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鲁强 卢晓强 +1 位作者 洑香香 刘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885-7891,共7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是生物多样性监管的基础,科学、有效的评估能够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水平,并显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总体来看,现有的保护成效评估主要围绕自然保护地、生...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是生物多样性监管的基础,科学、有效的评估能够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水平,并显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总体来看,现有的保护成效评估主要围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研究对象的状态和变化两个层面开展,评估指标体系的侧重点逐渐由管理成效向保护成效转变,评估方法基本涵盖了全球、地区、国家和单个自然保护地等多种空间尺度。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区域间的评估结果难以比较,因此多尺度集成评估也难以开展。近年来,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多种新技术(如遥感、环境基因组学等)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使得宏观生态系统和微观基因水平的多层次连续监测成为可能。基于此,建议未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应在认真总结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建设,发展适合中国区域特点的跨学科的综合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也为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保护成效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监测网络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企业生物多样性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
作者 乔青 于倩茹 +3 位作者 冯乐 陈龙 刘春兰 李昂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4-2332,共9页
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一项优先行动,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科学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且评估企业为减缓生物多样性的压力以及损失所采取的行动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在企业生物多... 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一项优先行动,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科学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且评估企业为减缓生物多样性的压力以及损失所采取的行动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在企业生物多样性绩效评估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本文围绕《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建立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的模型,涵盖指标类别、主题指标和具体指标3个层次,共计17项指标的企业生物多样性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了指标衔接性和数据可获得性。基于上市中医药企业披露社会责任的报告进行了试评估,结果表明: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生物多样性绩效状况,具备可操作性;同时也发现,企业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的内容还需要在生物多样性远景战略、目标行动以及目标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研究显示,企业生物多样性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强化企业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和重视,进而推动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并且对于企业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构建、绿色金融政策制定、推动建立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以及生物多样性友好型企业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物多样性绩效 综合评估 指标体系 中医药企业
下载PDF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3
作者 罗梦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100-0103,共4页
本研究以生物多样性为基本依据,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指标体系。首先通过研究和归纳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要素,明确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性。然后,我们将这些生物多样性要素融入到功能评估指标体系中,形... 本研究以生物多样性为基本依据,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指标体系。首先通过研究和归纳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要素,明确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性。然后,我们将这些生物多样性要素融入到功能评估指标体系中,形成了包含物种多样性指标、功能多样性指标、结构多样性三个子指标的综合评估体系。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状态的生态系统,我们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广泛的适用性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以证明其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反映出生态系统状态的变化,并能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评估 指标体系构建 物种丰富度 稳定性
下载PDF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方法 被引量:29
4
作者 肖能文 赵志平 +5 位作者 李果 高晓奇 吉晟男 徐靖 刘冬梅 李俊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23-2531,共9页
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而开展本底调查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但以往研究对苔藓、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等关注不够,而且调查大部分集中在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环境发生了... 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而开展本底调查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但以往研究对苔藓、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等关注不够,而且调查大部分集中在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有的部分调查成果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难以满足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需求,因此亟待组织开展全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在整理历史和现有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的基础上,推荐采用网格法开展全国生物多样性调查,按照10 km×10 km分辨率,将全国划分为97109个调查网格;制定了陆生高等植物、植被、陆生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昆虫、大型真菌、内陆鱼类、内陆浮游生物、内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内陆周丛藻类以及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12个类群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技术规定;建立了全国统一、动态更新、信息共享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调查内容规范、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要求等方面探讨了陆域生态系统与物种调查、重点河流水生生物调查、重点物种调查、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技术方法,并构建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规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技术方法在横断山南、武陵山、太行山、西双版纳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得到应用,同时北京、江苏、浙江和湖北等省份和祁连山、武夷山等区域也采用该技术体系开展调查,网格法得到逐步推广,并获得大量的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调查 评估 网格法 数据平台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下载PDF
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被引量:222
5
