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66,0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民认同国家的逻辑进路与现实图景--兼答对“匹配论”的若干质疑 被引量:16
1
作者 肖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0-168,共9页
在理论逻辑上,由于公民作为认同主体和现代国家作为认同对象各自所具有的复合性质,公民对国家的认同遵循两种进路,即公民对国家共同体(country/nation)的认同和对国家政权系统(state)的认同,这是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匹配的逻辑基础;在现... 在理论逻辑上,由于公民作为认同主体和现代国家作为认同对象各自所具有的复合性质,公民对国家的认同遵循两种进路,即公民对国家共同体(country/nation)的认同和对国家政权系统(state)的认同,这是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匹配的逻辑基础;在现实图景上,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匹配具有交叉性和动态性,国家认同具有形式的多元性和结构的一体性,国家认同的形成是国家建构、社会塑造和公民自主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公民认同国家的逻辑进路和现实图景,不仅回应了针对"匹配论"的若干理论质疑,而且展示了"匹配论"对于中国现代国家认同构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身份 国家认同 逻辑进路 现实图景 匹配论
下载PDF
基于人-环匹配论的贵州煤矿瓦斯事故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雷云山 袁梅 +3 位作者 陈翔 刘晨曌 吴香 张玉玺 《煤》 2015年第11期7-10,共4页
运用事故致因理论中的人-环匹配论对贵州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发现事故由客体(煤层瓦斯)的变动性突兀和主体(人)对事件理解、响应错误所致。提出完善技术结构体系、深入管理、加大安全投入等方面的措施,以防止瓦斯事... 运用事故致因理论中的人-环匹配论对贵州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发现事故由客体(煤层瓦斯)的变动性突兀和主体(人)对事件理解、响应错误所致。提出完善技术结构体系、深入管理、加大安全投入等方面的措施,以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瓦斯事故 人-环匹配论
下载PDF
以人—职匹配论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蔚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08年第10期78-80,共3页
就业指导课作为就业指导的主阵地,在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本文结合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开设的现状及人—职匹配论的内涵,提出要建立以人—职匹配论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人—职匹配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如... 就业指导课作为就业指导的主阵地,在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本文结合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开设的现状及人—职匹配论的内涵,提出要建立以人—职匹配论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人—职匹配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如何得到体现,并探讨落实以人—职匹配论为核心的就业指导课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职匹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下载PDF
能位匹配论——浅议领导干部的用人艺术
4
作者 董苏敏 《通信企业管理》 1999年第2期46-47,共2页
领导干部能否用人得当,做到人事相宜,人尽其才,事得其人,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与发展。笔者认为,用人的基本艺术应该是:各类能位匹配,实施动态管理,责权利三者结合。一、各类能位要匹配能位匹配就是说将承担任务的人按其能量大... 领导干部能否用人得当,做到人事相宜,人尽其才,事得其人,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与发展。笔者认为,用人的基本艺术应该是:各类能位匹配,实施动态管理,责权利三者结合。一、各类能位要匹配能位匹配就是说将承担任务的人按其能量大小分级运用。这样既可避免能量小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人艺术 领导干部 能位 适合度 动态匹配 用人思想 诸葛亮 统一大业 责权利相统一 用人观
下载PDF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多分辨率图像匹配方法研究
5
作者 刘华春 吴广文 闫静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2,共4页
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中,面对复杂场景时噪声会损害图像特征,增加提取难度,导致匹配精度和鲁棒性下降。因此,文中提出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多分辨率图像匹配方法,旨在从不同尺度图像中有效获取信息并实现高精度匹配。该方法利用双目立体视... 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中,面对复杂场景时噪声会损害图像特征,增加提取难度,导致匹配精度和鲁棒性下降。因此,文中提出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多分辨率图像匹配方法,旨在从不同尺度图像中有效获取信息并实现高精度匹配。该方法利用双目立体视觉模型的双目旋转相机扫描目标并进行成像,根据内、外空间标定提升双目旋转相机的位置精度,保证目标的多分辨率成像效果;将其输入金字塔立体匹配网络中,通过网络中的类金字塔多空洞卷积操作提取双目图像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可变卷积增强其纹理特征细节;结合细粒度特征和互注意力机制完成双目图像匹配。测试结果显示,空间标定后,左、右两个相机的成像误差最小值分别为0.6 Pixel和0.4 Pixel;匹配点坐标偏差均值和坐标偏差方差值分别低于0.012和0.011,匹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立体视觉 多分辨率 图像匹配 空间标定 双目旋转相机 特征提取 特征增强 细粒度
