标度因数匹配。通过加速度计内部力平衡回路和外部反馈回路可以实现加速度计之间的标度因数在线实时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梯度仪 旋转加速度计 惯性导航系统 标度因数匹配 旋转调制
下载PDF
串联型感应加热电源的自动负载匹配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亚斌 彭咏龙 刘永丰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2-43,69,共3页
分析了串联型固态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工作原理,阐述了脉宽移相自动负载匹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采用该匹配技术可以使高频感应加热电源一直保持网侧的高功率因数、低谐波、高效率,从而提高固态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对负载变化的适应... 分析了串联型固态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工作原理,阐述了脉宽移相自动负载匹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采用该匹配技术可以使高频感应加热电源一直保持网侧的高功率因数、低谐波、高效率,从而提高固态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对负载变化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热 电源 功率因数/负载匹配
下载PDF
红外探测器探测度D(T,f)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举廉 杨俊霞 +2 位作者 褚云汉 顾里平 赵进豪 《红外技术》 CSCD 1995年第6期1-3,7,共4页
本文导出了红外探测器探测度D*(T,f,l)与光谱匹配因数α(ωλT,rλ)之间的关系,对D*(500K,f,l)值进行了探讨。由于实际应用中目标温度差别很大,D*(500K,f,l)值与实际探测结果并不一致。笔者导... 本文导出了红外探测器探测度D*(T,f,l)与光谱匹配因数α(ωλT,rλ)之间的关系,对D*(500K,f,l)值进行了探讨。由于实际应用中目标温度差别很大,D*(500K,f,l)值与实际探测结果并不一致。笔者导出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式:D*(T,f,l)=K(T,rλ)D*(500K,f,l)。给出了HgCdTe、Insb和PbS红外探测器的一种K—T曲线。提出了迅速简便获得D*(T,f,l)值的修正系数法,从而得到与实际应用结果相一致的D*(T,f,l)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探测度 光谱匹配因数 修正系数法
下载PDF
基于PbS的枪口火焰探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哲 雷鸣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第3期180-183,共4页
针对靶场试验与测试中由于枪口火焰不稳定,从而难以对其信号准确扑捉的问题,分析了枪口火焰的红外光谱特性,以PbS探测器为核心,设计了一种红外枪口信号探测系统。采用抛物面聚能方式增加系统的红外目标探测能力;完成了相应的信号处理电... 针对靶场试验与测试中由于枪口火焰不稳定,从而难以对其信号准确扑捉的问题,分析了枪口火焰的红外光谱特性,以PbS探测器为核心,设计了一种红外枪口信号探测系统。采用抛物面聚能方式增加系统的红外目标探测能力;完成了相应的信号处理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通过仿真与靶场现场实弹试验测试,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对枪口火焰具有很强的探测能力,基本满足靶场试验触发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口火焰 PbS探测器 抛物面 匹配因数 半导体制冷
下载PDF
On the Toughness and Fractional Perfect Matching of Graphs
12
作者 Jirumutu Zhenping Li Caifeng Du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2006年第3期421-426,共6页
In this paper, we prove the following results: let G be a graph with even order P ≥ 2k + 2, if t(G) 〉 k, then the subgraph of G obtained by deleting any 2k-edges or 2k-vertices has a fractional perfect matching.
关键词 GRAPH fractional factor TOUGHNE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