作者 傅伯杰 于丹丹 吕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1-348,共8页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生态系统管理与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指标体系是开展评估的主要工具。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建设方面,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导致不同区域间的评估结果可比性差,区...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生态系统管理与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指标体系是开展评估的主要工具。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建设方面,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导致不同区域间的评估结果可比性差,区域和国家尺度上的集成研究难以开展。因此,构建一套适用于中国国家尺度的科学化、系统性和规范化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参考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主要研究成果,在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服务"级联关系基础上,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构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物多样性 评估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保康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评估
6
作者 刘少林 汪正祥 +1 位作者 李亭亭 胡鹏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为促进保康县各部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建设,构建评估体系,对保康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认为,保康县“十四五”规划较“十三五”规划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显著提升,评估分数由58分上升到84分... 为促进保康县各部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建设,构建评估体系,对保康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认为,保康县“十四五”规划较“十三五”规划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显著提升,评估分数由58分上升到84分;提升之处包括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域跨部门协调合作与交流、生物多样性立法或执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支撑、有害生物防治、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以及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十四五”规划中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仍需加强,包括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和生物多样性资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十三五”规划 “十四五”规划 评估指标体系 保康县
下载PDF
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子琦 董凯凯 +2 位作者 张艳红 侯光雷 刘兆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264-5274,共11页
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础,关系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生态安全。开展大尺度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对促进物种栖息地科学管理、提升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 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础,关系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生态安全。开展大尺度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对促进物种栖息地科学管理、提升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2015年《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划定的2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生态功能区内或邻近生态功能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作为参照区,利用InVEST模型计算多年参照区生境质量指数,并从中筛选出最大值,构建全国尺度的生境质量指数参照基准,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建立保护成效指数,定量分析了24个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空间对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参照基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全国尺度,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境质量指数参照基准呈现明显的“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格局,而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则表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差异;(2)位于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本底状况较好,东北和华中地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居中,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本底状况较差;(3)2015年西北和西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境质量指数基本与参照基准持平,表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好,华中和华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境质量指数小幅度低于参照基准,体现保护效果居中,保护效果较差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则位于东北与华东地区,其生境质量指数大幅度低于参照基准。通过对全国尺度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和转移支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 参照基准 区域对比评估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下载PDF
区域尺度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综合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铭华 陈艳梅 +3 位作者 邹长新 丁疆辉 吕田田 张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7-294,共8页
生物多样性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准确掌握区域尺度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空间格局,对于反映区域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和面临的威胁,以及选择保护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区域生物量、地形地貌、气候和土地覆被因子,构建生物多样性维护功... 生物多样性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准确掌握区域尺度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空间格局,对于反映区域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和面临的威胁,以及选择保护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区域生物量、地形地貌、气候和土地覆被因子,构建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综合评估模型,并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区,对评估模型进行应用与验证。结果表明:(1)构建的评估模型能够反映研究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空间格局。经模型评价,京津冀地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燕山山区和太行山山区,低值区主要集中在坝上高原和平原地区,评估结果符合研究区实际。(2)研究区县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与模型评估结果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县域生物多样性指标中,物种特有性与模型评估结果之间相关性最高(r=0.699,P<0.001),其次为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r=0.680,P<0.001)、稀有濒危物种丰富度(r=0.571,P<0.001)、野生维管植物丰富度(r=0.544,P<0.001)、外来物种入侵度(r=-0.437,P<0.001)和野生高等动物丰富度(r=0.404,P<0.001);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与模型评估结果间呈显著对数相关(r=0.540,P<0.001),约70%的自然保护区分布在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极重要和高度重要区。构建的评估方法能够从区域尺度和栅格水平反映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从而为区域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功能 综合评估模型 区域尺度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IPBES:生物多样性科学评估将成为政策决策的驱动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洁清 黄艺 +2 位作者 黄和清 崔雅惠 张逸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93-1796,共4页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生物多样性持续减退的趋势,推动政策和科学之间的互动。2012年成立至今构建了概念模型,确定了2014—2018年的工作方案。分析IPBES工作方案的4个目的和相应交付成...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生物多样性持续减退的趋势,推动政策和科学之间的互动。2012年成立至今构建了概念模型,确定了2014—2018年的工作方案。分析IPBES工作方案的4个目的和相应交付成果可以看出,通过推出不同专题评估报告,将为全球提出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新问题,给生物多样性相关的谈判和履约提出新挑战。一系列区域和全球评估报告的推出,可能通过持续积累效益,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使生物多样性问题迅速政治化,形成科学驱动政策决策的趋势。应对IPBES及其生物多样性相关公约的谈判,我国需要制定深入和持续参与其国际过程的策略,需要通过培养和推荐专业水平高且政治敏感的专家,参与IPBES评估报告的具体工作,从科学层面影响评估结果,把握生物多样性领域国际政策决策动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维护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BES 生物多样性 专题评估 区域评估 政策决策