下载PDF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
6
作者 汪雁博 苏利芳 +5 位作者 刘畅畅 周庆 田佳 支伟 傅阳 谷新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2-378,共7页
背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的基础。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是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方案,与氯吡格雷相比,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并改善预后。但是... 背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的基础。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是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方案,与氯吡格雷相比,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并改善预后。但是尚缺乏在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应用减量替格瑞洛的研究。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的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STEM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五科行PPCI并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替格瑞洛的维持剂量将患者分为减量组(60例:替格瑞洛60 mg/次,2次/d)和标准组(180例: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采用PSM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匹配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入院时Killip分级和介入治疗相关参数等,最终减量组和标准组各纳入54例患者。分别于出院1、3、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相关参数和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PSM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介入治疗参数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低于标准组(P<0.05)。出院时,减量组患者MPV高于标准组,PDW低于标准组(P<0.05)。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PLT、MPV、PDW、PA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减量组患者PDW高于标准组(P<0.05)。出院6个月时,减量组患者MPV高于标准组(P<0.05)。减量组患者出院前后PLT、PAR比较,标准组患者出院前后PLT、P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组、标准组患者出院时MPV高于基线,减量组患者出院时PDW低于基线,标准组患者出院时PAR低于基线(P<0.05)。减量组患者出院1、3、6个月MPV低于出院时,PDW高于出院时(P<0.05);标准组患者1、3、6个月PAR低于基线,高于出院时(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中替格瑞洛60 mg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血小板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专精特新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组态效应研究——基于“能力-行为”匹配视角
7
作者 艾志红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0,共9页
专精特新企业对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创新机制和政策培育两方面,而新产品开发绩效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鲜有学者关注。为弥补现有研究不足,本文遵循“能力-行为”匹配视... 专精特新企业对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创新机制和政策培育两方面,而新产品开发绩效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鲜有学者关注。为弥补现有研究不足,本文遵循“能力-行为”匹配视角,将数字化能力与服务化导向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构建影响专精特新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组态效应模型。运用fsQCA方法对48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数字化能力和服务化导向之间存在“多重并发”效应,可以通过4种不同的组合路径实现高新产品开发绩效;(2)将4种高新产品开发绩效组合路径进一步聚类,可归结为强数字化资源协调能力的能力拉动型和强产品导向服务化的服务推动型,这两种类型下数字化感知能力与客户导向服务化均具有替代效应。本文从“能力-行为”匹配视角丰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前因组态,并为专精特新企业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提供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新产品开发绩效 “能力-行为”匹配 数字化能力 服务化导向 组态效应 fsQCA方法 企业创新
下载PDF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与IVD产业链匹配状况调查分析
