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循环视角下贸易开放与区域劳动力市场重构
1
作者 尹靖华 徐升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1-115,共15页
为了解双循环视角下贸易开放与区域劳动力市场重构的关系,文章基于开放的多区域空间一般均衡模型,以中国加入WTO作为贸易开放冲击准自然实验,采用三重差分法考察了贸易开放带来的国际需求冲击对不同规模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调整和就业调... 为了解双循环视角下贸易开放与区域劳动力市场重构的关系,文章基于开放的多区域空间一般均衡模型,以中国加入WTO作为贸易开放冲击准自然实验,采用三重差分法考察了贸易开放带来的国际需求冲击对不同规模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调整和就业调整的异质性。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带来的国际需求冲击显著促进了城市工资增长和就业增长;在面临国际需求冲击时,大城市由于较小的劳动力供给弹性表现为更多的工资调整,而小城市则因为较大的劳动力供给弹性表现为更大的就业调整。在国际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下,小城市比大城市需更加重视融入国内大市场以降低劳动力失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贸易开放 区域劳动力市场 城市规模 国际需求冲击 三重差分法
下载PDF
机器换人——工业机器人使用与区域劳动力市场调整 被引量:31
2
作者 赵春明 李震 +1 位作者 李宏兵 彭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27,共15页
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我国制造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影响,"机器换人"成为当前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时代命题。面对工业机器人使用的冲击,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和工资将会如何进行调整?基于2012—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 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我国制造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影响,"机器换人"成为当前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时代命题。面对工业机器人使用的冲击,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和工资将会如何进行调整?基于2012—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工具变量法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城市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并没有造成当地劳动力市场整体就业岗位的减少,但导致了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即制造业部门就业概率下降,服务业部门就业概率上升,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低技能水平的劳动力群体;第二,在就业的集约边际方面,城市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的工作时长,这主要源于服务业部门工作时长的增加;第三,城市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当地劳动力的整体工资增长影响较小,但部门工资结构随之调整,其中制造业部门的工资和技能溢价增长较快,服务业部门的工资增长较慢,而技能溢价无显著变化。有鉴于此,政府在制定工业智能化发展的产业政策时需考虑其与劳动力市场就业和工资的关系,尤其要考虑制造业部门和低技能劳动力群体的利益,辅以相应的就业和收入再分配政策,以减少工业机器人使用所带来的调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区域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重新配置 工资 技能溢价
下载PDF
区域劳动力市场划分及其指标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鹤 任继勤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9,共3页
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直接决定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如何划分区域劳动力市场,这是区域劳动力市场评价中的重要问题。文章对若干经典的区域劳动力市场划分方法进行归纳和比较,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划分... 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直接决定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如何划分区域劳动力市场,这是区域劳动力市场评价中的重要问题。文章对若干经典的区域劳动力市场划分方法进行归纳和比较,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划分的原则和采用的指标进行分析,论述了区域劳动力市场划分的步骤和方法,并且基于“十一五”时期的背景进行了案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劳动力市场 评价指标 划分步骤
下载PDF
产业转移背景下湘南三市区域劳动力市场公共政策优化研究——基于人力资本投资及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望喜 张彩霞 《当代经济》 2015年第10期69-71,共3页
本文通过对湘南三市区域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湘南三市的区域劳动力市场供求,既存在结构矛盾又存在数量矛盾;进而引入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及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深入分析其政策涵义;最... 本文通过对湘南三市区域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湘南三市的区域劳动力市场供求,既存在结构矛盾又存在数量矛盾;进而引入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及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深入分析其政策涵义;最后,基于前述分析,提出了优化区域劳动力市场公共政策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劳动力市场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公共政策
下载PDF
机器人应用与区域劳动力市场: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研究
5
作者 赵曼 《劳动经济研究》 2023年第4期91-117,共27页
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中国劳动力市场,有效识别机器人应用的就业效应在当前中国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的背景下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中国机器人进口数据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区域劳动力... 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中国劳动力市场,有效识别机器人应用的就业效应在当前中国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的背景下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中国机器人进口数据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发现,机器人应用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就业,机器人应用水平每提高1%,制造业就业增加0.05%;机器人应用对东中部地区、低人力资本水平地区和高机器人密度地区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机器人应用主要通过产出效应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而对就业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基于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及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应用 区域劳动力市场 空间效应 动态面板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出口增速放缓与区域劳动力市场就业调整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春明 李震 李宏兵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5-152,共18页
文章利用201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建了城市出口增速放缓指标及基于全球总体贸易需求下降的"Bartik工具变量",从多维视角有效识别了中国出口增速放缓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就... 文章利用201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建了城市出口增速放缓指标及基于全球总体贸易需求下降的"Bartik工具变量",从多维视角有效识别了中国出口增速放缓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就业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出口增速放缓显著降低了当地15-64岁劳动力参与工作的概率,出口增长幅度每下降1000美元/人,当地劳动力就业概率则下降3.7%。出口增速放缓使得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与不同就业身份之间进行重新配置,制造业和雇员就业概率下降,而服务业和自雇身份就业概率则上升,从而产生就业调整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出口增速放缓对当地可贸易部门的企业绩效造成负面冲击,继而以降低劳动力需求来推动就业调整;而非贸易部门的企业绩效则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这一冲击。另外,基于当地劳动力失业原因与求职表现的研究进一步为这一机制提供了间接证据。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有效化解贸易风险和深入推进就业优先的双重战略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增速放缓 区域劳动力市场 就业调整 企业绩效