下载PDF
面向生态系统结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空间对比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子琦 侯光雷 +2 位作者 张艳红 董凯凯 刘兆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93-2799,共7页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对比评估对于合理执行生态补偿机制的转移支付政策,以及进一步促进全国生态保护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以2015年版《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划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多样...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对比评估对于合理执行生态补偿机制的转移支付政策,以及进一步促进全国生态保护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以2015年版《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划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结构指数,探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分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华南、华东与华中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结构参照基准较高,东北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居中,较差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则位于西南和西北地区,说明了全国生态环境本底的区域分异性;(2)西北和西南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成效结构指数较高,华中和华南地区居中,而东北和华东地区的保护成效结构指数较低,体现了2015年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空间差异情况;(3)从草原、森林与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效结构指数来看,西北与西南地区、东北和西南地区及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分别具有较大优势。上述研究结果反映了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优劣的空间差异状况,可为政府部门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制定生态系统恢复方案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 生态系统结构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区域对比评估
下载PDF
生态文明时代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变革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晋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3,共8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深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也不断发展,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保护理念产生很大区别。相较以往的以物种保护为核心,通过进一步增强栖地保护,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新时代迫切需要处理好的问题。全球正在经历...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深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也不断发展,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保护理念产生很大区别。相较以往的以物种保护为核心,通过进一步增强栖地保护,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新时代迫切需要处理好的问题。全球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为了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速率日益加快的严峻挑战,在当前和接下来的一段时期,科学、恰当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区域全面生物多样性评估体系 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本解决方案
下载PDF
关合国202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中国能乓施进展
12
作者 徐海根 丁晖 +3 位作者 刘立 吴军 曹铭昌 卢晓强 《世界环境》 2015年第A01期57-58,共2页
为遏制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2010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2011—2020年)。该战略计划确定了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表1)(也称爱知目标,以下简称2020年目标)。我们采用“压力一状... 为遏制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2010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2011—2020年)。该战略计划确定了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表1)(也称爱知目标,以下简称2020年目标)。我们采用“压力一状况一惠益一响应”模型,从生物多样性状况、生态系统服务、压力、响应四个方面设计了2020年目标评估指标体系,分析我国实现2020年目标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公约 中国 生态系统服务 评估指标体系 压力
下载PDF
中国陆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琦 史娜娜 +1 位作者 韩煜 肖能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73-2782,共10页
陆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工作,评估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其损失的影响因素,是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与措施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在陆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 陆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工作,评估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其损失的影响因素,是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与措施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在陆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围绕《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借鉴国际上生物多样性评估新趋势,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框架,构建了我国陆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22项评估指标,其中状态指标8项,压力指标7项,响应指标7项,并对指标相关性和可获得性进行分析。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对陆域生物多样性基本状况、受威胁程度、保护成效进行单独定量评价,还可以用于陆域生物多样性综合定量评估,以优化调整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和保护措施。本研究可以为管理部门核算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制定区域生态补偿政策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域生物多样性 综合评估 指标体系 PSR框架
原文传递
基于参照基准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丹丹 侯光雷 +2 位作者 董凯凯 何洪林 刘兆礼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针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缺乏区域可比性和评估结果难以被管理部门应用的实际问题,以三江平原与伊犁—天山山地西段作为研究区,将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指数用于表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采用基于参照基准的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方式... 针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缺乏区域可比性和评估结果难以被管理部门应用的实际问题,以三江平原与伊犁—天山山地西段作为研究区,将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指数用于表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采用基于参照基准的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方式,将研究区内湿地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指数的时间序列最大值用作生成评估指标相对量的参照基准,通过计算相对于参照基准的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形成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之间对比的评估指标,对1990-2010年期间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成效进行动态对比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和伊犁—天山山地西段的参照基准数值分别为0.83和0.36,它们能够有效反映两区域之间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本底差异;三江平原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由-0.1428减小为-0.1683,总体呈现距参照基准较远且逐步远离趋势,而伊犁—天山山地西段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由-0.0427增大至-0.0285,它们更接近参照基准,并具有不断接近趋势,由此说明伊犁—天山山地西段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要优于三江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InVEST模型 参照基准 生境质量指数 区域对比评估