8
作者 黄铭珊 魏碧娜 +1 位作者 钟伟雄 彭臻菲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调研IVD产业链人才需求现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校生对IVD的认知现状,结果表明传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集中在医院检验科、医学类实验室以及疾控中心等下游领域,忽略了IVD中、上游企业对... 调研IVD产业链人才需求现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校生对IVD的认知现状,结果表明传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集中在医院检验科、医学类实验室以及疾控中心等下游领域,忽略了IVD中、上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规划、相关教材编写、与企业合作、培训体系建立、教学内容更新等方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与IVD产业匹配实践路径,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体系,促进医学检验新产业发展,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从根源上解决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供给与行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IVD产业链 匹配
下载PDF
基于背衬层匹配的压电式柔性超声传感器优化
9
作者 于永洁 杜昱錡 +1 位作者 黄仕磊 甘芳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4,112,共8页
基于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的柔性超声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易于阵列化等优点,但容易受到背部杂波干扰和阻抗不匹配的影响,导致回波信号频率成分复杂且信噪比较低。为有效吸收传感器背部杂波,提升超声波单向辐射的能力,利用钨... 基于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的柔性超声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易于阵列化等优点,但容易受到背部杂波干扰和阻抗不匹配的影响,导致回波信号频率成分复杂且信噪比较低。为有效吸收传感器背部杂波,提升超声波单向辐射的能力,利用钨粉和硅胶设计针对柔性超声传感器的背衬层,在保持传感器整体柔性的同时使传感器的信号电压幅值提高了200%。其次,根据柔性超声传感器的电学特性提出了柔性超声传感器阻抗匹配优化方法,并通过梯度实验获得最佳匹配参数,使传感器的信噪比从2 dB提高到30 dB。优化后的柔性超声传感器具有宽频带、高频率、窄脉冲的优良性能,对不同曲率、不同壁厚的管道试件厚度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其可以达到0.01 mm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超声传感器 背衬层匹配 阻抗匹配 信噪比
下载PDF
基于渐进机器学习的中文问句匹配方法
10
作者 贺学剑 陈安琪 +2 位作者 郭志强 王致茹 陈群 《工程科学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0,共12页
问句匹配旨在判断不同问句的意图是否相近.近年来,随着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发展,利用其挖掘问句对在语义层面隐含的匹配信息,取得了目前为止最好的性能.然而,由于基于独立同分布假设,在真实场景中,这些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仍然受制于训... 问句匹配旨在判断不同问句的意图是否相近.近年来,随着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发展,利用其挖掘问句对在语义层面隐含的匹配信息,取得了目前为止最好的性能.然而,由于基于独立同分布假设,在真实场景中,这些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仍然受制于训练数据的充足程度和目标数据与训练数据之间的分布漂移.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渐进机器学习的中文问句匹配方法.该方法基于渐进机器学习框架,从不同角度提取问句特征,构建融合各类特征信息的因子图,然后通过迭代的因子推理实现从易到难的渐进学习.在特征建模中,设计并实现了两种类型特征的提取:(1)基于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的关键词特征;(2)基于DNN(Deep neural network)的深度语义特征.最后,通过通用的基准中文数据集LCQMC和BQ corpus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表明,相比于单纯的深度学习模型,基于渐进机器学习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问句匹配的准确率,且其性能优势随着标签训练数据的减少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理解 中文问句匹配 渐进机器学习 自然语言预训练模型 因子图推理
下载PDF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11
作者 高浩然 张鹤龄 +6 位作者 贾方林 郭迪 经历 史耀洲 宋汉林 高啸 冯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99-3205,共7页