原文传递
减税的稳就业效应:基于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视角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贝贝 陈勇兵 李震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8-125,共28页
“稳就业”是中国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重要目标,科学评估每就业岗位增加需要付出的减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视角,借助2015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理论分析并经验考察了投资税收激励的地区就业效应和作用... “稳就业”是中国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重要目标,科学评估每就业岗位增加需要付出的减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视角,借助2015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理论分析并经验考察了投资税收激励的地区就业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地区总就业,而高房价与户籍摩擦会阻碍减税稳就业效应的发挥。本文表明,这一政策引致的资本投资上升并未在地区加总层面导致资本对劳动要素的替代,反而通过促进企业进入与行业间溢出提高了当地劳动力需求。此外,成本收益的量化分析表明,政府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需付出约15689元的减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税收激励 区域劳动力市场 稳就业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被引量:27
8
作者 杨涛 盛柳刚 《经济学(季刊)》 2007年第3期817-840,共24页
本文从区域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城市间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融合。我们介绍了分析区域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框架与国际经验,并利用住户调查数据发现,1988-1995年间,随着工资和教育回报率的上升,它们在城市间的差异有所扩大;虽然区域间... 本文从区域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城市间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融合。我们介绍了分析区域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框架与国际经验,并利用住户调查数据发现,1988-1995年间,随着工资和教育回报率的上升,它们在城市间的差异有所扩大;虽然区域间的工资收敛并不显著,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工资收敛速度快于受教育程度高的技术型工人。针对这些实证结论,我们提出了促进区域劳动力市场统一的配套改革措施,以及建立全国性的以身份证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劳动力市场 教育回报 工资收敛
原文传递
产业技术升级对城镇居民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宏乾 张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06,共13页
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镇住户调查数据(UHS),以产业技术复杂度衡量地区产业技术升级水平,实证检验产业技术升级对城镇家庭及个人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产业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将显著增加家庭教育投资,且提高了... 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镇住户调查数据(UHS),以产业技术复杂度衡量地区产业技术升级水平,实证检验产业技术升级对城镇家庭及个人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产业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将显著增加家庭教育投资,且提高了适龄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机制分析发现,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了当地高技能劳动力就业需求,对低技能劳动力产生了挤出效应。产业技术升级致使劳动力市场需求偏向高技能劳动力,是诱致家庭教育投资以及个人大学教育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复杂度 教育投资决策 区域劳动力市场 技能溢价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的空间配置 被引量:71
10
作者 陈媛媛 张竞 周亚虹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88,共17页
本文使用2005—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各行业运行量的数据,研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中国劳动力空间配置的影响。工具变量估计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显著减少了地区外来劳动力的迁入率,这一负向... 本文使用2005—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各行业运行量的数据,研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中国劳动力空间配置的影响。工具变量估计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显著减少了地区外来劳动力的迁入率,这一负向影响主要来自低技能劳动者。机制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与其应用规模和劳动力的迁移成本有关;从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看,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和户籍制度松绑的双重作用主要影响高技能外来劳动力的迁入。最后,在区域劳动力市场内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地区总就业率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劳动力流动 区域劳动力市场 空间配置
原文传递
加强赣粤劳务协作发挥娘家窗口作用
11
作者 陈志南 《江西劳动》 2000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江西 广东 劳务协作 区域劳动力市场 劳务输出
下载PDF
城镇化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收益率地区差异研究
12
作者 王佳妮 矫立志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22期10-13,共4页
本文依据2010~2016年间CFPS调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个人人力资本因素及地区城镇化水平因素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影响最大,城镇化因素中流入地社... 本文依据2010~2016年间CFPS调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个人人力资本因素及地区城镇化水平因素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影响最大,城镇化因素中流入地社会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大,而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因素对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人力资本收益率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化 劳动力市场区域性分割 人力资本收益率
下载PDF
主动扩大进口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来自最终品关税削减的长期证据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春明 李震 李宏兵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1-79,共19页
主动扩大进口与人才强国战略是推进中国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1990—2015年全国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基于中国加入WTO实施最终品关税削减的政策冲击,采用Bartik方法构建城市层面的关税削减指标以衡量主动扩大进口... 主动扩大进口与人才强国战略是推进中国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1990—2015年全国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基于中国加入WTO实施最终品关税削减的政策冲击,采用Bartik方法构建城市层面的关税削减指标以衡量主动扩大进口,从短期和长期视角研究了其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并从区域劳动力市场调整的视角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主动扩大进口显著促进了当地人力资本积累,关税削减程度90分位数城市的高中实际入学率比10分位数城市在2000—2005年累计增加了约3.20%。扩大进口对人力资本积累存在长期动态效应,关税削减程度90分位数城市的高中实际入学率比10分位数城市在2000—2015年累计增加了约4.15%,长期促进效应比短期高出0.95个百分点。此外,扩大进口的人力资本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女性群体;当地个人16岁时接受高中教育的概率也显著提高。机制检验表明,扩大进口一方面对当地劳动力尤其是低技能劳动力就业造成负面冲击,进而降低了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扩大了当地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异,进而提高了人们接受教育的预期收益。本文结论为中国制定符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贸易政策和教育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扩大进口 关税削减 区域劳动力市场 人力资本积累 教育投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