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区乡行政制度考略 被引量:15
1
作者 魏光奇 丁海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3-75,共13页
中国古代 ,国家正式职官的设置止于县 ,县以下没有国家行政。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 ,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传统乡里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地方社会近代化的时代要求 ,各地陆续生成了区乡一级行政。这一期间的区乡行政可以分为两大类 ... 中国古代 ,国家正式职官的设置止于县 ,县以下没有国家行政。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 ,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传统乡里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地方社会近代化的时代要求 ,各地陆续生成了区乡一级行政。这一期间的区乡行政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清末以来新生的区乡行政 ;二是由清代旧乡地演变而来的区乡行政或准行政。就职能而言 ,前者又可以分为单一职能类型的区乡行政 (教育行政、警察行政和保卫团政 )和职能全面类型的区乡行政 ;后者或系由旧乡地直接转化为新型的区乡行政 ,或系以旧乡地而充当新生区乡行政的下级区划和组织 ,或基本保持着旧乡地的原有性质和职能。就主体性质而言 ,这一时期的区乡行政还存在着“自治”行政与“官治”行政的区别。这一时期的区乡行政大多具有常设机构 ,其行政人员一般按法定程序任职并具有职业化的公职身份 ,大多具有建立在法定公共财政或公共收入基础之上的经费制度 ,承担着地方社会的各种现代性行政职能 ,因此已经基本上具备了现代性质。但同时在各方面也仍然带有传统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 区乡行政 行政制度
下载PDF
战前中国的区乡行政:以江苏省为中心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奇生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77,共12页
国民党执掌全国政权后,自上而下构筑了一条党政并行的政治双轨。但在战前,其党的组织触角基本上止于县城,而行政轨道则逐渐延伸到县以下乡村社会。国家政权的下延,与20世纪乡村政治文化生态的衰颓相激荡。自治名义下的区乡组织实际成为... 国民党执掌全国政权后,自上而下构筑了一条党政并行的政治双轨。但在战前,其党的组织触角基本上止于县城,而行政轨道则逐渐延伸到县以下乡村社会。国家政权的下延,与20世纪乡村政治文化生态的衰颓相激荡。自治名义下的区乡组织实际成为国家政权的行政末梢;原本偏重政治控制的保甲,最终沦为社会征取的重要工具。区乡保甲体制的相继建立,恰逢其会地为土豪劣绅提供了一个纵横驰骋的舞台。国家政权的深化与地方精英的恶化相伴随,乡村社会日益沦为贫穷与动荡交错的深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区乡行政 保甲制度
下载PDF
Lozang Chojor,A Self-made Man of Wenda Village
3
作者 Wang Qiong 《China's Tibet》 2017年第5期13-17,共5页
The Ridung Township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Karub District of Chamdo city.Its township government is 34 kilometers from the government of Karub District.It sits at an altitude of 3,295 meters.Among its twel... The Ridung Township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Karub District of Chamdo city.Its township government is 34 kilometers from the government of Karub District.It sits at an altitude of 3,295 meters.Among its twelve administrative villages,six are semifarming and semi-pastoral villages,four farming villages,and two pastoral villages.Wenda is one of the farming villages.Lozang Chojor is the vice head of the village committee,and a wellknown self-made m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ct farming village twelve committee official administrative altitude greenhouse vegetables
下载PDF
各地試办信用部的情况和問題
4
作者 林錫廷 《中国金融》 1957年第14期24-25,共2页
近来“中国金融”上正在展开信用社組織形式問題的討論。现在就我今春到河南、广西等几个省了解当地試办信用部的情况和問題介紹出來,算是参加大家的討論。农業合作化以后,信用社随着区乡行政規划的改变进行了并社,在業务經营管理上也... 近来“中国金融”上正在展开信用社組織形式問題的討論。现在就我今春到河南、广西等几个省了解当地試办信用部的情况和問題介紹出來,算是参加大家的討論。农業合作化以后,信用社随着区乡行政規划的改变进行了并社,在業务經营管理上也产生了新的問題:第一,社区范圍大,干部减少,群众感到存、取款不方便了。第二,社員是“按劳取酬”,信用社召开理、监事会或社員代表会要影响社員工分收入,由农業社記义务工,农業社有意見,因此会議往往开不起来,信用社的工作贯徹不下去。第三,信用社干部待遇低,不能調整,社干部待遇問題解决不了。第四,农業社發动投资和信用社吸收存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社 信用合作 合作化 监事会 中国金融 干部 区乡行政 存款 群众 按劳取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