背景:根据腰椎间盘组织突出的不同位置可以将其分为诸多类型,其中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术前诊断率,对该病的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硬膜囊内... 背景:根据腰椎间盘组织突出的不同位置可以将其分为诸多类型,其中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术前诊断率,对该病的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3家医院自2014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例(突入组),并运用倾向性评分按照1∶4的比例与未突入硬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匹配,共筛选出59例纳入未突入组。观察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ROBIT回归分析法明确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①单因素分析结果示,突入组与未突入组的平均病程、突出节段、改良Pfirrmann分级、骶骨倾斜角、既往腰椎手术史占比、重体力劳动占比、腰椎管狭窄占比、马尾神经冗余占比及后纵韧带骨化占比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时间、突出节段、腰椎手术史、改良Pfirrmann分级、马尾神经冗余、腰椎管狭窄是发生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根据影响因素构建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56(95%CI:0.913-0.998),具有较好的区分度;④提示病程时间、突出节段、腰椎手术史、改良Pfirrmann分级、马尾神经冗余、腰椎管狭窄与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倾向性评分匹配 危险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中基于二分图匹配的网络切片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玮玮 辛逸飞 +4 位作者 梁栋 吴军 王歆 燕锋 沈连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8,共12页
为了解决智能电网中多类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难以同时得到满足的问题并兼顾电力终端和网络侧经济效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图匹配的网络切片资源分配算法。针对智能电网场景中的控制类和采集类业务,为电力终端分别制定相应的投标信息,并... 为了解决智能电网中多类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难以同时得到满足的问题并兼顾电力终端和网络侧经济效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图匹配的网络切片资源分配算法。针对智能电网场景中的控制类和采集类业务,为电力终端分别制定相应的投标信息,并据此计算支付价格和效用矩阵;将网络切片与电力终端之间的资源分配建模为二分图匹配问题,根据不同业务的时延、传输速率或能耗需求,向终端分配不同的切片资源以最大化系统效用。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已有的双向拍卖算法和贪心算法,所提算法能够提高10%~20%的系统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切片 资源分配 智能电网 二分图匹配 拍卖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Π型阻抗匹配网络多参数最优求解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正伟 夏思懿 +2 位作者 王文彬 曹旺斌 谢志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3,共12页
针对电力线信道阻抗变化复杂、负载阻抗不匹配造成通信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Π型阻抗匹配网络多参数最优求解方法,并验证分析了深度强化学习对于寻找最优匹配参数的可行性。首先,建立Π型网络结构,推导窄带匹配和宽... 针对电力线信道阻抗变化复杂、负载阻抗不匹配造成通信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Π型阻抗匹配网络多参数最优求解方法,并验证分析了深度强化学习对于寻找最优匹配参数的可行性。首先,建立Π型网络结构,推导窄带匹配和宽带匹配场景下的最优匹配目标函数。其次,采用深度强化学习,利用智能体的移动模拟实际匹配网络的元件参数变化,设置含有理论值与最优匹配值参数的公式作为奖励,构建寻优匹配模型。然后,分别仿真验证了窄带匹配和宽带匹配两种应用场景并优化模型的网络参数。最后,仿真结果证明,经过训练后的最优模型运行时间较短且准确度较高,能够较好地自动匹配电力线载波通信负载阻抗变化,改善和提高电力线载波通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电力线通信 窄带匹配 宽带匹配
下载PDF
我国城市工业用水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秩匹配度原理及特征解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波 张璐然 +2 位作者 王文鹏 孙成文 董四方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1,共8页
对现有基于数列的匹配度指标进行改进,提出了秩匹配度概念和计算方法,将匹配度内涵拓展为欠匹配、匹配、过匹配3种状态及高、中、低匹配3个层次,以更加全面地反映特征指标与影响因素的相对发展水平与匹配状况。采用秩匹配度分析了全国33... 对现有基于数列的匹配度指标进行改进,提出了秩匹配度概念和计算方法,将匹配度内涵拓展为欠匹配、匹配、过匹配3种状态及高、中、低匹配3个层次,以更加全面地反映特征指标与影响因素的相对发展水平与匹配状况。采用秩匹配度分析了全国336个城市2017年工业用水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用水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匹配状态的城市占比为28.27%,全国各区域均有分布;高层次匹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低层次匹配的城市主要分布于鄂、闽、桂等南方地区;呈过匹配状态的城市占比为36.31%,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地区;呈欠匹配状态的城市占比为35.42%,主要分布在华中、东南等经济较发达、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 工业用水效率 经济发展水平 匹配状态 匹配层次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源汇匹配与集群部署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世奇 莫航 +1 位作者 桑树勋 刘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3-1596,共14页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CCUS技术呈现出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趋势,而科学、合理的源汇匹配是CCUS集群部署工程选址的重要依据,能够建立高...