原文传递
2010-2015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人类干扰程度评估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慧明 高吉喜 +2 位作者 张海燕 马斅良 徐新良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56-1465,共10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集中分布着中国绝大多数的生物物种,如何保护好这些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2010年和2015年的2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集中分布着中国绝大多数的生物物种,如何保护好这些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2010年和2015年的2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应用人类干扰指数,分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人类干扰的程度及变化。结果表明:(1)2015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人类干扰程度以微度和轻度为主,15个优先区处于微度干扰,占优先区总面积的84.10%,13个处于轻度干扰,占优先区总面积的6.65%;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和华东华中丘陵平原区人类干扰程度较高,而西南高山峡谷区、蒙新高原荒漠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人类干扰程度很低;(2)2010-2015年,占优先区总面积84.54%的区域人类干扰程度基本持衡,人类干扰程度发生增加和下降的面积大致冲抵,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整体变化不大,华南低山丘陵区和东北山地平原区人类干扰程度较高,且升幅超过1%,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降幅最大,为0.15%;(3)人类干扰程度较高且变化幅度大的区域,主要受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干扰及土地利用程度加深的影响,对农田、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的需求增加,退耕还林等部分生态工程实施有利于减少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总体上看,全国32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整体上人类干扰程度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小,且人类干扰程度高的区域分布较集中,说明国家生态保护各项政策与措施的实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人类干扰指数 监测与评估
原文传递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1
16
作者 崔凤军 许峰 何佳梅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45,共4页
随着全球性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加剧,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有关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纵观国内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来看,大多集中于概念阐释、类型分析以及操作途径等层面上[1... 随着全球性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加剧,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有关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纵观国内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来看,大多集中于概念阐释、类型分析以及操作途径等层面上[1—5],对于整体框架的认知,特别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评价 可持续旅游 旅游发展 旅游开发 生物多样性 旅游社区 生态环境指标
下载PDF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应纳入战略环评体系
17
作者 刘雪华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2-24,共3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即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进行生态服务区红线划定并将其纳入战略环评体系,有助于重新审视各区域发展规划,重视保护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 生态服务 价值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环评 自然环境条件 区域发展规划 人类生存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IPBES框架下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区域评估及政策经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杨 潘玉雪 +2 位作者 张博雅 戴逢斌 田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3-919,共7页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为人类的生计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下降使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大幅降低。多尺度评估能够说明不同尺度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有利...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为人类的生计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下降使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大幅降低。多尺度评估能够说明不同尺度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有利于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符合国情的决策建议。2013年12月,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PBES)通过第一轮工作方案,决定开展"区域/次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简称"区域评估"),即评估亚洲–太平洋(简称亚太)、美洲、非洲以及欧洲–中亚四大地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区域评估报告及其决策者摘要已在IPBES第六次全体会议上(2018年3月,哥伦比亚麦德林)审议通过。本文概述了四大地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的进展、面临的主要危机和机遇,探讨了评估对其他国际进程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各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特点以及各区域评估结果的差别,总结了评估的政策经验,以期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BES 区域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服务 评估
原文传递
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与应用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鹏程 刘灿 +4 位作者 王爱华 武建勇 赵晓 陈慧 斯琴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5-845,共11页
全球物种多样性的不断下降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愈发受到当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减缓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这一趋势,确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目前现有的识别重要区域的研究方法多具有不同... 全球物种多样性的不断下降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愈发受到当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减缓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这一趋势,确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目前现有的识别重要区域的研究方法多具有不同的评估标准,而且多集中于不同的生物组合(物种或群落)和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KBAs)是指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性做出重大贡献的区域,与传统的研究识别方法不同,KBAs识别是以全球统一的标准,识别对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濒危动植物至关重要的栖息地。本文在阐述KBAs理论框架与技术架构的基础之上,总结了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识别标准与评估参数体系,包括5项一级标准、11项二级标准以及11项评估参数。其中,涉及到生态系统层面的评估参数1项、物种层面的评估参数8项、基因层面的评估参数1项、综合评估参数1项。还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案例分析了KBAs识别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的应用,探讨了该方法在我国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今后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和自然保护地的规划提供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指标体系 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 保护优先区 系统保护规划
原文传递
我国自然保护地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被引量:4
20
作者 《国土资源》 2019年第7期36-37,共2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意义何在?将怎样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全面深化改革 《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 山水林田湖草 保护生物多样性 分区管控 管理体制机制 保护强度 分级管理 空间布局 答记者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