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CCUS技术呈现出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趋势,而科学、合理的源汇匹配是CCUS集群部署工程选址的重要依据,能够建立高效CO_(2)输运管网、降低减排成本。宁夏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布局的重要保障基地,能源结构偏煤、工业结构偏重特征明显,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针对宁夏CCUS集群部署的源汇匹配问题,调研评估了宁夏工业碳排放源特征和地质碳汇潜力,构建了CCUS源汇匹配模型,在充分考虑源汇性质、捕集-输运-封存成本、CO_(2)运输距离、区域地理条件、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等因素基础上,应用改进的节约里程法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最低成本路径优化法,结合ArcGIS平台和优化求解软件,获得了宁夏CCUS源汇匹配优化和应用方案,并提出宁夏CCUS集群部署建议。结果表明,截止2021年,宁夏工业碳排放源107个,碳排放总量2.26亿t/a,以化工(含自备电厂)和电力行业碳排放为主。宁夏主要封存地质体包括深部咸水层、深部不可开采煤层和油气藏,CO_(2)理论地质封存容量151.55亿t,以深部咸水层封存潜力最大。宁夏CCUS源汇匹配效果较好,在源汇直接相连的情况下,区内年排放量10万t以上的大型工业排放源CCUS集群部署(30 a规划期)总成本约2.45万亿元,并以捕集成本为主,占比83.65%,单位减排成本402.32元/t,共需建设CO_(2)运输管道2 459 km;改进的节约里程法和基于GIS的最低成本路径优化法可大幅降低CCUS集群部署成本,优化后CCUS单位减排成本降至381.76元/t,节约管道建设里程938 km。宁夏应聚焦电力、化工等“两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在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重点的北部、东部地区超前应用CCUS技术,打造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银川—吴忠、石嘴山、中卫和固原5个CCUS特色集群,构建宁夏特色的工程化CCUS全流程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源汇匹配 管网优化 CCUS集群部署 宁夏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SAD-Census变换的立体匹配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福培 黄耿楠 +2 位作者 刘宇豪 叶玮琳 李昇平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90,共13页
视差不连续区域和重复纹理区域的误匹配率高一直是影响双目立体匹配测量精度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在代价计算阶段,通过高斯加权法赋予邻域像素点的权值,从而优化绝对差之和(Sum of Absolute... 视差不连续区域和重复纹理区域的误匹配率高一直是影响双目立体匹配测量精度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在代价计算阶段,通过高斯加权法赋予邻域像素点的权值,从而优化绝对差之和(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s,SAD)算法的计算精度。接着,基于Census变换改进二进制链码方式,将邻域内像素的平均灰度值与梯度图像的灰度均值相融合,进而建立左右图像对应点的判断依据并优化其编码长度。然后,构建基于十字交叉法与改进的引导滤波器相融合的聚合方法,从而实现视差值再分配,以降低误匹配率。最后,通过赢家通吃(Winner Take All,WTA)算法获取初始视差,并采用左右一致性检测方法及亚像素法提高匹配精度,从而获取最终的视差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Middlebury数据集的测试中,所提SAD-Census算法的平均非遮挡区域和全部区域的误匹配率为分别为2.67%和5.69%,测量200~900 mm距离的平均误差小于2%;而实际三维测量的最大误差为1.5%。实验结果检验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立体匹配 SAD-Census变换 十字交叉法 引导滤波
下载PDF
领导与员工的超连接匹配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爱梅 王海侠 +3 位作者 刘培 陈晨 马捷 秦昕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4,共14页
数字技术在企业的创新应用正在重构传统企业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工作中片刻不离手机和笔记本等多种设备的“超连接”成为常态.已有研究关注了互联网超连接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一系列消极影响,却忽略了数字技术赋能下的领导与员工超连接对... 数字技术在企业的创新应用正在重构传统企业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工作中片刻不离手机和笔记本等多种设备的“超连接”成为常态.已有研究关注了互联网超连接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一系列消极影响,却忽略了数字技术赋能下的领导与员工超连接对工作绩效的潜在积极影响.本文基于平衡理论,连续三个月跟踪调查了343份领导与员工的配对样本,结果发现: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超连接越匹配,员工自主性越高,工作目标进展越快,工作绩效显著增加.进一步发现,当领导与员工同处于高超连接时,员工的自主性高,工作目标进展和工作绩效最佳;而在“员工低—领导高”的不匹配模式下,员工的自主性和工作进展都低.本文从匹配视角探究领导与员工超连接模式对工作绩效的积极后效,为数字技术赋能组织管理的工作模式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均衡的分析视角,同时也为实现领导与员工的工作模式匹配、协同推进工作绩效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超连接 匹配 员工自主性 工作目标进展 工作绩效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匹配:方法、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庆群 吴福朝 樊彬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85-1520,共36页
图像匹配旨在建立图像之间的点对应关系,是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图像匹配方法已从以手工设计特征为主转变为基于深度网络的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匹配方法在多个标准数据集上展现出卓越的性能... 图像匹配旨在建立图像之间的点对应关系,是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图像匹配方法已从以手工设计特征为主转变为基于深度网络的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匹配方法在多个标准数据集上展现出卓越的性能,推动着多个相关应用的发展围绕图像匹配涉及的若干关键问题,如:特征点检测、特征点描述、稠密点匹配、误匹配去除,本文对深度学习图像匹配方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首先分析了领域内基于深度学习的典型方法和关键技术,随后介绍了与图像匹配密切相关的几个典型应用并给出其现状分析,最后,根据对图像匹配领域技术发展的分析总结,结合作者在该领域的长期研究积累,本文给出了目前图像匹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匹配 特征点匹配 稠密匹配 三维重建 视觉定位 同时定位与建图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场站空间甲烷逸散泄漏激光遥测光路匹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妍 石少卿 +4 位作者 韩祥慧 王迪 李玉爽 王明吉 濮御 《光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对非合作目标条件下甲烷遥测路径进行分析,结合一维视线积分浓度表征模型,开展不同风速、不同泄漏位置工况下甲烷逸散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不同扫描方案下,甲烷视线积分浓度值变化规律,获得油气场站激光检测最优方案...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对非合作目标条件下甲烷遥测路径进行分析,结合一维视线积分浓度表征模型,开展不同风速、不同泄漏位置工况下甲烷逸散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不同扫描方案下,甲烷视线积分浓度值变化规律,获得油气场站激光检测最优方案,与实际检测路径进行光路匹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泄漏位置与不同风速条件下,光路水平距离为5 m的扫描方案能够实现油气场站泄漏气体的快速扫描与报警;随着泄漏位置与检测器水平距离增大,风速增强,光路水平距离为5 m的扫描方案在报警时间方面比其他方案优越性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遥测 积分浓度 甲烷逸散 光路匹配
下载PDF
基于地貌分区的湖北省粮食生产格局与耕地资源匹配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俊峰 丁建成 +1 位作者 翁煜炜 张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8-1765,共18页
【目的】研究不同地貌区粮食生产格局与区域耕地资源的匹配关系,为粮食生产布局和耕地资源保护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度、变异系数、重心模型、匹配度和LMDI模型等研究湖北省1990—2020年不同地貌区粮食生产格局变化与耕地资... 【目的】研究不同地貌区粮食生产格局与区域耕地资源的匹配关系,为粮食生产布局和耕地资源保护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度、变异系数、重心模型、匹配度和LMDI模型等研究湖北省1990—2020年不同地貌区粮食生产格局变化与耕地资源的匹配关系。【结果】1990—2020年鄂西山地、鄂中岗地、鄂东丘陵、江汉平原粮食产量占湖北省粮食总产量的比重逐步调整为11.2%、30.6%、26.2%、32.0%。近30年湖北省各地貌区粮食作物生产集中度及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粮食生产向鄂中岗地集中的趋势明显,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大豆生产则向江汉平原集中。湖北省粮食播种面积重心和粮食产量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了5.37和14.63 km,但鄂中岗地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江汉平原和鄂西山地则向西南移动。近30年来,鄂西山地、鄂中岗地、鄂东丘陵、江汉平原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重心的平均空间距离为6.20、3.35、10.57、6.82 km,变动一致性平均指数分别为0.49、0.44、0.40、0.27。湖北省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5,且有增加趋势,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不平衡指数为正,鄂中岗地与鄂东丘陵不平衡指数为负。近30年各地貌区粮食产量变化的耕地数量效应与结构效应为负,耕地集约效应和质量效应为正,其中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对鄂东丘陵粮食生产的减量作用达到309.70万t,而复种指数变化对鄂中岗地粮食生产的增量作用达到300.46万t。【结论】近30年湖北省各地貌区耕地质量效应和耕地结构效应的增量作用正在减弱,数量效应的减量作用在增强,湖北省面临优质耕地减少的种植风险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带来的产量风险。湖北省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长期处于不匹配状态,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地理特征。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和种植结构调整应充分考虑不同地貌区自然地理和耕地资源禀赋特征,推动粮食生产与耕地利用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时空变化 地貌分区 耕地资源 匹配 湖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